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126.淝水之战

谢安派出的将领胡彬,率领水军沿着淮河向寿阳进发。在路上,他得知寿阳已经被前秦的前锋苻融攻破。胡彬只好退到硖石(今安徽凤台西南),扎下营来,等待谢石、谢玄的大军会合。

苻融占领寿阳以后,又派部将梁成率领五万人马进攻洛涧(在今安徽淮南东),截断了胡彬水军的后路。晋军被围困起来,军粮一天天少下去,情况十分危急。

胡彬派出兵士偷偷送信给谢石告急,说:“现在敌人来势很猛,我军粮食快完,恐怕没法跟大军会合了。”

送信的晋兵偷越秦军阵地的时候,被秦兵捉住。这封告急信落在苻融手里,苻融立刻派快马到项城去告诉苻坚。

苻坚一连得到秦军前锋的捷报,更加骄傲起来。他把大军留在项城,亲自率领八千名骑兵赶到寿阳,恨不得一口气把晋军吞掉。

他到了寿阳,跟苻融一商量,认为晋军已经不堪一击,就派了一个使者到晋军大营去劝降。

那个派出的使者不是别人,恰恰是前几年在襄阳坚决抵抗过秦军、后来被俘虏的朱序。

朱序被俘以后,虽然被苻坚收用,在秦国当个尚书,但是心里还是向着晋朝。他到晋营见了谢石、谢玄,像见了亲人一样高兴,不但没按照苻坚的嘱咐劝降,反而向谢石提供了秦军的情报。他说:“这次苻坚发动了百万人马攻打晋国,如果全部人马一集中,恐怕晋军没法抵挡。现在趁他们人马还没到齐的时候,你们赶快发起进攻,打败他们的前锋,挫伤他们的士气,就可以击溃秦军了。”

朱序走了以后,谢石再三考虑,认为寿阳的秦军兵力很强,没有把握打胜,还是坚守为好。谢安的儿子谢琰劝说谢石听朱序的话,尽快出兵。

谢石、谢玄经过一番商议,就派北府兵的名将刘牢之率领精兵五千人,先对洛涧的秦军发起突然袭击。这支北府兵果然名不虚传,他们像插了翅的猛虎一样,强渡洛涧,个个勇猛非凡。守在洛涧的秦军,不是北府兵的对手,勉强抵挡一阵,败了下来,秦将梁成被晋军杀了。秦兵争先恐后渡过淮河逃走,大部分掉在水里淹死。

洛涧大捷,大大鼓舞了晋军的士气。谢石、谢玄一面命令刘牢之继续援救硖石,一面亲自指挥大军,乘胜前进,直到淝水(今淝河,在安徽寿县南)东岸,把人马驻扎在八公山边,和驻扎寿阳的秦军隔岸对峙。

苻坚派出朱序劝降以后,正在洋洋得意,等待晋军的投降,突然听到洛涧失守,像头上挨了一下闷棍一样,有点沉不住气。他要苻融陪着他到寿阳城楼上去看看对岸形势。

苻坚在城楼上一眼望去,只见对岸晋军一座座的营帐排列得整整齐齐,手持刀枪的晋兵来往巡逻,阵容严整威武。再往远处看,对面八公山上,隐隐约约不知道有多少晋兵。其实,八公山上并没有晋兵,不过是苻坚心虚眼花,把八公山上的草木都看作是晋兵了(文言是“草木皆兵”)。

苻坚有点害怕了,他转过头对苻融说:“这确实是强大的敌人啊!怎么能说他们弱呢?”

打那以后,苻坚命令秦兵严密防守。晋军没能渡过淝水,谢石、谢玄十分着急。如果拖延下去,只怕各路秦军到齐,对晋军不利。

谢玄派人给苻坚送去一封信,说:“你们带了大军深入晋国的阵地,现在却在淝水边摆下阵势,按兵不动,这难道是想打仗的吗?如果你们能把阵地稍稍往后撤一点,腾出一块地方,让我军渡过淝水,双方就在战场上比一比输赢。这才算有胆量呢!”

苻坚一想,要是不答应后撤,不是承认我们害怕晋军吗?他马上召集秦军将领,说:“他们要我们让出一块阵地,我们就撤吧。等他们正在渡河的时候,我们派骑兵冲上去,保管能把他们消灭。”

谢石、谢玄得到苻坚答应后撤的回音,迅速整好人马,准备渡河进攻。

约定渡河的时刻到来了,苻坚一声令下,苻融就指挥秦军后撤。他们本来想撤出一个阵地就回过头来总攻。没料到许多秦兵一半由于厌恶战争,一半由于害怕晋军,一听到后撤的命令,撒腿就跑,再也不想停下来了。

谢玄率领八千多骑兵,趁势飞快渡过淝水,向秦军猛攻。

这时候,朱序在秦军阵后叫喊起来:“秦兵败了!秦兵败了!”后面的兵士不知道前面的情况,只看到前面的秦军往后奔跑,也转过身跟着边叫嚷,边逃跑。

苻融气急败坏地挥舞着剑,想压住阵脚,但奇兵像潮水般地往后涌来,哪里压得住。一群乱兵冲来,把苻融的战马冲倒了。

苻融挣扎着想起来,晋兵已经从后面赶上来,把他一刀砍了。主将一死,秦兵更是像脱了缰绳的惊马一样,四处乱奔。

阵后的苻坚看到情况不妙,只好骑上一匹马拼命逃走。不料一支流箭飞来,正好射中他的肩膀。苻坚顾不得疼痛,继续催马狂奔,一直逃到淮北才息了口气。

晋军乘胜追击,秦兵没命地溃逃,被挤倒的、踩死的兵士,满山遍野都是。那些逃脱的兵士,一路上听到风声和空中的鹤鸣声(文言是“风声鹤唳”,唳音lì,就是鹤鸣声),也当作东晋追兵的喊杀声,吓得不敢停下来。

谢石、谢玄收复了寿阳,派飞马往建康送捷报。

这一天,谢安正跟一个客人在家里下棋。他看完了谢石送来的捷报,不露声色,随手把捷报放在床上,照样下棋。

客人知道是前方送来的战报,忍不住问谢安说:“战事情况怎么样?”

谢安慢吞吞地说:“孩子们到底把秦人打败了。”

客人听了,高兴得不想再下棋,想赶快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别人,就告别走了。

谢安送走客人,回到内宅去,他的兴奋心情再也按捺不住,跨过门槛的时候,踉踉跄跄的,把脚上的木屐的齿也碰断了。

经过这场大战,强大的前秦大丧元气。苻坚逃到洛阳,收拾残兵败将,只剩下十几万。但是慕容垂的兵力却丝毫没受到损失。不出王猛所料,鲜卑族的慕容垂和羌族的姚苌终于背叛了前秦,各自建立了新的国家——后燕和后秦,苻坚本人也被姚苌杀了。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三十六 硃修之 宗悫 王玄谟·沈约
  卷十七·黄以周
  ●卷二百二十八·徐梦莘
  ●靖康稗史之三·确庵耐庵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九·佚名
  卷之二百七十三·佚名
  卷之二百八·佚名
  ◎北京之真国庆·李定夷
  第四四一佥禀光绪九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一二二二四--三·佚名
  第八卷 星野晷度(四)·缪荃孙
  卷四·佚名
  七十六、还乡一二事·包天笑
  桑维翰传·欧阳修
  周邦彦传·脱脱
  十九·沈从文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左辅·龙榆生

    左辅字仲甫,一字蘅友,号杏壮,江苏阳湖人。乾隆十六年(一七五一)生。以进士分发安徽,任知县,治行素著,能得民心。嘉庆间,官至湖南巡抚。道光十三年(一八三三)卒。著有念宛斋诗、词、古文、书牌等五种。○浪淘沙〔

  • ●敦煌歌辞总编卷三·任中敏

    杂曲 普通联章 捣练子(孟姜女 四首) 捣练子(孟姜女 六首) 长相思(三不归 三首) 三台(十二月辞 二首) 浣溪沙(问江湖 二首) 取性游(岩前笑 四首) 西江月(女伴秋江 三首) 虞美人(海棠开 二首) 定风波(伤寒 三首) 失调名(清明日登

  • 提要·王士祯

    【臣】等谨按唐贤三昧集三巻国朝王士祯编士祯有古懽録巳着録初士祯少年尝与其兄士禄撰神韵集见所作居易録中然其书为人改窜巳非其旧故晚定此编皆録盛唐之作名曰三昧取佛经自在义也诗自太仓歴下以雄浑博丽为主其失也肤

  • 宋史全文卷二十七上·佚名

    宋孝宗七辛丑淳熙八年春正月癸丑,权给事中赵汝愚奏中书门下省录黄陈源转官差遣:『臣窃惟陈源系内待,而得参预一路军政,事体重大,渐不可长。臣尝读建炎三年诏书,自崇宁以来,内待用事,循习至今,理宜痛革。自今内待不许与主管兵官

  • 卷十·李斗

    ◎虹桥录上“虹桥禊,元崔伯亨花园,今洪氏别墅也。洪氏有二园,“虹桥禊”为大洪园,“卷石洞天”为小洪园。大洪园有二景,一为“虹桥禊,一为“柳湖春泛”。是园为王文简赋《冶

  • 卷九·陈康祺

    陈奉兹斡旋卓尔码加封德化陈东浦抚军奉兹,以进士为四川知县。值金川作乱,大兵过境络绎,大吏多委以苦差。公主炮局及修葺桥路,常居口外山谷间,濒危者屡矣,大吏亦不垂怜也。有三杂土司者,地当进攻金川之孔道。大兵猝至,三杂长卓

  • 卷之一百三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书鲍忠壮公轶事·赵增禹

    同治九年庚午冬,世父寅臣公,方为尚书主事,假满入都。季父冬森太守是年领乡荐,以计偕携余同行,舟泊夔门,谒鲍忠壮公于里第。时爵府初落成,余与从兄培芝孝廉,年甫六七龄,入谒爵夫人。长公子鹤年,长余昆季数岁,相与上下游观,台池清丽

  • 第二十四册 天命六年七月·佚名

    第二十四册 天命六年七月七月初三日,以克取辽东地方,设大宴庆贺。汗进衙门,总官以下、备御以上各官依次坐毕。汗亲举金卮赐酒。宴毕,各赐衣一袭。领兵诸贝勒以赐宴赏衣礼拜谢。汗谕曰:“明为大国,沿以为不足,而欲灭小

  • 张凖·周诒春

    张凖 字子高。年三十一岁。生于湖北枝江。叔承良。家居。本籍通信处。湖北枝江县董市。未婚。初毕业于武昌文普通中学堂。任湖北枝江县高等小学堂教员。宣统元年。以官费游美。入久兴学校预备。宣统三年。入麻省工业

  • 卷四十二·程公说

    <经部,春秋类,春秋分记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分记卷四十二   宋 程公説 撰书二十四职官书第二晋公孤混称大师大傅文六年传赵盾将中军始为国政既成以授大傅阳子与大师贾佗使行诸晋国以为常法孔颖逹曰周官大师大傅大保

  • 第十一章 3·辜鸿铭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辜讲孔子评价他最喜欢的学生颜回,说:“就是这个回(对这位学生大家都熟知的称呼),他根本就没帮过我什么。不管我怎么评价他,他都不会不满意。”

  • 第五章 19·辜鸿铭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辜讲据说当时一位公众人物(季文子即季孙行父。春秋时期鲁国的正卿,一生行事谨慎多虑)总是在每次做事前思考三次。孔子听到这样的评论后,说:“思考两次,这就足够了。”

  • 卷一·卫湜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一      宋 卫湜 撰曲礼上第一唐陆氏曰本或作曲礼上者後人加也檀弓杂记放此蓝田吕氏曰曲礼礼之细也礼云经礼三百曲礼三千其致一也中庸云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待其人而後行然则曲礼者威仪之

  • 春秋輯傳卷十三·王樵

    <經部,春秋類,春秋輯傳欽定四庫全書春秋輯傳卷十三明 王樵 輯哀公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楚子陳侯隨侯許男圍蔡左傳春楚子圍蔡報柏舉也里而栽【築牆立版謂之栽栽者竪木以約版也楚慮外人救蔡則己表裏受敵故築壘周匝去蔡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观心释·智旭

    菩萨沙弥智旭际明述已申如实不空义 如如演说不取著 摄彼名句及文身 融归一念成观行金刚者。喻现前一念心也。譬如金刚体则无上至宝。相则纯净无杂。用则广能利益。现前一念。亦复如是。体即法界。相无尘染。用徧一

  • 卷第十二·佚名

    阿毗昙八揵度论卷第十二迦旃延子造符秦罽宾三藏僧伽提婆共竺佛念译智揵度之四修智跋渠之余云何不修知他人心智苦智。答曰。所修行习法智习未知智尽法智尽未知智道法智。学见迹若阿罗汉。本得无漏智现在。前此非知他人

  • 筠谷诗集·李辕

    诗别集。明李辕(号筠谷)著。一卷。存诗仅二十余首,多为应酬之作。本集一般附载于其父李晔的《草阁诗集》之后,主要版本有《四库全书》本、《湖墅丛书》本、《武林往哲遗著》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