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八

万历四十一年五月戊午朔己未升少詹事孙慎行为礼部右侍郎署部事

○户科给事中商周祚<锍-釒>请热审并释累臣满朝荐等

○壬戌夏至祭 地于 方泽遣成国公朱纯臣恭代阳武侯薛濂惠安伯张庆臻尚书王象乾赵焕分献岳渎之神

○蜀府复灾世子奉铨以闻 上悯之命抚按官修建先是三十六年东府尽焚至是门殿俱毁

○甲子 孝宗敬皇帝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遣官祭 泰陵

○四川广安州星陨声如雷

○丁卯 太祖高皇帝忌辰 上行祭礼于 奉先殿

○己巳 仁宗昭皇帝忌辰遣官祭 献陵

○左都御史孙玮引疾求退上报曰今在朝老成能有几人朝廷委任甚专岂得以己私纷纷奏辞左副都御史许弘纲陈情尤切 上报曰九列乏人法司事务繁重大臣岂得不恤国事坚卧求去仍谕吏部都察院曰朕览文书见年来臣下纷争议论混淆好生烦渎一概优容置之不理且近日各官往往奏辞纷纷不已凡遇缺官吏部必与九卿科道从公会推堪任者奏请点用及到任未几小臣以疑似之事怀私逞忿沽名妄言攻击排挤使各官不安其位皆欲求去国事何人分理今老成几人皆杜门疑畏甚伤国体除已往结党乱政颠倒是非姑且不究再有不谙事体恣肆烦言诬诋要誉者必罪不宥卿等可传示科道各官务要秉公奉职勿徇己私各立门户忿争仍前渎乱朝政诬害善良其各注籍官者遵奉屡旨都即出供职毋负简任之意礼科给事中余懋孳言伏读 圣谕责臣下之纷争惜老成之去国至抉其病根一则曰疑似一则曰疑畏大哉王言固已洞物情若观火矣然臣谓群下之相疑由诏令之不信也何以明之 皇上之于章疏也不曰朕皆省览乎而不报如故于诏旨也不曰出自独裁乎而窃弄如故于紧急大政也不曰次第举行乎而废阁如故夫九阍万里炀灶蔽明道路有口可骇可惊为言官者既不能面奏 宸辰又不能得之中涓则通中外之关而效感动者舍阁臣无责矣阁臣或不能尽得之 皇上而时或得之者终不外阁臣也惟有得有不得而疑必生则欲释群疑亦使阁臣无不得于 皇上可矣 皇上计不出此而欲以罪谴使臣下塞兑乎

○辛未大学士叶向高言 福王之国久已愆期臣工合辞苦请始奉明春举行之旨顷复以庄田四万督责抚按于是中外臣民又喧然惊疑曰王之为此请也果何为哉夫使必待四万顷之田足数而后行则之国将何日而 圣谕之所谓明春举行者宁可必哉臣观 福王<锍-釒>中首以 祖制为言夫所谓 祖制者 祖训也会与也 累朝之功令也今 亲王四万顷之庄田 祖训有之乎会典有之乎 累朝之功令有之乎臣不知王之所引 祖训何所指也如以景府为辞则自景府而前多少亲王其庄田之数并未有出数千顷之外者惟景府以 皇祖宠爱踰涯越分遂有此请 皇祖一时失计而听之至今议者尚追咎其事以为坏 祖制者景府也王奈何尤而效之乎自古开国承家必循理安分乃为可久如取之非制得之非道未有能晏然而坐享者郑庄姜爱太叔叚为请大邑汉窦后爱梁孝王封以大国皆及身而败覆辙相仍难以枚数臣不胜爱王忠王之念不得不明言之时 上命河南山东等处抚按官于各地方细查各府所遗及应拨地土务足四万顷之数仍著本府自行管业以资赡养户科给事中姚宗文孙振基商周祚官应震皆以为言不报

○升左春坊左庶子何宗彦为詹事府少詹事掌翰林院印

○壬申赠故巡抚大同右副都御史张悌为兵部左侍郎

○赠故南京吏部右侍郎赵士登为右都御史

○乙亥左副都御史许弘纲累<锍-釒>乞休未奉俞旨南道御史宋槃复劾奏逐叩关出城 上以忠君报国大义责之不允所辞仍夺槃俸一年以其听人唆使挟私诬诋也弘纲<锍-釒>救并恳允辞 上复温旨留之竟夺槃俸如前旨

○狭西套虏阿不害等岁贡马匹宴赏如例

○巡按两淮御史徐缙芳赃至钜万为工科给事中刘文炳所劾<锍-釒>三上缙芳辩至再俱未得旨已而署都察院事刑部左侍郎张问达言缙芳被论之事迹多端长安之人言日至官箴所系国宪攸关可悠悠泛泛竟置之不问乎 上遂命巡按御史逮治

○命左车营修工军一千八百名分为三班防守黄花镇从巡关御史李徵仪之请也

○庚辰升礼部主客司郎中吴邦相为山东副使刑部狭西司郎中真宪时为江西参议云南司员外林述祖为广西佥事并提督学政

○巡抚保定右佥都御史刘学会连章求退 上不允

○癸未 穆宗庄皇帝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遣官祭 昭陵  ○工部右侍郎刘元霖以母老乞归<锍-釒>十五上 上以老成人少纷纷奏辞慰留之

○兵部尚书王象乾议覆巡抚贵州副都御史胡桂芳疏陈地方切要事宜一曰酌营哨建置之官以便防守苗仲盘据所在为梗而沿路哨多兵少反为贼制合将土兵守哨募兵尽取回省训练俟训练既熟分布于龙新等处画地防守庶苗害其少戢乎坝场原设有守备一员近颇宁谧而平坝至于新添卫参将亦属虚设合行裁革而于龙新平兴各设守备一员至清镇守备向无一兵欲议添清浪参将兵亦无几欲议裁事系湖贵两省俟会议具奏者也一曰辨苗夷顺逆之情以行操纵苗仲虽平制驭未备渠魁虽戮反侧未安水砚黄柏牛角三山等苗在思南石阡铜仁思州四府之中诱我逋人私相接济缓则为狡兔之营急则为困兽之斗虽其志止于得财而其患乃在剥肤合行该省抚镇设法分别示以威德晓以祸福如各苗悔祸不妨抚恤如或不悛议调集各处营兵及四府乡兵分路并进一举而歼灭之可也报允

○乙酉乌撒上舍安劾良与安云金□羽争立朝廷以嫡派故立劾良自是云翱数为乱谋逐劾良焚劫乌撒四川巡抚吴用先巡按彭端吾各上其事用先等以效良为安云龙亲侄云翱乃其堂弟亲疏判然宜仍立效良云翱扰害地方欺罔朝廷罪不可赦或以蠢夷为奸人主使情似可原姑准复冠带炤旧答应下所司议可从之

○丙戌遣怀宁侯孙承荫等为正使礼科给事中范济世等为副使持节册封晋王敏淳庶第一子求桂为晋王上蔡王翊<釒具>嫡第三子常堂为上蔡王封谢氏为繁昌王妃陈氏为铅山王妃

○广西泗城州土官岑云汉等来贡方物赏赉如例

○礼部言 福王之国礼仪臣部职掌册印冠服车舆器械非可旬日而备即舟船之具多在江南三四千里外亦必数月而后能至顷已两月余不闻 明旨亟定行日而庄田四万顷屡屡催取夫 祖宗朝未有过数千顷者四万顷之例止自景潞二府今四万岁课业如潞府矣如是而犹取盈焉不止岂子之爱可加诸弟之上耶至自行徵收则又 祖制所严禁此非徒爱小民也正所以爱王国而撙节之安全之而不使其张威流毒少亏盛美也 皇上顾不念此而反欲自徵收贻 福王以大不安耶万一骚扰生患此时而欲一一奏请才行禁戢不已晚乎伏祈 皇上早谕钦天监选定吉日更祈 皇上动思典制宁加裁约毋过索取宁爱 福王以德义毋过狥之以姑息使中外臣上晓然知 皇上于筹筴明而计国家远也岂不美哉

明神宗实录卷之五百八终

猜你喜欢
  卷一百一·表第二·诸王世表二·张廷玉
  卷五三朝典礼之臣纪略·刘若愚
  卷七十八·杨士奇
  卷之一百五十二·佚名
  卷之二百四十九·佚名
  卷之九十九·佚名
  皇王大纪卷六十五·胡宏
  一一○ 谕内阁着舒赫德充国史馆四库全书处正总裁·佚名
  通鉴纪事本末卷一上·袁枢
  卷八十四·阿桂
  卷五上·沈枢
  卷十六·楼昉
  卷八十三·杨士奇
  食货六五·徐松
  二十一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周御史驰(如是翁集)·顾嗣立

    驰字景远,聊城人。有文名,尤工书法,自号如是翁。历官南台监察御史,时分治过浙省,日与朋友往复,其书吏不乐,似有举刺之意,大书壁上曰:御史某日访某人,某日某人来访御史。驰忽见,呼谓曰:我尝又访某人,汝乃失记,何也?第补书之。吏赧然而

  • 卷三十五·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歴代赋彚卷三十五都邑镐京赋          【元】杨维桢有西都宾问于北都主人曰昔宗周之经邑也眷我西土实惟作京烝哉武王遹观厥成主人亦尝闻其説乎主人曰未也愿宾摅怀土之素发思古之幽博我以王

  • 载记第十八 姚兴下·房玄龄

    晋义熙二年,平北将军、梁州督护苻宣入汉中,兴梁州别驾吕营、汉中徐逸、席难起兵应宣,求救于杨盛。盛遣军临浕口,南梁州刺史王敏退守武兴。杨盛复通于晋。 兴以太子泓录尚书事。 慕容超司徒、北地王钟,右仆射、济阳王嶷,高都

  • 卷五十八·佚名

    三月二十三日(乙酉),李侍尧奏言:闵鹗元咨称,二批川米六万石,于二月初一日开行,难以停止。又据湖南运员禀称,奉文停运之前,已运米六万六百余石,俱抵闽境。查此次米石既已放洋赴厦、挑运过山,自未便令其运回,应将前项米九万五千六百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八十·佚名

    天顺元年秋七月壬戌朔享 太庙○遣中官祭司门之神○兴济伯兼礼部尚书杨善等奏迩者岷王徽煣言 皇上复登天位 太子亦复正东宫仰惟 皇太后圣德懿范保乂 宗社及 皇太子六七年间赖以平安虽三代后妃功德莫能及也伏望隆加尊号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七·佚名

    成化二十三年十一月辛亥郑府朝邑王祁镕薨王郑靖王第四子母妃张氏宣德八年生正统八年册封至是薨年五十五讣闻辍朝一日赐祭葬如制谥曰荣简○癸丑赐乐安王府福宁县主并仪宾张暠镇安王府杜城郡君并仪宾乔廷录诰命冠服如制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九 元纪十三·纪昀

    元纪 【十三】顺帝 【一】○顺帝一顺帝名托欢特穆尔明宗长子母哈喇鲁特氏郡王阿尔斯兰之裔孙也初太祖取西北诸国阿尔斯兰率其众来降乃封为郡王俾领其 部族及明宗北狩过其地纳哈喇鲁特氏而生帝文宗至顺元年明宗后班布

  • 郑国泰传·张廷玉

    郑国泰,神宗郑贵妃兄郑承宪之子。贵妃受神宗宠爱,郑氏父子、宗族恃势骄横,而神宗全不理会。承宪官至都督同知,死后其子郑国泰请求承袭,皇帝则授他为都指挥使。给事中张希皋奏称“:指挥使以下至都督等职,不宜授与承宪之子。若

  • ●皇朝通典卷八十五·佚名

    刑六 ○刑六 雜議一 △雜議一 (臣)等謹案獄情萬變持議易滋列祖以來聖明天斷我皇上指授所及惟一準諸情法之平此議刑議罰之至當者也至於臣工之識解不一所處之時地亦殊其勢不能無異議聖心惟虛己採酌而用之故有拘泥律文以為

  • 卷二十九·长孙无忌

    钦定四库全书唐律防义卷二十九唐 长孙无忌等 撰断狱上【凡一十四条】防断狱律之名起自于魏魏分里悝囚法而出此篇至北齐与捕律相合更名捕断律至后周复为断狱律释名云狱者确也以实囚情臯陶造狱夏曰夏台殷曰羑里周曰圜

  • 审名第十六·佚名

    言以绎理,理为言本,名以订实,实为名源。有理无言,则理不可明;有实无名,则实不可辨。理由言明,而言非理也;实由名辨,而名非实也。今信言以弃理,实非得理者也;信名而略实,非得实者也。故明者,课言以寻理,不遣理而著言;执名以责实,不弃实

  • 卷十·胡广

    <经部,书类,书传大全钦定四库全书书传大全卷十明 胡广等 撰毕命康王以成周之众命毕公保厘此其册命也今文无古文有 唐孔氏曰汉律厯志云康王毕命丰刑曰惟十有二年六月庚午朏王命作册书丰刑此伪作者传闻旧语得其年月

  • 卷一百六十九·佚名

    △初分随喜回向品第三十一之二时弥勒菩萨摩诃萨白上座善现言:大德。彼菩萨摩诃萨缘如是事。起随喜回向心。实无如是所缘事。如彼菩萨摩诃萨所取相。具寿善现言:大士。若无所缘事如所取相者,彼菩萨摩诃萨随喜回向心。以取

  • 佛教最要的一法与中国急需的一事·太虚

    ──二十七年冬在重庆长安寺佛学社讲──  一 引发  二 佛教最要的一法  三 中国急需的一事  四 结成一 引发今天的讲题是“佛教最要的一法与中国急需的一事”。所以提出这个题目来讲的因由,不能不先说一

  • 卷六·聂先

    续指月录卷六六祖下二十二世临济宗杭州天目高峰原妙禅师苏之吴江人。姓徐氏。母梦僧乘舟投宿而生。离襁褓。辄喜趺坐。遇僧入门。辄爱恋欲从之。年十五。恳请父母出家嘉禾密印寺。十六剃发。十七受具。十八习天台教。

  • 机器人与银河帝国·阿西莫夫

    地球纪元3624年。故事分别发生在奥罗拉世界、索拉利世界、贝莱世界和地球。完全依赖机器人的索拉利世界上已空无一人,只剩下机器人留守,索拉利人都到哪里去了?地球人的殖民运动蓬勃发展,地球及其银河殖民者的壮大,使外世界

  • 全生指迷方·王贶

    成书约于12世纪初。宋代王贶撰。商务印书馆铅印1956年重印本。原名《济世全生指迷方》,共3卷。原著明以后亡佚,后人从《永乐大典》重辑而成,且分为4卷,21门。先讨论切脉之理与三部九候之旨,次讨论病证,每证必求诸病象

  • 宋代十八朝艳史演义·李逸侯

    宋代十八朝艳史演义,原名《宋宫十八朝演义》,后书商更名。100回。民国十六年一月一日付印,民国十七年二月出版,民国十七年十月发行。精装2册,定价10元;平装6册,定价5元。李逸侯著、严独鹤评。上海五权书社出版。内页又题“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