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萧圆肃传

萧圆肃字明恭,是梁武帝的孙子,武陵王萧纪的儿子。

风度优雅深沉,聪明好学。

萧纪称帝,封他为宜都郡王,食邑三千户。

授侍中、宁远将军。

萧纪率军东下三峡,命令萧扌为留守成都,萧圆肃为副手。

尉迟迥大军开到,萧圆肃与萧扌为全都投降。

授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侍中,封安化县公,食邑一千户。

世宗初年,晋封棘城郡公,食邑增加一千户。

由于萧圆肃有归降之功,另外在思君县赏赐食邑五百户,可收其租税。

保定三年(563),授畿伯中大夫。

五年,授咸阳郡守。

萧圆肃恩威并施,很有政绩。

天和四年(569),升任陵州刺史,随即有诏,命令他跟随卫国公宇文直镇守襄阳,就没有再去陵州。

建德三年(574),授太子少傅,食邑增加九百户。

萧圆肃认为自己身为太子老师,应当不负此任,于是写了《少傅箴》。

太子见了十分高兴,写信慰问。

六年,授丰州刺史,食邑增至三千七百户。

不久,升任上开府仪同大将军。

宣政元年(578),入朝任司宗中大夫,随即授洛州刺史。

大象末年,升大将军。

隋朝开皇初年,授贝州刺史。

以母亲年老,请求回家奉养,隋文帝答应。

四年(584)去世,终年四十六岁。

著有文集十卷,又辑时人诗文为《文海》四十卷,另有《广堪》十卷、《淮海乱离志》四卷,都在世上流传。

猜你喜欢
  卷一百二十七·列传第十五·张廷玉
  卷六十六 景德四年(丁未,1007)·李焘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三十三·李心传
  第九十五回 泄机谋鸩死许后 争座位怒斥中官·蔡东藩
  第五十六回 贿内廷承办大典 结宫眷入长女官·蔡东藩
  卷之三百六十·佚名
  一百二十七 曹寅奏陈龙眼菩提子发芽事摺·佚名
  第五二谕光绪七年十一月七日一一二○七-一一·佚名
  卷三十六·佚名
  孝武本纪第十二·司马迁
  李苗传·魏收
  耶律陈家奴传·脱脱
  卷三十六·黄训
  卷三十二·佚名
  二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五代诗话卷六·郑方坤

      闽  韩偓  韩偓天复初入翰林其年冬车驾出幸凤翔偓有扈从之功返正初上靣许偓为相奏云陛下运际中兴当复用重徳镇风俗臣座主右仆射赵崇可以副陛下是选乞廻臣之命授崇天下幸甚上嘉叹翌日制用崇暨兵部侍郎王赞为相

  • ●卷一·李调元

    ○太白遗词“河汉女,玉炼颜。云往往在人间。九霄有路去无迹,袅袅香风生环。”吴虎臣云:“此太白遣词,有得于石刻而无其腔,刘无言倚其声歌之,音极清雅。”见词综。按:此腔即桂展秋也。○{录}&Lambd

  • 卷七百三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七百三十九李建勲李建勲字致尧陇西人少好学能属文尤工诗南唐主李昪镇金陵用爲副使预禅代之策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昇元五年放还私第嗣主璟召拜司空寻以司徒致仕赐号锺山公集二十卷今编诗一卷中

  • 卷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二高宗皇帝帝讳治文皇第九子始封晋王贞观十七年立为皇太子在位三十四年諡曰天皇大帝集八十六卷今失传存诗八首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咸亨四年太子弘纳妃裵氏有司奏贽用白雁适苑中获之】龙楼

  • 溪山馀话·陆深

    周谞延之,尤溪人,字希圣,宋熙丰间人。知广之新会县,不肯奉行王安石新法。有寄子弟诗:浪有虚名落世间,自惭无实骨毛寒。未年三十身先倦,才得一官心已阑。卜宅拟寻栽药圃,买田宜近钓鱼滩。他年子弟重相见,藜杖蓑衣笋箨冠。诗虽浅

  • 第一卷 上元江宁 句容 溧水 高淳 江浦 六合·缪荃孙

    上 元 江 宁经 部春秋公羊传注 吴·唐 固春秋穀梁传注十三卷 唐 固春秋古今盟会地图一卷 唐 固尚书讲义 南朝宋·徐 爰逆降义三卷 颜延之纂要六卷 颜延之诂幼二卷 颜延之春

  • 卷七十八·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七十八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宋中郎外兵曹参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春申君列传第十八 春申君者楚人也名歇姓黄氏游学博闻事

  • 石抹明安传·宋濂

    石抹明安,桓州人。性宽厚,不拘小节,年青时就曾叹息说:“人生于世,当立功名,著书立说,传于后代,不能碌碌无为,与草木同腐!”太祖七年(1212),太祖率大军攻破金之抚州,向南进军,金卫绍王命招讨纥石烈九斤抵御。当时明安在九斤军中,派他

  • 卷八·何楷

    钦定四库全书 诗经世本古义卷八 明 何楷 撰 殷帝辛之世诗二十篇 采蘩美太姒亲蚕也【朱子云古者后夫人有亲蚕之礼此诗亦犹周南之有葛覃也子贡传亦以为诸侯之夫人勤于亲蚕国人美之申培说同愚谓夫人即太姒也何以证之

  • 礼记要义卷第十九·魏了翁

    乐记一乐记分合源流案郑目録云名曰乐记者以其记乐之义此于别録属乐记盖十一篇合为一篇谓有乐本有乐论有乐施有乐言有乐礼有乐情有乐化有乐象有賔牟贾有师乙有魏文侯今虽合此略有分焉案艺文志云黄帝以下至三代各有当代

  • 正道品第十二·佚名

    正道四圣谛,智慧所观察。破坏爱轮回,如风吹尘散。能见圣谛者,寂静应观察。灭除烦恼见,如雨洒微尘。八正最上道,四谛为法迹。是道名无为,智灯照愚暗。道为八真妙,圣谛四句上。无欲法之最,明眼善观察。智为出世长,快乐证无为。知

  • 物不迁论第一·僧肇

    夫生死交谢。寒暑迭迁。有物流动。人之常情。余则谓之不然。何者。放光云。法无去来。无动转者。寻夫不动之作。岂释动以求静。必求静于诸动。必求静于诸动故虽动而常静。不释动以求静故虽静而不离动。然则动静未始异

  • 序·佚名

      新印大佛顶首楞严经序    前雄武军节度推官许洞撰  楞严经者 括  诸佛万行之枢纽也。通幽洞微。非二乘所赜。开物成务。乃十地攸宗。其文曲而达。其旨隐而畅。入于至妙之域。出于无生之表。铿锵磅礴群汇

  • 劝祛疑生信·印光

    ●净土法门, 若信得及, 何善如之。若己智有不了, 即当仰信诸佛诸祖诚言, 断不可有一念疑心。疑则与佛相背, 临终定难感通矣。古人谓:净土法门, 唯佛与佛乃能究尽。登地菩萨, 不能知其少分。夫登地大士, 尚

  • 卷第十六·佚名

    阿毗达磨俱舍论卷第十六尊者世亲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分别业品第四之四又经中说。业有四种。谓或有业黑黑异熟。或复有业白白异熟。或复有业黑白黑白异熟。或复有业非黑非白无异熟能尽诸业。其相云何。颂曰。依黑黑

  • 摄生总要·洪基

    明·洪基辑。收有《摄生秘剖》4卷,《陈希夷房中玄机中萃纂要》 (又名《房中奇术》) 2卷,及《精订摄生种子秘剖》2卷。后附“继嗣珍宝”、“金精直指”,以介绍嗣育、房中内容为主。现存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重刊巾箱本

  • 碧鸡漫志·王灼

    南宋王灼撰。灼字晦叔,号颐堂,又号小溪。遂宁(今四川成都)人。绍兴中曾为幕僚。当时作者隐居成都碧鸡坊妙胜院,因地取为书名。写成于绍兴十九年(1149)。是书以论述曲调源流为主,对研究词曲渊源和发展有重要价值。五卷

  • 大乘造像功德经·佚名

    梵名Tatha^gata -pratibimba-pratis!t!ha^nus/am!sa^ 。凡二卷。唐代提云般若译。今收于大正藏第十六册。内容叙述优陀延王造立佛像之因缘及其功德。本经译于武周天授二年(691)之大周东寺,大周刊定众经目录卷五以本经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