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陈奇传

陈奇,字修奇,河北人,自称是晋凉州刺史陈骧的八代孙。祖陈刃,仕官慕容垂。陈奇少孤,家贫,而奉养母亲至为孝顺。少小聪敏,有早成美称。性气刚亮,与俗不群。喜爱玩习经典,博通典籍,经常指责马融、郑玄解经失旨,立志著书述说《五经》。始注《孝经》、《论语》,很是流行,为显贵所称赞。

陈奇与河间邢..同召赴京。当时秘书监游雅素闻其名,开始很是喜欢他,引入秘书省,想授给他史职。后来与陈奇讨论到典诰及《诗》、《书》,游雅赞扬马、郑。至于《易·讼卦》天与水违行,游雅说:“从葱岭以西,水皆西流,推此而言,《易》所谈到的应是从葱岭以东的情况。”陈奇说:“《易》理绵远广大,包含宇宙。如像您所说的,自葱岭以西,难道东向望天吗?”陈奇执义非难游雅,每每都如此类,始终不苟从。游雅生性护短,便以为嫌。曾经当众侮辱陈奇,或尔汝地直接称呼,或者指他为小人。陈奇说:“公身为君子,奇身份是小人罢了。”游雅说:“君言身份是小人,君祖父是何人?”陈奇说:“祖,燕东部侯矨。”游雅质难陈奇说:“侯矨是什么官啊?”陈奇说:“三皇不传礼,官名哪里会相同呢?故过去有云师、火正、鸟师的名称。由此而言,世代变化则官名不同,时间推移则礼制改变。公为皇魏东宫内侍长,侍长究竟是什么职务呢?”从此游雅深深记恨于怀。开始皇帝下诏把陈奇交给游雅,令其补秘书的缺,游雅既然讨厌他了,这事也就搁下了。

陈奇闲置数年,高允与陈奇校正古籍,称赞其远见卓识,表扬陈奇的通识渊博,说他不是平凡的学者所能赶得上的。高允微劝游雅说:“君您在朝野都有很高的声望,为什么要与野儒去辨什么简牍章句呢?”游雅说高允偏袒陈奇,说:“君难道是结党小人?”于是拿出陈奇所注的《论语》、《孝经》在坑内烧了。陈奇说:“公是贵人,不缺柴烧,为什么要烧掉陈奇的《论语》呢?”游雅更加愤怒,因此告诉京城后生不听陈奇的传授。而陈奇并没有投降的意思,也评论游雅的过失。游雅撰写昭皇太后的碑文,论太后名字之美,把她比成前魏的甄后。陈奇挑剔其失误,被皇上听到了。下诏司徒检对碑文史事,本是郭后,是游雅的不对。

有人写谤讥之书,内容多有怨时的言辞,颇为陈奇的不得志鸣不平。游雅便讥刺说:“这文字说陈奇不得志,应当是陈奇唆使别人这样做的。如依律文,制造毁谤之书的人都要戮灭一族的。”于是列举陈奇的罪行,当时司徒、平原王陆丽知道陈奇被冤枉了,爱怜其才学,所以把陈奇一案拖延了年把时间,希望能够得到宽释。但是狱讼定案,最终陈奇还是被杀,且殃及一家。陈奇尤其擅长《易》,在狱中曾自己给自己算卦,没等算完,便击破而叹说:“我活不过来年冬天!”等到陈奇受害,与所占卜的没有任何差异。

陈奇当初被召,夜晚梦见星星坠落压在脚上,第二天告诉别人说:“星主好风,星主好雨,梦见星星压脚,必无善兆。但是时命严峻急切,不敢不去呀。”陈奇妹妹嫁给常氏,有个儿子叫矫之,仕官郡守。神龟年间,上书陈述时政所宜,言辞颇为忠诚,清河王元怿称美其文。陈奇所注的《论语》,矫之传掌下来,未能流行于世,其义与郑玄经解多有不同,往往与司徒崔浩的相同。

猜你喜欢
  卷一百六十二 表二·赵尔巽
  卷二百八十一 熙寧十年(丁巳,1077)·李焘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十四·佚名
  卷之一千一百十三·佚名
  尚史卷一百七·李锴
  皇王大纪卷六十一·胡宏
  第四二九谕及出示光绪八年九月二十四日一二二二一--一·佚名
  通志卷二十六·郑樵
  提要·朱轼
  南唐书目録·陆游
  大食传·欧阳修
  孝定李太后传·张廷玉
  卷四十三、开矿之弛禁·黄鸿寿
  卷一百二十八 龟策列传第六十八·司马迁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四十七·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渔洋诗话卷下·王士祯

      宗人苹字秋史歴城人康熈丙戌进士诗有别才有句云乱泉声里才通屐黄叶林间自著书又黄叶下时牛背晚青山缺处酒人行寄余云得名自公始失路复谁怜时人亦呼为王黄叶  汉阳宗人戬字孟谷少游岳麓题诗云不借直踏寒烟里麝香

  • 卷二十六·董康

      ○雙錘記   一名合歡錘。刻本看松主人作。不載姓氏。自序劇中事云。本小說逢人笑。演博浪沙力士。誤中副車。以雙錘投海中。爲琉球國女主姊妹各得其一。後招以爲壻。故名。按史記博浪沙中力士。不載姓名。此云

  • 卷六十二·徐世昌

    高斌高斌,字右文,号东轩,满洲旗人。由内务府主事官至文渊阁大学士,改大学士衔,管江南河道总督。赠内大臣衔,谥文定。有《固哉草亭诗》。秋日蓟门道上口占秋山行近蓟门东,烟树苍茫叶渐红。爱煞云岩如画里,却忘

  • 五集卷五十一·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五集卷五十一古今体四十三首【庚成一】庚戌元旦庚戌三阳又肇春天恩沐得八之旬七希曾数六诚有三逮应知半未臻【三代後帝王年登古希者惟汉武帝梁武帝唐明皇宋高宗元世祖明

  • 卷三十五·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十五 明 曹学佺 编 盛唐四 王维【字摩诘太原人】 奉和圣制登降圣观与宰臣等同望应制 凤扆朝碧落龙图耀金镜维岳降二臣戴天临万姓山川八校满井邑三农竟比

  • 卷四十·徐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録卷四十刘禹锡【三】近体诗【二】纪南歌风烟纪南城尘土荆门路天寒多猎骑走上樊姬墓三阁辞贵人三阁上日晏未梳头不应有恨事娇甚却成愁珠箔曲琼钩俘细见扬州北兵那得度浪语判悠悠视刀镮歌常恨言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七·佚名

    成化二十三年十一月辛亥郑府朝邑王祁镕薨王郑靖王第四子母妃张氏宣德八年生正统八年册封至是薨年五十五讣闻辍朝一日赐祭葬如制谥曰荣简○癸丑赐乐安王府福宁县主并仪宾张暠镇安王府杜城郡君并仪宾乔廷录诰命冠服如制

  • ●下篇卷二·陈洪谟

    世家多蓄異姓为继子,卒之视如土芥者多。三原王公少育一子,命名承祚,后生五子,命名字中亦同。幼子承裕公第进士,其《登科录》书兄弟行,承祚居长,下注释&ldquo;义官。&rdquo;忠厚之风,于今仅见。南京守备太监钱能与太监王赐皆好

  • ○敌伪的和平谣诼·陶希圣

    ◎一、谣言必多近来上海传出的“和平”谣言很多:有的说,国民政府有要员到海防,与日本方面谈判“和平”。有的说:香港有日本代表与国民政府代表诼判中日“和平”的基础原则。我要指出这种谣言的内在阴谋,今后这种谣言,不独谣

  • 卷上·吴德功

    光绪二十一年乙未(公历一千八百九十五年)四月十四日,中日和议画押,各派大臣至燕台换约,台湾割让日本。朝鲜之役,我师败绩,群臣请幸西蜀。皇上下罪己之诏,声泪俱下,不忍播迁,恐惊皇太后圣心。先遣大臣张荫桓侍郎、邵友濂抚宪往日

  • 提要·毛奇龄

    【臣】等谨案北郊配位尊西向议一卷国朝毛竒龄撰竒龄有仲氏易巳著录康熙二十四年太常寺卿徐元珙疏奏现行祀典北郊既改北向而三祖配位仍首东次西同于南郊请酌改所向竒龄时官检讨因拟是书其斥汉元始仪之误谓孟春合祀天位

  • 景公异荧惑守虚而不去晏子谏第二十一·晏婴

    景公之时,荧惑守于虚,期年不去。公异之,召晏子而问曰:“吾闻之,人行善者天赏之,行不善者天殃之。荧惑,天罚也,今留虚,其孰当之?”晏子曰:“齐当之。”公不说,曰:“天下大国十二,皆曰诸侯,齐独何以当?”晏子曰:“虚,齐野也。且天之下殃,固

  • 卷一一五·邱濬

    ▲總論威武之道(中) 《曲禮》曰:班朝治軍,蒞官行法,非禮威嚴不行。 吳澂曰:“班次朝儀各有位次,整治軍伍各有部分,臨蒞官府各有職掌,三者皆有法,惟其有禮,是以有威嚴而其法行。” 臣按:先儒謂威則人不敢犯,嚴

  • 卷十二·佚名

    <经部,诗类,毛诗李黄集解钦定四库全书毛诗集解卷十二   宋 李樗黄櫄 撰魏葛屦诂训传第九    国风葛屦刺褊也魏地陿【音洽】隘【於解反】其民机巧趋利其君俭啬?急而无德以将之纠纠葛屦可以履霜掺掺女手可以缝

  • 卷一百六十六·秦蕙田

    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一百六十六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嘉礼三十九射礼通典汉石渠议曰乡射请告主人乐不告者何也戴圣曰请射告主人者宾主俱当射也夫乐主所以乐宾也故不告于主人也宣帝甘露三年三月黄门侍郎临【失其姓】奏经

  • 卷第五十五·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五十五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十地品第二十六之三 【论】第四随文释义者於此品经中长科四段一序分二正说三动地兴供四说颂

  • 青春追忆·川端康成

    本书以白描的艺术手法,描写了一群聚居在作家御木家中的五位身世不同的女子的青春爱恋与痛苦,展示了女主人公们细腻而委婉的情感世界,是一幅清新动人又略带伤感的生活画卷。

  • 康熙锦州府志·刘源溥

    地方志。刘源溥等纂。清康熙十八年(1679)始修,二十二年 (1683) 成书,为纂修康熙《盛京通志》而作。有刘、孙等人序、跋,附图五幅。无刊本,《盛京通志》著录。康熙二十一年(1682)抄本。此志始由刘源溥邀请范勋纂修,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