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长孙览传

长孙览,字休因,河南洛陽人。

祖父长孙稚,西魏太师、假黄钺、上党文宣王。

父亲长孙绍远,北周小宗伯、上党郡公。

长孙览生性弘雅,有器量,略涉书记,尤通音律。

西魏大统中(535~551),他开始任东宫亲信。

北周明帝时,任大都督。

周武帝任藩王时,与长孙览亲近,即位后,对他更加礼遇,越级提拔他当车骑大将军。

每每公卿们上奏,必让他先读一读。

长孙览有口才,声气俱壮,凡是他宣读诏书,百官都看着他,皇上每每赞赏他。

长孙览起初名叫长孙善,皇帝对他说:“我让你先览奏章。”于是赐他名“览”。

到杀宇文护后,因功晋封薛国公。

其后历任小司空。

随皇上平定齐国,进位任柱国,封他第二个儿子长孙宽为管国公。

北周宣帝时,升任上柱国、大司徒,不久历任同、泾二州刺史。

高祖为北周丞相时,转任宜州刺史。

开皇二年(582),隋国将进攻江南,调长孙览当东南道行军元帅,统领八大总管出兵寿陽,水陆并进。

军临长江,陈国人十分惊恐。

适逢陈宣帝去世,长孙览想乘机消灭陈国,监军高赹以礼不伐丧而退军。

高祖曾让长孙览与安德王杨雄、上柱国元谐、李充、左仆射高赹、右卫大奖军虞庆则、吴州总管贺若弼等一同饮宴。

皇上说:“我过去在北周时,备展诚节,但苦于被猜忌,每每寒心。

为臣下的到了这地步,怎么能受得了?我对各位,道义上是君臣,恩情上像父子,我当与各位共享福气,如非造反之罪,概不追究。

我也知你十分忠诚,特将太子交给你,你应多帮助他,庶几得以渐渐亲近。

我对大臣们的厚望,实在在你身上,你应该明白我的意思。”对他的恩典礼遇就是这样。

皇上又为蜀王杨秀纳长孙览之女为王妃。

其后因遭母丧而离职。

一年多后,让他复职。

不久他转任泾州刺史,所在之处,均有政绩。

在官任上去世。

他儿子长孙洪继承爵禄,历任宋州顺州临州三州刺史、司农少卿、北平太守。

猜你喜欢
  卷三十四·本纪第三十四·脱脱
  卷八十九 南凉録二·崔鸿
  第七回 啖人肉烹食段钦使 讨乱酋击走刘武周·蔡东藩
  大明宪宗纯皇帝宝训卷之三·刘吉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九十三·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六十五·佚名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三十·阿桂
  两汉笔记卷十一·钱时
  苏腢传·刘昫
  卷一·佚名
  卷三十九·杨士奇
  卷十九·黄训
  名公书判清明集卷之六·佚名
  中法会订越南条约十款·佚名
  166.颜真卿刚强不屈·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甘布衣复(山窗余稿)·顾嗣立

    复字克敬,余干人。至正之乱,张仲举侨居云锦山中,克敬与甘彦初、张可立往从之游。仲举少许可,于三君独加重焉。洪武初,三君皆以前元遗才为士林推重。当时评彦初诗如美女簪花,可立诗如贞女守节。克敬篇什散漫,仅存手墨于同里赵

  • 姚燧·隋树森

    姚燧(一二三八--一三一三),字端甫,号牧庵,洛阳(今属河南省)人。三岁而孤,依伯父姚枢成人。三十八岁被荐为秦王府学士。至元间,官陕西汉中遂提刑按察司副使、翰林直学士、大司农丞。元贞元年(一二九五)

  • 卷四百八十八 列传二百七十五·赵尔巽

      ◎忠义二   ○朱国治 杨应鹗马弘儒等 周岱生 杨三知孙世誉 翟世琪 刘嘉猷 高天爵 李成功张善继等 嵇永仁王龙光等 叶有挺萧震等戴玑 刘钦邻崔成岚 黄新德 柯永升随光启等 道禅 李茂吉 刘崐马秉伦 刘镇宝 罗鸣序

  • 东都事略卷八十三·王称

    列传六十六  吕惠卿字吉甫泉州晋江人也举进士为真州推官曾公亮荐为集贤校勘熙寜二年王安石领制置三司条例司以惠卿为检详迁集贤校理崇政殿说书方是时建青苖助役水利均输之政置提举官行其法于天下谓之新法一时奏请皆

  • 七三一 军机大臣奏各省解到违碍各书分别办理情形片·佚名

    七三一 军机大臣奏各省解到违碍各书分别办理情形片乾隆四十五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查各省送到违碍各书,节经臣等开单进呈在案。兹又据各省督抚等将应营销毁各书陆续解到,交该纂修等详加阅看。查出《秘书》、《兵衡》等九十

  • 评鉴阐要卷十二·乾隆

    明世宗诏议崇奉兴献王典礼杨廷和等言宜如汉定陶王宋濮王故事目嘉靖欲推崇自出本属人子至情诸臣必执宋时濮议相持无论事理不同且亦无以慰尊亲本愿盖旁支入承大统于孝宗固有为后之义然以毛里至亲改称叔父实亦情所不安嘉

  • 卷一·佚名

    当初元朝的人祖,是天生一个苍色的狼,与一个惨白色的鹿相配了,同渡过腾吉思名字的水,来到于斡难名字的河源头,不儿罕名字的山前住着,产了一个人,名字唤作巴塔赤罕。巴塔赤罕生的子名塔马察,塔马察生的子名豁里察儿蔑儿千,豁里察

  • 卷八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八十七典礼志十八旗丧礼【王公等丧礼 公主王妃等丧礼 王公等茔制 官员丧礼】王公等丧礼和硕亲王薨上辍朝三日会丧者和硕亲王以下奉恩将军以上民公侯伯都统尚书子爵以下佐领骑都尉以上及

  • 第5章 王制·戴圣

    天子为臣下制定傣禄和爵位。以爵位来说,有公、侯、伯、男,士、共五等。诸侯为其臣下制定的爵位,有上大夫卿、下大夫、中士、下士,也是总共五等。天子的禄田是一千里见方,侯的禄田是百里见方;伯则七十里见方,子、男是五十里见

  • 梵志占相品第五·马鸣

    当尔之时,众善普会,殃患消灭。快乐无极,王因是喜,赦降天下。欣庆来集,如众川流,如天帝释。生子瞿或,如安祥天,生子童男。如毗沙门,生子宝瓶,菩萨诞育。王亦欢喜,菩萨体软,如天初生。乳母收养,如育婴孩,请诸旧德。晓事母人,围卫拥护,不

  •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二十三[宋磻]·惟白

    东京法云禅寺住持传法佛国禅师(臣)惟白集对机门南岳怀让禅师第十四世洪州泐潭山真净禅师法嗣洪州分宁兜率从悦禅师姓熊氏。虔州人。少依普圆院崇上人出家。未冠圆具。首习经论。次慕参问。缘契洞山真净禅师。开堂日。

  • 卷第六十九·佚名

    实叉难陀译八十华严经尔时,善财童子了知彼婆珊婆演底夜神初发菩提心所生菩萨藏、所发菩萨愿、所净菩萨度、所入菩萨地、所修菩萨行、所行出离道、一切智光海、普救众生心、普遍大悲云、于一切佛刹尽未来际常能出生普贤

  • 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十(之二)·子璇

    长水沙门子璇集二正明现境十。一因所因执二。一约其所解。阿难当知。是善男子。穷诸行空于识还元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 行阴虽尽已灭生灭。返识循元未归寂灭。故云精妙未圆。以识未破。正在细生灭故。精妙即精

  • 卷第三十九·白岩净符

    宗门拈古汇集卷第三十九 古杭白岩嗣祖沙门 净符 汇集 △南八 汝州首山省念禅师(南八风穴沼嗣) 示众。拈竹篦曰。唤作竹篦则触。不唤作竹篦则背。汝诸人且唤作什么。时叶县省在会下。乃近前掣得抛向阶前。却曰是什

  • 漆园指通后序·净挺

    庄子之书为晋儒所称引至唐天宝而名其书为经可谓尊之至矣然自郭向而外或注或论或讲疏率各出其所见以上窥乎庄子著书之指而于寓言洸洋自恣之意亦少失矣夫庄子之论道也自然而然而卒莫知其所以然故得庄之深者不求甚解者也

  • 梨树县乡土志·佚名

    梨树县原名奉化县,古称偏脸城,俗称买卖街。当时奉化县地处边北扼要之地,是“盗寇出没”“顽民盗风不息”之地,统治者为了教化当地“顽民”,故大肆宣传要“遵奉王化”,因此起名为奉化县.梨树城并非是一座城,而是一个小村落,“传

  • 太上升玄消灾护命妙经·佚名

    太上升玄消灾护命妙经。撰人不详,约出於南北朝末或隋唐之际。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云笈七签》卷119录。元始天尊劝人洞观无空。  

  • 诗解颐·朱善

    明人朱善撰。全书四卷,其体例:“不载经文,但以诗之篇题标目,大抵推衍朱子《集传》为说;亦有锲而不说者,则并其篇目略之”,其论诗先分章而论,后乃以“总论”阐明诗旨、发挥题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有说云:“其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