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十五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十五

洪武二十五年春正月癸未朔,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群臣。

播州宣慰使司土官罗钦、麓川平缅军民宣慰使司宣慰使思伦发等贡犀、象及马。

丙戌,享太庙。

丁亥,右都御史袁泰奏:“监察御史胡昌龄等四十一人缄口不言时政,王惟名等四人闒茸不称职,当罪之。”上曰:“言之非难言,而当理者为难,昌龄辈安知其终不言乎?若闒葺不称职者罢之。”泰复执奏曰:“昌龄等非不能言,但心怀谲诈不肯言耳。使在位者皆效其不言,於国政何补?”上曰:“人臣进言於君,必有关於国之利病,民之休戚,亦岂得轻易?若遽以心怀谲诈罪之,此何异张汤腹诽之法?”於是泰不敢复言。时泰以严刻驭下,昌龄等不心服,故泰为是言欲中伤之也。

戊子,周王橚来朝。

上谕五军都督府臣曰:“天下衞所分兵屯种者咸获稼穑之利,其令在屯军士人树桑枣百株,柿栗胡桃之类随地所宜植之,亦足以备岁歉之不给,尔五府其徧行程督之。”

庚寅,河决河南开封府之阳武县,浸滛及於陈州、中牟、原武、封丘、祥符、兰阳、陈留、通许、太康、扶沟、杞十一州县,有司具图以闻,乞发军民修筑堤岸,以防水患。从之。

府军右衞指挥佥事蓝荣告老,命致仕,以其子田袭职。

辛卯,赐新除府州县官粘大本等七十二人冠带、袭衣。

夜,大星有尾,光烛地,起自太微西垣内,东行至翼宿没。

癸巳,命天下学校自今府学每岁贡二人,州学二岁贡三人,县学每岁贡一人。

乙未,大祀天地于南郊。

前军都督佥事何福讨云南都匀所部九名九姓等处及毕节罗罗诸蛮,克之,诛其叛酋,安辑其民,遂与都督茅鼎等谋还兵讨五开、洪泊诸洞。兵未及行而毕节罗罗诸蛮後叛,攻掠屯堡,杀伤屯田军士五百余人,百户宋礼御之,亦为所杀,群蛮遂并力攻堡,复杀阁雅驿丞,刼掠粮马,焚六广河廵检司。於是威清衞青山、龙井堡罗罗相煽而起,掩袭守堡官军,百户曲通与战,又死之,邻堡百户李真率兵奋击,贼乃败走。未几,复率众渡六广河为寇,南侵贵州,北蹂毕节,东接沙溪,西逼威清之境,往来杀掠。福乃命毕节诸衞严兵备御,调都督陶文、俞渊、都指挥贾琮等率兵从都督茅鼎直捣其巢穴,遂禽蛮酋戮之,又分兵捕诸蛮,皆遁散,因筑堡其地屯兵镇守,乃进兵征五开等处蛮洞。时福又遣人奏故宣慰使霭翠妻奢香亦桀骜不服,请并讨之。上以其非稔恶,不许。

丙申,命送故元梁王孙爱颜帖木儿於高丽,赐钞五十锭为道里费,旦命高丽送至耽罗国,依其亲族。

右军都督佥事欧阳琳奏:“建昌衞故城周回仅七里,戍兵不过二千,近年开拓至十六里,已甓其西北,其东南濒溪未甓,为水冲激,用工甚艰,又所拓地多侵民田,若复兴工,恐军士不堪其劳而民有失利之叹,乞罢之便。”上曰:“开拓城池所以设险守固,以安边民也。若地势不利,损伤军民,是以所利人者害人也,其可乎?琳所奏甚善,亟罢之。”又命工部即移文内外诸司:“农作方兴,凡有兴作,皆停罢。”

戊戌夜,太阴犯灵台。

庚子,刑部奏:“近因户部案牍不清,令本部理之,其属官吏当逮问。”上命稽错者令其厘正,钱谷非隐匿者勿问。

辛丑,宥死囚输粟于边。上谓刑官曰:“先王法天道以修政令,方今春阳发生,万物咸遂其性,而民乃有冐法禁至死者,朕为恻然。若候时处决,则系缧之久,死者必多。其见系死囚悉贷其死,令还乡里备赀,输粟北边赎罪。”於是重囚得宥死者,凡四百四十八人。

夜,荧惑与岁星同度,在牛宿。

壬寅,晋王棡、今上、楚王桢、湘王栢来朝。

甲辰,天策衞卒吴英父得罪系狱,英诣阙陈情,愿没入为官奴,以赎父罪。上谕英曰:“汝之情固有可矜,但汝平时何不劝谏汝父,使不犯法?今罪不可贷,然念汝爱父之至,特屈法宥之。汝自今凡遇父有不善,当即谏止,若不听,必再三言之,使不陷於非义,斯为孝也。”又顾谓侍臣曰:“此卒非知书者,能如此,亦可谓难矣,故特屈法以宥其父,将以励天下之为人子者。”

丙午,以开封府祥符等县河决,诏免今年田租。

置山西解州运塩站。命户部遣官相治道路,设法转运,以便商贾,乃遣主事蔚绶、刘匀诣塩池量度水陆之程。绶等言:“河路必经三门碛津,水势险恶,舟楫难通,若渡河以就驿路,挽运尤难。今河北原有输运故道,自塩池至白浪渡登舟,约二百四十里,但历年既久,草木丛塞。若开此路,每三十里置用车辆,趱运甚便。”诏从之,乃自塩池抵怀安每百里置站,站设役夫七十人。

丁未,命自今武臣既没有子未承袭者,仍给其禄。

庚戌,河南按察司言:“王府长史与按察司佥事俱五品,然佥事乃风纪之职,今王府筵宴长史上殿,佥事乃坐於殿外庑下,公聚序坐,长史复居佥事之上,礼有未当。”诏下廷臣议,以为“公宴序坐,长史宜在佥事下,若王命长史上殿,则不拘此例”。上曰:“按察司佥事方面官也,王府筵宴亦宜入殿,坐於长史之上。”

辛亥,给事中陈泰劾奏左佥都御史桂满欺罔,请寘于法。时江宁县役夫自刎死,满奏为人所杀,上诘之再三,固执其辞,故泰劾满有诬罔之罪,无人臣礼。上曰:“恐满实不知,姑宥之。”

靖江王守谦薨。守谦,皇兄南昌王之孙,皇侄文正之子也。初,文正有罪,谪死桐城。上育守谦於宫中,所以教训之甚笃。既长,俾王靖江,而阴贼阴狠,不谨宪度,狎比小人,肆为滛虐,国人苦之。上未忍寘于法,召还京师,戒谕之。守谦不知悔,复肆怨望,作诗讥剌。上复容贷,使居凤阳力田,冀其知稼穑艰难,而思所以保富贵也。既七年,上以其久历艰苦,必克自新,复其爵,使镇云南。又推本亲爱之意,援引古道,谆谆训戒。既行,又遣其妃之弟徐溥赐以玺书曰:“云南诸夷杂处,地险人顽,守者非恩威并行,不可得而长久,故能者必恩威兼着,赏罚严明,笃在防奸御侮,不作无益之工,以疲士卒。域内无警,使乐有余,士卒既安,土人畏威怀德,则久长必矣。云南冬无酷寒,夏无炎暑,气候和平,可谓乐地。然尔戴罪而往,所居之室且可取容而已,所领军士止存百人自随,其余悉与縂兵官备御,因粮于外,旦积余粮,以备明年屯种。旧守军士皆是力农,仅能自给,若不度在下之情,必使坐食,待尽一有窘乏,大非便也。尔所居非奉朕命,必欲称及尔心,则人劳灾兴,有不可逃。尔其钦哉!”守谦既至云南,复奢纵滛佚,掠杀不辜,黩于货财,豪夺暴歛,号令苛急,军民怨咨。上犹不忍致罪,仍召还安置凤阳,虽在贬斥,横恣自如,强取牧马,暴扰一乡,乃召至京笞而禁锢之。至是卒,以其嫡长子赞仪为世子。

是月,永宁宣抚司土官奢尾来朝,贡马,诏赐文绮、钞锭。

猜你喜欢
  吴越世家第七·欧阳修
  卷三十七 至道元年(乙未,995)·李焘
  卷之一千一百三十七·佚名
  卷之一百八十八·佚名
  卷二十六·萧常
  一○六 闽浙总督钟音等奏续购书集开单呈览折·佚名
  筹办夷务始末选辑卷一·佚名
  嗣圣·周绍良
  卷四十四 邓张徐张胡列传第三十四·范晔
  卷五十·杨士奇
  卷三十八 卫王遇害·李有棠
  卷二百十九·佚名
  14.囚车里的人才·林汉达
  卷18·吴缜
  盛泽承·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上·张表臣

      古之圣贤,或相祖述,或相师友,生乎同时,则见而师之;生乎异世,则闻而师之。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颜回学孔子,孟轲师子思之类是也。羲《易》成于四圣,《诗》《书》历乎帝王,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其义一也。孔子

  • 第一折·纪君祥

    (屠岸贾上,云)某屠岸贾,只为公主怕他添了个小厮儿,久以后成人长大,他不是我的仇人?我已将公主囚在府中,这些时该分娩了。怎么差去的人去了许久,还不见来回报?(卒子上,报科,云)报的元帅得知:公主囚在府中,添了个小厮儿,唤做赵氏孤儿

  • 卷三百六十二·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三百六十二金沙花类五言絶句池上荼防架金沙花盛开  【宋】王安石故作荼防架金沙祗漫栽似矜顔色好飞度雪前开次王荆公韵       【宋】苏 轼甲第非真有闲花亦偶栽聊为清净供

  • 梁臣传第十·欧阳修

    ○康怀英康怀英,兖州人也。事硃瑾为牙将,梁兵攻瑾,瑾出略食丰、沛间,留怀英守城,怀英即以城降梁,瑾遂奔于吴。太祖得怀英,大喜。后从氏叔琮攻赵匡凝,下邓州。梁兵攻李茂贞于岐,以怀英为先锋,至武功,击杀岐兵万余人,太祖喜曰:“邑名

  • 第四卷·王方庆

      ○對所居殿隋文帝造  太宗謂房玄齡等曰:「朕所居殿,隋文帝造,已經四十於年,損壞處少。唯承乾殿是煬帝造,工多覓新奇,鬥棋至小,年月雖近,破壞已多。今為政,更欲別作意見,亦恐似此屋耳。」公對曰:「昔魏文侯時租賦歲倍,有人致

  • 國朝獻徵錄卷之五十一·焦竑

      工部二(侍郎 郎中 員外郎 主事)   ◆侍郎   工部右侍郎藺芳傳   工部左侍郎陳壽傳   裴侍郎璉哀辭敘(王直)   通議大夫工部右侍郎寅菴羅公簡墓碑(王英)   工部右侍郎曹弘傳   工部右侍郎贈書王公永和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十九·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建炎三年岁次己酉 金太宗晟天会七年春正月庚辰朔上在扬州 是日贼贵仲正引兵犯岳州 京西北路兵马钤辖翟兴诉翟进死事于朝乞遣重臣镇守诏以兴为河南尹京西北路安抚制置使兼京西北路招讨使时叛将杨进据鸣皋

  • 二百四十五 内务府奏请将曹(兆页)等售参银两拨交内库摺·佚名

    康熙五十七年十二月十一日 总管内务府谨奏:为请旨事。 康熙五十七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奏事六品官双全等交出李煦等为售人参事具奏汉文摺一件,人参列等摺价单一件,传旨:著交内务府总管。钦此。 据李煦等所奏汉文摺内称:奴才李

  • 通志卷六下·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后汉纪第六下顺帝 冲帝 质帝 桓帝 灵帝 献帝孝顺皇帝讳保安帝之子也母李氏为阎皇后所害永宁元年立为皇太子延光三年安帝乳母王圣大长秋江京中常侍樊丰谮太子乳母王男厨监

  • 一六二 北大感旧录八·周作人

    十二,刘半农 讲到胡适之,令人联想起刘半农来,这不但是因为两人都是博士,并且还是同年的关系,他们是卯字号的名人,这事上文已经说过了。刘半农因为没有正式的学历,为胡博士他们所看不起,虽然同是“文学革命”队伍里的人,半农受

  • 张咏传·脱脱

    张咏,字复之,濮州鄄城人。少年时意气豪放,不拘小节,即使贫贱时外出交游,也不肯居人之下。太平兴国五年(980),濮州推举进士,舆论以张咏为首位被推荐人。当地有个叫张覃的老儒生还没考中进士,张咏便与寇准写信给本州守将,推荐张

  • 卷二十六·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二十六征榷考【臣】等谨按马端临征榷考纪述榷政为目有六曰征商即关市之征也曰盐铁则管子正盐筴之说所造端也曰榷酤自汉时征之曰榷茶曰坑冶皆自唐

  • 第二节 东方藩镇之变·吕思勉

    德宗初政,可谓能起衰振敝,然而终无成功者,则以是时藩镇之力太强,朝廷兵力、财力皆不足,而德宗锐意讨伐,知进而不知退,遂致能发而不能收也。先是李正己、李宝臣、田承嗣、梁崇义,各聚兵数万,连衡盘结以自固。闻诏旨将增一城,浚一

  • 经济文衡续集卷十五·佚名

    宋 滕珙 撰劝粜类乞早推赏献米赈济上户先生守南康准朝廷颁下劝分赏格遂行劝谕到富室四戸认米赈粜至是申乞早与推赏此篇专乞给降付身以凭散赏照防夲军去嵗旱伤至重细民阙食虽有桩管及拨到常平米斛数目不多深恐不能周

  • 卷四百六十八·佚名

    △第二分无杂品第七十五之二复次善现,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安住如梦如响如像如光影如阳焰如幻如化五取蕴中。如实了知如梦乃至如化五蕴无实相已,发起勇猛身心精进。是菩萨摩诃萨发起勇猛身精进故。引发殊胜

  • 神足行章第六·佚名

    慧清入心如水。破恶从树离种花。度世乐功德聚。凉风可乐无有过自归一心何在在不中止观意如称摄钩牵闻经中止观世间明。叉手持头面从三界皆作礼彼。或时行者居前止便得观。或时行者当得止观居前得止。若行者止意已得应

  • 第六集 辰·佚名

    续刊古尊宿语要第六集 辰雪堂行和尚语    嗣佛眼上堂举玑和尚。僧侍立次。垂问云。禅以何为义。众下语。不契。僧请益。师自代云。以谤为义。大众。三世诸佛是谤。西天二十八祖是谤。唐土六祖是谤。天下老和尚是

  •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佚名

    (梵文Mahā-prajňāpāramitāsūtra) “般若波罗蜜多”(Prajňāpāramitā),意为“通过智慧到彼岸”。略称《大般若经》、《般若经》。佛经名。为佛教般若类经典的汇编。唐玄奘从显庆五年(660年)到龙朔三年(66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