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敌伪的和平谣诼

◎一、谣言必多

近来上海传出的“和平”谣言很多:有的说,国民政府有要员到海防,与日本方面谈判“和平”。有的说:香港有日本代表与国民政府代表诼判中日“和平”的基础原则。我要指出这种谣言的内在阴谋,今后这种谣言,不独谣言不独还要流行,并且还有多次的流行。我可以说汪伪组织成立以后,日方要把“和平攻势”当做日常的工作来做,汪伪方面更要把这件事当做主要的工作来做。他们说这是“和平运动”,充实他们预定的幻想的招降运动,一月二十二日我曾在这个电报里说他们这样的成功,就是中华民国的失败。他们日夜处心积虑要消灭我中华民国立国建国最后的军事经济的实力,他们把这个工作当做他们对于日本的基本的报销。这个工作失败,便是他们根本的失败,也就是中华民国的成功。

◎二、分裂中国

日本军人对于中国的政治进攻,实际上要分裂,形式上要“合流”。在实际的分裂运动上,他们要分中国、“满洲国”、“蒙疆”、“华北”、“华中”、“华南”,而华中又分裂南京与武汉为两片,每一地带设一个傀儡“政权”,而由一个特务机关操纵。在同一个“政权”内部,他们细加分裂。例如武汉的现状:“参议会”实际是所谓“湘鄂赣政权”,最近改成“中江银行”,“武汉特别市政府”管辖武阳夏三市,“湖北省政府管辖零落的县,他们把这三个机关,弄成各不相下的内阁。张仁蠡骂何佩,何佩又骂石星川。又如广州的现状:日本军队实际只占领一个广州市,一个汕头市,其余一些县城。还在旅进旅退之中,日本特务人员造了一个“广州市政府”,一个“汕头市政府”,又造一个“广东省政府”,却是“广东省政府”的区域,无收入,每日只好向彭东原一面斗,一面求。此外海南岛则改为独立省区,不受伪“广州省政府”的管辖。又如平津的现状:“华北政务委员会”这伪机关,不能指挥“北平市政府”和“河北省政府”。王克敏的话,只有伪“天津市长”温世珍听一点,因为温是王推荐于日方的。同样伪“河北省政府”只能指挥附近几县,远的县直接由日本宣抚班指挥,改组“维新政府”的伪组织,更比不上“维新政府”。上海伪市政府、江苏伪省政府、浙江伪省府人事均有保障,不能变更他们,各有其特务机关在后台理合。汪伪的命令,即同在汪伪组织内部,“维新派”与汪系相持不下,而汪系则有汪公馆派,周公馆派,以及其他各派。周公馆派,有罗派,丁派,李派,他们各找后台,各借后台的支持,相争相打,后台也没有别人,一样的是仁丹胡子在分途作怪。阿部的使命有二:一是与汪伪谈判根本“调整日支关系要纲”,以便发布而于谈判以后再考虑“承认”问题,一是调整日本在华各政治势力。然而南京上海,现在有日本驻华大使馆,日本派遣军驻沪特务机关,驻宁特务多为兴亚院华中联络部影佐机关,如是等等,阿部也就茫然,只好一声不响,多看几本故乡的笔记手册。

◎三、众伪合流

日本军人既已分裂中国境内占领区,却又要把各傀儡组织“合流”。日本特务人员把他们自造的伪组织凑合一下,名曰“合流”。过去汪系最恶“合流”二字,可是日本特务人员以及新闻记者,每天高谈着“合流”。在日方看来,不独“王、梁、汪三巨头”是“合流”,就是武汉广州各伪组织,都是“合流”。在这里最要明白,是汪自以为在王、梁、张、彭之上,而由日本特务人员看来,王、梁、张、彭是平列的。汪系入宁所支配者,鸡鸣寺一带的官厅,山西路一带的住宅,这叫做“汪政权区”,其余均非汪系之力量所能达到。好比养雀儿的人,把每个雀笼用蓝布周围遮住,只上面开一孔,养雀人可以从上面的孔看见每一个雀儿的活动,而各个雀儿之间,不许有任何接触。各傀儡彼此斗,彼此争,而由日本特务人员一面挑一面连,如此谓“合流”。

◎四、日伪今后的作法

日本军人一方面在其占领区树立“合流”的伪组织,一方面又企图以其占领区吸收并合抗战区。在经济方面,他们想发展占领区,封锁抗战区,在政治方面他们想用各种方法,把中国政府与伪组织“合流”。日本特务人员付给汪伪组织的一个任务,就是要国民政府来“合流”。这个任务明定于伪“中央政治会议”通过的“树立新中央政府之大纲”第一条,汪伪组织奉命之后,当然要执行,以为其主要的工作,而实际作一满意的报销。汪伪组织成立前,乃至成立后,得不到一个地方的响应,一支军队的投降,今后一定也是一样的。日本特务人员当然要他们的报销,他们没有报销,只有一面造谣言,再造一篇假账。汪伪组织的无能,已经暴露于世界了,日本国民当然看出日本特务人员伪造傀儡,而与之“调整关系”,是一个骗局,日本军人于此,又急迫而另想寻求“和平”的方法,这个要求,在中国方面毫无感觉,在汪伪方面,乃大惊而特惊。汪伪方面又于紧张之中,故意渲染,予以宣传。同时日本军人寻求无着,也只好宣传一番,向日本报账。如此下去,“和平”的谣言一定很多,也许日本要向南海扩大一个战场,因此卷入欧战的漩涡。所以他想拔出他陷在中国泥沼里面的泥脚,可是日本即令扩大战争及于中国以外,他的目的仍在中国,他决不会“现钟不打铸钟”。他另外“铸钟”,仍在是想由此能策应欧洲的战争以确保“现钟”。所以中国并不因为日本扩大战场于中国以外,便有轻松躲闪的余地。不久以前,日本外务省发言人须磨说过:“对华政策,就是日本全部的外交政策”,无论国际形势怎样变化,他的目的是不变的。因此,我可以说日伪的和平攻势,与国际形势的变化,也有关,也无关,事情是简单的,这是日伪预定的步骤。

猜你喜欢
  卷第二百六十四 唐紀八十·司马光
  第一百五十回 发宣言改组国民党 急北伐缓攻陈炯明·蔡东藩
  序·张居正
  大事记续编卷五十一·王祎
  卷之七·佚名
  卷之七百·佚名
  卷之四百二十五·佚名
  ◎知事袒小窃·李定夷
  卷八十上·郝经
  第62章 说体面话不做体面事的蒋介石·冯玉祥
  李处温传·脱脱
  石抹宜孙传·宋濂
  余阙传·宋濂
  卷十六·鄂尔泰
  汉昭帝·苏辙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五出 闻试·李渔

    〖南吕过曲·香柳娘〗(生上)羡神州帝京,羡神州帝京,果然佳丽,三都壮盛从来记。小生同娘子来到京中,投了寓所,访问小姐动静,闻得尚未曾出嫁,事有可为。只是侯门似海,书信难通。娘子教我到他门首打听,看有甚么人来往,好央他传

  • 第四折·尚仲贤

    (汉王引张良、曹参、周勃、樊哙、随何、二旦执符节上,诗云)霸王当日渡江来,一骑乌骓百骑开。欲知沛上真龙起,试看军前大会垓。孤家用军师之计,着英布往救彭越,共击项王去了。好几日还不见捷音到来,使我好生悬望。(张良云)贫

  • 卷三百三十七·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三十七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初集五十七 唐肃【字处敬会稽人】 园隐 所性惬园田樊生真我师吾不如老圃取讥甘仲尼窈窕白龙冈四时自成畦中央据茆堂可以坐吟诗有客忽枉寻华轩驻金羁问我

  • 于濆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于濆(832-?)字子漪,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市)人。咸通二年(861)登进士第,曾奔走于陕西、河南、江苏、浙江和北方边塞等地,一生郁郁不得其志,沉沦下僚,官终泗州判官。与刘驾、曹邺等皆不满于当时诗坛拘守声律、轻浮华艳的绮

  • 卷一·岳珂

    钦定四库全书玉楮集卷一       宋 岳珂 撰戊戌二月十日京湖袁总郎以堂帖至有诏复除户侍总饟昼长欹枕酣春卧剥啄敲门惊梦破双旗健步衣正黄爵罗骇见久未尝泥紫一封芹诏香王人茧牍亲遣将老夫五年坐奇谤身则渔樵

  • 卷二百十二·列传第一百·张廷玉

        俞大猷 戚继光 刘显 李锡 张元勋   俞大猷,字志辅,晋江人。少好读书。受《易》于王宣、林福,得蔡清之传。又闻赵本学以《易》推衍兵家奇正虚实之权,复从受其业。尝谓兵法之数起五,犹一人之身有五体,虽将百

  • ●卷二百二十三·徐梦莘

      炎兴下帙一百二十三。   起绍兴二十六年十月十八日丙戌,尽其日。   绍兴二十六年十月十八日丙戌尚书左仆射万俟禼上皇太后回銮事实。   皇太后回銮事实序曰:臣闻圣人之理天下也。必以至德要道为先唯其体纯孝

  • 跋·庞元英

    文昌杂録跋余自壬戊五月入省至乙丑八月罢每有所闻见私用编録岁月寖久不觉滋多官在仪曹粗记故事今杂为六卷名曰文昌杂録或有谬误览者为校正焉南安龎元英题

  • 绎史卷十三·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少康中兴史记夏后帝啓崩子帝太康立帝太康失国昆弟五人须于洛汭作五子之歌【纪年帝太康元年癸未帝即位居斟鄩畋于洛表羿入居斟鄩楚辞注夏王太康不遵禹啓之乐而更作滛声放纵情欲以自娱乐不顾患难不谋后

  • 卷八十五·班固

    钦定四库全书 前汉书卷八十五 汉  兰  台  令  史班 固撰唐正议大夫行秘书少监琅邪县开国子颜师古注 谷永杜邺传第五十五 谷永字子云长安人也父吉为卫司马使送郅支单于侍子【师古曰为使而送之还本国也郅音

  • 钦定元史语解卷十三·佚名

    <史部,正史类,钦定辽金元三史国语解__钦定元史语解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元史语解卷十三人名玛喇【勒 牝鹿也卷十三作密剌里卷二十二作马剌并改】哈扎【尔】齐 【司辔人也卷十三作火者赤卷一百三十五作合赞赤并改】托【

  • 西粤语一(查东山笔、沈仲方阅)·查继佐

    ●西粤语一(查东山笔、沈仲方阅)瞿式耜瞿式耜号稼轩,南直常熟人,万历丙辰进士。乙酉,任广西巡抚都御史。北兵下楚,粤西震动,式耜奋志为坚守计。丙戌,桂主即真肇庆。戊子,楚督何腾蛟被劫死,驾为北师所迫,式耜保峡江退敌,护跸桂林。

  • 卷四·王元杰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谳义卷四     元 王元杰 撰闵公公名开庄公子惠王十六年即位闵谥也在国逢难曰闵经元年春王正月胡氏曰不书即位内无所承上无请命也谳曰庄公既薨子般继卒鲁国内乱而无君庆父利幼而立闵是不得承国

  • 第四卷·知礼

    金光明经文句记 第四卷宋四明沙门释知礼述从诸根不具下叙空品文为二。初三行半明所破之恶。即三障文也。次二行半明能破之方。即今文也。而释一行半讫。复依初开章以后一行为四结成。然取义成分章从便分三。初

  • 众经目录卷第一·法经

    隋沙门法经等撰大乘修多罗藏录第一(六分)合六百四十五部一千四百七十八卷众经一译一合一百三十三部四百二十一卷&middot;大方广佛华严经六十卷(晋义熙年沙门佛陀跋陀罗等共法业等扬州译)&middot;大般涅槃经四十卷(北

  • 书目答问补正·范希曾

    范希曾编。5卷。国学图书馆初刻于1931年,中华书局1963年影印出版。本书是为补正《书目答问》中的错误和疏漏而作,有以下特点: (1)保持原书面貌。凡有补正的地方先标出“[补]”字,然后加进自己的补正文字,既与原著浑然一体,

  • 初寮词·王安中

    一卷。宋王安中 (1075—1134)撰。王安中字履道,中山阳曲 (今属山西)人。进士及第。官至尚书右丞、河北河东燕山府路宣抚使、知燕山府等。对王安中之为人,历史上多有微词者,然其才华富艳,亦不可掩。宋人黄升所撰《花庵词选

  • 胡端敏奏议·胡世宁

    十卷。胡世宁撰。胡世宁(1469—1530),字永清,号静庵,明代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弘治癸丑(1493)进士。历官南京刑部主事,上书极言时政缺失,与李承勋、魏校、余祜称“南都四君子”。迁江西副使,疏论宁王宸濠反状,系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