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众事分阿毗昙论 第六卷

众事分阿毗昙论 第六卷

尊者世友造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共菩提耶舍译

分别摄品第六之三

尔焰法。识法。通尔焰法。缘法。增上法。十八界。十二入五阴摄。十智知。六识识。一切使使。色法。十一界十一入一阴摄。八智知。除知他心智及灭智。六识识。欲色二界一切。遍使使。及修断使使。非色法。八界二入四阴摄。十智知。一识识。一切使使

可见法。一界一入一阴摄。七智知。除知他心智及灭道智。二识识。欲色二界一切。遍使使。及修断使使。不可见法。十七界十一入五阴摄。十智知。五识识。一切使使

有对法。十界十入一阴摄。七智知。除知他心智及灭道智。六识识。欲色二界一切。遍使使。及修断使使。无对法。八界二入五阴摄。十智知。一识识。一切使使

有漏法。十八界十二入五阴摄。八智知。除灭道智。六识识。一切使使。无漏法三界二入五阴摄。八智知。除苦集智。一识识。使所不使

有为法。十八界十二入五阴摄。九智知。除灭智。六识识。一切使使。无为法。一界一入阴所不摄。六智知。除知他心智及苦集道智。一识识。使所不使有诤法。十八界十二入五阴摄。八智知。除灭道智。六识识。一切使使。无诤法。三界二入五阴摄。八智知。除苦集智。一识识。使所不使。如有诤法。无诤法世间法出世间法入法不入法染污法不染污法依家法依出要法亦如是。心法。七界一入一阴摄。九智知。除灭智。一识识。一切使使。非心法。十一界十一入四阴摄。十智知。六识识。一切使使

心法法。一界一入三阴摄。九智知。除灭智。一识识。一切使使。非心法法。十八界十二入三阴摄。十智知。六识识。一切使使。如心法法。非心法法。心相应法心不相应法亦如是。心共有法十一界十一入四阴摄。九智知。除灭智。六识识。一切使使。非心共有法。十八界十二入三阴摄。十智知。六识识。一切使使。心随转法。一界一入四阴摄。九智知。除灭智。一识识。一切使使。非心随转法。十八界十二入三阴摄。十智知。六识识。一切使使。心因法。十八界十二入五阴摄。九智知。除灭智。六识识。一切使使。非心因法。十三界十二入五阴摄。十智知。六识识。三界一切遍使使。及修断使使。心次第法。八界二入四阴摄。九智知。除灭智。一识识。一切使使。非心次第法。十八界十二入五阴摄。十智知。六识识。一切使使缘心法。三界二入四阴摄。九智知。除灭知。一识识。有为缘使使。非缘心法。十八界十二入五阴摄。十智知。六识识。一切使使。心增上法。十八界十二入五阴摄。九智知。除灭智。一切使使。非心增上法。一界一入阴所不摄。六智知。除知他心智及苦集道智。一识识。使所不使。心果法。十八界十二入五阴摄。十智知六识识。一切使使。非心果法。一界一入阴所不摄。一智知。谓等智。一识识。使所不使。心报法。十七界十一入五阴摄。八智知。除灭道智。五识识。三界一切遍使使。及修断使使。非心报法。十八界十二入五阴摄。十智知。六识识。一切使使

业法。三界三入二阴摄。九智知。除灭智。三识识。谓眼耳及意一切使使。非业法。十八界十二入五阴摄。十智知。六识识。一切使使。业相应法。八界二入四阴摄。九智知。除灭智。一识识。一切使使。非业相应法。十一界十一入二阴摄。十智知。六识识。一切使使。业共有法。十八界十二入五阴摄。九智知。除灭智。六识识。一切使使非业共有法。十一界十一入二阴摄。十智知。六识识。一切使使。业随转法。八界二入五阴摄。九智知。除灭智。一识识。一切使使。非业随转法。十一界十一入二阴摄。十智知。六识识。一切使使。业因法。十八界十二入五阴摄。九智知。除灭智。六识识。一切使使。非业因法。十一界十一入二阴摄。十智知。六识识。三界一切遍使使。及修断使使。业次第法。八界二入四阴摄。九智知。除灭智。一识识。一切使使。非业次第法。十八界十二入五阴摄。十智知。六识识。一切使使。缘业法。五界二入四阴摄。九智知。除灭智。一识识。有为缘使使。非缘业法。十八界十二入五阴摄。十智知。六识识。一切使使。业增上法。十八界十二入五阴摄。九智知除灭智。六识识。一切使使。非业增上法。一界一入阴所不摄。六智知。除知他心智及苦集道智。一识识。使所不使。业果法。十八界十二入五阴摄。十智知。六识识。一切使使。非业果法。一界一入阴所不摄。一智知。谓等智。一识识。使所不使。业报法。十七界十一入五阴摄。八智知。除灭道智。五识识。三界一切遍使使。及修断使使。非业报法。十八界十二入五阴摄。十智知。六识识。一切使使

有法。十八界十二入五阴摄。八智知。除灭道智。六识识。一切使使。非有法。三界二入五阴摄。八智知。除苦集智。一识识。使所不使。有相应法。八界二入四阴摄。八智知。除灭道智。一识识。一切使使。非有相应法。十三界十二入五阴摄。十智知。六识识。有漏缘使使。有共有法。十八界十二入五阴摄。九智知。除灭智。六识识。一切使使。非有共有法。三界二入五阴摄。八智知。除苦集智。一识识。使所不使。有随转有因法。十八界十二入五阴摄。八智知。除灭道智。六识识。一切使使。非有随转非有因法。三界二入五阴摄。八智知。除苦集智。一识识。使所不使。有次第法。八界二入四阴摄。九智知。除灭智。一识识。一切使使。非有次第法。十八界十二入五阴摄。十智知。六识识。一切使使。缘有法。八界二入四阴摄。九智知。除灭智。一识识。有漏缘使使。非缘有法。十三界十二入五阴摄。十智知。六识识。一切使使。有增上法。十八界十二入五阴摄。九智知。除灭智。六识识。一切使使。非有增上法。一界一入阴所不摄。六智知。除知他心智及苦集道智。一识识。使所不使。有果法。十八界十二入五阴摄。九智知。除灭智六识识。一切使使。非有果法。三界二入五阴摄。八智知。除苦集智。一识识。使所不使。有报法。十七界十一入五阴摄。八智知。除灭道智。五识识。三界一切遍使使。及修断使使。非有报法。十八界十二入五阴摄。十智知。六识识。一切使使

智所知法。十八界十二入五阴摄。十智知。六识识。一切使使。非智所知法。界入及阴所不摄。智所不知。识所不识。使所不使

断知所断法。十八界十二入五阴摄。八智知。除灭道智。六识识。一切使使。非断知所断法。三界二入五阴摄。八智知。除苦集智。一识识。使所不使

修法。十界四入五阴摄。九智知。除灭智。三识识。三界一切遍使使。及修断使使。非修法。十八界十二入五阴摄。九智知。除道智。六识识。一切使使

智证法。十八界十二入五阴摄。十智知。六识识。一切使使。非智证法。界入及阴所不摄。智所不知。识所不识。使所不使

得证法。十二界六入五阴摄。十智知。三识识。三界一切遍使使。及修断使使。非得证法。十八界十二入五阴摄。八智知。除灭道智。六识识。一切使使。习法。十界四入五阴摄。九智知。除灭智。三识识。三界一切遍使使。及修断使使。非习法。十八界十二入五阴摄。九智知。除道智。六识识。一切使使

有罪法。十界四入五阴摄。八智知。除灭道智。三识识。一切使使。无罪法。十八界十二入五阴摄。十智知。六识识。三界一切遍使使。及修断使使如有罪法。无罪法黑法白法退法不退法隐没法不隐没法亦如是

记法。十界四入五阴摄。十智知。三识识。欲界一切使使。色无色界一切遍使使。及修断使使。无记法。十八界十二入五阴摄。八智知。除灭道智。六识识。色无色界一切。欲界二身见集断一切遍使使

已起法十八界十二入五阴摄。九智知。除灭智。六识识。一切使使。不起法。十八界十二入五阴摄。十智知。六识识。一切使使。如已起法。不起法今起法非今起法。已灭法非已灭法今灭法非今灭法亦如是

缘起法。十八界十二入五阴摄。九智知。除灭智。六识识。一切使使。非缘起法。一界一入阴所不摄。六智知。除知他心智及苦集道智。一识识。使所不使。如缘起法。非缘起法缘生法非缘生法因法非因法有因法非有因法因起法非因起法亦如是

因相应法。八界二入四阴摄。九智知。除灭智。一识识。一切使使。非因相应法。十一界十一入二阴摄。九智知。除知他心智。六识识。有漏缘使使

结法。一界一入一阴摄。八智知。除灭道智。一识识。除无漏缘独无明。余一切使使。非结法。十八界十二入五阴摄。十智知。六识识。一切使使。生结法。十八界十二入五阴摄。八智知除灭道智。六识识。一切使使。非生结法。三界二入五阴摄。八智知。除苦集智。一识识。使所不使

取法。一界一入一阴摄。八智知。除灭道智。一识识。一切使使。非取法。三界二入五阴摄。八智知。除苦集智。一识识。使所不使

受法。九界九入一阴摄。七智知。除知他心智及灭道智。五识识。欲色二界一切。遍使使。及修断使使。非受法。十八界十二入五阴摄。十智知。六识识。一切使使

取生法。十八界十二入五阴摄。八智知除灭道智。六识识。一切使使。非取生法。三界二入五阴摄。八智知。除苦集智。一识识。使所不使。烦恼法。一界一入一阴摄。八智知。除灭道智。一识识。一切使使。非烦恼法。十八界十二入五阴摄。十智知。六识识。一切使使。秽污法。十界四入五阴摄。八智知。除灭道智。三识识。一切使使。不秽污法。十八界十二入五阴摄。十智知。六识识。一切使使。有秽污法。十八界十二入五阴摄。八智知。除灭道智。六识识。一切使使。非有秽污法。三界二入五阴摄。八智知。除苦集智。一识识。使所不使

缠法。一界一入一阴摄。八智知。除灭道智。一识识。一切使使。非缠法。十八界十二入五阴摄。十智知。六识识。一切使使。缠住法。八界二入四阴摄。八智知。除灭道智。一识识。一切使使。非缠住法。十八界十二入五阴摄。十智知。六识识。有漏缘使使。缠生法。广说如有漏法。非缠生法。广说如无漏法。有缘法。八界二入四阴摄。九智知。除灭智。一识识。一切使使。无缘法。十一界十一入二阴摄。九智知。除知他心智。六识识。有漏缘使使。有觉法。八界二入四阴摄。九智知。除灭智。一识识。欲色二界一切使使。非有觉法。十三界十二入五阴摄。十智知。六识识。一切使使。如有觉法。非有觉法有观法非有观法亦如是。可乐法。三界二入三阴摄。九智知。除灭智。一识识。色界一切使使。除欲界无漏缘疑相应无明余欲界一切使使。非可乐法。十八界十二入五阴摄。十智知。六识识。一切使使

受用法。八界二入四阴摄。九智知。除灭智。一识识。一切使使。非受用法。十一界十一入二阴摄。十智知。六识识。一切使使

有事有缘法。十八界十二入五阴摄。九智知。除灭智。六识识。一切使使。无事无缘法。一界一入阴所不摄。六智知。除知他心智及苦集道智。一识识。使所不使

有上法。十八界十二入五阴摄。九智知。除灭智。六识识。一切使使。无上法。一界一入阴所不摄。六智知。除知他心智及苦集道智。一识识。使所不使。远法。十八界十二入五阴摄。九智知。除灭智。六识识。一切使使。近法。十八界十二入五阴摄。十智知。六识识。一切使使。如远法。近法有量法无量法亦如是

见法。二界二入二阴摄。九智知。除灭智。一识识。有漏缘使使。及无漏缘见。彼相应无明。非见法。十七界十一入五阴摄。十智知。六识识。一切使使。见处法。十八界十二入五阴摄。八智知。除灭道智。六识识。一切使使。非见处法。三界二入五阴摄。八智知。除苦集智。一识识。使所不使。见相应法。三界二入四阴摄。九智知。除灭智。一识识。有漏缘使使。及无漏缘见。彼相应无明。非见相应法。十八界十二入五阴摄。十智知。六识识。除无漏缘见。余一切使使

凡夫法。十八界十二入五阴摄。八智知。除灭道智。六识识。三界一切使使。非凡夫法。十一界十入五阴摄。十智知。四识识。三界一切遍使使。及修断使使。凡夫共法。十八界十二入五阴摄。八智知。除灭道智。六识识。三界一切使使。非凡夫共法。十一界十入五阴摄。十智知。四识识。三界一切遍使使。及修断使使

定法。五界四入五阴摄。九智知。除灭智。三识识。欲界一切遍使使。及修断使使。非定法。十八界十二入五阴摄。九智知。除道智。六识识。一切使使

恼法。十界四入五阴摄。八智知。除灭道智。三识识。一切使使。非恼法。十八界十二入五阴摄。十智知。六识识。三界一切遍使使。及修断使使

根法。十三界七入四阴摄。九智知。除灭智。一识识。一切使使。非根法。六界六入三阴摄。十智知。六识识。一切使使。圣谛摄法。十八界十二入五阴摄。十智知。六识识。一切使使。非圣谛摄法。一界一入阴所不摄。一智知。谓等智。一识识。使所不使

共有法。十八界十二入五阴摄。九智知。除灭智。六识识。一切使使。非共有法。一界一入阴所不摄。六智知。除知他心智及苦集道智。一识识。使所不使。相应法。八界二入四阴摄。九智知。除灭智。一识识。一切使使。非相应法。十一界十一入二阴摄。九智知。除知他心智。六识识。有漏缘使使

果法。十八界十二入五阴摄。十智知。六识识。一切使使。非果法。一界一入阴所不摄。一智知。谓等智。一识识。使所不使。有果法。十八界十二入五阴摄。九智知。除灭智。六识识。一切使使。非有果法。一界一入阴所不摄。六智知。除知他心智及苦集道智。一识识。使所不使。报法。十七界十一入五阴摄。八智知。除灭道智。五识识。三界一切遍使使。及修断使使。非报法。十八界十二入五阴摄。十智知。六识识。一切使使。有报法。十界四入五阴摄。八智知。除灭道智。三识识。欲界一切使使。色无色界一切遍使使。及修断使使。非有报法。十八界十二入五阴摄。十智知。六识识。色无色界一切。欲界二身见集断一切。遍使使。及修断使使。因缘法。广说如智所知法。非因缘法。广说如非智所知法。有因缘法。广说如有果法。非有因缘法。广说如非有果法

出法。五界四入五阴摄。十智知。三识识。三界一切遍使使。及修断使使。非出法。十八界十二入五阴摄。八智知。除灭道智。六识识。一切使使。有出法。十八界十二入五阴摄。九智知。除灭智。六识识。一切使使。非有出法。一界一入阴所不摄。六智知。除知他心智及苦集道智。一识识。使所不使

相续法。十八界十二入五阴摄。九智知。除灭智。六识识。一切使使。非相续法。十八界十二入五阴摄。十智知。六识识。一切使使。如相续法。非相续法有相续法非有相续法亦如是(二法竟)。善法。十界四入五阴摄。十智知。三识识。三界一切遍使使。及修断使使。不善法。十界四入五阴摄。七智知。除比智及灭道智。三识识。欲界一切使使。无记法。十八界十二入五阴摄。八智知。除灭道智。六识识。色无色界一切。欲界二身见集断一切。遍使使。及修断使使。学法。三界二入五阴摄。七智知。除苦集灭智。一识识。使所不使。无学法亦如是。非学非无学法。十八界十二入五阴摄。九智知。除道智。六识识。一切使使

见断法。三界二入四阴摄。八智知。除灭道智。一识识。见断一切使使。修断法。十八界十二入五阴摄。八智知。除灭道智。六识识。修断一切使使。及一切遍使使。不断法。三界二入五阴摄。八智知。除苦集智。一识识。使所不使。见断因法。十八界十二入五阴摄。八智知。除灭道智。六识识。一切使使。修断因法。十八界十二入五阴摄。八智知。除灭道智。六识识。修断一切使使。及一切遍使使。不断因法。三界二入五阴摄。七智知。除苦集灭智。一识识。使所不使

可见有对法。一界一入一阴摄。七智知。除知他心智及灭道智。二识识。欲色二界一切。遍使使。及修断使使。不可见有对法。九界九入一阴摄。七智知。除知他心智及灭道智。五识识。欲色二界一切。遍使使。及修断使使。不可见无对法。八界二入五阴摄。十智知一识识。一切使使

报法。十七界十一入五阴摄。八智知。除灭道智。五识识。三界一切遍使使。及修断使使。非报法。十界四入五阴摄。八智知。除灭道智。三识识。欲界一切使使。色无色界一切遍使使。及修断使使。非报非非报法。十八界十二入五阴摄十智知。六识识。色无色界一切。欲界二身见集断一切。遍使使。及修断使使

下法。十界四入五阴摄。八智知。除灭道智。三识识。一切使使。中法。十八界十二入五阴摄。八智知。除灭道智。六识识。三界一切遍使使。及修断使使。上法。三界二入五阴摄。八智知。除苦集智。一识识。使所不使

小法。及大法。十八界十二入五阴摄。九智知。除灭智。六识识。一切使使

无量法。意乐法。非意乐法。非意乐非不意乐法。十八界十二入五阴摄。十智知。六识识。一切使使

乐俱法。八界二入三阴摄。九智知。除灭智。一识识。色界一切使使。除欲界无漏缘疑彼相应无明。余欲界一切使使。苦俱法。八界二入三阴摄。七智知。除比智及灭道智。一识识。欲界一切使使。不苦不乐俱法。八界二入三阴摄。九智知。除灭智。一识识。一切使使。俱起法。俱住法。俱灭法。十八界十二入五阴摄。九智知。除灭智。六识识。一切使使。非俱起法。非俱住法。非俱灭法。一界一入阴所不摄。六智知。除知他心智及苦集道智。一识识。使所不使。心俱起法。十一界十一入四阴摄。九智知。除灭智。六识识。一切使使。心俱住法。一界一入四阴摄。九智知。除灭智。一识识。一切使使。心俱灭法。十界十入四阴摄。九智知。除灭智。五识识。一切使使。非心俱起法。非心俱住法。非心俱灭法。十八界十二入三阴摄。十智知。六识识。一切使使

欲界十界四入五阴摄。七智知。除比智及灭道智。三识识。欲界有漏缘使使。如欲界。嗔恚界亦如是。害界。五界。四入五阴摄。七智知。除比智及灭道智。三识识。欲界一切遍使使。及修断使使

出要界。十界四入五阴摄。十智知。三识识。三界一切遍使使。及修断使使。无嗔界。无害界。十界四入五阴摄。九智知。除灭智。三识识。三界一切遍使使。及修断使使

欲界十八界十二入五阴摄。七智知。除比智及灭道智。六识识。欲界一切使使。色界。十四界十入五阴摄。七智知。除法智及灭道智。四识识。色界。一切使使。无色界。三界二入四阴摄。六智知。除法智知他心智及灭道智。一识识。无色界。一切使使

欲界色界。是名色界者。十八界十二入五阴摄。八智知。除灭道智。六识识。欲色二界一切使使。四无色。是名无色界者。三界二入四阴摄。六智知。除法智知他心智及灭道智。一识识。无色界一切使使。数灭及非数灭。是名灭界者。一界一入阴所不摄。六智知。除知他心智及苦集道智。一识识。使所不使。一切色法。是名色界者。十一界十一入一阴摄。八智知。除知他心智及灭智。六识识。欲色二界一切遍使使。及修断使使。除数灭及非数灭。余一切非色法。是名无色界者。八界二入四阴摄。九智知。除灭智。一识识。一切使使。数灭及非数灭。是名灭界者。一界一入阴所不摄。六智知。除知他心智及苦集道智。一识识。使所不使。欲有。十八界十二入五阴摄。七智知。除比智及灭道智。六识识。欲界一切使使。色有。十四界十入五阴摄。七智知。除法智及灭道智。四识识。色界一切使使。无色有。三界二入四阴摄。六智知。除法智知他心智及灭道智。一识识。无色界一切使使

欲漏。一界一入一阴摄。七智知。除比智及灭道智。一识识。欲界一切使使。有漏。一界一入一阴摄。七智知。除法智及灭道智。一识识。色无色界一切使使。无明漏。一界一入一阴摄八智知。除灭道智。一识识。除无漏缘无明。余一切使使

猜你喜欢
  妙法圣念处经卷第四·佚名
  第二章 摩诃三摩多王统·佚名
  御选语录卷十九·雍正
  卷二十七·佚名
  四分律卷第五十三(第四分之四)·佚名
  中天竺舍卫国祇洹寺图经下卷·道宣
  菩提达摩南宗定是非论二·神会
  五阴分别现止章第四·佚名
  卷七·佚名
  四教义卷第九·智顗
  三圣圆融观门·澄观
  萬如禪師語錄卷第九·佚名
  集古今佛道论衡卷丁·道宣
  赵州和尚语录卷上·从谂
  攝大乘論本品目·欧阳竟无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六百四十三·彭定求

        卷643_1 【菊】李山甫   篱下霜前偶得存,忍教迟晚避兰荪。也销造化无多力,   未受阳和一点恩。栽处不容依玉砌,要时还许上金尊。   陶潜殁后谁知己,露滴幽丛见泪痕。   卷643_2 【风】李山甫   喜怒

  • 卷一百八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一百八十八韦应物寄柳州韩司户郎中达【一作远】识与昧机智殊迹同静於焉得携手屡赏清夜景潇洒陪高咏从容羡华省一逐风波迁南登桂阳岭旧里门空掩欢【一作新】游事皆屏怅望城阙遥幽居时序永春风

  • 卷二十六·杨士奇

    永乐元年十二月甲戌朔 上视牲南郊翰林侍读学士解缙奉敕修古今列女传成 上亲制序文曰朕闻惟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大经者五品之人伦也大哉经纶之道乎而以人伦为本人之大伦有五而男女夫

  • 卷之九百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二四、三位老臣·秦翰才

    郑孝胥在前清,素不满慈禧太后。所以某次张之洞给他办成了一个保举,他不肯换顶戴,昌言耻事女主。及至辛亥革命爆发,他还在说这是太后专政所酿成。这时,他新被任命为湖南按察使。不久,宣统逊位,他就退隐于上海海藏楼,始终不承认

  • 八○○ 谕内阁提调吴裕德着销去纪录二次·佚名

    八○○ 谕内阁提调吴裕德着销去纪录二次乾隆四十六年八月初三日吏部议行在兵部尚书福隆安奏四库全书馆进呈书籍,在途沾湿,提调 编修吴裕德照例抵罚一疏,内阁奉谕旨:吴裕德着销去纪录二次,其从前罚俸三个月之处,仍注于纪录

  • 三四 谕内阁《永乐大典》体例未协着添派王际华裘曰修为总裁官详定条例分晰校核·佚名

    三四 谕内阁《永乐大典》体例未协着添派王际华裘曰修为总裁官详定条例分晰校核乾隆三十八年二月十一日乾隆三十八年二月十一日,内阁奉上谕:昨据军机大臣议覆朱筠条奏校核《永乐大典》一折,已降旨派军机大臣为总裁,拣选翰

  • 钦定古今储贰金鉴卷四·佚名

    唐隠太子建成【齐王元吉附】唐高祖武徳元年六月立世子建成为皇太子封世民为秦王元吉为齐王建成高祖长子与秦王及元吉俱窦皇后出隋义宁元年唐国建为世子开府置官属又授抚军大将军东讨元帅将兵徇洛阳还授尚书令高祖受禅

  • 志第二十六 百官三(原文)·范晔

    宗正 大司农 少府宗正,卿一人,中二千石。本注曰:掌序录王国嫡庶之次及诸宗室亲属远近,郡国岁因计上宗室名籍。若有犯法当髡以上,先上诸宗正,宗正以闻,乃报决。丞一人,比千石。诸公主,每主家令一人,六百石。丞一人,三百石。本注曰

  • 李德裕传·刘昫

    李德裕字文饶,赵郡人。祖父李栖筠,是御史大夫。父亲李吉甫,受封为赵国忠懿公,宪宗元和初年(806)任宰相。李德裕少年即有壮志,苦心致力学业,尤其精通《西汉书》、《左氏春秋》。羞恶同众儒生参加州县的举荐,不喜欢科举考试。

  • 樊山政书卷十九·樊增祥

    恩施樊增祥嘉父批岐山县赵令乃普禀批长武县李令禀批韩城县张令瑞玑禀批韩城县词讼册批澄城县培令林详批咸长两县印委会禀批麟游县魏令立禀批王令景峩禀批神木县张令世恩禀批韩城县张令瑞玑禀批钱商公禀批略阳县刘令赓

  • 卷五十六·赵汝愚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宋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五十六宋 赵汝愚 编百官门给舍上上太宗论封駮故事    柴成务臣等昨奉敇命差臣等同知给事中事制敕如不便依故事封駮臣等寻检会到门下省故事并合起

  • 陈明寿·周诒春

    陈明寿 字受敏。年二十六岁。生于江苏苏州。兄同寿。家中住址。上海法界白尔路吉益里十四号。未婚。初毕业于南洋公学。宣统三年。以官费游美。入麻省工业学校。习机器工程。民国三年。得学士学位。入哥仑比亚大学。

  • 抓住当下的幸福·李叔同

    我们必须活在现在,因为只有现在是真实的,我们只能活在现在。我们不是为未来在天国中再生而修行,而是为了现在的安详、慈悲和快乐。活出生命的真谛生命无常,人生几十年看似很长,其实只在瞬息之间。面对生命,我们无暇置身于争

  • 俱舍论疏 第十八卷·法宝

    俱舍论疏 第十八卷沙门法宝撰分别业品第四之六论。于前所辨已下。第二别明业障。就中有六。一出业体。二别明僧破。三明成逆缘。四明加行定。五明重罪中大过。六明无间类此一行颂第一明业障体论曰至是虚诳语。

  • 鲁春秋·查继佐

    一卷。清查继佐(1601—1676)撰。继佐字伊璜,一字敬修,号舆斋、东山钓史,浙江海宁人。人称东山先生、朴园先生。崇祯举人。工文史,擅书画。曾任鲁王政府兵部职方主事。明亡后从事编撰明史。因庄廷“明史案”发生,牵连

  • 道地经·佚名

    一卷,后汉安世高译。修行道地经之略出。

  • 大护明大陀罗尼经·佚名

    宋中印土沙门法天译,佛在没哩际疏聚落,往吠舍离城说咒,为除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