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刘献之传

刘献之,博陵饶陽人。少时失去父母,十分贫困,却十分喜欢《诗经》、《左传》,曾经在渤海程玄那里读书受业,便博览群书。看到名家、法家之言,掩书讥笑说:“假使杨墨之流不写此书,千年之后谁人知道他们是如此之渺小呢?”他曾经对其亲人说:“看屈原《离騷》之作,自觉他是狂人,他死固然很合适,有什么可痛惜的!我常说涤缨洗耳,有异人形迹;食糟啜酉离,有同物节志。而孔子说:‘我却与此不同,遇事无可无不可。’此言太对,正合我心。”

当时有人跟随刘献之问学,刘献之就对他说:“为人立身,虽然百行异途,但按照四科而论,应当以德行为第一位。君如能入孝出悌,忠信仁让,便足不出户,就可知名天下。如不能这样,即使刺股读书,负笈从师,也只能做到博闻多识,只不过能做些土龙求雨,眩惑将来的事,这对于立身之道有何益处?孔门之徒,当初也不明此理,看见皋鱼叹无亲可奉,方才归而养亲。嗟叹先达,可曾自觉悟此为晚!学费束修来之不易,我受之也难,故吐心腹之意,你们三思。”从此以后,天下求学的人无不高仰其行义却很少登门造访。

刘献之擅长《春秋》、《毛诗》,每次讲解《左氏传》,讲完隐公八年的事情便停止了,说义例已讲完,不用再往下讲,因此弟子不能穷尽其说。后来本郡推举孝廉,这本不是他所爱做的事,人们逼他应举,只好应命,到了京师,便自称有病,还归本郡。高祖到中山,诏书征拜他为典内校书,献之仰天长叹说:“我不如庄周尚能为散木远矣!一次就够了,怎么能再来一次呢?”称病坚决推辞。当时中山张吾贵与刘献之齐名,海内人士称他们为儒家宗师。张吾贵每一次讲唱经书,门徒都达数千人,其中德行学业可以称许的很少。刘献之著录,参与的数百人罢了,都是通经的人。于是有见识的人便辨别二人优劣。魏朝紧接丧乱之后立朝,《五经》大义虽然都有师讲说,但天下学生还有很多疑难问题,这些疑难都由刘献之裁决。六艺的文字,他虽然没有全注,但他所标出的意旨,与旧的意义很不相同,刘献之撰《三礼大义》四卷,《三传略例》三卷,《注毛诗序义》一卷,现在流行于世,加上《章句疏》三卷。注《涅..经》未完便去世了。

猜你喜欢
  卷八十一·志第三十一·选举一·宋濂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零四·杨仲良
  ●明朝小史卷六 宣德纪·吕毖
  卷九·金履祥
  卷之一百九十五·佚名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六十九·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一百二十三·佚名
  卷之三百十九·佚名
  二百三十四 曹(兆页)奏请圣安并报雨水粮价摺附单一件·佚名
  平定金川方略卷十一·来保
  志卷第三十四 高丽史八十·郑麟趾
  世家卷第四十四 高丽史四十四·郑麟趾
  卷二百六十九·杨士奇
  卷九十七·佚名
  通制条格卷第二十一·拜住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郑域·唐圭璋

      域字中卿,号松窗,三山(即今福州)人。绍兴二十五年(1155)生。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曾倅池阳。庆元二年(1196),随张贵谟使金。嘉定十三年(1220),行在诸司粮料院干办。有燕谷剽闻二卷,今不传。   昭君怨   道是花来春未。道是

  • 卷十七·董康

      ○四美記   明初舊本。不知誰作。以蔡襄母子夫婦忠孝節烈爲四美也。本爲蔡錫作。而託其事於蔡襄。按忠惠別紀云。襄母盧氏。而劇中云王氏。非是。第十齣封遼。十七齣議親。俱係點綴。   蔡襄萬安橋記云。泉

  • 冯子振·隋树森

    冯子振(一二五七——一三四八),字海粟,自号怪怪道人、又号瀛州客。湘乡(今属湖南省)人,一说为攸州(今湖南攸县)人。《冯氏族谱》又载其生于宝祐元年(一二五三)。仕至承事郎、集贤待制。为人博闻强记

  • 卷四十八·高棅

    钦定四库全书唐诗品彚卷四十八明 高棅 编七言絶句三羽翼王维少年行二首新丰羙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栁边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寄河上叚十六与君相见

  • 卷六十四·郭元釪

    钦定四库全书御订全金诗増补中州集卷六十四元好问二秋蚕室人筐中无寸缕一箔秋蚕课诸女朝来饲却上马桑隔簇仍闻竹间雨阿容阿璋墨满面画彻灰城前致语上无苍蝇下无防作茧直须如瓮许东家追胥守机杼有桑有税吾犹汝官家却少

  • ●崇禎長編卷之六十五·汪楫

      崇禎五年十一月  ○崇禎五年十一月  五年壬申十一月乙未朔河南道御史王道純上言張國臣恃周延儒熊明遇輩為盟主通賊慘殺目無三尺臣於前月十三日具罪樞堂属通叛作奸失陷封疆十罪一疏中省有造意主使之人適犯延儒

  • 评鉴阐要卷八·乾隆

    宋神宗邵雍散步天津桥上闻杜鹃声因言天下将治地气自北而南将乱自南而北注史防所纪宰臣北人南人皆互有贤否岂独一王安石古称立贤无方顾所以用之耳至地气北南迁移谓有闗治乱尤不足信果如所云未闻郅治之世南方皆坚氷沍寒

  • 一〇 父亲的病上·周作人

    我于甲午年往三味书屋读书,但细想起来,又似乎是正月上的学,那么是乙未年了,不过这已经记不清楚了,所还记得的是初上学时的情形。我因为没有书桌,就是有抽屉的半桌,所以从家里叫用人背了一张八仙桌去,很是不像样,所读的书是《中

  • 刘黻传·脱脱

    刘黻,字声伯,乐清人。早有好名声,在雁荡山的僧寺中读书。三十四岁时,参加淳..十年(1250)的考试进入太学,同辈已很赞赏他。当时丁大全正为御史,劾奏丞相董槐,迫使他退职,将夺取他的相位。刘黻率同舍生拜伏在宫殿下上书,大概说朝

  • 杨恭懿传·宋濂

    杨恭懿字元甫,奉元人,自幼好学,记忆力强,每日能记诵数千言,随父母逃难亦不中辍。十七岁时西还故乡,家贫,靠劳动为生,有暇即学,且无书不读,尤潜心于《易经》、《礼经》、《春秋》。得朱熹《四书集注》,读后不禁感叹道:“论三纲五常

  • 卷二百十三·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二百十三人物志九十三忠义传五【满洲八旗五康熙二年至十三年共一百十三人】阿哈丹阿哈丹满洲正黄旗人姓纳兰氏世居哈逹祖雅虎事太祖高皇帝初设十札尔

  • 卷八十九·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八十九王礼考上尊号徽号宋寜宗宝庆三年十二月诏上皇太后尊号命有司具仪注诏曰皇太后宜上尊号有司详具仪注朕当亲率羣臣诣慈明殿奉上册宝理宗绍定三

  • 卷二十二【起宣公五年尽十一年】·杜预

    <经部,春秋类,春秋左传注疏>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左传注疏卷二十二【起宣公五年尽十一年】晋杜氏注 唐陆德明音义 孔颖逹疏经五年春公如齐夏公至自齐秋九月齐高固来逆叔姬注高固齐大夫不书女归降于

  • 重刻《安士全书》序·周梦颜

      淫杀二业,乃一切众生生死根本。最难断者唯淫,最易犯者唯杀。二者之中,淫则稍知自爱者,犹能制而不犯。然欲其意地清净,了无丝毫蒂芥者,唯断惑证真之阿罗汉方能之耳。余则爱染习气,虽有厚薄不同,要皆缠绵固结于心识之中,从劫

  •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九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一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二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三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四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五

  • 卷第四十九·志磐

    佛祖统纪卷第四十九宋咸淳四明东湖沙门志磐撰名文光教志第十八之一维智者以斯道盛行当世。古今名贤赞德之文如柳顾言国清碑。皇甫毗玉泉碑(二文见国清百录)亡名玉泉实录(碑是再刻之文曾获墨本)唐梁肃荆溪大师碑。宋张

  • 卷第十二·佚名

    嘉兴大藏经 神鼎云外泽禅师语录云外禅师语录卷第十二侍者深极编五言古登老祖双峰巅复同诸禅者游水口瀑布泉奇胜不减匡庐诗以志之双峰赤骨立苍气欲摩天夜汗成川泽灌溉万山田潜寻间道出余石苦相煎水怒攻其腋格关成嚣

  • 乾道临安志·周淙

    南宋地方志。周淙撰。15卷。书成于乾道5年(1169年)。明时佚,今存3卷。临安为南宋行在,治今浙江省杭州市。今存一至三卷,为清杭州孙仰曾所藏宋椠本。光绪四年(1878),海宁钱保塘据章硕卿蜀刻钞本校勘,又从《咸淳临安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