首页 / 正文

第50章

【原文】

出生入死(1),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而民之生,生而动,动皆之死地,亦十有三(2)。夫何故也(3)?以其生生之厚也(4)。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5)。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6)。夫何故也!以其无死地焉(7)。

【题解】

此章,老子阐述“摄生”之道:圣人全于天,依顺天道行事,无所作为,则外患不能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内忧不能入(“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枙十九章枛),长生久视,与天地同其寿命。

注释:

(1)诸通行本悉如此。马王堆本甲本只残留一“生”字。乙本,“出”字损掩,作“生入死”。

(2)傅奕与韩非《解老》所引皆如此。韩引无前“而”字。马王堆本甲本作“(生之徒十)有(三,死亡)徒十有三,而民生,生动,皆之死地,之十有三”。括弧中七字损掩,“生动”间似夺“而”字,末“之”字显系“亦”字之讹。乙本作“生之(徒十又三,死)之徒十又三,而民生,生僮皆之死地,之十有三”。大略与甲本同。范较韩、傅省“动皆”二字。“而”字以下十六字,王弼作:“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景福作:“民之生,动皆之死地,十有三。”景龙、开元、敦煌、焦竑同王弼,“地”下多一“者”字,作“民之生,动之死地者,十有三”。皆无“生而动”三字,景福、景龙、敦煌、开元,亦无“亦”字。徒,马叙伦说:“徒为步道。《说文》无塗、途二字。

盖徒即塗、途本字也。《庄子·至乐》篇:‘食于道徒’,即道途也。此徒字盖如字读。”十有三,王弼说:“十有三,犹云十分有三也。”高延第说:“生之徒,谓得天厚者,可以久生;死之徒,谓得天薄者,中道而殀;动而之死者,谓得天本厚,可以久生;而不自保持,自蹈死地。盖天地之大,人物之蓄,生死纷纭,总不出此三者。”

(3)马王堆本甲本如此,乙本“夫”字损掩。傅及诸唐本无“也”字,范作“夫何哉”。奈良本、河上公《老子章句》作“夫何故哉”。韩非未引此句。

(4)河上、傅、范及景龙如此。王弼无“也”字。马王堆本甲本作“以其生生也”,乙本无“也”字。高亨说:“生生犹养生也。生生之厚者,逞欲于声色等,是自伤其生而动之死地矣。”高延第说:“生生之厚,谓富贵之人,厚自奉养,服食药饵,以求长生,适自蹈于死地,此即动而之死者之一端也。缘世人但知戕贼为伤生,而以厚自奉养为能养生,不知其取死因也。故申言之。”

(5)王、傅、范如此。景龙,“兕”作,乃“兕”之别构。马王堆本乙本作:“盖闻善执生者,陵行不辟虎,入军不被兵革。”甲本“闻”、“善”、“辟”三字损掩,“虎”作“矢虎”,“兵革”作“甲兵”。“摄生”,通行本作“摄生”,马王堆本作“执生”。执、摄音近义通。河上公说:“摄,养也。”这里训保养、保护。摄生犹言保护生命。“不遇”,严遵、吴澄、明太祖诸本作“不避”。宋刊《韩非》作“不备”;道藏本河上如众本作“不被”。兕,犀之雌者。《尔雅·释兽》:“形似野牛,一角,重千斤。”《山海经》:“兕出湘水之南,苍黑色。”老子楚人,故以兕为喻。(采朱谦之说)(6)河上、王、傅如此。众本大致相同。马王堆本甲本,“兕”作“矢”,“投”作“惴”。“措”作“昔”,“其刃”二字损掩。乙本大部损掩。“投”字,《淮南子·诠言训》引作“措”;敦煌、龙兴碑作“驻”;《盐铁论·世务》篇引作“用”。“措”字,范及龙兴碑、《释文》、韩非《解老》作“错”。景龙作“揩”。蒋锡昌说:“《说文》:‘投,擿也。’‘兕无所投其角’,言善摄生者,既不为兕所逼,故兕亦无所擿其角也。”朱谦之说:“‘措’,安也。无所措其抓(爪),即无所安其抓(爪)也。”俞樾说:“《释名·释姿容》曰:‘容,用也。’‘兵无所容其刃’,言兵无所用其刃也。”高延第说:“此章为处乱世者指示:兕虎、兵刃,皆凶暴不祥,喻世路之崎岖,人情之险诈。”

(7)傅奕如此。马王堆本甲本同,惟“失”字损掩;乙本前后各有三字损掩。王与诸唐本,无“也”字,无“焉”字。范上句作“夫何哉”,下句亦无“焉”字。韩非所引“无死地焉”四字。

【今译】

人们处在生死攸关的境地。生存的途径占十分之三;死亡的途径占十分之三;有的人为了生存,而从事各种活动,因而陷于死亡,也占十分之三。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他们迫切要求生存,(反而达不到目的)。听说善于保护生命的人,在陆地上行走,不会遇到兕牛和老虎,进入战阵,也无须披坚执锐。(因为对于善于保护生命的人),兕牛用不上它的角,老虎用不上它的爪,兵器用不上它的刃。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他们身上没有可以致死的地方啊!

猜你喜欢
  国风·唐风·佚名
  卷四·杂著汇·李贽
  卷三·孙奇逢
  序·江永
  经济文衡前集卷二十五·佚名
  卷十三·沈棐
  卷一百·卫湜
   二、情智勇:孟子·林语堂
  春秋集传详説卷十二·家铉翁
  第五十九卦:《涣卦》·佚名
  陆稼书先生问学录卷之三·陆陇其
  卷十一·佚名
  卷二·晁迥
  征求佛生年考·太虚
  受持七佛名号所生功德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百九十一·彭定求

        卷691_1 【春宫怨(一作周朴诗)】杜荀鹤   早被婵娟误,欲妆临镜慵。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   卷691_2 【访道者不遇】杜荀鹤   寂寂白云门,寻真不遇真

  • 卷一百十六·徐世昌

    杜堮杜堮,字石樵,滨州人。嘉庆辛酉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官至礼部侍郎,加尚书衔。谥文端。问渡问渡燕郊去,风声沙岸头。浮云连紫塞,旭日乱春流。土齧将穿石,桥编不系舟。守臣怀利济,何以赞良谋。望夷齐庙连山西

  • 巻三·查为仁

    钦定四库全书絶妙好词笺卷三    宋 周密 原辑宛平查为仁钱塘厉 鹗同笺刘克庄【克庄字潜夫号后邨莆田人以防仕淳佑中赐同进士出身官至龙图阁直学士有后村别调一卷】摸鱼儿【海棠】甚春来冷烟凄雨朝朝迟了芳信蓦

  • 御选明诗卷二十八·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诗卷二十八五言古诗十三张翀别贵竹诸友十年与君游千里与君别把袂意不言含杯气欲絶渐隔潇湘云空留夜郎月一曲瑶琴弹知音对谁说杨防鴈门述怀昔称鴈门郡嵯峨抱万山楼烦隐天际滹沱水潺湲寒沙惨白日北风

  • 山谷外集诗注卷二·黄庭坚

    钦定四库全书 山谷外集诗注卷二 宋 黄庭坚 撰 史 容 注 薛乐道白南阳来入都留宿会饮作诗饯行【叶县盖南阳入京之路又有送薛乐道知郧乡诗有黄山叶县连墙居之句此诗当是叶县作】 薛侯本贵胄射策一矢中【汉书儒林传

  • 列传第九十·刘昫

    ○韦皋 刘辟附 张建封 卢群 韦皋,字城武,京兆人。大历初,以建陵挽郎调补华州参军,累授使府监察御史。宰相张镒出为凤翊陇右节度使,奏皋为营田判官,得殿中侍御史,权知陇州行营留后事。 建中四年,泾师犯阙,德宗幸奉天,凤翔兵

  • 列传第十四 高祖二十二子·刘昫

    ○隐太子建成 卫王玄霸 巢王元吉 楚王智云 荆王元景 汉王元昌 酆王元亨 周王元方 徐王元礼 韩王元嘉 彭王元则 郑王元懿 霍王元轨 虢王凤道王元庆 邓王元裕 舒王元名 鲁王灵夔 江王元祥 密王元晓 

  • 列传第三十四 崔杨窦宗祝王·欧阳修

    崔义玄,贝州武城人。隋大业乱,往见李密,密不用。河内贼黄君汉为密守柏崖,义玄见群鼠度河,槊刃有华文,曰:“此王敦亡兆也。”因说君汉以城归,乃拜君汉怀州刺史、行军总管,以义玄为司马。王世充将高毘寇河内,义玄击走之,多下屯堡。

  • 卷三·胡思敬

      ◎北洋捷径光绪末年,小人阶之以取富贵者捷径有二:一曰商部,载振主之,一曰北洋,袁世凯主之,皆内因奕而借二杨为交通枢纽。当世凯初莅北洋,梁敦彦方任津海关道,凌福彭任天津府,朱家宝任天津县,杨士骧、赵秉钧均以道员在直隶

  • 卷之一百零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卷之七十九·佚名

      顺治十年。癸巳。十一月。癸巳朔。  ○甲午。冬至。祀天于圜丘上亲诣行礼。  ○遣官祭四祖陵福陵昭陵。  ○遣官祭三皇庙。  ○乙未。上朝皇太后于慈宁宫还。御太和殿诸王群臣行庆贺礼是日公主诸王福金

  • 西汉年纪卷十八·王益之

    宋 王益之 撰昭帝孝昭皇帝讳弗陵武帝少子也后元二年二月乙丑立为太子年八嵗【考异曰荀纪云昭帝即位年十六汉书纪云立为太子年八嵗立太子之后三日即帝位是即位时甫八嵗耳又上官桀为燕王书告霍光罪上觉其诈史书是时帝

  • 台湾海防档(上)·佚名

    同治四年(一八六五)闽浙总督左宗棠咨送议拟华商买受租雇洋船章程同治九年(一八七○)闽浙总督英桂咨报购买「五云车」轮船改名「海东云」赴台巡缉闽浙总督英桂函覆台湾樟脑章程、英船登岸操演、法国难民逃至台湾并沈葆桢丁

  • 卷七十九学堂二·冯煦

    武备学堂省垣旧有武备学堂一所,光绪二十五年四月巡抚邓华熙遵旨奏设。常年经费九千余两,逐年递增至一万八千两,由防军支应局及铜圆盈余项下动拨。三十二年,巡抚恩铭遵照练兵处奏定章程,专办陆军小学堂,于是年十月奏明裁撤。

  • 卷二六·邱濬

    ▲铜楮之币(上) 《管子》曰:汤七年旱,禹五年水。人之无勣(糜也)有卖子者,汤以庄山之金铸币而赎人之无勣卖子者,禹以历山之金铸币以救人之困。 臣按:此后世铸金为币之始,然皆因缘水旱以救济饥困,非专以阜通财

  • 卷二·库勒纳

    <经部,书类,日讲书经解义钦定四库全书日讲书经解义卷二大禹谟大禹谟者史臣记大禹所陈告于帝舜之谟议也故以大禹谟名篇曰若稽古大禹曰文命敷于四海祗承于帝此一节书史臣叙禹陈谟之由也禹功业盛大故称大禹文命文德教命

  • 京华烟云·林语堂

    又译《瞬息京华》,中国现代长篇小说。林语堂著。旅居美国期间用英文写成。美国纽约约翰·黛出版公司1939年出版。已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1941年曾出版过郑陀、应元杰合译的中文本、越裔的节述本。还有张振玉1977年译本

  • 剧孟·还珠楼主

    《剧孟》1957年5月17日至7月21日在上海《新闻日报》连载,有董天野插图数十幅;12月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单行本,全一册,有董天野插图八幅,扉页书名下标有“游侠列传之一”。这本书的“内容提要”中写道:本书“是根据司马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