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司马楚之传

司马楚之,字德秀,晋宣帝司马懿之弟太常司马馗的八世孙。父荣期,司马德宗政权的梁、益二州刺史,被其参军杨承祖所杀。楚之当时十七岁,送父丧回丹杨。正逢刘裕诛杀司马氏家族,叔父宣期、兄贞之都被杀害。司马楚之混在众和尚中渡江。从历陽西入义陽、竟陵蛮人当中。等到堂祖荆州刺史司马休之被刘裕打败,他又逃亡于汝、颍之间。

司马楚之少有英气,能够折节待人。与司马顺明、司马道恭等聚集力量。等到刘裕自立为帝,司马楚之计划报复,收集士卒据守长社,投奔他的有一万多人。刘裕深为害怕,派刺客沐谦加害楚之。楚之待沐谦很好。沐谦晚上谎称有病,知道他一定会来探望,便想乘机杀了他。楚之听说沐谦病了,果然亲自携带汤药前往慰问。沐谦被他深深感动了,于是从席子底下拿出匕首,以实相告:“将军您深为刘裕所害怕,愿你不要轻率从事,以保全性命为先。”司马楚之叹气说:“如真像你所说的那样,我虽有所防,也恐怕会有闪失。”沐谦于是委身侍奉司马楚之。司马楚之的推诚信物,得士之心的行为,大致都是这样。

太宗末年,山陽公奚斤攻打黄河以南,司马楚之派使者请求归降。上表说:“长江、淮河以北的百姓听说王师南来,无不欢欣鼓舞,思求归顺。而迫于寇逆压境,无法自行前来。为臣顺民之心,请求统领慕义之兵作为皇魏前驱。而今,臣等都是白衣无官之人,无法使人信服。如若蒙赐偏裨将领的名号,假借王威以倡义举,则这里士众无不响应。”于是朝廷给予他使持节、征南将军、荆州刺史的官职。奚斤平定黄河以南之后,把司马楚之所率户民分别安置在汝南、南陽、南顿、新蔡四郡,以加强豫州。

世祖初年,楚之送妻子迁居到邺城,不久奉召入朝。当时南疆众将表奏刘义隆想侵犯边境,朝廷命司马楚之为使持节、安南大将军,封琅笽王,屯军颍川以迎战敌军。他的长史临邑子步还上表说:“司马楚之渡河,百姓思旧,义众云集,汝、颍以南,望风翕然归心,回首革面。这实在是陛下应天顺人,圣德广被的结果啊。”世祖看完大为高兴,下诏慰劳勉励,赐给司马楚之前后几部鼓吹。

刘义隆部将到彦之溯黄河西上,列兵据守黄河南岸,一直到潼关。等到到彦之等退走之后,司马楚之在长社打败他的一路军队。又与冠军将军安颉一起攻打滑台,攻克滑台,擒获刘义隆将朱修之、李元德以及东郡太守申谟,俘敌一万多人。司马楚之上疏说:“臣奉命南伐,受任一方,而智力短浅,忠诚无法报效,所以日夜忧心忡忡,忘寝废食。臣屡次派人到荆扬,不断陈说宣扬天朝盛化之美,大家无不欣承圣德,倾首北望。而刘义隆兄弟知道人情动摇,派为臣的私人仇敌顺任司州刺史,统领淮北七郡,代替垣苗守据悬瓠。从巩、洛、滑台败散以来,刘义隆以其败北为耻,对将领多加罪罚。到彦之削除爵位,成为一般士兵,在寿春杀了姚纵夫,在彭城斩了竺灵秀,王休元称病不出,檀道济斥出放逐。凡在他身边的人,都心怀疑虑。民怨臣猜,就是敌人今天的情况。臣听说平灭寇逆,必须乘胜追击,建功立勋,也应在敌人离散混乱之时。臣思陛下圣德广布,道播四海,神旗所指,无不摧服,仍未宾服称臣的,只有一个刘义隆而已。今天,天网远举,万方仰德。应当扫清东南,统一海内,使和煦之风,被盖江、汉。”魏世祖觉得兵马劳顿已久,没有听从他的意见。以散骑常侍召还司马楚之。

司马楚之跟从皇驾征讨凉州,因功被赐给隶户一百。刘义隆派将裴方明、胡崇之侵犯仇池。朝廷以司马楚之为假节,与淮陽公皮豹子等督领关中诸军从散关西进,赶走裴方明,捉住胡崇之,平定仇池而还。

皇帝车驾讨伐柔然,命司马楚之与济陰公卢中山等人督运粮草以供应大军。当时镇北将军封沓逃入柔然,劝说柔然攻击司马楚之以断粮道。柔然便派探子进入楚之军中,割下驴耳而去。有人报告说驴耳没了,众将领无人知道这是怎么回事。楚之说:“一定是敌人探子割去作为凭证,敌人快来了。”他立即派人砍柳为城,灌上水让其结冰,城刚修起,敌人便到了。冰坚城固,无法攻打,敌人只好走散。世祖听说大为赞赏。

不久朝廷拜司马楚之为假节、侍中、镇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云中镇大将、朔州刺史,王爵仍旧。在边疆二十多年,司马楚之以清俭著称。和平五年(464)去世,时年七十五岁。高宗很痛惜,追赠他为都督梁、益、秦、宁四州诸军事、征南大将军、领护西戎校尉、扬州刺史,谥称贞王。陪葬金陵。

猜你喜欢
  本纪第八 和帝·萧子显
  卷十二·本纪第十二·世祖九·宋濂
  卷三百五十一 元豐八年(乙丑,1085)·李焘
  第四十二回 赠美人张说得厚报 破强虏王晙立奇功·蔡东藩
  大事记续编卷七十一·王祎
  卷五·商辂
  卷之二百四十六·佚名
  卷之一千二百七·佚名
  大事记卷七·吕祖谦
  一○八三 多罗质郡王永瑢等奏遵旨议叙四库馆各项人员折·佚名
  卷九十九 下 王莽传 第六十九下·班固
  元诞传·李延寿
  卷一百十六·雍正
  卷九十一商会·冯煦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七十·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诗女史纂卷之九·田艺蘅

    处囊斋主人辑李冶李冶字季兰女冠也五六岁其父抱于庭作诗咏蔷薇云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縦横父恚曰此必为失行妇也后竟如其言尝与诸贤会乌程县开元寺河间刘长卿有阴重疾季兰乃调之曰山气日夕佳长卿对曰众乌欣有托举坐大笑论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七十六·杨仲良

      神宗皇帝   薛向等措置陕西折二钱   庆历中,陕西、河东皆用铁钱。后用张奎议,小铁钱独行于河东,而陕西许用铜钱及大铁钱,以一折二,然小钱积同、华二州者,凡四十万缗。熙宁初,诏赐河东,以铁償之。   熙宁二年三月,诏

  • 卷之一百七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补遗·江休复

    予奉使迓贺正使於雄州,介曰:唐中和自作借职割俸钱与弟请至今四十年,士大夫恐罕能如此。钱明逸知开封府时,都下妇人白角冠阔四尺、梳一尺馀,谏官上疏禁之,重其罚,告者有赏。京师风俗:将为婚姻者先相妇,相退者为女氏所告,依条决此

  • 一百三十二 曹寅奏请圣安并进呈晴雨录摺·佚名

    康熙五十年六月初二日 江宁织造.通政使司通政使臣曹寅谨奏:恭请圣安。 江南俱有雨,秧已种播全完。伏闻京师甘霖普遍,南土臣民,无不欢欣鼓舞。 所有五月晴雨录,理合奏呈御览,伏乞睿鉴。 朱批:朕安。

  • 一三二一 礼部尚书纪昀奏恭报办理文津阁书匣等情形折·佚名

    一三二一 礼部尚书纪昀奏恭报办理文津阁书匣等情形折乾隆五十三年十月三十日臣纪昀跪奏,为书匣抽添分合核算已清,恭报办理情形,仰祈睿鉴事。窃臣仰承恩旨,办理文津阁书匣,恭请圣训之后,于十八日起程,二十二日至热河。卽于二

  • 一一四 谕内阁四库全书处分纂翁方纲等着分别授为翰林院编修等职·佚名

    一一四 谕内阁四库全书处分纂翁方纲等着分别授为翰林院编修等职乾隆三十八年九月二十五日乾隆三十八年九月二十五日,内阁奉上谕:办理四库全书处现有分纂之翁方纲,因前在学政任内缘事降三级调用,其处分本所应得,第念其学问

  • 第十四章 正月十二日·冯玉祥

    我在海阳镇被监禁到第四天的早上,执事官梁喜奎同几个弁目到我禁闭的屋里来。梁是河南舞阳人,光绪二十九年在韩家墅我们同为哨长。在这里顺便插叙一两件事,以见梁的为人,和我们的交谊。—那时梁极好读书,也希望我专心

  • 卷三十九·徐天麟

    钦定四库全书西汉会要卷三十九宋 徐天麟 撰职官九奉使矫制下元帝建昭三年使西域都护骑都尉甘延寿副校尉陈汤共诛斩匈奴郅支单于於康居始郅支单于困辱使者上书骄嫚汤为人沈勇有太虑多策谋喜奇功每过城邑山川常登望旣

  • 备穴第六十二·墨子

    禽子再拜再拜曰:“敢问古人有善攻者,穴土而入,缚柱施火,以坏吾城,城坏,或中人为之奈何?”子墨子曰:问穴土之守邪?备穴者,城内为高楼,以谨候望适人。适人为变,筑垣聚土非常者,若彭有水浊非常者,此穴土也,急堑城内,穴亓土直之。穿井城内

  • 心晦卷七·杨慎

    【原文】心生万物,万物唯心。时世方艰,心焉如晦。鼎革之余,天下荒残,如人患羸疾,不堪繁剧,以晦徐徐调养方可。至若天下扰攘,局促一隅,举事则力不足,自保则尚有余,以晦为心,静观时变,坐胜之道也。夫士莫不以出处为重,详审而后决。出

  • 诗说·申培

    周南《关雎》、文王之妃太姒思得淑女以充嫔御之职,而供祭祀宾客之事,故作是诗。首章于六义中为先比而后赋也,以下二章皆赋其事而寓比兴之意。《葛覃》、此亦大姒所自作赋也。《桃夭》、周人美后妃终始妇道之诗,皆比而后赋

  • 卷第二十七·佚名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二十七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缘起品第三之七如是所成。取为缘故。驰求种种可意境时。必定牵生。招当有业。谓由爱力。取增盛时。种种驰求善不善境。为得彼故。积集众多能招后有净不净

  • 卷第十一·佚名

    宋括山一庵释 本觉 编集明真如居士 毕廷瓒 较订唐武宗庚申(开成五年)正月六日。终南山圭峯宗密禅师趺坐示寂。荼毗得舍利。明白润大。寿六十二。持服四众哀泣喧野。宣宗追諡定慧禅师。初於圆觉经有所悟。为遂州道

  • 吹万禅师语录卷之十三·吹万广真

    嗣法孙灯来重编词感赋四首(金衣公子)建极起龙光玉马金牛色杳茫论三旌孰肯换屠羊圣功余事藐姑秕糠洗耳溪头水不尝欲真乡白茅特室膝造至人旁百辟镇巍峨相成大盗守者多陈宝祠空对萍实果葵丘华胥践土南柯蜗角锱谯恨怎么快

  • 胜鬘义记·佚名

    无尽明应身无穷智□□□者。明法身无尽也。一切法常住者。十力无畏等法也。心过恶身四种者。释所以得常立心无诸恼身无生老病死也。知一切尔炎者。汉言境界。摄持一切法者。是万善也。除众过恶者。达知法总备诸善法。

  • 太微帝君二十四神回元经·佚名

    《太微帝君二十四神回元经》,撰人不详。从内容看,当系东晋南朝上清派道士所作。一卷,收入《续道藏》。又《云笈七签》卷三一亦收录此经。本篇言存思身神之法。经文宣称人之结胎成形生神,皆由太微天帝君主之,身体上中下三部

  • 广右战功录·唐顺之

    亦称《沈紫江广右军功录》。1卷。明唐顺之(字应德,一字义修,江苏武进人)撰。内容记录沈希仪(字唐佐,号紫江,广西贵县人,时为广西右江参将都督同知,世袭奉议卫指挥使)率军镇压永安(今蒙山)、义宁(今属临桂)瑶民起义及古田(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