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大圜传
萧大圜字仁显,是梁简文帝的儿子。
自幼聪明机敏,俊秀出众。
四岁时,就能读《三都赋》和《孝经》、《论语》。
七岁时为母亲守孝,表现出成人的性格。
梁朝大宝元年(550),被封为乐梁郡王,食邑二千户,任宣惠将军、丹阳尹。
当时侯景猖獗,梁简文帝被杀,萧大圜悄悄逃跑,才得以保全性命。
次年,侯景被平定,萧大圜回到建康。
时当战乱之后,无处托身,暂住在善觉寺里。
有人把这事告诉王僧辩。
王僧辩就供给他船只和粮食,使他得以前往江陵。
梁元帝见到他十分高兴,赏给他越衫、胡带等物。
改封晋熙郡王,食邑二千户,任宁远将军及琅笽、彭城二郡太守。
当时梁元帝有收复失地之功,但萧大圜的兄长汝南王萧大封等人尚未拜谒。
梁元帝为人疑忌苛刻,对此事十分忌恨。
他对萧大圜说:“你的两位兄长很久不来,你可以把我的意思转告他们,让他们前来。”萧大圜当天就明白开导两位兄长,使他们相继前来拜谒,梁元帝才放下心来。
萧大圜认为世上多有变故,担心有人说坏话,就同别人断绝来往。
门客随从不过三两人,也不随便外出游玩。
兄妹之间,也只限于通信而已。
经常以读《诗》、《礼》、《书》、《易》为事。
梁元帝曾亲自询问《五经》要事数十条,萧大圜简要指明,回答时毫不停顿。
梁元帝对此十分赞叹,就说:“从前河间王喜好学习,你有这个长处;临淄王爱好文学,你又兼有这一长处。
可是东平王与人为善,其名望更高,我推重、喜欢这样的人物,你应当以东平王为榜样。”等到于谨率军进逼时,梁元帝就命令萧大封担任求和使者,萧大圜任副使,实际上是把他们当作人质。
出城到于谨军营住了两夜,梁元帝就投降了。
魏恭帝二年(555),客居长安,太祖以宾客之礼待他。
保定二年(562),下诏说:“梁国汝南王萧大封、晋熙王萧大圜等人,均系梁国子孙,应当给予优厚礼遇,根据惯例,当分封爵位。
萧大封可封晋陵县公,萧大圜可封始宁县公,食邑各一千户。”随即加授萧大圜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衔,并赏赐田宅、奴婢、牛马、粟帛等。
不久设麟趾殿,招集学士,萧大圜参予这件事。
《梁武帝集》四十卷,《简文集》九十卷,原来各样只有一部,江陵平定后,都收藏在宫中秘阁。
萧大圜入麟趾殿后,才得以看到这两部书。
于是亲手抄录两部,一年完成。
有识见的人对此都表示赞叹。
萧大圜坚信因果之说,心绪宁静闲适。
他曾这样说过:人若知足,适可而后止,则将无牵无累。
北山之北,远离人间,南山以南,超脱尘寰。
面对旷野而环绕流水,侧有草地而后靠山冈,筑草舍于丛林之内,修土墙于幽草之间。
近观岚烟,远望风云。
借柔草以荫护长松,植幽兰而援接芳桂。
仰首可见禽鸟遨翔高空,低头可视群鱼回游深涧。
果园在后,开窗可近花卉;菜圃居前,檐下可看灌田。
二顷地可供食粮,十亩地可供穿衣。
丫环三五个,可任纺织;僮仆三四人,可代耕田。
牧羊而卖乳浆,合于潘岳之志;种黍米而养鸡,应验庄子之言。
种庄稼要找汜胜之的遗书,采冬葵要依据尹君的大作。
煮小羊、肥猪以饮春酒,迎伏日、腊日而等候岁末。
读好书,探幽景,欢聚友好,歌呼互应,可以娱悦精神,可以散去忧虑。
有朋友从远方来,举引今古;农民路过,大谈禾蔬。
这样即可心满意足,快乐之极。
既能永保性命,怎么会害怕祸患责罚呢?难道像缩足而入绊绳,伸颈而被络系的犬马一样,游于帝王之门,逢迎巴结宰相?不知尘埃不能飘浮长久,只觉寿命存于瞬间。
万物往来周旋,却不能体味生命的真谛,自然规律模糊不清,又怎么能问个明白呢?唉!人生如天空浮云,草上露珠,候得长绳以系日影,使时光不再流逝,我实在不愿干这等傻事。
手执蜡烛而夜游,更惊叹时光的迅疾。
人生有多长时间,而要拘泥于人臣之礼;时节像流水一样,还必须战战兢兢、听命于人。
进退一无成就,或有言或沉默不知如何是好。
这不仅为左丘明所羞耻,或许也被孔子所羞耻。
建德四年(575),任滕王宇文荄友员。
宇文荄曾问萧大圜:“我听说湘东王写了《梁史》,有这件事吗?一般人的传记可以褒贬,帝王的传记怎样写?隐瞒则非实录,直写则扬亲之过。”萧大圜回答道:“这是说话人的胡乱猜测。
如果真是这样,也不足为怪。
从前汉明帝写《世祖纪》,汉章帝写《显宗纪》,教训不远,足可作为定例。
况且君子的过失,如同日蚀、月蚀一样,天下人都看得清清楚楚,又怎能为他们隐瞒?如果人们都不知道,又怎能不为他们隐瞒?儿子为父亲隐瞒过失,其中就包含着正直;隐讳本国的坏事,也合于礼仪。”宇文荄大笑。
后来大军东征,攻克晋州。
有人问萧大圜:“齐国能灭亡吗?”萧大圜答道:“从前高欢在晋州开创伪业,如今他根基已失,能不灭亡吗?这就是所说的‘从这里开始,也必然在这里结束’。”过了几个月,齐氏果然灭亡。
听过这话的人都认为他很有远见。
宣政元年(578),食邑增至二千二百户。
隋朝开皇初年,被任命为内史侍郎,出任西河郡守。
不久逝世。
萧大圜生性好学,志在著述。
撰有《梁旧事》三十卷、《寓记》三卷、《士丧仪注》五卷、《要决》二卷,另有文集二十卷。
萧大封官至开府仪同三司。
大象末年,任陈州刺史。
猜你喜欢 卷四 文帝纪第四·班固 列传第七十八·刘昫 志第十五 天文上·刘昫 卷七十五 前凉録六·崔鸿 卷之四百二十五·佚名 涌幢小品卷之十一·朱国祯 九七八 军机大臣奏列入全书存目之《问山集》字句谬妄请卽撤毁片·佚名 卷三十三·温达 耶律良传·脱脱 冯保传·张廷玉 偏安排日事迹卷九·佚名 卷之八 平夏錄(明)鄧士龍 輯·邓士龙 卷一百六十·雍正 刑部·佚名 卷二十八·戴锡章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