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四十九

万历三十六年八月乙卯朔礼部上

皇太子第四女弥月剪发仪如第三女

○命南京刑部勘理犯人焦梦兆等速行归结从东宁伯焦梦熊奏也

○丙辰户部覆两淮巡盐康丕扬奏挑浚盐河并请久任允之

○丁巳祭 先师孔子遣官行礼

○工部言通州为京师右臂漕粮数百万岁储其中项遭洪水城垣倾颓版筑即宜举行用固神京保障从之

○戊午升南京太仆寺卿王国为南京太常寺卿

○升工部郎中杨槚为浙江右参议兼佥事专管扬州海防兵备

○升浙江右参政吴用先为本省按察使

○升户部郎中卫三省蒋之秀为右参政三省山东之秀湖广  ○己未礼科给事中戴章甫言道臣入贺考语原非国家旧典临时毁誉诖误为多今万国嵩呼止亲递司府印封揭帖无越制概报贤否文册

○升太常寺少卿项应祥为右通政

○升福建兴化府知府王嘉忠为广西副使整饬苍梧兵备

○升河南怀庆府知府陶嘉璋为本省副使整饬睢东兵备

○升刑部右侍郎沈应文为本部尚书

○升应天巡抚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周孔教为右副都御史总理河道

○升福建漳州府知府方学龙为本省副使分巡福宁兵备

○升巡抚保定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孙玮为都察院右都御史兼户部右侍郎总督仓场

○庚申升尚宝司少卿徐元正为太仆寺少卿专管京营  ○辛酉火星顺行在女宿四度

○大学士朱赓言 万寿屇期扶掖朝见仍乞少宽常格令憩息私居间数日一入直至于考选一事独断发行臣不胜欣服

○以考选喻安性胡应台顾士琦王绍徽刘文炳周永春张凤彩张延登张国儒彭惟成何士晋范济世李瑾为给事中黄起龙邓云霄晏文辉高节为南京给事中吕图南熊廷弼荆养乔王象恒陈于廷穆天颜侯执蒲吴亮房壮丽杨一桂毛堪王以宁韩浚毕懋康颜思忠邓渼李橒刘光复王国桢顾造朱万春张时弼彭端吾冯嘉会张五典梁州彦金明时陆梦祖董绍舒管橘张尔基曾用升郑继芳史记事刘蔚徐鉴刘国缙为试监察御史傅宗皋汪怀德曾陈易周达张邦俊王霖张养正为南京试监察御史续考选韩光祐张孔教胡嘉栋杜士全为给事中叚然刘时俊为南京给事中王孟震唐世济苏惟霖耿鸣雷马孟祯杨师程为试监察御史刘兰蒋贵为南京试监察御史有旨这考选诸官都依拟用且阁部院催请再四朕非困□□吝诸官但因彼此讦辩渎扰耳皆繇汪若霖起意生疑部寺吴正志等讦辩奏扰汪若霖调外任用部寺吴正志汪元功黄汝亨与勾了的黄一腾都各降一级调外任用今后考选科道务要精核真才勿狥虗誉私嘱以乱政治

○吏科给事中熊鸣夏言汪若霖遇事敢言雅有抱负意见不无执泥自与私嘱殊科合姑从罚治不报

○壬戌 孝康敬皇后忌辰遣官祭 泰陵

○大学士朱赓等<锍-釒>请 皇上爱惜人才收回成命将所处科寺部诸臣汪若霖吴正志以原官策励供职黄一腾汪元功黄汝亨量复原拟部属以示惩创  ○云南道御史史学迁请补谥典以褒忠节内列 武庙时谏巡幸死杖下一十一员死贬三员忤权瑾六员宸濠三员 肃庙时议大礼死杖下一十七员 太祖鄱阳之战代死一员 历朝直谏六员忤权八员德业二员清节三员理学四员

○升湖广副使徐应簧为本省右参政

○吏科给事中姚士慎请以 诞圣之辰释诏狱知县满朝荐并被逮候旨同知王邦才参将李获阳不报

○癸亥赐朝鲜国陪臣尹晖等三十员入贺宴赏如例

○ 潞王请升用本府审理正李维羙下吏部知维美原以国子博士改充者也

○治滇南失事诸臣罪状抚镇陈用宾沐睿角□羊送至京问拟布政薛梦雷回籍听查司道彭应时降三级调用杨俊臣降俸二级罗希益降二级调用都司汪如渊范继斌革任听勘府州县官陈典白明通黄榜毛文彩扭角□羊来京究问余革调有差

○甲子大学士朱赓等言项者沛发纶音将考选诸臣尽皆授职朝端增色数年以来人情之欣忭鼓畅未有若今日者臣等又欲将顺扩充以少助万一其大端有三项点用南北卿佐及巡抚各官臣等喜曰此任贤之羙也请推广其美点用吏部尚书左都御史以及蓟辽总督福建贵州巡抚项起原任巡抚王汝训于家为南京刑部侍郎臣等则又喜曰此求旧之美也请推广其美令吏部于废佚中推择声望尤著者亟行录用而渐及其余项逮同知王邦才等而不发诏狱臣等则又喜曰此赦过之美也请推广其羙释满朝荐于狱以及王邦才李获阳并释放此三事者臣等皆因 皇上之已行而推广其未行且知 皇上之必行而特赞其速行非敢徼誉市恩也优旨报闻

○吏科都给事中陈治则言去年考选之时科臣各陈所见以猜胁参汪元功黄汝亨者汪若霖也以构陷参吴正志黄一腾者臣治则也元功汝亨因若霖之参而有辩正志一腾因臣之参而有辩今 明旨罪元功汝亨正志一腾降调若霖外调臣为幸免非政之平也乞允臣请宥则同宥调则同调不报

○兵部言请速勘辽左抚镇二臣弃地事情得旨这所奏弃地畀夷事情重大着都察院即选差巡按御史勘明以闻

○丙寅大学士朱赓<锍-釒>恳 皇上于万寿节前允行前请三事以全中兴极治之羙并简发吏部拟降郑振先范汝梓边方<锍-釒>即赐准放

○丁卯秋分祭 夕月坛遣官行礼  ○以 万寿圣节赐三辅臣各金万寿字二副银万寿字二副金篆字八个金书红符一道及讲官杨道宾等三员各有差

○戊辰以 万寿圣节赐辅臣赓银六十两彩叚四表里廷机向高每银五十两彩叚四表里及讲官杨道宾等三员各有差

○己巳以中秋令节赐三辅臣上尊珍馔

○是日又赐辅臣膳秋露白酒月饼

○辛未 万寿圣节在廷群臣暨赍捧朝贡官员于五凤楼前行庆贺礼

○大学士朱赓等诣仁德门叩头庆贺遣内监管待仍赐甜食烧割酒饭

○赐辅臣膳品寿面全长春酒有差

○遣官分祭 九陵

○升四川右布政使周嘉谟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云南  ○起原任都察院右佥都御史赵燿以原官巡抚保定兼理海防军务

○升京畿差满御史何尔健为大理寺右寺丞添注

○起升陈荐为刑部右侍郎

○升太常寺少卿项应祥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总理粮储兼巡抚应天

○命新选御史俱准实授差遣后不为例

○甲戌兵部覆狭西三边总督徐三畏奏回夷负固流毒首恶田分猷等俱应依法枭示其疏防怠事官员罚调提究有差旨如拟

○兵部覆镇雄之事大要有二曰归尧臣立陇后已耳黔归尧臣不归则罪在黔蜀立陇后失立则罪在蜀边疆大事庶有完局二臣安事日解辩为哉得旨安尧臣及随从人员已归贵州陇后自应速立该省巡抚官详勘真正后裔具奏定夺安尧臣不得再有觊觎启衅取罪

○乙亥大学士朱赓等再拟吉日乞命 皇太子 福王俱出开讲不报

○刑科给事中彭惟成论劾吏部大选司郎中毛一瓒尚宝司卿彭遵古各罪状不报

○丙子 宪宗纯皇帝忌辰遣官祭 茂陵

○南京晓晴老人星见丙位

○戊寅大学士朱赓言御史陈于庭论外调科臣汪若霖繇臣挟怨密为处分 皇上天纵聪明事事皆繇乾断臣敢曰此<锍-釒>宜如此批发宜亲洒宸翰此视 皇上为何如主臣虽至愚敢有此大胆乎既密处之又显捄之臣虽至巧敢有此孟浪乎臣不能无一言以明心迹望亟赐臣去温旨慰留而夺于庭俸一年

○直隶巡按李云鹄言赈济灾民六款一请发帑以救燃眉一议平籴以定人心一动积贮以行远籴一便开纳以资荒政一兴工作以寓赈恤一议煮粥以救穷独

○原任镇守辽东总兵官宁远伯今候代李成梁控陈弃地真伪请乞核勘章下兵部

○刑科给事中张国儒<锍-釒>论汪若霖不宜左迁南京兵部尚书孙矿原任御史叶永盛何尔健宜罢不报

○甫昏南京西南天鸣声如泄水者久之

○己卯大学士李廷机<锍-釒>辞俸薪乞放不允

○刑科给事中杜士全言原任同知卞孔时之逮也以不听陈奉之大田原任知县满朝荐之逮也以梁永之譛言原任同知王邦才参将李获阳之逮也以高淮之谗说朝荐不送拟罪 陛下已知其无罪之可拟孔时邦才获阳置而不问 陛下已知其无罪之可问陈奉梁永高淮后先撤回 陛下已知其势之不得不撤与其罪之不得不撤是其功罪已自了然而何靳一德音之沛发使累臣孤愤宵小气张不亦重可惜哉不报

○工科给事中何士晋请通章奏以揽权无为过疑过察反至无权查冒滥以蓄财无为剥税剥民反至无财不报

○湖广道御史吴亮论劾吏科给事中陈治则原任都给事中姚文蔚邵庶丛秽省垣洊污卿寺宜亟斥逐以正言路不报

○甲辰南京东南天鸣隆隆有声

○庚辰宣延镇捷祭告 南郊遣公张惟贤 北郊遣侯徐文炜 太庙遣侯李文全各行礼百官称贺

○以郊 庙收回脯醢果酒颁赐辅臣三卓

○吏部言新起辽东巡抚张悌病笃情真宜令在籍调理许之

○吏部文选司署郎中事主事毛一瓒奏辩科臣彭惟成论劾狥私灭法等状乞查勘纳贿附权二事一雪其冤章下吏部

○吏部左侍郎杨时乔言科臣彭惟成论文选司郎中毛一瓒诸事内有系臣职守者不敢不披沥以陈旨报闻令司官供职如旧

○户部覆南京科臣金士衡赈灾诸议其东南被灾与留都同比照一并批发得旨留都平粜及江南江北嘉湖等处赈济俱依议一体预支仍行南部酌议给发

○江西巡抚卫承芳查勘过南昌等府所属南昌等县各被水旱大灾欲将漕南二粮分别改折并求宽宿逋停烧造允之

○户科给事中韩光祐言臣考国初九边之制兵隶于卫饷供于屯屯运不足渐取给于民运民运不足又仰给于京运正统以来始有请发成化间岁额四十余万尔嘉靖初年亦不过六十余万嗣后虏数犯边岁无宁日请发滋繁隆庆三年通查各边钱粮年例银尚止二百四十余万至于今日则四百九十余万矣急宜申定经制著为令甲某镇主兵若干客兵若干除屯粮秋青草束民运盐引若干应发京运银若干此年例也边臣按籍而索计臣具题而发有事徵调增兵若干增饷若干必抚按会题下部覆议得请方发名曰接济不为例也有混接济于年例者以侵盗律坐罪留中

○昏刻南京西南天再鸣声亦如泄水

○辛巳兵部言滇南镇守总兵官沐睿已经逮治命其父原任告闲昌祚暂行管摄得旨该省镇守缺人姑着沐昌祚暂行管摄务要优恤疮痍恪恭任事待睿子出幼抚按官请袭管事

○辽东巡抚今候代赵楫<锍-釒>辩割弃旧地乞查核明奏章下兵部

○癸未大学士朱赓等封还发下拟票吏部左侍郎杨时乔求去原<锍-釒>言臣等欲拟留则重违其意欲拟放则典铨无人乞将尚书右侍郎简用则时乔去留有余裕矣

○云南道御史史记事论劾科臣姚士慎熊鸣夏刘道隆各险谬宜锄状不报

○甲申大学士李廷机言人之弹射犹可忍默身之疾病岂能勉强即上臣急君狥国为建竖勋名计而精力不支则不能即贪夫留恋为身家禄位计而死期将至则亦不能惟有一去而已矣臣见年来诸臣称疾乞身既而物故有于京邸者有于途次者岂不可伤 皇上诚念及至此此亦何忍留而不放也旨益勉留不允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四十九

猜你喜欢
  卷五十五·志第三十六·百官一·脱脱
  卷三百五十四 列传一百四十一·赵尔巽
  本纪第四·浦起龙
  第三十八回 信佛法反促寿征 迎藩王入承大统·蔡东藩
  资治通鉴后编卷四·徐乾学
  卷九·李斗
  续只麈谭卷上·胡承谱
  ●梁序·杨捷
  十国春秋卷九十七·吴任臣
  ●漏网喁鱼集·佚名
  卷三十·佚名
  歴代建元考卷四·钟渊映
  卷一百四十三·佚名
  食货六四·徐松
  纲鉴易知录卷五十·吴楚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上·王铚

      艺祖仕周世宗,功业初未大显。会世宗亲征淮南,驻跸正阳,攻寿阳刘仁赡未下,而艺祖分兵取滁州。距寿州四程皆大山,至清流关而止。关去州三十里则平川,而西涧又在滁城之西也。是时,江南李景据一方,国力全盛。闻世宗亲至淮上,而

  • 卷之三百六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之一百二十一·佚名

    光绪六年。庚辰。冬十月。丙申朔。享太庙。遣顺承郡王庆恩恭代行礼。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泰陵。泰东陵。裕陵。昌陵。昌西陵。慕陵。慕东陵。定陵。惠陵。  ○遣官祭端慧皇太子

  • 第三十册 天命六年十二月·佚名

    第三十册 天命六年十二月十二月初一日,汗降书谕曰:“与诸申人杂居人汉人,尔等勿得隐匿粮食,著实报石斗之数目。报过以后,酌量计诸申人口,每口每月给粮四斗,发至九月,剩馀粮食还给粮主。我诸申人运离故土迁户至此,已属辛

  • 卷七十·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七十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宋中郎外兵曹参军裴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张仪列传第十 张仪者魏人也【集解駰案吕氏春秋曰仪魏氏余子

  • 两地·胡兰成

    两地一陽历三月里我要回上海,早几天就与小周说了。小周笑吟吟道:“这是应该的,家里人接到信,已在翘望了。你回去也看看张小姐哩,也看看青芸哩,也看看小弟弟小妹妹哩。”又道:“汉口这样地方,你此去不必再来了

  • 十国春秋卷三十二·吴任臣

    检讨吴任臣撰南唐十八列传裴长史徐幼文占梦僧吴廷绍李廷珪裴长史失其名新罗国人慕华来归居之建州城中长史则其本国官称也后主朝金陵危困建州通守查元方知其有伎术遣赴金陵五月行至歙州长史托疾不进密告刺史龚慎仪监军

  • 刘之遴传·李延寿

    刘之遴字思贞,八岁能写文章。他的父亲刘虬说:“这孩子必然会以文学使我们的家族兴盛。”他常常对他的儿子们说:“如果和颜氏相比,之遴是得了我的文风。”由此州里很称赞他。当时有个和尚僧惠有卓异的见识,每次到刘虬那里去

  • 卷十一·长孙无忌

    钦定四库全书唐律疏义卷十一唐 长孙无忌等 撰职制下【凢一十七条】奉使部送顾寄人诸奉使有所部送而顾人寄人者杖一百阙事者徒一年受寄顾者减一等疏义曰奉使有所部送谓差为纲典部送官物及囚徒畜产之属而使者不行乃顾

  • 十四年·佚名

    (癸丑)十四年清康熙十二年春正月1月1日○朔日壬申,太白晝見。○掌令柳㝚以前任洪陽時未收軍布,引避遞。1月2日○癸酉,以吳斗寅爲承旨,金粹五爲掌令。○原襄監司李之翼辭朝,上引見謂曰:「本道土瘠民貧,庚辛以後,凶歉連仍,孑遺之民

  • 卷四·邱濬

    ▲广陈言之路 《书益稷》:帝曰:“来,禹。汝亦昌言。”蔡沈曰:“昌言,盛德之言。” 陈栎曰:“舜、禹好善之心无穷,当时昌言满前,舜犹渴闻不倦,方使禹亦如皋陶之昌言,此舜好善无穷之心也。” 臣按:帝舜以皋陶

  • 提要·顺治

    【臣】等谨案孝经注一卷顺治十三年大学士蒋赫徳恭纂仰邀钦定御制序文冠首孝经词近而防逺等而次之自天子以至于庶人推而广之自闺门可放诸四海专而致之即愚夫愚妇可通于神明故语其平近则人人可知可行语其精微则圣人亦覃

  • 卷三十九·李明复

    欽定四庫全書春秋集義卷三十九宋 李明復 撰襄公十年春公會晉侯宋公衛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齊世子光會吳于柤程氏學曰成十五年會吳于鍾離襄十年會吳于柤十有四年會吳于向三者殊會吳者聖人罪諸侯而外吳人

  • 在仰光中缅佛学会谈话·太虚

    ──十二月二十一日──师:我没有到缅甸来,就想中缅佛教应有联合的团体。一到缅甸,就闻已成立了中缅佛学研究会,我非常的欢喜!  我这次来缅甸,各种的招待,都从中缅佛教能有具体的联合工作中发展出来。今天承约谈中缅佛学,觉

  • 卷第一·佚名

    阿毗达磨俱舍论尊者世亲造 唐 玄奘译阿毗达磨俱舍论卷第一尊者世亲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分别界品第一诸一切种诸冥灭  拔众生出生死泥敬礼如是如理师  对法藏论我当说论曰。今欲造论。为显自师其体尊高超诸圣众

  • 释氏通鉴序·佚名

    吾佛世尊。五时演教。末上拈华。傥非迦叶破颜阿难结集。则五千四十八卷。正法眼藏。涅盘妙心。皆成湮没。俾历劫众生。堕在颠崖苦海中。无由出离。自佛法流通之後。如大海水。随其限量。无不沾足。後世於经论之外。则

  • 破山禪師語錄卷第十六·海明

    當陽玉泉嗣法門人印正等編示偈三送善菴禪人歸五臺柳眼臨風匝匝開,意分南北幾經來,一回艸履錢還足,恨不如飛到五臺。送微言禪人歸楚長連床上幾經秋,忽地翻身活話頭,走起欲拈行腳事,艸鞋先到楚雲樓。送百拙書記歸閩驢年結下苦

  • 论语集注·朱熹

    南宋朱熹撰。十卷。此书大略本程氏学,通取注疏古今诸儒之说,间断以己见。其编著历四十多年。早在当朱熹年三十四岁时,就编成《论语要义》,其本不传。至四十三岁,复取二程、张载及范祖禹、吕希哲、吕大临、谢良佐、游酢、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