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胡国珍传

胡国珍,字世玉,安定临泾人。祖胡略,任姚兴渤海公姚逵平北府谘议参军。父胡渊,赫连屈丐给事黄门侍郎。世祖攻克统万,姚渊以归降的功劳被赐爵为武始侯。后拜河州刺史。

胡国珍少小好学,雅好清俭。太和十五年(491)袭承爵位武始侯。按例降为伯。女儿被选入后宫,生肃宗,即是灵太后。肃宗登基,任命胡国珍为光禄大夫。灵太后临朝,加授他为侍中,封安定郡公,赐给宅第,给予的布帛谷奴婢车马牛很多。追崇胡国珍的妻子皇甫氏为京兆郡君,安排守墓民户十户。尚书令、任城王元澄启奏,安定公属尊望重,亲贤是望,应该出入宫廷之中,参决国家大事。皇帝下诏同意。于是让他入廷参决国事。不久进位中书监、仪同三司、侍中职如故,赏赐越来越多。朝廷又赐给他绢每年八百匹,妻梁氏绢四百匹,男女姊妹兄弟各有赐予,都十分丰富。胡国珍与太师、高陽王元雍,太傅、清河王元怿,太保、广平王元怀,入居门下省,同参众政。朝廷下诏依汉代车千秋、晋安平王旧例,赐给步挽车一辆,从掖门到宣光殿得以出入,并备几杖。后来与侍中崔光一起给皇帝传授经书,值侍宫中。胡国珍不久上表,陈述刑政事宜。帝下诏实行。熙平初年(516),加授胡国珍为使持节、都督、雍州刺史、骠骑大将军、开府。灵太后以胡国珍年老,不想让他在外任职,打算宣扬他在地方官上的功劳,没有成功。又迁司徒公,侍中仍旧,就宅拜官。灵太后、肃宗率领百官到他府上,宴会极欢。又追京兆郡君为秦太上君。太上君景明三年(502)在洛陽去世,距今已十六年了。太后认为太上君坟茔卑小,把它改大,起茔域门牌碑表。侍中崔光等启奏:“查汉高祖母开始谥称昭灵夫人,后来为昭灵后、薄太后母曰灵文夫人,都设置园邑三百家,置长丞奉守。而今秦太上君没有尊谥,陵墓孤立,即秦君名,应上终称,兼设扫卫,以告慰情典。臣请上尊谥为孝穆,权置园邑三十户,设立长丞奉守陵园。”太后接纳了这个意见。封国珍继室梁氏为赵平郡君,元叉妻拜为女侍中,封新平郡君,又改封冯翊君。国珍子胡祥妻为长安县公主,即清河王元怿的女儿。

胡国珍年龄虽然很老,却很敬奉佛法,不时斋洁敬事,礼数周全。至于出入侍从,还能跨马据鞍。神龟元年(518)四月七日,步行跟随所建的佛像,登第至阊阖门四五里。八日,又立观像,傍晚才肯上座。劳碌过多,热病袭来,因而染病。灵太后亲自侍奉药膳。十二日逝世,享年八十岁。朝廷赐给东园温明秘器,五时朝服各一具、衣一套,赠布五千匹、钱一百万、蜡一千斤。大鸿胪持节监护丧事。太后还宫,在九龙殿服丧,便居在九龙寝室。肃宗服小宝服,在太极东堂举哀。又下诏从始逝世到七七,都设千僧斋,令七人出家;百日设万人斋,二十七人出家。开始巫师说将有凶灾,劝说做些压胜的准备,胡国珍拒绝而不听,说吉凶自有定数,惟修德以消除它。临死时与太后诀别说:“母子善治天下,以万人之心为务,不要看大臣的面色。”殷勤再三。又为其子胡祥说:“我只有一个儿子,我死后不要像从前那样施以威压。”灵太后以胡祥喜好闲游胡闹,时常加以严厉的教训。国珍故有此说。

猜你喜欢
  列传第四 道武七王 明元六王 太武五王·李延寿
  卷三十九·本纪第三十九·顺帝二·宋濂
  卷之二百二十·佚名
  卷之七百二·佚名
  卷之一百四十五·佚名
  通志卷一百七十七·郑樵
  一三八八 谕内阁刘墉着管理国子监事务铁保金士松着充武英殿总裁·佚名
  绎史卷二十九·马骕
  十国春秋卷一百十·吴任臣
  张轨传·李延寿
  卷三十七·佚名
  第六章 顺宪穆敬四朝事迹·吕思勉
  112.白痴皇帝·林汉达
  徐维震·周诒春
  十一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九十六·彭定求

        卷96_1 【立春日内出彩花应制】沈佺期   合殿春应早,开箱彩预知。花迎宸翰发,叶待御筵披。   梅讶香全少,桃惊色顿移。轻生承剪拂,长伴万年枝。   卷96_2 【晦日浐水应制】沈佺期   素浐接宸居,青门盛祓

  • 卷104 ·佚名

    顾逢 登姑苏怀古 高台登眺处,凉思爽衰颜。 只此阑干外,不知多少山。 龙收残雨去,鹤带断云还。 一片兴亡恨,越来溪上閒。 顾逢 邓觉非寓舍即事 老屋幽深静掩门,四围多有古碑存。 庭前黄叶无

  • 卷三百三十二·列传第九十一·脱脱

        滕元发 李师中 陆诜 赵禼 孙路 游师雄 穆衍   滕元发,初名甫,字元发。以避高鲁王讳,改字为名,而字达道,东阳人。将生之夕,母梦虎行月中,堕其室。性豪隽慷慨,不拘小节。九岁能赋诗,范仲淹见而奇之。举进士,廷试

  • 曾静供词五条 四、雍正皇帝是有好生之德,还是草菅人·雍正

      【原文】  问曾静:你在湖南供内有“极好杀人,京城凛凛”等语。我皇上如天好生,自元年以来,凡矜恤民命之案,不可枚举。即今四月十一日以后,现有督抚及刑部拟定之案,如云南之黑夜杀人八十二岁老妇何氏一案;广东之殴伤服叔

  • 法军侵台档(五)·佚名

    光绪十一年(一八八五)(上)给总税务司赫德札转饬闽海关税务司照办闽省借款出使大臣许景澄函陈法议院对越事意向(附译日意格函件)两江总督曾国荃咨报购买枪弹运解赴台案已奉旨谕知照会英国公使巴夏礼闽省借定洋款请电饬办理军

  • 平定金川方略卷三·来保

    七月甲寅庆复张广泗防奏言莎罗奔与其兄就日吉父子同恶相济致干天讨莎罗奔居于勒歪寨就日吉父子居于刮耳崖官兵自应分路前进攻此二寨【臣】等酌定西路委松潘鎭宋宗璋统领汉土官兵四千五百名由党坝进攻勒歪叅将郎建业永

  • 陈涉世家第十八·司马迁

    宋尚斋何平译注【说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用武力完成了中国的统一,结束了战国二百多年的纷争局面,建立了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国家。统一之后,他又采取了一些厚今薄迸的措施,进行了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一系列改革,推动了

  • 三十七年(下)·佚名

    秋七月7月1日○朔庚戌,上在貞陵洞行宮。○仁宗大王忌辰。○忠淸道觀察使李弘老狀啓:淸州牧使韓百謙牒呈內,今月二十三日申時量,州城北門外,五六人耘田,遇震,私奴福只、春福,流來人沈夢安等三人卽死,其餘人,幾死復生,所見極爲驚愕

  • 正第四十三·管仲

    制断五刑,各当其名。罪人不怨,善人不惊曰刑正之,服之、胜之、饰之、必严其令,而民则之,曰政。如四时之不貣,如星辰之不变,如宵如昼,如阴如阳,如日月之明,曰法。爱之生之,养之成之,利民不德,天下亲之,曰德。无德无怨,无好无恶,万物崇一

  • 卷十六·程端学

    <经部,春秋类,春秋本义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本义卷十六    元 程端学 撰宣公【名倭或作接文公庶子子赤庶兄襄仲杀嫡而立之】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谷梁曰继故而言即位与闻乎故也戴氏曰鲁之桓宣皆

  • 春秋集传详説卷二十九·家铉翁

    宋 家铉翁 撰哀公上【名蒋定公之子母定姒定公妾也敬王二十六年立是嵗晋定十七年】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楚子陈侯随侯许男围蔡左传曰报柏举也或曰柏举之战蔡昭以复其父祖之雠也春秋襃之今楚之围蔡亦曰雪鞭墓之辱而春秋

  • 春秋传卷二十二·胡安国

    宋 胡安国 撰襄公中【庚灵王十子一年】十有二年【晋悼十二齐灵二十一衞献十六蔡景三十一郑简五曹成十七陈哀八孝六宋平十五秦景十六楚共三十吴夀梦二十五卒】春王三月莒人伐我东鄙围台季孙宿帅师救台遂入郦音注【台

  • 第四 抵巇 2·王诩

    【原文】事之危也,圣人知之,独保其身。因化说事①,通达计谋,以识细微。经起秋毫之末,挥之于太山之本。其施外②,兆萌芽蘖③之谋,皆由抵巇。抵巇之隙,为道术用。【注释】①因化说事:根据情况分析事情。陶弘景注:“形而上者谓之圣

  • 大威力乌枢瑟摩明王经卷下·佚名

    大唐北天竺国三藏阿质达霰译心密言事法复次求心密言成验法。行者不拘净秽。食与不食持满十万当得悉地。若取线一加持一结一千八遍。戴之自护护他。若加持黄芥子或灰或水。散十方辟魔。若加持顶上发作髻。所至之处皆获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演义钞卷第三·澄观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演义钞卷第三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撰述 ▲第三依主者夫真身寥廓与法界合其体包罗无外与万化齐其用穷源莫二执迹多端一身多身经论异说。 第三依主者疏文分五一总彰大意二今说此经下假问征起三故说

  • 东坡全集·苏轼

    150卷,宋苏轼撰。今考轼集在宋世原非一本。邵博《闻见后录》称,京师印本《东坡集》,轼自校,此本毁于靖康之乱。《书录解题》称有杭本、蜀本,又有轼曾孙峤所刊建安本,又有麻沙书坊大全集本。当时以苏州居世英刊本为善,今亦无

  • 圣求词·吕渭老

    一名《吕圣求词》。词别集。南宋吕渭老撰。一卷。渭老一作滨老,字圣求,嘉兴(今属浙江)人。宣和末进士。此集前有南宋嘉定五年(1212)赵师秀序,收词一百三十首。赵序以为吕词“婉媚深窈”,可与周邦彦、柳永比肩,难免偏

  • 全相平话五种·佚名

    讲史话本。元至治年间刊行。包括《武王伐纣平话》、《七国春秋平话》(后集)、《秦并六国平话》、《前汉书平话》(续集)、《三国志平话》。每种分上中下三卷。当时应有《七国春秋平话》前集和《前汉书平话》正集,但今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