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中法会订越南条约十款

一八八五年六月九日,光绪十一年四月二十七日,天津。

大清国大皇帝、大法民主国大伯理玺天德,前因两国同时有事于越南,渐致龃龉,今彼此愿为了结,并欲修明两国交好通商之旧谊,订立新约,期于两国均有利益,即以光绪十年四月十七日在天津商订简明条约,光绪十一年二月二十八日奉旨允准者作为底本,为此两国特派全权大臣会商办理:大清国大皇帝钦差全权大臣文华殿大学士太子太傅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督一等肃毅伯爵李,钦差总理各国事务大臣刑部尚书管理户部三库左翼世职官学事务镶黄旗汉军都统锡,钦差总理各国事务大臣鸿胪寺卿邓;大法民主国大伯理玺天德钦差全权大臣赏给佩带四等荣光宝星并瑞典国头等北斗宝星驻扎中国京都总理本国事务巴特纳;各将所奉全权文凭互相校阅,均属妥协,立定条约如左:

第一款 越南诸省与中国边界毗连者,其境内,法国约明自行弭乱安抚。其扰害百姓之匪党及无业流氓,悉由法国妥为设法,或应解散,或当驱逐出境,并禁其复聚为乱。惟无论遇有何事,法兵永不得过北圻与中国边界,法国并约明必不自侵此界,且保他人必不犯之。其中国与北圻交界各省境内,凡遇匪党逃匿,即由中国设法,或应解散,或当驱逐出境。倘有匪党在中国境内会合,意图往扰法国所保护之民者,亦由中国设法解散。法国既担保边界无事,中国约明亦不派兵前赴北圻。至于中国与越南如何互交逃犯之事,中、法两国应另行议定专条。凡中国侨居人民乃散勇等在越南安分守业者,无论农夫、工匠、商贾,若无可责备之处,其身家产业均得安稳,与法国所保护之人无异。

第二款 中国既订明于法国所办弭乱安抚各事无所掣肘,凡有法国与越南自立之条约、章程,或已定者,或续立者,现时并日后均听办理。至中、越往来,言明必不致有碍中国威望体面,亦不致有违此次之约。

第三款 自此次订约画押之后起,限六个月期内,应由中、法两国各派官员,亲赴中国与北圻交界处所,会同勘定界限。倘或于界限难与辨认之处,即于其地设立标记,以明界限之所在。若因立标处所,或因北圻现在之界,稍有改正,以期两国公同有益,如彼此意见不合,应各请示于本国。

第四款边界勘定之后,凡有法国人民及法国所保护人民与别国居住北圻人等,欲行过界入中国者,须俟法国官员请中国边界官员发给护照,方得执持前往。倘由北圻入中国者,系中国人民,只由中国边界官员自发凭单可也。至有中国人民欲从陆路由中国入北圻者,应由中国官请法国官发给护照,以便执持前往。

第五款 中国与北圻陆路交界,允准法国商人及法国保护之商人并中国商人运货进出。其贸易应限定若干处,及在何处,俟日后体察两国生意多寡及往来道路定夺。须照中国内地现有章程酌核办理。总之,通商处所在中国边界者,应指定两处:一在保胜以上,一在谅山以北。法国商人均可在此居住,应得利益应遵章程,均与通商各口无异。中国应在此设关收税,法国亦得在此设立领事官,其领事官应得权利,与法国在通商各口之领事官无异。中国亦得与法国商酌,在北圻各大城镇拣派领事官驻扎。

第六款 北圻与中国之云南、广西、广东各省陆路通商章程,应于此约画押后三个月内,两国派员会议,另定条款,附在本约之后。所运货物进出云南、广西边界,应纳各税,照现在通商税则较减。惟由陆路运过北圻及广东边界者,不得照此减轻税则纳税;其减轻税则亦与现在通商各口无涉。其贩运枪炮、军械、军粮、军火等,应各照两国界内所行之章程办理。至洋药进口、出口一事,应于通商章程内定一专条。其中,越海路通商,亦应议定专条,此条未定之先,仍照现章办理。

第七款 中法现立此约,其意系为邻邦益敦和睦、推广互市,现欲善体此意,由法国在北圻一带开辟道路,鼓励建设铁路。彼此言明,日后若中国酌拟创造铁路时,中国自向法国业此之人商办;其招募人工,法国无不尽力劝助。惟彼此言明,不得视此条系为法国一国独受之利益。

第八款 此次所订之条约内所载之通商各款,以及将订各项章程,应俟换约后十年之期满,方可续修。若期将满六个月以前,议约之两国彼此不预先将拟欲修约之意声明,则通商各条约、章程仍应遵照行之,以十年为期,以后彷此。

第九款 此约一经彼此画押,法军立即奉命退出基隆,并除去在海面搜查等事。画押后一个月内,法兵必当从台湾、澎湖全行退尽。

第十款 中、法两国前立各条约、章程,除由现议更张外,其馀仍应一体遵守。至此次条约,现由大清国大皇帝批准及大法国大伯理玺天德批准后,即在中国京都互换。

光绪十一年四月二十七日

西历一千八百八十五年六月初九日

大清国钦差全权大臣李

钦差总理各国事务大臣锡

钦差总理各国事务大臣邓

大法民主国钦差全权大臣巴

一八八五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在北京交换批准。

猜你喜欢
  术事第二·陆贾
  第七十三回 讨成德中使无功 策魏博名相定议·蔡东藩
  卷第四十·胡三省
  附录·陆深
  筹饷篇第十六·王闿运
  辽史拾遗卷三·厉鹗
  ◎“大东亚”文学代表之一的杨之华丑态·佚名
  第四○○禀同治十一年十一月廿九日一二二一四--一·佚名
  卷八十七下下·郝经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九 宗室传九·纪昀
  七九七 直隶总督袁守侗奏汇缴应禁书籍情形折(附清单一)·佚名
  卷四十七·佚名
  尹火享传·脱脱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十八上·佚名
  卷一百四十八·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吴氏·唐圭璋

      吴氏,王安石妻。封越国夫人。   定风波   待得明年重把酒。携手。那知无雨又无风。

  • ●梦鹤轩梅澥诗钞题词·缪公恩

    符芝寿潜 寄到瑶编夜校雠琳琅满目不胜收国门拟易千金字溟海何关一勺投家学兰陵原有本诗名渖水定无俦怪来笔底江山助从宦江南十六秋 三五河东尽少年诗坛老将属幽燕清新雅调庾开府光爓文章李谪仙虚节尚然求直笔 【 先生

  • 白云樵唱集卷一·王恭

    (明)王恭 撰○五言古诗舟经彭蠡杨帆过彭蠡逺见匡庐色瀑布天上来芙蓉望中碧东林钟磬逺沽酒浔阳夕枫树忽鸣猿凄然念郷国题诸葛孔明像炎祚忽云季诸侯骋雄图栖栖刘豫州三顾何勤劬汉贼不两立一心抱区区临崩寄大事忠愤常郁纡

  • 卷二百九十三·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九十三银杏类五言古永叔内翰遗李太傅家新生鸭脚【宋】梅尧臣北人见鸭脚南人见胡桃识内不识外疑若橡栗韬鸭脚类绿李其名因叶高吾乡宣城郡多以此为劳种树三十年结子防山猱剥核手无

  • 王埜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王埜(?-1260)字子文,号潜斋,金华(今属浙江)人。嘉定十三年(1220)进士(《宋史。王埜传》谓嘉宁十二年进士,误)。真德秀帅潭州,延致幕下。绍定间,除枢密院编修兼检讨。淳祐间,历两浙转运判官、江西转运副使、知隆兴府,除知镇江

  • 蚁术词选·邵亨贞

    拟古十首乐府十拟,弁阳老人为古人所未为。素庵先生复尽弁阳所未尽,可谓一出新意矣。暇日先生以词稿寄示,且徵予作,既又获见携李诸俊秀所拟,益切奇出,阅诵累日无厌。因悟古人作长短句,若慢,则音节气概,人各不类,往往自成一家。至

  • 卷四百五十七 列传二百四十四·赵尔巽

      蒋东才刘廷 李承先 李南华 兄子得胜 董履高 董全胜牛师韩 曹德庆 马复震 程文炳 方耀 郑绍忠 邓安邦   蒋东才,字轶众,安徽亳州人。咸丰初,捻酋张洛行围城,筑炮台高阜,俯击城中,东才兄遇害,愤甚,乃创义团,为官军前驱。会

  • 东都事畧卷一百十九·王称

    外戚传一百二  司马迁谓受命帝王盖亦有外戚之助然任之以政假之以权则未有不为患者也祖宗鍳前世之祸徒尊以髙爵宠以厚禄使之贵而无位髙而无民此祸乱之所以不作也于乎规摹逺矣  杜审琦定州安喜人也昭宪皇后之兄父曰

  • 名山藏卷之三十二·何乔远

    臣何乔远恭辑开圣记一◆开圣记一德祖玄皇帝懿祖恒皇帝熙祖裕皇帝仁祖淳皇帝睿宗献皇帝○德祖玄皇帝德祖玄皇帝太祖高祖也家句容朱家通德乡上世艰勤农业父重八公娶陈生三男德祖长称伯六公太祖即位

  • 第七十六卷 文苑 三·缪荃孙

    苏 州 府 一 周言 偃言偃,字子游,吴人。少孔子四十五岁。既已受业,为武城宰,习于文学。唐开元中,追封吴侯。宋政和中,封丹阳公;淳熙中,改封吴公。子恩,字永祥。清康熙五十一年,赐其七十三世孙德坚五经博士,世袭。(苏州府志

  • 一○四○ 军机大臣奏遵查《契丹国志》办竣情形并将正本呈览片·佚名

    一○四○ 军机大臣奏遵查《契丹国志》办竣情形并将正本呈览片乾隆四十九年七月二十日遵查《契丹国志》于四十六年奉旨改纂,四十八年二月办竣进呈。谨将四库馆写出正本呈览。谨奏。(军机处上谕档)

  • 卷之二·沈有容

    记平东番记(万历癸卯孟冬纂)赋东番捷东番记(万历癸卯春纂)题东番记后舟师客问谕西夷记(万历甲辰季冬纂)却西番记(万历甲辰季冬纂)怀音记(万历丙辰春寄赠)平东番记屠隆东番者,彭湖外洋海岛中夷也。横亘千里,种类甚繁;仰食渔猎,所需鹿

  • 司马迁的生平和著作·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87?),字子长,左冯翊夏陽(今陕西韩城)人。父司马谈有广博的学问修养,曾“学天官于唐都,受易于杨何,习道论于黄子”。又曾为文“论六家之要旨”,批评了儒、墨、名、法和陰陽五家,而完全肯定地赞扬了道家,这说明他

  • 卷一百一十一 卫将军骠骑列传第五十一·司马迁

    大将军卫青者,平阳人也。【正义】:汉书云“其父郑季,河东平阳人,以县吏给事平阳侯之家”也。其父郑季,为吏,给事平阳侯家,与侯妾卫媪通,索隐卫,姓也。媪,妇人老少通称。汉书曰与主家僮卫媪通。案:既云家僮,故非老。或者媪是老称,

  • 卷四·胡彦升

    钦定四库全书乐律表防卷四原任知县胡彦升撰审音下书舜典诗言志歌永言【马氏融曰歌所以长言诗之意也】礼记乐记歌者上如抗下如队曲如折止如槀木倨中矩句中钩累累乎端如贯珠【言歌声之着动人心之审

  • 僖公·僖公二十年·左丘明

    【经】二十年春,新作南门。夏,郜子来朝。五月乙巳,西宫灾。郑人入滑。秋,齐人、狄人盟于邢。冬,楚人伐随。【传】二十年春,新作南门。书,不时也。凡启塞从时。滑人叛郑而服于卫。夏,郑公子士、泄堵寇帅师入滑。秋,齐、狄盟于邢

  • 卷十九·佚名

    △金刚幢菩萨十回向品第二十一之六复次菩萨摩诃萨作无量亿那由他阿僧祇大众施会。离恶清净诸佛所叹。普净众生。永离众恶。净三业迹。生萨婆若。无量境界皆悉清净。无量百千亿那由他布施之具。皆悉庄严而以惠施。菩萨

  • 集验背疽方·李迅

    一卷。宋李迅(生卒年不详)撰。李迅,字嗣立,南宋时泉州(今属福建省)人,官大理评事,以医著名,尤精外科。李迅持心近厚,医德高尚,广收方书,多蓄药味,有问方者必告,有求药者必予,毫不吝啬,积平生经验,潜心所得,著成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