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尉迟纲传

尉迟纲字婆罗,是蜀国公尉迟迥的弟弟。

从小就是孤儿,与兄尉迟迥被舅舅收养。

太祖西征关、陇,尉迟迥、尉迟纲同母亲昌乐大长公主留在晋阳,后来才入函谷关。

跟随太祖征讨,常在帐内陪侍,出入卧室。

后来由于奉迎魏孝武帝有功,授殿中将军。

大统元年(535),授帐内都督,跟随仪同李虎击败曹泥。

又参与击败窦泰。

以战功封广宗县伯,食邑五百户。

后来参与收复弘农,攻克河北郡及沙苑之战,都立有战功。

尉迟纲勇猛有力,善于骑马射箭。

太祖对他十分宠爱,视为心腹。

在河桥之战中,太祖坐骑被乱箭射中,惊恐远奔。

尉迟纲与李穆等随从奋力作战,击退敌人,太祖才得以上马。

由于先后立功,食邑增加八百户,晋封公爵,被任命为平远将军、步兵校尉。

八年,加通直散骑常侍、太子武卫率、前将军衔,转任帅都督。

东魏围攻玉壁,尉迟纲跟随太祖前往救援。

九年春天,太祖又在邙山与东魏交战,大军失利,人心离散。

尉迟纲激励将士,尽心护卫。

升任大都督。

十四年,被任命为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加散骑常侍衔,食邑增加三百户。

不久,又升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侍中衔,晋封昌平郡公。

十七年,出任华州刺史。

魏废帝二年(553),授大将军,兼任领军将军。

后来皇帝另有图谋,言谈泄露。

太祖让尉迟纲指挥禁军,秘密做好准备。

不久,废去皇帝,拥立齐王,仍然任命尉迟纲为中领军,负责宿卫。

尉迟纲之兄尉迟迥率军讨伐蜀地,尉迟纲跟随太祖到城西送行,看见一只奔跑的野兔,太祖命令尉迟纲射它。

发誓道:“如果射中此兔,一定能攻克蜀地。”不一会儿,尉迟纲带着兔子返回。

太祖高兴地说:“事情平定后,一定赏给你漂亮的侍婢。”攻克蜀地后,赏赐他侍婢二人。

又经常跟随太祖向北到云阳打猎。

一次惊起了五只鹿,尉迟纲射中其中三只。

每次巡游会宴,太祖拿出珍奇异物让各位功臣射箭赌胜,总是尉迟纲获得最多。

孝闵帝登基后,尉迟纲以亲戚身份掌管禁军,授小司马。

又与晋公宇文护废去皇帝。

世宗即位,升任柱国大将军。

武成元年(559),晋封吴国公,食邑一万户,任泾州总管、五州十一防诸军事、泾州刺史。

当年,大长公主在京师去世,尉迟纲离职。

随即起用,恢复原任官职。

保定元年(561),被任命为少傅。

不久,授大司空。

二年,出任陕州总管、七州十三防诸军事、陕州刺史。

四年,晋公宇文护东征,给尉迟纲分派带甲士卒,留下镇守京师。

尉迟纲认为天子在皇宫,内部定无忧虑,于是请求出外,屯兵咸阳。

大军回来后,尉迟纲又回陕州。

天和二年(567),由于尉迟纲治理有功,赏赐帛千段、谷六千斛、钱二十万,食邑增加四百户。

陈公宇文纯等人护送皇后阿史那氏将从突厥入境,诏命派尉迟纲与大将军王杰率军到边境迎护。

三年,追论河桥之功,封其一个儿子为县公,食邑一千户。

四年五月,在京师去世,享年五十三岁。

追赠太保、十二州诸军事、同州刺史。

谥号为“武”。

第三个儿子尉迟安,以嫡子身份承袭爵位。

大象末年,官至柱国。

尉迟安之兄尉迟运,另外有传。

尉迟运之弟尉迟勤,从少年时就历任显赫官职。

大象末年,任青州总管。

起兵响应伯父尉迟迥,事见《尉迟迥传》。

尉迟安之弟尉迟敬,娶世宗之女河南公主为妻,官至仪同三司。

猜你喜欢
  卷四百二十七·列传第一百八十六·道学一·脱脱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三十九·杨仲良
  卷二十七·张九成
  第四十四回 分杯羹太公受难 降齐地郦生逞功·黄士衡
  第一二○申光绪七年十一月八日一一三一○-二·佚名
  卷八十四上下·郝经
  卷二十五·宇文懋昭
  五 伍舍·周作人
  张木式传·脱脱
  卷二百十三·佚名
  食货三二·徐松
  卷三十九·纪昀
  卷四十、道光世局·黄鸿寿
  庄俊·周诒春
  二十四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出 嘱婢·李渔

    (老旦扮丫鬟上)前世不曾修,今生作女囚。幽藏深窖里,夜夜伴光头。自家非别,乃是空和尚瞒人偷买的丫鬟,叫做妙香的便是。当初原是好人家儿女,只因爹娘丧早,卖入宦家为婢,主母妒忌不容,又交与媒婆转卖。谁想被是空这个秃贼,用计买了

  • 第七出 却婚·陆采

    【似娘儿】〔外上〕松柏古心存。嗟玉树寂寞无人。兰心蕙性闺房润。雀屛欲启。鸾俦未偶。闲中慢自评论。事不关心。关心者乱。下官六十余岁。止有一女。名曰无双。年纪长成。不曾许嫁。我意欲招一佳壻在门。只没有一

  • 渺小·徐志摩

    我仰望群山的苍老 他们不说一句话。 阳光描出我的渺小, 小草在我的脚下。 我一人停步在路隅, 倾听空谷的松籁; 青天里有白云盘踞—— 转眼间忽又不在。

  • 王之涣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王之涣(688—742),字季陵,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后迁居绛郡(今山西新绛县)。曾任冀州衡水主簿,不久被诬罢职,遂漫游北方,到过边塞。闲居十五年后,复出任文安县尉,唐玄宗天宝元年卒于官舍。 王之涣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边塞诗人,曾

  • 大明宪宗纯皇帝宝训卷之一·刘吉

    光禄大夫柱国少傅兼太子太傅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臣吕 本谨校 南京礼部祠祭清吏司郎中臣陈治本 南京兵部职方清吏司主事臣朱 锦 南京工部虞衡清吏司郎中臣吕胤昌谨阅圣学○天顺八年六月丁酉上将开经筵命少保吏部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序·佚名

    据广本补朕惟国必有史以记载一代为治之迹若唐虞之典谟孔子之春秋其体裁虽不同而其义主于明君道叙臣事昭治制示劝惩则未尝或异也后世纪传拟典谟编年拟春秋而实录兼之自唐以来相沿纂述盖有莫之能废者矣洪惟我祖宗列圣前

  • 卷之三百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六十九·佚名

      顺治九年。壬辰冬。十月。己亥朔。祭太庙上亲诣行礼  ○遣官祭四祖陵福陵昭陵  ○颁顺治十年时宪历  ○顺天府举行乡饮酒礼。  ○叙辰州战功。加总兵官都督同知一等阿达哈哈番、兼一拖沙喇哈番徐勇、左

  • 完颜欢都传·脱脱

    欢都,是完颜部人。他的祖父石鲁,与昭祖同时代、同部落,而且同名,彼此情投意合,发誓说:“活着一处居住,死了一处埋葬。”当地人把昭祖称为勇石鲁,把石鲁称为贤石鲁。起初,乌萨扎部有个叫罢敌悔的美女,被青岭东边的混同江蜀束水人

  • 左良玉传·张廷玉

    左良玉,字昆山,临清人。早年曾官任辽东车右营都司。崇祯元年(1628),宁远城发生兵变,巡抚毕自肃自杀而死,良玉因为此事丢官回了家乡。后来恢复了官职。总理马世龙让他跟随游击将军曹文诏前去援助玉田、丰润两地,接连攻战了洪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三十六上·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三十六上 洪武元年十一月戊戌朔。 己亥,上诣太庙告曰:“臣以今年十一月初三日冬至,祀上帝于南郊,先告祖考监知。历代有天下者,未尝不以祖配天,兹臣独不敢者,以臣功业犹有未就,政治或有缺失,惧有责焉。况

  • 卷八 离娄章句下·孟子

    一孟子曰:“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文王生于岐周,卒于毕郢,西夷之人也。地之相去也,千有余里;世之相后也,夭有余岁。得志行乎中国,若合符节。先圣后圣,其揆一也。”----------二子产听郑国之政,以其乘舆济人于

  • 原序·李廉

    传春秋者三家左氏事详而义疎公谷义精而事略有不能相通两汉专门各守师说至唐啖赵氏始合三家所长务以通经为主陆氏纂集已为小成宋河南程夫子始以广大精防之学发明奥义真有以得笔削之心而深有取于啖赵良有以也髙宗绍兴初

  • 程氏经説卷五·佚名

    春秋春秋鲁史记之名也夫子之道既不行于天下于是因鲁春秋立百王不易之大法平王东迁在位五十一年卒不能复兴先王之业王道絶矣孟子曰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适当隠公之初故始于隠公隠公名息姑惠公子惠公元妃孟子

  • (二十四)朱子论为学·钱穆

    以上略述朱子论禅学。自论敬论静以下,直至论象山论禅学各章,皆可谓是朱子论心学工夫者,惟已时时牵涉到论为学处。朱子既主内外本末一体,则为学之与养心,亦皆由此一体来,亦皆所以完成此一体。本章当续述朱子论为学。朱子论心

  • 法海观澜卷第四(目录)·智旭

    【密宗要典】妙臂菩萨所问经苏婆呼童子经苏悉地羯罗经金刚顶瑜伽念珠经持明藏尊那菩萨大明成就仪轨经

  •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二十二卷·湛然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二十二卷唐毗陵沙门湛然述即起下正明起誓中。初约众生起于初誓。次约烦恼起于次誓。若己若他并缘无始经历之境。故并约事以辨悲心及论发誓。并须缘理。故下诸誓皆约三谛。三谛复须寄别显总。

  • 瓶花斋集·袁宏道

    《瓶花斋集》是明代袁宏道撰诗文集,十卷。瓶花,插在瓶中供人观赏的花。作者好插花,故以之名斋。明曾可前《瓶花斋集序》:“石公《瓶史》,以谐谑为文章,余读而好之”,“顷又示余《瓶花斋集》。瓶可以史,复可以文,可以诗,瓶何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