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八十七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八旗通志卷八十七

典礼志十

八旗丧礼【王公等丧礼 公主王妃等丧礼 王公等茔制 官员丧礼】王公等丧礼

和硕亲王薨

上辍朝三日会丧者和硕亲王以下奉恩将军以上民公侯伯都统尚书子爵以下佐领骑都尉以上及本翼宗室集於外固伦公主和硕福晋以下奉恩将军恭人以上集於内全设仪仗并鞍马空马各十五匹彩棺朱髤饰金龙内衬五层丧主【王长子无则长孙承重】及余子皆剪髪辫去冠饰主妇【王福晋无则承以冢妇】及诸妇以下皆去首饰散髪成服王所属官员俱成服初祭

上赐牛一羊八酒九瓶纸钱三万次祭

赐同加封諡给造坟银五千两命工部立碑坟前并建

碑亭翰林院撰给碑文初祭除

上赐羊纸外自备引旛一杆金银锭七万纸钱四万祭馔三十席羊九只次祭同百日期年用金银锭一万纸钱一万祭馔十五席羊九只

上赐羊纸遣官诣坟致祭二次王所属宗室官员於坟前门外跪迎俟所遣官过随入读祝祭奠毕仍送

谕祭官至迎接所望

阙谢

恩行三跪九叩头礼世子薨

上辍朝二日会丧者和硕亲王以下奉恩将军以上民公侯伯都统尚书子爵以下参领以上集於外固伦公主和硕福晋以下奉恩将军恭人以上集於内全设仪仗并鞍马空马各十四匹初祭

上赐牛一羊八酒九瓶纸钱二万五千次祭

赐同给造坟银四千两初祭除

上赐羊纸外自备引旛一杆金银锭六万五千纸钱四万祭馔三十席羊九只次祭同百日期年用金银锭一万纸钱一万祭馔十五席羊九只彩棺朱髤绘龙殓衬造坟封諡立碑

谕祭等项俱如和硕亲王例郡王薨

上辍朝二日会丧者和硕亲王以下奉恩将军以上民公侯伯都统尚书子爵以下参领以上集於外固伦公主和硕福晋以下奉恩将军恭人以上集於内全设仪仗并鞍马空马各十四匹初祭

上赐牛一羊六酒七瓶纸钱二万三千次祭

赐同给造坟银三千两初祭除

上赐羊纸外自备引旛一杆金银锭六万纸钱三万七千祭馔二十五席羊七只次祭同百日期年用金银锭一万纸钱一万祭馔十三席羊七只彩棺朱髤绘龙殓衬造坟封諡立碑

谕祭等项俱如和硕亲王例贝勒薨

上辍朝一日会丧者世子郡王以下奉恩将军以上民公侯伯都统尚书子爵以下本旗佐领集於外和硕公主世子郡王福晋以下奉恩将军恭人以上集於内全设仪仗并鞍马空马各十三匹初祭

上赐牛一羊四酒五瓶纸钱一万五千次祭

赐同给造坟银二千两初祭除

上赐羊纸外自备引旛一杆金银锭五万纸钱三万五千祭馔二十席羊五只次祭同百日期年用金银锭一万纸钱一万祭馔十席羊五只彩棺朱髤绘蟒殓衬造坟封諡立碑

谕祭等项俱如和硕亲王例不造碑亭贝子薨会丧者贝勒以下奉恩将军以上民公侯伯都统尚书子爵本旗参领郎中以上集於外贝勒夫人以下奉恩将军恭人以上集於内全设仪仗并鞍马空马各十二匹用彩棺朱髤绘蟒内衬三层初祭

上赐羊五只酒五瓶纸钱一万次祭

赐同给造坟银一千两初祭除

上赐羊纸外自备引旛一杆金银锭四万纸钱三万祭馔十五席羊三只次祭同百日期年用金银锭八千纸钱八千祭馔八席羊五只封諡立碑

谕祭等项俱如贝勒例镇国公卒会丧者贝子以下奉国将军以上集於外郡君贝子夫人以下集於内全设执事并鞍马空马各十匹初祭

上赐羊四只酒四瓶纸钱九千次祭

赐同给造坟银五百两初祭除

上赐羊纸外自备引旛一杆金银锭三万纸钱二万一千祭馔十五席羊三只次祭同百日期年用金银锭七千纸钱七千祭馔七席羊四只彩棺殓衬封諡立碑

谕祭等项俱如固山贝子例辅国公卒会丧者贝子以下奉国将军以上集於外郡君贝子夫人以下集於内全设执事并鞍马空马各八匹初祭

上赐羊四只酒四瓶纸钱八千次祭

赐同给造坟银五百两初祭除

上赐羊纸外自备引旛一杆金银锭二万纸钱一万二千祭馔十五席羊三只次祭同百日期年用金银锭六千纸钱六千祭馔七席羊四只彩棺殓衬封諡立碑

谕祭等项俱如镇国公例镇国将军卒辅国公以下奉国将军以上集於外用朱棺衬一层设执事并鞍马七匹初祭

上赐羊二只酒二瓶纸钱五千次祭

赐同初祭除

上赐羊纸外自备引旛一杆金银锭六千纸钱一千祭

馔六席羊三只次祭同

上仍赐羊纸遣官祭一次翰林院撰给祭文迎接谢恩如例立碑候

旨行辅国将军卒会丧者镇国将军以下集於外用朱

棺衬一层设执事并鞍马五匹初祭

上赐羊一只酒一瓶纸钱四千次祭

赐同初祭除

上赐羊纸外自备引旛一杆金银锭五千纸钱一千祭

馔五席羊三只次祭同

上仍赐羊纸遣官祭一次内阁撰给祭文迎接谢恩如例自立碑内阁撰给碑文奉国将军卒会丧者辅国将军以下集於外用朱棺衬一层设执事并鞍马四匹初祭次祭

上共赐羊一只酒二瓶纸钱六千初祭自备引旛一杆金银锭四千纸钱四千祭馔四席羊一只次祭同

上所赐羊纸亦在数内

上仍赐羊纸遣官祭一次迎接谢

恩如例奉恩将军卒不会丧用朱棺衬一层设执事并

鞍马三匹初祭次祭

上共赐羊一只酒二瓶纸钱三千初祭自备引旛一杆金银锭三千纸钱三千祭馔三席羊一只次祭同不撰祭文宗室卒用朱棺衬一层鞍马二匹初次祭用引旛一杆金银锭三千纸钱三千祭馔二席羊二只八分以内和硕亲王已娶妻未封之子卒用鞍马七匹郡王子用鞍马六匹贝勒子用鞍马五匹贝子之子卒用鞍马四匹镇国公辅国公之子卒用鞍马三匹建造墓室听便八分内无品级宗室卒所用马羊金银锭纸钱祭馔照镇国将军例和硕亲王以下贝子以上薨镇国公辅国公卒俱由宗人府题请

赐封諡得

旨赐諡内阁拟諡以

闻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卒应否与諡宗人府具题请旨奉国将军以下不疏请葬期亲王期年而葬郡王贝勒七月而葬贝子以下公以上五月而葬凡应会丧者进衙门用常服办事如至丧家及坟所仍用丧服

御前公侯伯内大臣护军统领护军参领以上官员及

部员不应会丧者奉

旨遣往方许赴丧其余各旗护军统领护军参领护卫各随本府王等赴丧各官命妇亦随本府王妃等赴丧不许私往

公主王妃等丧礼

亲王福晋薨会丧者和硕亲王以下奉国将军以上集於外固伦公主亲王福晋以下奉国将军恭人以上集於内设仪仗鞍马六匹用彩棺内衬五层王下官员帽除缨官员妻俱丧服初祭次祭日

上赐牛一只羊八只酒九瓶纸钱二万余仪与亲王丧同世子福晋薨会丧者世子郡王以下奉恩将军以上固伦公主以下奉恩将军恭人以上属员服丧及棺衬俱如亲王福晋例设仪仗鞍马五匹初祭次祭日

上赐牛一只羊六只酒七瓶纸钱一万五千余仪与世子同郡王福晋与世子福晋丧同贝勒夫人薨惟固伦公主亲王福晋不会丧属员服丧及棺衬俱如郡王福晋例设仪仗鞍马四匹初祭次祭日除

上赐羊五只酒五瓶纸钱一万余仪与贝勒丧同贝子夫人薨会丧者贝勒以下集於外郡主贝子夫人以下集於内属员服丧俱如贝勒夫人例用彩棺内衬三层设仪仗鞍马三匹初祭次祭日

上赐羊三只酒三瓶纸钱七千余仪与贝子丧同镇国公夫人卒会丧贝子以下集於外郡君贝子夫人集於内属员服丧及棺衬执事马匹俱如贝子夫人例初祭次祭日

上赐羊二只酒二瓶纸钱六千余仪与镇国公丧同辅国公夫人卒惟郡君不会丧属员服丧及棺衬执事马匹俱如镇国公夫人例初祭次祭日

上赐羊二只酒二瓶纸钱五千余仪与辅国公丧同固伦公主薨会丧者和硕亲王以下奉国将军以上集於外固伦公主亲王福晋以下奉国将军淑人以上集於内所属官员俱丧服全设仪仗并鞍马六匹用彩棺衬五层

上共赐牛一羊八酒九瓶纸钱二万余仪节与亲王丧同若下嫁外藩翰林院撰拟祭文遣官致祭和硕公主薨会丧者世子郡王以下奉恩将军以上固伦公主以下奉恩将军恭人以上所属官员俱丧服全设仪仗并鞍马五匹用彩棺衬五层

上共赐牛一羊六酒七瓶纸钱一万七千仪节与世子福晋同郡主丧仪与郡王福晋同县主丧仪与贝勒夫人同郡君丧仪与贝子夫人同县君丧仪与镇国公夫人同乡君丧仪与辅国公夫人同若下嫁外藩均遣官致祭如仪亲王侧福晋丧与世子福晋同惟

谕祭一次礼部疏请候

旨遵行不撰祭文世子侧福晋丧与郡王福晋同郡王侧福晋丧与贝勒夫人同贝勒侧夫人丧与贝子夫人同贝子侧夫人丧与镇国公夫人同镇国公侧夫人丧与辅国公夫人同辅国公侧夫人丧辅国公以下会丧余与辅国公夫人同

王公等茔制

王府茔制亲王享堂五间门三间描画五彩飞金小花围墙一百丈门外房五间碑亭一座守塜人十家世子郡王享堂三间门三间画五彩小花围墙八十丈门外房三间碑亭一座守塜人八家【固伦公主同】贝勒贝子享堂三间门三间红油围墙七十丈门外房三间守塜人六家【和硕公主郡主同】镇国公辅国公享堂三间门三间红油围墙六十丈守塜人四家【县主郡君县君同】

葬费亲王造坟银五千两世子造坟银四千两郡王造坟银三千两贝勒造坟银二千两贝子造坟银一千两镇国公辅国公镇国将军造坟银均五百两辅国将军造坟银四百两

王府碑制亲王石碑交龙首高四尺五寸碑身高九尺濶三尺八寸七分龙趺高四尺五寸郡王石碑交龙首高三尺九寸碑身高九尺濶三尺八寸龙趺高四尺三寸贝勒石碑交龙首高三尺六寸碑身高九尺濶三尺七寸三分龙趺高四尺一寸贝子石碑交龙首高三尺四寸碑身高九尺濶三尺六寸六分龙趺高四尺镇国公辅国公石碑交龙首高三尺三寸碑身高九尺濶三尺六寸三分龙趺高三尺九寸

镇国将军碑式照一品例辅国将军碑式照二品例

王府造碑料价亲王碑价银三千两世子碑价银二千五百两郡王碑价银二千两贝勒碑价银一千两贝子碑价银七百两镇国公辅国公碑价银各四百五十两镇国将军碑价银三百五十两辅国将军碑价银三百两

顺治五年十月定

赐诸王以下修造园茔银两以和硕礼亲王与衆不同特赐银一万两

乾隆十二年三月

谕据公九如奏请指俸借银三千两修伊高祖英亲王阿济格园寝英亲王原系国家宣力名王今伊园寝年久倾颓不必借俸修理着即加恩交与工部拨官帑修理

三十八年二月

谕睿亲王多尔衮当

世祖章皇帝冲龄践阼时摄政有年威福自专不能恪尽臣节身殁之後因其属人首告经诸王大臣定罪除封成案具在第我朝定鼎之初睿亲王实先率衆入关肃清京辇檄定中原前劳未可尽冺今其後嗣废絶而茔域之在东直门外者岁久益就榛芜亦堪悯

恻着交内务府派员前往相视将墙屋倾颓者酌加缮茸仍为量植松楸并准其近支王公等以时祭扫用昭朕笃念成勲瑕瑜不掩之至意

四十二年

谕现在修理履端郡王坟茔着加恩於养心殿内库赏银二万两

官员丧礼

异姓公和硕额驸卒用朱棺衬一层设执事并鞍马七匹初祭用引旛一杆金银锭八千纸钱八千祭馔八席羊四只次祭同侯伯卒用朱棺衬一层设执事并鞍马六匹初祭用引旛一杆金银锭七千纸钱七千祭馔七席羊四只次祭同一品官卒用朱棺衬一层设执事并鞍马五匹初祭用引旛一杆金银锭六千纸钱六千祭馔六席羊三只次祭同二品官卒用朱棺衬一层设执事并鞍马四匹初祭用引旛一杆金银锭五千纸钱五千祭馔五席羊三只次祭同三品官卒用朱棺衬一层设执事并鞍马三匹初祭用引旛一杆金银锭四千纸钱四千祭馔四席羊二只次祭同四品官卒用朱棺衬一层设执事并鞍马二匹初祭用引旛一杆金银锭三千纸钱三千祭馔三席羊二只次祭同五品官以下至有顶带官故用朱棺衬一层设执事并鞍马二匹初祭用引旛一杆金银锭二千纸钱二千祭馔二席羊一只次祭同异姓公以下至有顶带官父母妻及未分家子故用鞍马一匹其金银锭纸钱祭馔羊各照其父子夫品级用百日期年及常祭止许用金银锭一千纸钱一千祭馔三席羊一只

公侯伯茔制坟周围墙一面二十庹共八十庹四户看守一品二品官员坟周围墙一面各十七庹半共七十庹二户看守三品四品五品官员坟周围墙一面十五庹共六十庹一户看守安葬在各坟院内安葬六品官员以下有顶带官员以上如有亲戚坟院内安葬者周围砌墙一面六庹共二十四庹六品官员以下看坟不过二人

坟茔石兽一品茔地九十步坟高一丈八尺二品茔地八十步坟高一丈四尺三品茔地七十步坟高一丈二尺石兽并六四品茔地六十步五品茔地五十步坟高八尺石兽并四六品茔地四十步七品茔地二十步坟高六尺发步皆从茔心数至边五品以上用碑龟趺螭首六品以下用碣方趺圆首

官员碑制石像生民公侯伯石碑螭首高三尺二寸碑身高九尺濶三尺六寸龟趺高三尺八寸一品石碑螭首高三尺碑身高八尺五寸濶三尺四寸龟趺高三尺六寸二品石碑麒麟首高二尺八寸碑身高八尺濶三尺二寸龟趺高三尺四寸以上俱用石人二石马二石虎二石羊二石望柱二三品石碑天禄辟邪首高二尺六寸碑身高七尺五寸濶三尺龟趺高三尺二寸石马二石虎二石羊二石望柱二四品石碑圆首高二尺四寸碑身高七尺濶二尺八寸方趺高三尺石马二石虎二石望柱二五品石碑圆首高二尺二寸碑身高六尺五寸濶二尺六寸方趺高二尺八寸石马二石羊二石望柱二六品石碑圆首高二尺碑身高六尺濶二尺四寸方趺高二尺六寸七品石碑圆首高一尺八寸碑身高五尺五寸濶二尺二寸方趺高二尺四寸

顺治十八年议准在京部院满洲蒙古汉军大小文员守制一月服满即出理事私居持服尽三年丧礼外其奉差出兵文官以回京闻丧之日为始亦照定例遵行至各省驻防及在外出仕汉军文官伊父母在任病故者照例遵行在京病故者淮其离任回京以到日为始守制半年仍私居持服尽三年丧礼员缺另补

康熙七年

命内外八旗满洲蒙古汉军武官为其父母祖父母及过继父母祖父母居丧三月私居仍持服三年奉差出外者以囬家之日为始

康熙十二年议准旗下服制凡满洲蒙古汉军文官以上遇有父母丧事不计?准守制二十七月又承重孙为祖父母亦守制二十七月若长房无子次房之长子亦应承重守制二十七月俱准其百日剃头照旧进署办事仍在家居丧二十七月满日除服未除服之前凡穿朝服等处停其朝会雍正元年 定官民人等出殡除量造纸劄车马轿楼库外其余奇巧台阁等项槩行禁止鞍马衣箱等丧家力能自备者照定例数目备用其或力不能备除赁用棺罩执事外鞍马衣箱等项徒滋糜费应行禁止

乾隆二年

谕在京八旗文武各官遇有亲丧例于持服百日之後即入署办事原以旗员人少若令离任守制恐致悮公而伊等在二十七月之内仍各于私居持服以自尽其心惟是朝会祭祀之期或有执事或应陪祀之处仍俱一体行走未加分别俾尽孝思嗣後在京旗员有亲丧者二十七月之内凡遇朝会祭祀之礼一槩免其行走

钦定八旗通志卷八十七

猜你喜欢
  進書表·司马光
  卷三百四十七 元豐七年(甲子,1084)·李焘
  第十二回 戕县令刘邦发迹 杀郡守项梁举兵·蔡东藩
  东汉会要卷十一·徐天麟
  卷三十·杨士奇
  卷之一百四十六·佚名
  卷之一百二十二·佚名
  卷之一百六十三·佚名
  第一一○札光绪十年二月十二日一一三○五-四·佚名
  卷三十一·张守节
  杨锐传·梁启超
  民国四年(1915)六月十二日至八月九日·胡适
  卷一百七十四之七·雍正
  卷三十四·佚名
  外卷之二·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张艾·唐圭璋

      艾号船窗。   夜飞鹊   荷花   霓裳按歌地,凉影参差。还是珮解江湄。沧波正洗袜尘恨,流霞空沁铢衣。盈盈半输笑,向朱阑凝伫,欲诉心期。碧筒唤酒,恐娇娥、来下瑶池。   未许西风吹断,环步障千重,镇护金猊。落晚文

  • 第六十六回 红锦鞋袖里携来·陈端生

    第六十六回红锦鞋袖里携来诗曰:欲向望仙楼处幸,忽逢冲辇二宫娃。张惶战遗罗包,袖里乾坤得绣鞋。话说梁丞相一命大敞重门,早已一递一报地传入内堂。梁夫人正与长婿裘翰林在那里坐谈。一闻传报好惊慌,立起身来就出堂。一面

  • 國朝獻徵錄卷之八十七·焦竑

      江西二(知府 同知 通判 推官 知州 知縣 縣丞 教授 教諭 訓導)   ◆知府   序故葉太守宗茂事(朱升)   饒州府知府郎敏傳(實錄)   袁州府知府楊任傳(忠節錄)   南康知府翟溥福傳(黃佐)   江西饒州府知府

  • 第四十四回 尽愚孝适贻蜀乱 保遗孤终立代王·蔡东藩

      却说晋廷防备石虎,遣将调兵,慌张的了不得。忽有探马来报,赵兵退向东阳去了,建康城中,方稍稍安定。嗣闻石虎已回临漳,乃下诏解严,但授南中郎将桓宣为平北将军,都督江淝前锋征讨诸军事,领司州刺史,仍镇襄阳。石虎还都后,复遣

  • 第四十三回 悼贵妃促疾亡身 审聂女秉公遭谴·蔡东藩

      却说宪宗闻空中有声,疑是雷震,亟出宫门瞻望,只见天空有白气一道,曲折上腾,复有赤星如碗,从东向西,轰然作响,不禁为之悚惧。是夜心神不安,越宿临朝,即诏群臣详陈阙失。吏部给事中李俊,应诏陈言,略云:  今之弊政最大且急者,日

  • 张文襄公事略·佚名

    ●第一节绪言噫,是书也,胡为乎而作哉?曰张公之洞也。夫张公之洞之得名,以其先人而新,后人而旧。十年前之谈新政者,孰不曰张公之洞,张公之洞哉?近年来之守旧见,又孰不曰张公之洞,张公之洞哉?以一人而得新旧之名,不可谓非中国之人望

  • 李仕鲁传·张廷玉

    李仕鲁,字宗孔,濮州人。他少年聪颖、好学,足不出户达三年之久。听说鄱阳朱公迁得到宋代朱熹的传记,就前往他处,学习朱熹的学说。太祖因此得知了仕鲁的姓名。洪武年间,诏令访求精于朱氏学说的学者,有司举荐李仕鲁,李仕鲁入宫拜

  • 卷六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礼部志稿卷六十四明 俞汝楫 编章服备考文武冠服初定冠服志洪武元年礼官议上冕服以下制并及羣臣公侯以下朝祭冠服周制公侯伯以下朝祭皆用冕服燕居则用玄端服公侯伯子男朝天子则执圭以合瑞明帝时公卿列侯

  • 纲鉴易知录卷二九·吴楚材

    后汉纪后皇帝纲 己卯,二年,春正月,黄龙二见魏宁陵井中。目 先是魏地井中,屡有龙见,群臣以为吉祥,魏主髦曰:“龙者,君德也。上不在天,下不在田,而数屈于井,非嘉兆也。”作潜龙诗以自讽,司马昭见而恶之。纲 庚辰,三年,春

  • 卷一百三十五 历代二·黎靖德

      大乱之后易治,战国嬴秦汉初是也。〔扬〕   周太繁密,秦人尽扫了,所以贾谊谓秦"专用苟简自恣"之行。秦又太苟简自恣,不曾竭其心思。太史公董仲舒论汉事,皆欲用夏之忠。不知汉初承秦,扫去许多繁文,已是质了。〔至〕学蒙

  • 卷一百九十二·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一百九十二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嘉礼六十五观象授时春秋庄公七年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见【注恒常也谓常见之星辛卯四月五日月光尚防盖时无云日光不以昏没 疏夜者自昏至

  • 二十六  明鬼·墨子

    子墨子言曰:“逮至昔三代圣王既没,天下失义,诸侯力正。是以存夫为人君臣上下者之不惠忠也,父子弟兄之不慈孝弟长贞良也,正长之不强于听治,贱人之不强于从事也。民之为淫暴寇乱盗贼,以兵刃、毒药、水火,退无罪

  • 卷七十一(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菩萨见实会净居天子赞偈品第二十三之二力生天子。说偈赞曰:若诸因缘业,及所得果报。此体性悉空,佛说如师子。随顺力天子。说偈赞曰:若以业因缘,增长於诸果。两足尊能知,是故佛无等。顺行力天子。说偈赞曰:修习如是界,造作如

  • 卷十九·佚名

    释初品中三十七品【经】&ldquo;菩萨摩诃萨,以不住法住般若波罗蜜中,不生故应具足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圣道分。&rdquo;【论】问曰:三十七品是声闻、辟支佛道,六波罗蜜是菩萨摩诃萨道,何以

  • 蛤藻集·老舍

    小说集。老舍著。1936年11月由开明书店初版,共收入《老字号》、《断魂枪》、《且说屋里》等6个短篇和1个中篇,都写成于青岛。作品大都描写了旧时代的社会生活中的某些灰暗的角落,反映了由于封建经济长期受到帝国主义资本

  • 浮沚集·周行己

    南宋哲学家周行己著。陈振孙收编时有集十六卷,后集三卷,共十九卷。集久失传,从《永乐大典》所载,搜罗排比,共得九卷。诗二卷,文七卷。行己之学源于程颐,故集中在理气关系上有所反映。认为万物皆有太极,皆有两仪。太极

  • 大吉祥陀罗尼经·佚名

    一卷,赵宋法贤译,佛在苏珂嚩帝佛刹,为观自在菩萨说大吉祥菩萨所有之陀罗尼。使众生得大富贵。

  • 金刚般若义记·佚名

    佛典注疏。作者与卷数不详。敦煌遗书藏本。所疏为北魏菩提流支译《金刚经》,但仅存卷首证信序。序谓:所有教典可分为大乘满字法门与小乘半字法门,《金刚经》乃大乘满字所摄。在科分方面,本书反对采用传统的序、正、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