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目录

欽定春秋傳說彚纂目錄  經部五 春秋類

卷首上

綱領

卷首下

王朝世表

列國年表

王朝列國世次

王朝列國興廢說

列國爵姓

列國地圖

王朝地名

列國地名

卷第一

隱公【元年之二年】

卷第二

隱公【三年之六年】

卷第三

隱公【七年之十一年】

卷第四

桓公【元年之四年】

卷第五

桓公【五年之十年】

卷第六

桓公【十一年之十八年】

卷第七

莊公【元年之七年】

卷第八

莊公【八年之十四年】

卷第九

莊公【十五年之二十三年】

卷第十

莊公【二十四年之三十二年】

卷第十一

閔公【元年之二年】

卷第十二

僖公【元年之五年】

卷第十三

僖公【六年之十五年】

卷第十四

僖公【十六年之二十四年】

卷第十五

僖公【二十五年之二十八年】

卷第十六

僖公【二十九年之三十三年】

卷第十七

文公【元年之八年】

卷第十八

文公【九年之十八年】

卷第十九

宣公【元年之六年】

卷第二十

宣公【七年之十一年】

卷第二十一

宣公【十二年之十八年】

卷第二十二

成公【元年之五年】

卷第二十三

成公【六年之十年】

卷第二十四

成公【十一年之十八年】

卷第二十五

襄公【元年之九年】

卷第二十六

襄公【十年之十八年】

卷第二十七

襄公【十九年之二十六年】

卷第二十八

襄公【二十七年之三十一年】

卷第二十九

昭公【元年之六年】

卷第三十

昭公【七年之十三年】

卷第三十一

昭公【十四年之二十一年】

卷第三十二

昭公【二十二年之二十五年】

卷第三十三

昭公【二十六年之三十二年】

卷第三十四

定公【元年之七年】

卷第三十五

定公【八年之十五年】

卷第三十六

哀公【元年之七年】

卷第三十七

哀公【八年之十四年】

卷第三十八

哀公【附録經傳】

【臣】等謹按春秋傳說彚纂三十八卷奉

勅撰初胡安國作春秋傳張栻已頗有異議朱子編南軒集存而不刪蓋亦以栻說為然至元延祐中復科舉法始以安國之傳懸為功令而有明一代因之故元吳澄作俞臯春秋集傳序稱兼列胡氏以從時尚明馮夢龍作春秋大全凡例稱諸儒議論儘有勝胡傳者然業以胡傳為宗自難並收以亂耳目豈非限於科律明知其悞而從之歟欽惟

聖祖仁皇帝道契天經

心符聖義於尼山筆削

洞鑒精微雖

俯念士子久誦胡傳難以驟更仍綴於三傳之末而指授儒臣詳為考證凡其中有乖經義者一一駁正多所刋除至於先儒舊說世以不合胡傳擯棄弗習者亦一一採錄表章闡明古學蓋以

聖人之德居

天子之位故能蕩湔門戶辨别是非挽數百年積重之勢而反之於正也自時厥後能不為胡傳所錮者如徐庭垣之春秋管窺焦袁熹之春秋闕如編響然並作不可殫數衮鉞之義遂皦若三光維風維草之效誠有自來矣【臣】等繕校之餘為春秋幸尤為天下萬世讀春秋者幸也乾隆四十三年正月恭校上

總纂官【臣】紀昀【臣】陸錫熊【臣】孫士毅

總校官【臣】陸費墀

猜你喜欢
  隨本消息第九·苏舆
  論語全解卷九·陈祥道
  蔡序·邱濬
  第十七章 10·辜鸿铭
  卷六十六·沈廷芳
  卷二十七·李光地
  卷九·顺治
  商书·说命下·佚名
  《尚 书》·佚名
  对治品第三·佚名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述记序·太虚
  如來藏心迷悟圖·太虚
  毗耶娑问经卷上·佚名
  月灯三昧经卷第四·佚名
  第二十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严蕊·唐圭璋

      蕊字幼芳,天台宫妓。   卜算子   不是爱风尘,似被前身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是东君主。   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如梦令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

  • 第二折·李文蔚

    (净扮店小二上,诗云)隔壁三家醉,开埕十里香。可知多主顾,称咱活杜康。自家是这同乐院前卖酒的。我烧的这镟锅儿热,看有甚么人来(燕大同搽旦上)(燕大云)自家燕大的便是。浑家王腊梅。今日是三月三清明节令,那同乐院前游春的

  • 张孝祥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张孝祥(1132-1169)字安国,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人,寓居芜湖,因号于湖居士。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授承事郎、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转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起居舍人,权中书舍人。二十九年,以御史中丞汪澈劾,自乞宫观,提举江州

  • ●百香诗选·郭居敬

    高山影里希音远,流水声中古调长。可惜世无钟子期,焦桐空带爨烟香。《琴》柳荫深深日正长,不知谁向静中忙。几回落于晴窗午,吟梦惊回春草香。《棋》退笔成堆可冢藏,半生辛苦学钟王。君看窗外寒池水,暖日浓薰气墨香。《书》梯

  • 卷之一百三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一一 署理浙江巡抚熊学鹏奏购访遗书情形并进呈书目折·佚名

    一一 署理浙江巡抚熊学鹏奏购访遗书情形并进呈书目折乾隆三十七年十一月二十一日署理浙江巡抚臣熊学鹏跪奏,为遵旨先行奏覆事。乾隆三十七年十一月十六日承准大学士刘统勋字寄内开,乾隆三十七年十月十七日奉上谕:前以历

  • 二八 咳嗽药·周作人

    鲁迅在中国时常有胃病,不知是饭前还是饭后,便要作痛,所以把桌子的抽屉拉出来,肚子靠在抽屉角上,一面在看书籍。可是在东京这病却没有了,别的毛病也没有生过,大概感冒风寒总是有的,因为他所备的药品有一瓶安知必林,那时爱司匹林

  • 始兴王陈叔陵传·李延寿

    始兴王陈叔陵字子嵩,是陈宣帝陈顼的第二个儿子。梁朝承圣年间,生于江陵。西魏攻破江陵,宣帝被劫往关右,叔陵留在穰城。宣帝后来还朝,是靠了后主陈叔宝和叔陵去作人质。陈天嘉三年(562),叔陵跟随后主还朝,封为康乐县侯。叔陵

  • 耶律古昱传·脱脱

    耶律古昱,字磨鲁堇,北院林牙突吕不四世孙。力大过人,擅长骑马射箭。开泰年间,任乌古敌烈部都监。适逢部人反叛,古昱随从枢密使耶律世良讨伐平定之。因功受诏镇抚西北部。教百姓种树、放牧,不上几年,百姓大多变得富足。中京盗

  • 汉纪三 太祖高皇帝中五年(己亥、前202)·司马光

    汉纪三 汉高帝五年(己亥,公元前202年) [1]冬,十月,汉王追项羽至固陵,与齐王信、魏相国越期会击楚;信、越不至,楚击汉军,大破之。汉王复坚壁自守,谓张良曰:“诸侯不从,柰何?”对曰:“楚兵且破,二人未有分地,其不至固宜;君王能与共天下,可

  • 卷三·陈深

    钦定四库全书读春秋编卷三      宋 陈深 撰庄公【名同桓公之子母文姜庄王四年立諡去胜敌克乱曰庄】元年【戊子】春王正月【庄公父见弑於齐不及立子是上无所承也为世子必誓於王庄未尝誓今其立也又不请命於王擅

  • 卷十三·朱熹

    <子部,儒家类,御纂朱子全书>钦定四库全书御纂朱子全书卷十三论语四公冶长第五子谓公冶长章问公冶长可妻伊川以避嫌之事贤者不为况圣人乎自今人观之闺门中安知无合着避嫌处曰圣人正大道理合做处便做何用避嫌问古人门内

  • 卷十八·佚名

    △杂品之二自归大圣雄,欲觐尊沙门。今欲自悔过,久来所作罪。尔时世尊还现色相威神炳着。手执指鬘诣祇洹精舍告诸比丘,汝等将此指鬘度为比丘。即如佛教得为道人。清旦着衣持钵入舍卫城分越。尔时城门里有一牝象。怀妊欲产

  • 普陀洛迦新志卷七·王亨彦

    古会稽陶镛鉴定 古翁山王亨彦辑 营建门第七(内分亭祠坊塔路桥五子目。凡屋宇,除寺庵茅篷外,如学校医院等,俱包在亭祠之内。) 弥陀净域,成就庄严。慈氏宫中,侈陈楼阁。况在尘寰之境,可无构造之工。斯山塔现多宝,妙证法华。街辟

  • 佛法能否改善现实社会·太虚

    八月初旬,陈真如、黄忏华、潘怀素、张剑峰等诸居士不约而同集缙云山。至八日、大雨滂沱,暑气顿消。太虚大师以时机难得,于此新凉之际,在大讲堂召开一佛法座谈会。出席者,前述四人及陶冶公、金觉范、龚星楼、卫立民诸居士,暨

  • 中观论卷第二·龙树

        龙树菩萨造梵志青目释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观三相品第七(三十五偈)  问曰。经说有为法有三相生住灭。万物以生法生。以住法住。以灭法灭。是故有诸法。答曰不尔。何以故。三相无决定故。是三相为

  •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四卷·湛然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四卷唐毗陵沙门湛然述次解释中初推理者。文四义二意亦在一。下去九法例然。托境发心随推随发。若论修行初门不同。故章安云。声闻以苦谛为首。缘觉以集谛为首。菩萨以道谛为首。此约三藏三乘

  • 雪关禅师语录·雪关智訚

    十三卷,明智訚说,成峦等录,开诇编。卷一,住博山语录,卷二,住鼓山语录,住虎跑语录,卷三,住妙行语录,住瀛山语录(附各刹法语),卷四,答问,禅淨发隐,归云夜话示禅人,卷五,拈古,卷六,拈颂,颂古,卷七,禅镜语(附禅镜偈),卷八,文赋,记序,题跋,疏说,卷九,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