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游明根传

游明根,字志远,广平任人。祖游鳝,慕容熙政权的乐浪太守。父游幼,冯跋假广平太守。和龙被平定之后,游明根得归乡里。游雅称赞推举他,魏世祖擢拔他为中书学生。游明根生性贞正谨慎,清心寡欲,广习经典。等到魏恭宗监国,他与公孙睿一起掌管朝中文书撰写事宜。

高宗登基,迁官都曹主书,赐爵安乐男、宁远将军。魏高宗以其小心谨慎,每每嗟叹赞美他。任他为假员外散骑常侍、冠军将军、安乐侯,出使刘骏政权,直使明僧詗相对。前后出使三次,刘骏称他为长者,迎送的礼节,超出一般的使者。魏显祖初年,以本将军出任东青州刺史,加授员外常侍。迁任散骑常侍、平东将军,都督兖州诸军事、瑕丘镇将,不久就被拜为东兖州刺史,改爵新泰侯。为政清平,新附之民都乐意归心于他。

魏高祖初年,入朝任给事中,迁任仪曹长,加散骑常侍。清廉简约,恭诚谨慎,十分称职。后来,王师南讨,假安南将军、仪曹尚书、广平公,与梁郡王元嘉一道参谋军计。后来兖州百姓叛乱。帝诏游明根前去抚慰。皇帝命调拨沔水西、仇城、连口三道军马,让游明根节度指挥。回京之后,任正尚书,仍加授散骑常侍。

帝下诏因与萧赜断绝使节往来多年,现在是否应该通使,让群臣一起讨论此事。尚书陆睿说:“先前因三吴不宁,荆、梁有难,所以权且停使,准备伺机而动。而今那里既已平静,应该再行通使。”游明根说:“中绝行人,是朝廷之事,深筑醴陽,侵他境土,只有二三分理在萧赜那里。我们今天遣使前去,占了道理。”魏高祖接纳了这个意见。文明太后死后,群臣坚决要求高祖停职服丧,高祖与游明根议论往复。事情记在《礼志》。迁任大鸿胪卿、河南王元干老师,尚书职位仍旧。后随惯例降侯为伯。又参与修订律令,屡次进奏忠谠之言。

游明根因自己年过七十,上表请求退休。皇帝下诏不同意,他频频上表坚决请求,帝下诏书:“明根风度清干,志尚贞敏,温恭静密,请求退休的表章被朕搁置,故请求退休的要求,再三提出。表请殷勤,不容违夺,朕便已答应其请求。现把他前后表交予有关部门,依礼施行。”侍者引游明根入见,高祖说:“卿年高德茂,累朝尽职,历职内外,都有显著功绩,到了老年,不改志操,所以我朝改革之始,朕委你以礼任,你年老德盛,经验丰富,定能为朕辅佐。然而你志高节远,便即言归,君臣之礼,从此结束,眷德思仁,情何可已。夫七十退休,是礼典的说法;你位隆碧辞,贤者达节。但是礼俗不整,此道无继。卿独具高远志操,有远古之风,有魏以来,首振颓俗,进可以光我朝化,退可以劳慰私门。”游明根回答说:“为臣已到日暮之年,钟鸣漏尽,蒙陛下恩泽,身首保全,回家之后,下奉先帝、陛下大恩大德,是为臣的一片心愿。然而现在犬马恋主的心情,使为臣不胜悲伤。”因而泪水不断。高祖要他上前来,殷勤言别,涟涟流涕。皇帝赐予青纱单衣,还有貌冠、被褥、锦袍等物品。

这一年,朝廷以司徒尉元为三老,明根为五更,行礼官学。语在《徒元传》。皇帝赐给步挽一乘,给予上卿俸禄、美味佳肴,太官每月送上府门。以其制定律令时的勤勉,赐给他布帛一千匹、谷一千斛。后来游明根回到广平家中,朝廷又赐绢五百匹、安车一乘、马二匹、幄帐被褥。帝驾到邺城,游明根到行宫朝见皇帝。帝下诏说:“游五更两袖清风,还归乡里,而他昔日在朝中劳苦功高,威望显赫。可赐予帛五百匹,谷五百斛。”敕令太官备送珍肴。后来皇帝到邺城,游明根又在行宫朝见皇帝,帝如前式又赐给他谷帛,还为他建造第宅。国家有什么大事,总是写信访请于他。游明根旧病发作,皇帝手诏问疾,太医上门送药。太和二十三年(499)在家中去世,享年八十一岁。魏世宗派使者前去吊祭,赠钱十万、绢三百匹、布二百匹,赠光禄大夫,加金章紫绶,谥称靖侯。

游明根历任朝野内外官职达五十多年,以仁义和顺立身,以礼义辞让接物,当时人以此为贵。高祖初年,游明根与高闾以儒老方面的学问,受到特别的礼遇,公私场合出入,二人相伴相随,而高闾以自己文才时时怠慢游明根,世称高、游。子游肇袭继爵位。

猜你喜欢
  卷四百七十一·列传第二百三十·奸臣一·脱脱
  卷一百一十三·志第六十六·礼十六等·脱脱
  卷六十三·谷应泰
  东都事略卷五十六·王称
  平定三逆方略卷三十七·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八·佚名
  四○七 谕嗣后总裁应议者仍令罚俸半年总校等止须罚俸三月·佚名
  弁言·佚名
  第二章 病重时·李叔同
  卞昆冈 第一幕·陆小曼
  宣帝纪·令狐德棻
  陆瞨传·李延寿
  卷之四·努尔哈赤
  卷五·陆宗楷
  奏谳书十四·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陈起

    钦定四库全书 江湖後集卷六      宋 陈起 撰郑清之下 赐第登楼 避俗懒成癖登楼睡失魔忘机鸥自下开槛蝶相过高处景差胜静中春更多君恩何以报归梦欲如何 戏调长鸣鹤 瘦鹤云霄志相从伴独清可堪三径寂频作九臯鸣

  • 御选元诗卷二十六·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元诗卷二十六七言古诗二吴澄雪谷早行为张允中作路絶人踪失闗隘槎枒老树森矛介两间寥廓浄无尘谁翦天花徧飞洒风絮当头零乱舞兹游浪説平生快蹇驽瘦骨真耐寒踏破鸿蒙新色界应不是奇谋李常侍夜发文城薄淮

  • 70.元稹艳诗:会真诗·施蜇存

    白居易生于大历七年(公元七十二年),元稹生于大历十四年,小白居易七岁。元稹卒于大和五年(元八三一年),寿五十三。白居易卒于会昌六年(公元八四六年),寿七十五。白居易于贞元十四年(公元七九八年)进士及第,授官秘书省校书郎

  • 《哀永逝文》译文·潘岳

    出殡的前夕事务繁多。心中的悲哀几乎无法承受。在雕绘著龙纹的灵车旁手扶著门。等待著太阳升起就要出殡了。嫂嫂和侄女心中凄惶。慈祥的母亲心生同情。在听到鸡叫的那一刻启程。大家都悲伤而捶胸哭号。死后的日子多么

  • 列传第十八·刘昫

    ○尉迟敬德 秦叔宝 程知节 段志玄 张公谨 子大素 大安 尉迟敬德,朔州善阳人。大业末,从军于高阳,讨捕群贼,以武勇称,累授朝散大夫。刘武周起,以为偏将,与宋金刚南侵,陷晋、浍二州。敬德深入,至夏县,应接吕崇茂,袭破永安王

  • 卷之六十六·佚名

    洪武四年六月壬午朔太白昼见○颍川侯傅友德拔汉州初夏人闻王师伐蜀命丞相戴寿太尉吴友仁等悉众守瞿塘以厄三峡之险及闻友德破阶文捣江油寿等乃与友仁分瞿塘守兵还援汉州以保成都未至而友德舟师已逼汉州向大亨悉兵战于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九十一·佚名

    正德五年九月乙卯朔上在扬州遣都督宋彬祭旗纛之神于蕃厘观○丁巳抚按等官设晏庆功其仪用金银牌各二轴一旗帐一彩币若干匹其余折价以进○广西镇安等府杲化等州各遣官族人等贡马并方物赏彩叚钞锭有差○戊午 孝恭章皇后

  • 卷之二百七十一·佚名

    光绪十五年。己丑。六月。乙亥。朔。上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皇太后安。至甲辰皆如之。外记注  ○以教习期满。予同文馆汉教习程振溎以知县用。摺包  ○以军台效力期满。准废员谢洲等释回。摺

  • 第七卷 盐法引目·缪荃孙

    淮南淮北纲食各岸引地额两淮行盐以引。清初设引部于扬州,以便领运。嗣引部裁撤,仍由运司赴部请领。改票而后,部引停颁,而行盐犹以引计。淮引初依明制,剖一为二,行盐二百斤。其后迭次增重,至道光时,又于例重三百六十四斤外,加耗

  • 卷五十九·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五十九雍正五年七月上谕三十二道初一日奉上谕上年湖北地方数州被水收成歉薄已降谕旨令该有司动用仓谷减价平粜以惠穷民今闻本年四五月间有数处雨水稍多江流泛涨沿江之地罹於水患如武

  • 卷十三·敖继公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仪礼集说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集説卷十三    元 敖继公 撰既夕礼第十三注曰士丧礼之下篇也继公谓此礼承上篇为之乃别为篇者以其礼更端故也篇首云既夕哭故以既夕名篇既夕哭注曰谓先葬二日既

  • 大乘莊嚴經論卷第八·欧阳竟无

      無著菩薩造   唐三藏法師波羅頗迦羅蜜多羅譯   度攝品第十七之二   釋曰.已說修習六波羅蜜.次說六波羅蜜差別。六波羅蜜差別各有六義.一者自性   二者因三者果四者業五者相應六者品類。偈曰.   [一]施

  • 中論卷第二·欧阳竟无

      龍樹菩薩造 梵志青目釋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一]觀三相品第七   問曰.經說有爲法有三相生住滅.萬物以生法生.以住法住.以滅法滅.是故有[二]諸法。   答曰.不爾.何以故.三相[三]無決定故。是三相

  • 科 判·太虚

      ──十年秋在北京辛酉讲经会讲──   序经题   明纲宗    一 叙经之起意    二 明经之宗旨    三 解经品得名    四 显经品废立    五 彰品之次第   释经文    甲一 序分

  • 第十四品·佚名

    第一章 善恶结续论今称善恶结续论。此处,无名为&ldquo;善而不善之无间,不善而善之无间生&rdquo;者,其等互相结续为不应理,然&ldquo;于一事物,心乃尘染、离尘之故,是故互相结续&rdquo;,执此邪执而建立者,乃大众部。一(自)不善是

  • 林登州集·林弼

    诗文集。 明林弼撰。 二十三卷。弼字元凯,初名唐臣。 龙溪 (今福建漳州)人。元至正八年(1348)进士。为漳州路知事。明初以儒士修礼乐书,授吏部主事。官至登州府知府。尝与王廉同使安南,以却其馈千金,为太祖所器。有《

  • 文简集·孙承恩

    又称《瀼溪草堂稿》。诗文集。明孙承恩撰。五十八卷。 承恩字贞父,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正德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掌詹事府。谥文简。承恩博稽宏览,为文深厚尔雅。是集为其门人杨豫孙、董宜阳等编。凡四

  • 粗解刑统赋·傅霖

    北宋末年律学士傅霖《刑统赋》所作的注释书,孟奎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