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十一·唐

【李贺】  〔字长吉。常使小奚奴背一古破锦囊随行,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足成之。太夫人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肝始巴耳。”有人谒贺,见其久而不言,唾地者三,俄而成文三篇。元稹以明经中第,愿与贺交,贺见刺曰:“明经及第,何事来见李贺?”稹惭而退。未几,制策登科,礼部议:“贺父名晋,不合举进士。”时辈排之,贺竟不第。将,死时,昼见一绯衣人,驾赤虬,持一版书若太古篆或霹雳石文者,云:“上帝新作白玉楼成,立召君为记。”少之,贺气绝。贺有表兄,与贺笔砚之旧,恨贺傲忽,贺死后,始取其藁,尽投溷中。〕

李贺年七岁,以长短之制名动京华,时韩退之与皇甫氵是览贺所作,奇之,因联骑造门求见。贺卯角荷衣而出,二公令面赋一篇,贺承命,欣然操觚染翰,傍若无人,仍名曰《高轩过》。其词曰:“华裾织翠青如葱,金环厌臀摇玲珑。马蹄隐耳声隆隆,入门下马气如虹,云是东京才子,文章钜公。二十八宿罗心胸,元精炯炯贯当中。殿前作赋声摩空,笔补造化天无功。庞眉书客感秋蓬,谁是死草生华风?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二公大惊,遂以所乘马命联镳而还所居,亲为束发。

李贺以歌诗谒韩愈,愈时为因子博士,分司送客归,困极,已解带,门人呈卷,旋读之,首篇乃《雁门太守行》也,即束带见之。其诗云:“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月金麟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声寒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宋景文诸公在馆中,评唐人诗曰:“李白仙才,长吉鬼才。”王安石曰:“长吉诗‘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尤耀日金鳞开。’是儿言不相副:方黑云如此,安得耀日之甲光也?”)

李贺《紫石研歌》:“端州石匠巧如神,露天磨刀割紫云。纱帷昼睡墨花春,轻沤漂沫松麝薰。”

【卢仝】  〔号玉川子。诗体与马异俱尚险怪。二人结交诗云:“仝不仝,异不异,是谓大仝而小异。”《卢茶歌》句多奇警,洛阳有仝煮茶泉。〕

卢仝下第出都,投逆旅,有一人附火,吟曰:“学织锦绣工未多,乱投机杼错抛梭。若教官锦行家见,把似文章笑杀他。”因问之云:“旧例宫锦坊,近以薄技投本行云:‘如今花样不同。’且东归也。”

卢仝有子名添丁,仝作诗示之曰:“春风苦不仁,呼逐马蹄行人家。瘴气却怜我,入我憔悴骨中为生涯。数日不食强起行,何忍索我抱着满树花。不知四体正困惫,泥人啼哭声呀呀。忽来案上翻墨汁,涂抹诗书如老鸦。父怜母惜掴不得,却生痴笑令人嗟。宿舂连晓不成米,日高始进一碗茶。气力龙钟头欲白,凭杖添丁莫恼爷。”后仝留王涯第中,遂预甘露之祸。仝老无发,奄人于脑后加钉焉。人以为“添丁”之谶。

【孟郊】  〔字东野。韩愈以为忘年交。年五十第进士,尉漂阳,以吟诗废曹务,令白府,假以尉代之,分其半俸。邑有投金濑,以郊得名。郊卒,张籍谥曰贞曜先生。〕

孟东野穷饿,不得安养其亲,周天下无所遇,作诗曰:“食齐肠亦苦,强歌声无欢。出门即有碍,谁为天地宽?”

孟东野《下第》诗曰:“弃置复弃置,情如刀剑伤。”又《再下第》诗曰:“一夕九起嗟,梦知不到家。两度长安陌,空将泪见花。”后及第,有诗曰:“昔日龌龊不足嗟,今朝旷荡恩无涯。青春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长安花。”

孟东野《塘下行》云:“塘边日欲斜,年少早还家。徒将白羽扇,调妾木兰花。不是城头柳,那栖来去鸦?”又有《游子行》云:“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难将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贾岛】  〔字浪仙。初为浮屠,名无本,韩愈惜其才,俾反俗应举。岛常以岁除取一年所得诗,祭以酒,曰:“劳吾精神,以是补之。”岛至老无子,因啖牛肉得疾,终于传舍。李洞慕其诗,铸铜象岛仪,事之如神,常念:“贾岛佛。”。〕

贾岛初赴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始欲作“推”字,又欲着“敲”字,炼之未定,遂于驴上吟哦,时时引手作敲推势。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尹,岛不觉冲至第三节,尚为手势未已,左右拥至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推’与‘敲’字未定,神游诗府,致冲大官。”愈立马良久,曰:“作‘敲’字佳”。遂并辔归,留连论诗,与为布衣交。有诗赠云:“孟郊死葬北邙山,日月星辰顿觉闲。天恐文章中断绝,再生贾岛在人间。”岛自此名著。(柳子玉祭文:“郊寒岛瘦,元轻白俗。”)

岛骑驴天衢,时秋风正历,黄叶可扫,岛忽吟曰:“落叶满长安”,卒求一联未得,因唐突京尹刘栖楚,被系一夕而释。(此与韩愈“推敲”事又别。)

岛久不第,吟“病蝉”之句以刺公卿,或奏岛与平曾等为举场十恶,逐之。诗曰:“病蝉飞不得,向我掌中行。折翼犹能薄,酸吟尚极清。露华凝在腹,尘点误侵晴。黄雀并乌鸟,俱怀害尔情。”(岛不善程试,每叠一幅,巡铺告人曰:“原夫之类乞一联。”“原夫”,赋中转起字也。)

裴晋公初立第于街西兴化里,凿池种竹,起台榭。岛方下第,或以为执政恶之,故不在选,怨愤题诗曰:“破千家作一池,不栽桃李种蔷薇。蔷薇花落秋风起,荆棘满庭君始知。”皆恶其不逊。

高丽使过海,有诗云:“沙鸟浮还没,山云断复连。”时岛诈为稍人,联下句云:“棹穿波底月,船压水中天。”丽使嘉叹久之,不复言诗。

岛为僧时,居法乾寺,洛阳令不许僧午后出寺。岛有诗云:“不如牛与羊,犹得日暮归。”一日,宣宗微行至寺,闻钟楼上有吟声,遂登楼,于岛案上取诗览之,岛攘臂睨之曰:“郎君何会此耶?”遂夺取诗卷。帝惭下楼去。既而岛知之,亟谢罪。乃赐御札,后除为长江簿。初之任,道中赋诗曰:“策杖驰山驿,逢人问梓州。长江何日到,行客替生愁。”夜过东川,守者厚礼之,岛献《感恩》诗曰:“匏革奏终非独乐,军城未晓启重门。何时却入三台贵,此日空知八座尊。罗绮舞间妆雨点,貔貅阃外卷云根。逐迁属吏随宾列,拨棹扁舟不忘恩。”

岛自长江迁普州司仓。方干自镜湖寄诗曰:“乱山重复叠,何路访先生?岂料多才者,空垂不第名。闲曹犹得醉,薄俸亦胜耕。莫问吟诗苦,年年芳草平。”(孟郊、贾岛皆穷困至死,或谓诗能穷人,昔有作诗却相者云:“貌拙惭君仔细看,镜中我自觉神寒。试从李杜编排起,几个吟人做大官”?)

【平曾】。〕

薛平仆射出镇浙西,平曾投谒,薛主礼稍薄,曾留诗以讽之曰:“梯山航海几崎岖,来谒金陵薛大夫。髭发竖时趋剑戟,衣冠俨处拜冰壶。诚知两轴非珠玉,深愧三缣恤旅途。今日楚江风正好,不须回首望句吴。”薛闻之,曾将出境,遣吏追还,靡留数日,又献《絷白马》诗曰:“白马披鬃练一团,今朝被绊欲行难。雪中放去空寻迹,月下牵来只见鞍。向北长鸣天外远,临风斜控耳边寒。自知毛骨还应异,更请孙阳子细看。”薛睹诗曰:“若不留绊行轩,那得观其毛骨。”遂以殊礼相待

【杨衡】  〔字仲师,吴兴人。孟东野有悼衡诗。〕

杨衡初隐庐山,有盗其文登第者,衡因诣阙,亦登第,见其人,盛怒,曰:“‘一一鹤声飞上天’在否?”答曰:“此句知兄最惜,不敢偷。”衡笑曰:“犹可恕也。”

【张祜】  〔字承吉。苦吟时,妻孥唤之不应,以责祜,祜曰:“吾方口吻生花,岂恤汝辈。”后知南海罢,但载罗浮石归,不治产。〕

张祜、崔涯下第后,多游江、淮,尝嗜酒,侮谑时辈,或乘饮兴,即自称侠。二子好尚既同,相与甚洽,崔因醉作《侠士》诗云:“太行岭上三尺雪,崔涯袖中三尺铁。一朝若遇有心人,出门便与妻儿别。”由是往往播在人口:“崔、张真侠士也。”争设酒馔待之。(祜末年薄有资力,一夕,有非常人,装饰甚武,囊贮一物,流血于外,入门谓曰:“此非张侠士居耶?”曰:“然。”张揖客甚谨,既坐,客曰:“有一仇人十年莫得,今夜获之,喜不可已。”指其囊曰:“此其首也。”张命酒饮之。客曰:“此去三数里有一义士,余欲报之,则平生恩仇毕矣。闻公气义,可假十万缗酬之,此后赴汤蹈火、为狗为鸡无所惮。”张深喜其说,乃扶囊烛下,筹其缣素中品之物,量而与之。客曰:“快哉!无所恨也。”乃留囊首而去,期以却回。及期不至,五鼓绝声,东曦既驾,杳无踪迹。张虑以囊首彰露,且非己为,客既不来,计将安出?遣家人埋之。开囊,乃豕首也。因叹曰:“虚其名无其实,而见欺若是,可不戒欤!”尔后,豪侠之气顿丧。)

张祜、崔涯久在维扬,每题诗倡肆,誉之则车马继来,毁之则杯盘失错。尝《戏赠营妓》曰:“虽得苏方木,犹贪玳瑁皮。怀胎十个月,生下昆仑儿。”又曰:“布袍披袄火烧毡,纸补箜篌麻接弦。更有一只皮屐子,纥梯纥榻出门前。”又嘲李端端云:“黄昏不语不知行,鼻似烟囱耳似铛。爱把象牙梳掠鬓,昆仑顶上月初生。”端端往见二子曰:“端端愿只承三郎、六郎,伏望哀之。”乃更赠曰:“觅得骅骝被绣鞍,善和坊里取端端。扬州近日浑成差,一朵能行白牡丹。”于是大贾居豪竞臻其户,或戏之曰:“李家娘子才出墨池,便登雪岭,何其一日黑白不均?”

崔生之妻雍氏,扬州总校女也。仪质闲雅,夫妇甚睦。雍族以崔郎甚有诗名,资赡每厚,崔生常于饮食处略无裨敬之颜,但呼妻父“雍老”而已。雍久之不能容,勃然杖剑呼女而出,曰:“某何朔之人,唯袭兮马,养女合嫁军门,徒慕士流之德。小女违公,不可别蘸,便令出家。汝若不从,吾当挥剑。”立令涯妻剃发为尼。涯方悲泣悔过,雍亦不听分疏,亲戚挥恸。涯不得已,裁诗留赠,诗曰:“陇上流泉陇下分,断肠呜咽不堪闻。娥一入宫中去,巫峡千秋空白云。”

王智兴为徐州节度,一日,诸从事会饮赋诗,智兴至,从事即屏去翰墨。智兴言:“适闻作诗,何独见某而罢?”复以笺陈席上,小吏亦置笺于智兴前。智兴引毫立成曰:“三十年前老健儿,刚被郎官遣作诗。江南花柳从君咏,塞北烟尘我独知。”四座惊叹。监军谓张祜曰:“观兹盛事,岂得无言?”祜乃献诗曰:“十年受命镇方隅,汉节忠规两有余。谁信将坛嘉政外,李陵章句右军书。”

张祜有二子,一椿儿,一桂子,尝有诗曰:“椿儿绕树春园里,桂子寻花夜月中。”一日,张以诗上牢盆,使出其子授漕渠小职,得堰,俗号冬瓜。人或戏之曰:“贤郎不宜作等职。”张曰:“冬瓜合出祜子。”戏者相与大哂。

张祜在冬瓜堰日,憾其牛户无礼,责欲鞭笞,钱塘酒徒朱冲和小船经过,祜令语曰:“张祜前不得称进士!”冲和乃自启名而赠诗嘲曰:“白在东都元已薨,兰台凤阁少人登。冬瓜堰下逢张祜,牛屎堆边说我能。”祜平生傲诞,至于公侯,未如斯之挫也。深恨之。

令狐镇维扬,祜常预狎宴,公因熟视祜,改令曰:“上水船,风太急。帆下人,须好立。”祜答曰:“上水船,船底破。好看客,莫倚拖。”

张祜客淮南幕中,赴宴,杜牧同坐,有所属意,索骰子赌酒,牧微吟曰:“骰子逡巡里手拈,无因得见玉纤纤。”祜应声曰:“但须报道金钗落,仿佛还应露指尖。”

温州颜郎中不知弧矢之能,张祜观其骑猎,马上以诗戏之曰:“忽闻射猎出军城,人着戎衣马带缨。倒把角弓呈一箭,满山狐兔当头行。”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河满子》,双泪落君前”。“自倚能歌曲,先皇掌上怜。新声何处唱,肠断李延年。”二章祜所作宫词也,传入宫禁。武宗疾笃,目孟才人曰:“吾即不讳,尔何为哉!”才人指笙囊泣曰:“请以此就缢。”上恻然。复曰:“妾尝艺歌,请对上歌一曲,以泄其愤。”上许,乃歌一声《河满子》,气亟立殒。上令医候之,曰:“脉尚温而肠已绝。”帝崩,柩重不可举。或曰:“非俟才人乎?”爰命其衬,衬至乃举。祜为孟才人叹,序曰:“才人以诚死,上以诚命,虽古之义激,无以过也。”歌曰:“偶因歌态咏娇,传唱宫人二十春。却为一声河满子,下泉须吊旧才人。”

【裴航】。〕

长庆中,裴航秀才因下第游于鄂渚,同舟樊夫人国色,航赂其婢袅烟达诗云:“同舟胡越犹怀想,况遇天仙隔锦屏。倘若玉京相会去,愿随莺鹤入青冥。”樊答云:“一饮琼浆百感生,玄霜捣尽见云英。蓝桥便是神仙宅,何必区区上玉京?”后经蓝桥驿,渴甚,见茅舍有老妪缉麻,航揖之求浆,妪呼曰:“云英擎一瓯浆来。”饮之,乃玉液也。妪曰:“欲娶此女,但得玉杵臼。”航月余得之以奉妪。夜窥之,见有玉兔持杵,雪光耀室。妪谓航曰:“吾入洞为郎具帷帐可乎”?俄见一大第,仙童侍女引航相见讲婚。后同入玉峰洞中,饵绛雪琼英之丹,超为上仙。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一百四十八 奸臣·欧阳修
  ●崇禎長編卷之三十九·汪楫
  卷二十三·毕沅
  第一百四十回 朱培德羊城胜敌 许崇智福建鏖兵·蔡东藩
  国朝名臣事略卷第十二·苏天爵
  卷之一百三十四·佚名
  一百六十一 内务府奏详核乌罗图查算西花园工程用银摺·佚名
  第二三三札光绪十八年十月二十日一一五○九--一六·佚名
  三四○ 谕内阁赏给韦谦恒编修在四库全书处行走·佚名
  提要·宋名臣言行录
  弇山堂别集卷七十八·王世贞
  弇山堂别集卷二十一·王世贞
  北洋海军章程第二·佚名
  卷十九·乾隆
  王端毅奏议巻一·王恕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折·张寿卿

    (太守引张千上,云)自从兄弟赵汝州来到,我着他在后花园书房里安下。我如今待要下乡劝农去也,则怕那秀才上朝应举去的忙,等不的我回来。留下花银两锭。全副鞍马一匹,春衣一套。你与秀才说知,道老夫再三传示,若是他去迟呵,等我回

  • 卷二·杜文澜

    卷二忆王孙萋萋芳艹忆王孙一首、为秦观词、顾从敬艹堂诗余误为李重元作、万氏因之、按此词佗刻为李甲作、李甲字景元、则艹堂之作重元、当是景元之讹、应从淮海集更正、调笑令此调见全唐诗、与转

  • 第十一回 二姐被逼怨老鸨 丫头定计哄朝廷·蒲松龄

    话说二姐哭上南楼,望着扬州叫了声爹娘:"你闪的我好苦呀!"一发寻思一发恨,可就伤感起来了。 第一怨怨爹娘,只顾你早先亡,撇的孩儿没头向。七岁落在姑娘手,卖在烟花去为娼,朝打暮骂无指望。你死在黄泉之下,怎知儿苦处难当! 第二

  • 卷五十五 后秦録三·崔鸿

    姚苌 姚苌字景茂弋仲有子四十二人苌第二十四子也少聪敏[一作哲]多权略廓落任率不修行业诸兄皆竒之随襄征伐每参大谋初襄冦洛阳梦苌服衮衣升御座诸酋长皆侍立因谓诸将佐曰吾梦如此此儿志度不恒

  • 内篇 本纪第四·刘知几

      昔汲冢竹书是曰《纪年》,《吕氏春秋》肇立纪号。盖纪者,纲纪庶品,网罗万物。考篇目之大者,其莫过于此乎?及司马迁之著《史记》也,又列天子行事,以本纪名篇。后世因之,守而勿失。譬夫行夏时之正朔,服孔门之教义者,虽地迁陵谷

  • 第三章 河东君与“吴江故相”及“云间孝廉”之关系(十一)·陈寅恪

    崇祯八年首夏,河东君离去与卧子同居之徐氏南楼及同游之陆氏南园别居松江他地,此地或即横云山,详见下论。卧子有词赠别,词之佳妙固不待论,即就陈杨两人关系言之,此词亦其转捩点之重要记录也。茲论述之如下。汤漱玉玉台书史叁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七十九·佚名

    弘治六年八月癸亥朔赐益王两淮余盐一万引以助婚礼之费○初岷府南渭王音戠□土长子膺金□罢以罪降庶人安置凤阳其妻胡氏并子女共三人仍居岷府至是南渭王薨禄绝胡氏奏乞餋赡米命人月给三石○狭西宁夏地震○乙丑授进士王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六十·佚名

    万历三十七年七月庚辰享 太庙遣英国公张惟贤恭代○辅臣叶向高以锢疾难痊乞速下会推之旨以重政本优旨趣出会推事报闻○初兵部原议以有马壮兵万人半增开原半增辽阳 上既发饷金三十万兵部条言宜如辽东按臣请开原增兵一

  • 平准书第八·司马迁

    刘洪涛译注【说明】《平准书》所述是汉代平准政策产生的由来,实际上系统介绍了汉武帝以前的富国政策。从中可以看到一个大一统的封建集权zheng府是如何利用权力,扼杀、限制工商业的发展,以求解决自身财政危机的。其主要

  • 魏世家第十四·司马迁

    支菊生译注【说明】本篇记述战国时期魏国的世系及其兴衰。文中多简短记事,但在魏文侯、魏惠王和安釐(xī,西)王三代记事颇详。因为魏之兴在文侯之世,魏之衰从惠王开始,而安釐王的失策加速了魏的灭亡。由于作者紧紧抓住了魏

  • 卷二百八十六·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八十六明 杨士奇等 撰礼臣宋英宗治平二年监察御史里行吕大防上奏曰臣伏覩前古至治之世君臣相与之际必以至诚而无虚饰故光武能以赤心置人腹

  • 汉纪四十五 孝质皇帝本初元年(丙戌、146)·司马光

    汉纪四十五 汉质帝本初元年(丙戌,公元146年) [1]夏,四月,庚辰,令郡、国举明经诣太学,自大将军以下皆遣子受业;岁满课试,拜官有差。又千石、六百石、四府掾属、三署郎、四姓小侯先能通经者,各令随家法,其高第者上名牒,当以次赏进。

  • 卷一百八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八十二经籍考子【天文 推算 五行占筮 形法】【臣】等谨案刘歆七略班固艺文志皆着隂阳家然班志所载二十一家之书无一存者隋书遂不立隂阳门故马考称隋唐已不能知其名义无由以後来所

  • 第七章 恤贫院·梁启超

      一、凡人无业,无所衣食者,许入此院,公家衣食之。  一、凡入恤贫院者,须作苦工,官监督其作工,出入定有时限,各就所能者为之,不能者教之。  一、凡入恤贫院者,亦有安息游观之时,亦许出游,但有时限。  一、凡人恤贫院者,

  • 卷六·吕本中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集解卷六宋 吕本中 撰庄公十有一年春王正月夏五月戊寅公败宋师于鄑左氏传宋为乗丘之役故侵我公御之宋师未陈而薄之败诸鄑杜氏注鄑鲁地秋宋大水左氏传秋宋大水公使吊焉曰天作淫雨害于粢盛若之何不吊

  • 杨岐方会和尚语录·方会

    袁州杨岐山普通禅院会和尚语录江宁府保宁禅院嗣法小师仁勇编师在筠州九峰山。受疏了披法衣。乃拈起示众云。会么。若也不会。今日无端走入水牯牛队里去也。还知么。筠阳九曲萍实杨岐。乃升座。时有僧出众。师云。渔翁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四十七·澄观

    兜率宫中偈赞品第二十四疏。文中幢者略有五义者。刊定有七。今略其二。言一高出二建立者下。施幢旛中皆有其文。一高出者亦云高显。显即显现亦出义也。下经云愿一切众生建高显幢。然智慧灯普照世间。二建立者下。经云

  • 贤弈编·刘元卿

    笔记。四卷。有《宝颜堂秘笈》本,《丛书集成初编》 本,民国十一年 (1922年)上海石印本。此书以戒法宗旨编辑,分怀古、廉淡、德器、方正等十六目。志怪目所收,有的含鬼话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