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六十七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六十七

经籍考

史【史评史钞】

【臣】等谨案晁公武读书志曰钞节之学不行而论说者为多故摘论史者为史评而废史钞此晁氏自叙其书云尔要之评钞亦相为表里缺不为漏备不为赘故马考二者皆载而不复区分今从四库全书之例仍分为二而并列一门焉

宋史艺文志史钞类七十四部一千三百二十四卷辽金元三史不立艺文志散见各纪传中

明史艺文志史钞类三十四部一千四十二卷

【臣】等谨案宋明史志俱不载史评类而史钞之中史评亦多互见今止列史钞部卷总数

吕祖谦议史摘要四卷

祖谦见经类

【臣】等谨案是书旧题新刋祖谦吕先生议史摘要又题曰议史摘粹其实即吕祖谦左氏博议但增以注释耳

唐庚三国杂事二卷

庚字子西眉州丹陵人绍圣进士官宗学博士以荐除提举京畿常平後谪居惠州大观五年赦归道卒事蹟具宋史文苑传

曹彦约经幄管见四卷

彦约字简甫都昌人淳熙进士官至兵部尚书以华文阁学士致仕諡文简

葛洪涉史随笔一卷

洪字容甫婺州东阳人淳熙进士官至参知政事观文殿学士諡端简

李焘六朝通监博议十卷

焘见经类

钱时两汉笔记十二卷

时见经类

李心传旧闻证误四卷

心传见经类

【臣】等谨案宋史艺文志载心传是书作十五卷明代已无传本今从永乐大典中采辑一百四十余条厘为四卷虽非全帙亦足为考证之资焉

三国六朝五代纪年总辨二十八卷

不着撰人名氏

【臣】等谨案马端临通考载永嘉朱黼纪年统论一卷纪年备遗一百卷有叶适序称其书三千余篇述吕氏武氏王莾曹丕朱温皆削其纪年今考此书三国纪年不列曹丕五代纪年不列朱温其例正相合又开禧丁卯吴焕然序称魏仲举求得永嘉朱先生三国六朝五代纪年总辨云云则此书为仲举所摘出刋行者实即纪年备遗中之二十八卷也以其题名既别仍为録入而特加辨证於此

陈亮三国纪年一卷

亮字同甫婺州永康人绍兴四年进士第一官至建康军节度判官

【臣】等谨案此书名为纪年实史家论断之体已载亮所着龙川集中此其别行之本也

南宫靖一小学史断二卷续集一卷附通监总论一卷靖一字仲靖分寜人端平进士

王应麟通监答问五卷

应麟见经类

王继善史学提要一卷

继善字成性旴江人

陈栎历朝通略四卷

栎见经类

王恽承华事略一卷

恽字仲谋东平人世祖时官至翰林学士

钱天佑叙古颂二卷

天佑爵里无考

尹起莘资治通监纲目发明十九卷

起莘遂昌人隐居不仕

刘友益资治通监纲目书法五十九卷

友益永新人

王幼学资治通监纲目集览五十九卷

幼学字行卿望江人

徐昭文资治通监纲目考证五十九卷

昭文字季章上虞人韩性门人

董蕃通监质疑【无卷数】

蕃字子衍宜兴人钓台书院山长

郝经通监书法【无卷数】

经见正史类

金居敬通监纲目凡例考异【无卷数】

居敬休寜人从朱升赵汸学

【臣】等谨案尹起莘等各书原附朱子纲目而行虽有发挥未得要领今朱子纲目及金履祥前编啇辂续编均蒙

圣祖仁皇帝御批折衷至当起莘等书可以尽废矣姑存

其目谨识於此

胡一桂十七史纂要古今通考十七卷

一桂见经类

杨维桢史义拾遗二卷

维桢见经类

凌纬事偶韵语一卷

纬里贯未详

寜王权通监博论三卷

权见杂史类

赵弼雪航肤见十卷

弼字辅之号雪航南平人永乐间以明经授教谕家於汉阳

刘定之宋论三卷

定之见经类

商辂蔗山笔麈一卷

辂见奏议类

夏寅政监三十二卷

寅字正夫华亭人正统进士官至山东布政使

邵宝学史十三卷

宝见经类

李士实世史积疑二卷

士实新建人成化进士官至右都御史致仕正德间以从宸濠谋叛伏法事见明史

张邦奇兀涯西汉书议十二卷

邦奇字常甫鄞县人弘治进士官至南京兵部尚书諡文定

李东阳新旧唐书杂论一卷

东阳见杂史类

程敏政宋纪受终考三卷

敏政见传记类

张时泰续资治通监纲目广议十七卷

时泰字西州松江人弘治中官秀水县训导

许浩宋史阐幽三卷 元史阐幽一卷

浩字复斋余姚人弘治中以贡生官桐城县教谕【臣】等谨案宋史阐幽浩因与邱濬读宋史而作元史阐幽则取续纲目所书而论断之也

范光宙史评十卷

光宙字霁阳石门人

方鹏责备余谈十卷

鹏见传记类

田维佑东源读史録【无卷数】

维佑字裕夫萧山人正德进士官至肇庆府知府

何思登翼正録一卷

思登字一举武昌人正德进士官翰林院编修

邹泉尚论编二十卷

泉见传记类

吕颛世谱增定二卷

颛字梦宾陕西寜州人嘉靖进士官至应天府尹

杨一奇史谈补五卷

一奇交城人嘉靖进士

张居正吕调阳帝监图说【无卷数】

居正见经类调阳临桂人嘉靖进士官至大学士諡文简

戴璟羣史品藻三十卷 汉唐通监品藻二十卷璟字孟光号石屏奉化人嘉靖进士官至佥都御史巡抚广东

唐顺之两汉解疑二卷 两晋解疑一卷

顺之见奏议类

陆深史通会要三卷

深见杂史类

洪垣觉山史说二卷

垣字峻之婺源人嘉靖进士官至温州府知府

张之象太史史例一百卷

之象字元超华亭人嘉靖中官浙江按察司知事明史文苑传附见文徵明传中

王世贞史乘考误十卷

世贞见杂史类

范檟洗心居雅言集二卷

檟字养吾会稽人嘉靖进士官至知府

吴崇节古史要评五卷

崇节字介甫弋阳人嘉靖时举人官武冈县知县【臣】等谨案是编所载起周灵王迄南宋每事先标题目後载史文特不能无挂漏云

贺祥史取十二卷

祥号长白长沙人

于慎行读史漫録十四卷

慎行字可远东阿人隆庆进士官至礼部尚书

李维桢郭孔延史通评释十二卷

维桢字书寜京山人隆庆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事蹟具明史文苑传孔延爵里未详

赵南星史韵二卷

南星见经类

徐三重余言二卷

三重字伯同华亭人万历进士官刑部尚书

朱正色涉世雄谈八卷

正色字应明南和人万历进士官至右副都御史巡抚寜夏

陈懿典读史漫笔一卷

懿典见经类

王维俭史通训故六十卷

维俭字损仲万历进士官至山东廵抚事蹟具明史文苑传

熊尚文兰曹读史日记四卷

尚文字益中丰城人万历进士官至工部右侍郎

涂一榛尚友斋论古【无卷数】

一榛字廷荐漳州镇海卫人万历进士官至右通政使

郑贤人物论三十四卷

贤字元直莆阳人官震泽县教谕

王志坚读史商语四卷

志坚字弱生更字淑士崑山人万历进士官至湖广提学佥事事蹟具明史文苑传

【臣】等谨案明史本传称志坚为南京兵部郎中时要同舍郎为读史社并撰一书曰读史啇语即是编也

锺惺史怀二十卷

惺见经类

【臣】等谨案明史本传称惺官南都礼部郎中时僦居秦淮水阁读史恒至丙夜有所见即笔之名曰史怀即是编也

张大龄元羽外编四十六卷

大龄眉州人

顾正谊诗史十五卷

正谊松江人万历中官中书舍人

冯士元测史剩语六卷

士元字迋对新昌人万历间贡生官至河南府教授

吴宏基史拾载补【无卷数】

宏基字伯持仁和人

【臣】等谨案是编前有自序似乎先着一书名史拾而此补之者

程至善史砭二卷

至善字于止休寜人

郭大有评史心见十二卷

大有字用亨江寜人

郑赓唐古质疑一卷

赓唐见经类

陈继儒读书镜十卷

继儒见杂史类

茅元仪青油史漫二卷

元仪见杂史类

宋存标史疑四卷

存标字子建华亭人崇祯间贡生候补翰林院孔目

张溥史论二编十卷

溥见经类

胡梦泰读史书後一卷

梦泰字友蠡铅山人崇祯进士官鄞县知县

朱明镐史纠【无卷数】

明镐字丰芑太仓人

【臣】等谨案是书考订诸史书法之谬及其事迹之抵牾者上自三国下迄元史每史各为一编

冒起宗拙存堂史括三卷

起宗见经类

孟称舜史发【无卷数】

称舜字子塞会稽人崇祯间诸生

杨时伟狂狷裁中十卷

时伟见编年类

张自勲廿一史独断三十一卷

自勲见编年类

【臣】等谨案此书每一史为一卷各纠其失而断以已意然未能一一核其虚实究其异同也

尚论编六卷

不着撰人名氏

国书考异六卷

不着撰人名氏

【臣】等谨案是书所考事蹟惟明洪武永乐两朝以实録野史及诸家文集碑志参证同异断其是非而攻驳郑晓今言者为多

卖菜言一卷

旧本题曰匪斋撰不着名氏

【臣】等谨案是编取明代人物各加评断书中称庄烈帝为思皇帝疑福王时人也

以上史评

沈枢通监总类二十卷

枢字持要德清人绍兴进士官至太子詹事光禄卿谥宪敏

吕祖谦十七史详节二百七十三卷

祖谦见经类

黄震古今纪要十九卷

震字东发慈谿人官至浙东提举事蹟具宋史儒林传

曾先之十八史略二卷

先之字从野庐陵人

张九韶元史节要十四卷

九韶字美和清江人洪武十年以荐授国子助教迁翰林院编修

范理读史备忘八卷

理字道济天台人宣德进士官至南京吏部侍郎

刘绩春秋左传类解二十卷

绩见经类

王涣两晋南北奇谈六卷

涣象山人弘治进士

【臣】等谨案是书旧本题宋王涣撰涣为仁宗庆历末睢阳五老之一世仅传涣所作五老会诗一首不闻其着此书郑樵以下诸家书目亦不着録惟考太学进士题名碑弘治丙辰科有王涣象山人明史艺文志有涣所着墨池手録三卷此本自称墨池王涣与号相合故定为明王涣所撰焉

分类通监四卷

不着撰人名氏

方澜读书漫笔十八卷

澜莆田人正德进士官礼部郎中

陈深诸史品节三十九卷

深见经类

唐顺之史纂左编一百二十四卷 左氏始末十二卷顺之见奏议类

茅坤史记钞六十五卷

坤见传记类

李纪史略详注补遗大成十卷

纪字大正金谿人

梁梦龙史要编十卷

梦龙字乾吉嘉靖进士官至吏部尚书諡贞敏

凌迪知左国腴词八卷 太史华句八卷 两汉隽言十六卷

迪知字穉哲乌程人嘉靖进士官至兵部员外郎

顔鲸春秋贯玉四卷

鲸字应雷慈谿人嘉靖进士官至太仆寺卿

穆文熙四史鸿裁四十卷

文熙见传记类

项笃夀全史论赞八十卷

笃夀见传议类

【臣】等谨案是书皆摘録诸史论赞亦自评也故登之史钞之列

彩线贯明珠秋檠録一卷

不着撰人名氏

【臣】等谨案是书盖史略蒙求之类所纪自伏羲至明武宗止则是嘉靖以後书也

秦瀹春秋类编三十二卷

瀹见传记类

薛虞畿春秋别典十五卷

虞畿海阳人

王思义宋史纂要二十卷

思义字允明松江人

汪应蛟古今彛语十二卷

应蛟字潜夫婺源人万历进士官至户部尚书諡文简

马维铭史书纂略二百二十卷

维铭字新甫平湖人万历进士官至兵部职方司主事

吴士奇史裁二十六卷

士奇字无奇歙县人万历进士官至太常寺卿

谢肇淛史觽十七卷

肇淛字在杭福建长乐人万历进士官至广西右布政使明史文苑传附见郑善夫传中

赵维寰读史快编四十四卷

维寰字无声平湖人万历中举人

金文龙史矕二十五卷

文龙字起潜古田人万历进士官至南京工部主事

周诗雅南北史钞【无卷数】

诗雅字迋吹武进人万历进士

王光鲁阅史约书五卷

光鲁字汉恭淮安人

【臣】等谨案是书专为读史者考订之用故附入史钞类

俞焕章读史图纂一卷

焕章字文伯宣城人

【臣】等谨案是书凡图五十有七上起三皇下迄明之神宗各以世系地域列而为图亦便於读史者之寻检今附入史钞与閲史约书同例

章大吉左记十二卷

大吉字惠伯山隂人万历间贡生官至南京国子典簿

彭以明二十一史论赞辑要三十六卷

以明庐陵人万历间诸生

孙笵左传分国纪事二十二卷

笵字匡仪钱塘人天启间举人

陈仁锡史品赤函四卷

仁锡见经类

杨以任读史集四卷

以任字维节瑞金人崇祯进士官国子监博士

文德翼宋史存二卷

德翼字用昭德化人崇祯进士官嘉兴府推官

施端教读史汉翘二卷

端教字匪莪泗州人

沈国元二十一史论赞三十六卷

国元字飞仲吴县人

张毓睿三国史瑜八卷

毓睿字圣初钱塘人

姚允明史书十卷

允明字汝服休寜人

俞文龙史异编十七卷

文龙晋江人

以上史钞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六十七

猜你喜欢
  卷二百六十六·列传第二十五·脱脱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十四(阙)·杨仲良
  唐鉴卷八·范祖禹
  卷三十八·佚名
  第二十七回 唐高祖立根基二十一帝·黄士衡
  雍正实录卷之一百四十四·佚名
  二十六 曹寅奏报江南收成并请圣安摺·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三 唐纪三·纪昀
  味腴室读书日记 光绪十三年丁亥·恽毓鼎
  ·请班师书·丁曰健
  卷二十六·佚名
  齐欲伐魏淳于髡谓齐王·佚名
  諡法卷二·苏洵
  第四十六章 元明的学术思想和文艺·吕思勉
  卷41·陈邦瞻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附录·强行父

      于三谢诗可观世变  江左诸谢,诗文见《文选》者六人。希逸无诗,宣远、叔源有诗不工。今取灵运、惠连、玄晖诗合六十四篇,为三谢诗。是三人者,诗至玄晖,语益工,然萧散自得之趣,亦复少减,渐有唐风矣。于此可以观世变也。(

  • 第二十八出 形变·李渔

    (净扮变形使者,带斧凿、推刨等物上)绝技曾经擅古今,微权造化不能侵。世人莫道形难变,欲变形骸早变心。小神非别,乃上帝殿前一个变形使者,又叫做人匠的便是。世上的人,只晓得那五官四肢与规模举动,都是天地生成,父母养就,胞胎落地

  • 二集卷二十六·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二集卷二十六古今体八十首【辛未五】题董邦逹西湖画册十四幅邦逹曾为西湖各景图以献兹临明圣游覧畅观信足娱志以境证画允擅传神旧有十景及灵隐云栖诸胜久羶芗人间者无不究妙吟奇所作即书邦逹册端以

  • 卷四百十八 列传二百五·赵尔巽

      袁甲三子保恒 毛昶熙   袁甲三,字午桥,河南项城人。道光十五年进士,授礼部主事,充军机章京,累迁郎中。三十年,迁御史、给事中,疏劾广西巡抚郑祖琛慈柔酿乱,又劾江西巡抚陈阡贿赂交通,皆罢之。户部复捐例,疏请收回成命。咸

  • 卷二一三 唐紀二十九·司马光

      起柔兆攝提格(丙寅),盡昭陽作噩(癸酉),凡八年。   玄宗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開元十四年(丙寅,公元七二六年)   春,正月,癸未,更立契丹松漠王李邵固為廣化王,奚饒樂王李魯蘇為奉誠王。以上從甥陳氏為東華公主,妻邵固;以成安公主

  • 卷一百七十七 至和元年(甲午,1054)·李焘

      起仁宗至和元年九月盡是年十二月   九月辛酉朔,權三司使、翰林學士、兼端明殿學士、翰林侍讀學士、禮部侍郎、知制誥楊察為戶部侍郎、提舉集禧觀事。內侍楊永德建請蔡、汴河置水遞鋪,察條其不便,罷之,永德毀察於帝

  • 元经卷四·王通

    经:晋成帝咸和元年春帝正月,帝卽位。二月丁亥赦改元。夏四月汝南人执内史祖济叛。甲子仆射攸卒。六月徐州刺史刘遐卒。秋七月江州刺史应詹薨。九月蜀人寇涪陵。冬十月汝南王佑薨。封魏后励。南顿马氏伏诛。十一月壬子大

  • 卷之二百八十五·佚名

    光绪十六年。庚寅。五月。己巳朔。上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皇太后安。至戊戌皆如之。外记注  ○庚午。吉林将军长顺奏、三姓副都统福魁、现在督办开矿事宜。请暂缓陛见。得旨、福魁已有旨令来京

  • 卷之二百八十三·佚名

    光绪十六年。庚寅。三月。庚午朔。上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皇太后安。至己亥皆如之。外记注  ○谕内阁、李瀚章奏、拏获着名海盗。请将出力人员奖励一摺。广东滨海等处。盗匪设立堂名。肆行劫

  • 第二讲·孙中山

    民权这个名词,外国学者每每把他和自由那个名词并称,所以在外国很多的书本或言论里头,都是民权和自由并列。欧美两三百年来,人民所奋斗的,所竞争的,没有别的东西,就是为自由,所以民权便由此发达。法国革命的时候,他们革命的口号

  • 卷九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万夀盛典初集卷九十六歌颂三十六【词臣二十八】万夀德音颂【有序】翰 林 院 庶 吉 士【臣】汪 份钦惟我皇上因廷【臣】恭祝万夀之请特沛德音谕以御极以来惟欲万国乂安敬天法祖垂令名於弈世今夀届六

  • 卷八·孙奇逢

    子罕第九子罕言利章夫子痛黜世之言利曰喻于利放于利深望人之安命曰不知命不受命利与命固尝言之矣至于仁孔子之所以立教也志仁好仁安仁利仁依仁不违仁不一而足岂孔子以立教其徒日侍而不知葢其记言之顷各有相对之情以为

  • 氾论训·刘安

    【原文】古者有鍪而绻领以王天下者矣,其德生而不辱,予而不夺。天下不非其服,同怀其 德。当此之时,阴阳和平,风雨时节,万物蕃息。乌鹊之巢可俯而探也,禽兽可羁而从也。岂必褒衣博带,句襟委章甫哉!古者民泽处复穴,冬日则不胜霜雪

  •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七·佚名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七一二)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如上说。差别者。有沙门.婆罗门作如是见.如是说。无因.无缘众生无智.无见。无因.无缘众生智.见。如是广说。乃至无畏王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礼佛足而去

  • 佛说开觉自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于色法中,应当了知五种见法,知已舍离。何等为五?一、自性颠倒见,二、有见,三、诬谤见,四、见,五、大见。“须菩提!受、想、行

  • 元阳子金液集·元阳子

    元阳子金液集,原题元阳子撰。元阳子疑即唐末道士羊参微。南宋《秘目》着录作「元阳子金液歌一卷」。今《正统道藏》本收入洞真部方法类。书中集录金液还丹诗三十一首,咏颂外丹,诗皆有注。其说以《道德经》、《参同契》为

  • 说鱄诸伍员吹箫·李寿卿

    楚平公时,奸臣费无忌借机杀了伍员全家,只有伍员一人在外镇守樊城得以幸免。费无忌派儿子费得雄假传王命召伍员入朝领赏,幸好楚公子芊建抱着儿子芊胜及时赶到,通知伍员。伍员将费得雄痛打一顿,与芊建父子逃往郑国。但郑子产

  • 春秋战国异辞·陈厚耀

    五十四卷,通表二卷,摭遗,一卷。清陈厚耀撰。陈厚耀著有《春秋长历》。此书选取群书所载与《春秋三传》、《国语》、《战国策》有异同者,分国编次,以备考证,其间作者已有所辨定。另外取《史记》十二诸侯表、六国年表合为《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