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宇文测传

宇文测字澄镜,是太祖同族兄弟的儿子。

高祖父宇文中山、曾祖父宇文豆颓、祖父宇文骐马..、父亲宇文永,都在魏国当官,职位显赫。

宇文测沉静细密,小时候喜好读书,常常整月不向窗外看一眼。

最初担任奉朝请、殿中侍御史,经多次升迁,历任司徒右长史、安东将军。

娶宣武帝之女阳平公主为妻,授驸马都尉。

魏孝武帝怀疑齐神武有野心,诏命宇文测到太祖处传话,令太祖秘密作好防备。

太祖见到宇文测,十分高兴。

出使回来后,封广川县伯,食邑五百户。

不久,随孝武帝西迁,晋封公爵。

太祖任丞相后,任命宇文测为右长史,军国政事,大多委托他去处理。

又命令宇文测详细规定宗室的辈次排列,附于家族册籍。

授通直散骑常侍、黄门侍郎。

大统四年(538),授侍中、长史。

六年,因罪免职。

随即又被任命为使持节、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大都督、行汾州事。

宇文测为政简要仁惠,使百姓十分和谐。

州境与东魏接壤,两处百姓多次互相偷抢。

有人抓住盗贼,五花大绑送到官府。

宇文测下令为他们松绑,安置在宾馆,然后接见他们,待之如宾客。

又设酒宴慰问,放他们回国,并发给粮食,护送出境。

从此东魏人大感惭愧,不再来侵扰。

汾州、晋州之间,各自安于其业。

两边的百姓,互相参加婚丧之礼,不再成为仇敌。

当时的舆论称颂他,把他比为羊叔子。

有人告发宇文测与境外暗中来往,怀有二心。

太祖怒道:“宇文测为我安定边境,我知道他没有二心,为什么离间我们骨肉,编造这等谗言!”于是命令将此人处死。

仍然允许宇文测根据情况处理边境事务。

八年,加金紫光禄大夫衔,代理绥州事务。

每年河水结冰后,突厥就来抢掠,原来是预先把居民迁入城堡以躲避。

宇文测来到以后,命令居民依旧安居。

在要道数百处堆积大量柴草,派出巡逻兵到远处巡查,了解突厥动静。

当年十二月,突厥从连谷入侵,离边界还有几十里。

宇文测命令积柴之处,同时点火。

突厥认为大军开到,惊惧而逃,自相践踏,丢弃各种牲畜及军用物资不可胜数。

宇文测率军从容收拾,分给百姓。

从此突厥不敢再来。

宇文测请求设置戍兵以作防备。

十年,调任太子少保。

十二年十月,在职守上去世,当时五十八岁。

太祖伤心悼念,亲临痛哭。

命令水池公宇文护监理丧事。

追赠原任官职。

谥号为“靖”。

宇文测为人宽厚,好施舍,除衣食之外,家中没有积蓄。

在洛阳时,家中曾经失盗,被偷走的东西,就是妻子阳平公主的衣服。

州县官府捉住盗贼,追回赃物。

宇文测担心盗贼因此而被处死,就不认赃物。

盗贼后来遇赦得以免罪。

这个盗贼感激大恩,请求当宇文测的随从。

后来,当宇文测跟随魏孝武帝西迁时,情况极为狼狈,而此人也跟随宇文测入函谷关,竟然毫无二心。

儿子宇文该承袭爵位。

先后在京城内外当官,官至上开府仪同三司,封临淄县公。

宇文测之弟宇文深。

猜你喜欢
  本纪第十一 代宗·刘昫
  列传第八十九 归奚三崔卢二薛卫胡丁二王殷·欧阳修
  卷五·浦起龙
  ◎刑法三·徐天麟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四十九·佚名
  第一卷 田赋·缪荃孙
  通志卷六十三·郑樵
  六六○ 寄谕各省督抚将志乘所载应禁诗文及著者事实书目概行删节·佚名
  五二六 谕内阁本年选拔贡生已经考试各生准其呈明充当誊录·佚名
  赵安传·张廷玉
  卷二百十八·佚名
  王端毅奏议巻三·王恕
  卷一百六十七·佚名
  第十九章 秦汉学术·吕思勉
  汉武帝·苏辙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今传是楼诗话 二·王揖唐

    四一、通州张季直(謇)、范肯堂(当世原名铸)、朱曼君(铭盘),均以朴学齐名。印驱相依,艺林争羡。有《哀双凤》五言排律,流传一时,亦一段佳话也。序曰:“双凤,如皋倡也,与许生有委身之誓。许贫,不能如假母欲,过从遂简。母既怒凤不

  • 初集卷十九·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初集卷十九古今体八十四首【癸亥八】回程漫赋二首一千五百里十月初冬时呵冻人惊冷思归马觉迟行程遥莫虑【程遥乃日近】宿顿近频移【顿移则到速】讵是从羣愿东山旧有

  • 卷三百五十八·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百五十八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玉楮诗藳岳珂夜观象奕青灯相对夜初阑适意棋枰伴我闲天马辎车金象国虎龙缟韈寳台山进趋自可觇成败幸胜何常不往还一着未容囘逐势不妨袖手酒杯间唐世

  • 流类手鉴·虚中

    [唐] 释虚中撰 夫诗道幽远,理入玄微。凡俗罔知,以为浅近。善诗之人,心含造化,言含万象。且天地、日月、草木、烟云皆随我用,合我晦明。此则诗人之言应于物象,岂可易哉?○诗有二宗第四句见题是南宗;第八句

  • 山谷外集诗注卷十四·黄庭坚

    钦定四库全书 山谷外集诗注卷十四 宋 黄庭坚 撰 史 容 注 夜发分宁寄杜涧叟【山谷居双井隶分宁县】 阳关一曲水东流【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此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遂为歌曲】

  • 第四回 军门枉法·蒲松龄

    众秀才上白咱们自从递了呈子,军门差了两个承差去拿人,这也是好几日了,也待好来。咱不免去院前听候,以便销到。 [耍孩儿]告人命告贪酷,告知县告衙蠹,认上头只得望前做。无的不敢说上有,有的不肯说上无,赃证分明有过付。咱且去

  • 内篇 采撰第十五·刘知几

      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是知史文有阙,其来尚矣。自非博雅君子,何以补其遗逸者哉?盖珍裘以众腋成温,广厦以群材合构。自古探穴藏山之士,怀铅握椠之客,何尝不征求异说,采摭群言,然后能成一家,传诸不朽。   观夫丘明受《经

  • 资治通鉴后编巻一百七十·徐乾学

    元纪十八【起屠维大荒落九月尽重光协洽十二月凡二年有竒】明宗翼献景孝皇帝天厯二年九月乙卯朔市故宋太后全氏田为大承天防圣寺永业 辛酉诏凡徃明宗所送寳官吏越次超升者皆从黜降 丁卯帝至自上都 戊辰勅翰林国史院

  • 卷三十一·唐·蒋一葵

    【李贺】 〔字长吉。常使小奚奴背一古破锦囊随行,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足成之。太夫人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肝始巴耳。”有人谒贺,见其久而不言,唾地者三,俄而成文三篇。元稹以明经中第

  • 卷四·王世贞

    ○勋臣历三公勋臣以太师为极,凡八人:若李韩公善长、张英公辅,不为太傅、太保;朱保公永、张英公懋、张昌公鹤龄、徐定公光祚,不为太保,以躐加故也。独翊国公郭勋初加太保,再加兼太子太傅,三加太傅,四加兼太子太师,五加太师。成国

  • 第十三章·王夫之

    一&ldquo;道不远人&rdquo;,与上章所引旱麓诗词原无二义。云峰谓上章言性体之广大,此言率性者之笃实,大是妄分支节。率,循也,言循其性之所有而皆道也。岂率性者之别有阶梯,而不必遽如性之广大乎? &ldquo;以人治人&rdquo;,观乎

  • 监理总裁校对分修校刋诸臣职名·鄂尔泰

    钦定三礼义疏监理总裁校对分修校刋诸臣职名监理和  硕  庄  亲  王【臣】允 禄和  硕  果  亲  王【臣】弘 曕总裁︵字位过密 无法显示︶【臣】鄂尔泰︵字位过密 无法显示︶【臣】张廷玉︵字位过密 无法显

  • 卷四·佚名

    △诸菩萨本授记品第四之二善男子,尔时宝海梵志。白第四王子能伽奴言:乃至发愿亦复如是,尔时佛告阿伽那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行菩萨道时。以金刚慧破无量无边众生诸烦恼山。大作佛事然後乃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善男子,是

  • 叹品第七·佚名

    佛言:弥勒菩萨摩诃萨。作阿耨多罗三耶三菩阿惟三佛时。亦当於是处说般若波罗蜜。须菩提白佛言:云何弥勒菩萨摩诃萨。於是处说般若波罗蜜佛语须菩提。弥勒菩萨摩诃萨。於是成阿惟三佛时。不受色说般若波罗蜜。不空色说般

  • 卷第十三(第二诵之七)·佚名

    十诵律卷第十三(第二诵之七)后秦北印度三藏弗若多罗译九十波逸提之五佛在舍卫国。尔时有一婆罗门。有女睐眼。即名睐眼。夫家遣使来迎。时女父母婆罗门言。小待。作煎饼竟送。时世饥俭。是婆罗门勤苦求煎饼具作饼。跋

  • 阅佛祖统纪说·志磐

    佛祖统纪宋 志磐撰阅佛祖统纪说佛以心印授之于祖。而祖祖相印以至师。其间随机立解。以权示实。脉络分合。盖不可思议焉。余顷憩乌瞻山。忽邑侯游公招至顾司寇之澄心楼。以校阅事见委。询其所欲梓。则佛祖统纪也。余

  • 民族文话·郑振铎

    郑振铎著。1946年2月上海国际文化服务社初版。收《周民族的史话》、《武王伐纣》、《奄徐与淮夷》、《穆王西征记》、《犬戎的兴起》等15篇有关我国各民族的历史故事和传说的文章

  • 历朝释氏资鉴·佚名

    简称《释氏资鉴》。佛教史书。元至元十二年(1275)熙仲编集。十二卷。编年体。所述佛教史迹,上自周昭王二十三年释迦牟尼降生,下至元世祖至元初年(1264),共二千余年。所引资料,宋以前多采自宋本觉《释氏通鉴》等,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