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庞晃传

庞晃字元显,榆林人。

父亲庞虬,北周骠骑大将军。

庞晃年少时,因是良家子弟,刺史杜达召他补任州里的都督。

北周太祖拥有关中后,任庞晃为大都督,率领亲兵,常在太祖左右。

庞晃因此迁居关中。

后升任骠骑大将军,袭爵任比陽侯。

卫王宇文直出镇襄州,庞晃以本官身份相随。

不久与长湖公元定进攻江南,孤军深入,于是被俘虏。

几年后,卫王宇文直派庞晃的弟弟、车骑将军元隽带着八百匹绵绢,把他赎回,他才得以回到朝廷。

朝廷授他上仪同,赐他采织二百段,让他仍然侍奉卫王。

当时隋高祖出京任随州刺史,路经襄陽,卫王让庞晃拜访高祖。

庞晃知道高祖非同常人,与他深深地结交。

到高祖离任回京时,庞晃在襄陽迎见他,高祖很高兴,庞晃对高祖说:“你相貌非常,名在图录之上。

你当上皇帝的那一天,请别忘了我。”高祖笑着说:“怎么乱说一气呢?”过了一会,有只公鸡在庭院里鸣叫,高祖让庞晃射它,说:“射中了有赏,富贵之日,拿这事作为应验。”庞晃射中了公鸡,高祖击掌大笑说:“这是天意,你能感应天意而射中。”因此赐他两个奴婢,与庞晃感情很好。

北周武帝时,庞晃为常山太守,高祖为定州总管,二人屡相来往。

不久高祖转任亳州总管,分别时,心里很不高兴。

庞晃对高祖说:“燕、代是出精兵的地方,今若兴兵动众,天下简直不足以图谋。”高祖握着庞晃的手说:“时机还不成熟啊!”庞晃也转任车骑将军。

高祖为扬州总管时,上奏朝廷,请让庞晃同去扬州。

不久高祖为丞相,升任庞晃为开府,让他督察左右,很被高祖亲信。

高祖登基为帝后,对庞晃说:“射公鸡的应验,今天得到证明了没有?”庞晃下拜说:“陛下应天顺民,君临天下,还能回忆往日说过的话,让我不胜欢欣。”皇上笑笑说:“你说的话,怎能忘记?”不久加封他为上开府,授他为右卫将军,晋爵位为公,食邑一千五百户。

河间王杨弘进攻突厥时,庞晃以行军总管的身份,随王到马邑。

另出贺兰山,打败贼人,斩首一千多级。

庞晃生性刚烈,当时广平王杨雄当道,势力倾盖朝廷,庞晁每每侮辱杨雄。

庞晃曾在军中睡觉,看见杨雄也不起来,杨雄很恨他。

庞晃又与高赹有矛盾,杨、高二人屡屡在皇上面前进庞晃的谗言。

因此,庞晃在宫中当了十几年的宿卫,也不能升官。

后出京任怀州刺史,几年后,升任原州总管。

仁寿中(601~604)在官任上去世,七十二岁。

高祖因他去世而不临朝,赠他家布帛三百段,米三百石,谥号为“敬”。

他的儿子庞长寿,很出名,官至骠骑将军。

猜你喜欢
  卷六十九 赵充国辛庆忌传第三十九·班固
  卷一百五十一·列传第三十八·宋濂
  卷十六·本纪第十六·柯劭忞
  卷之八十二·佚名
  卷五十三·杨士奇
  卷之二百九十二·佚名
  谷山笔麈卷之十七  释道·于慎行
  第一六一夹单禀光绪十四年四月二十六日一一三二三—三三·佚名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六十一·阿桂
  跋·曹履泰
  谢迁传·张廷玉
  范睢曰臣居山东·佚名
  卷十四之卷二十四并阙文·宋敏求
  暮年有感·梁漱溟
  莫子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八百六十六·彭定求

        卷866_1 【吟】九华山白衣   涧水潺潺声不绝,溪垄茫茫野花发。   自去自来人不知,归时唯对空山月。   卷866_2 【诗】田达诚宅鬼   天然与我一灵通,还与人间事不同。   要识吾家真姓字,天地南头一段

  • 刘德秀·唐圭璋

      德秀字仲洪,丰城人。隆兴元年(1163)进士。淳熙八年(1181),户部犒赏酒库所干办公事。庆元元年(1195),右正言。二年(1196),谏议大夫。开禧元年(1205),签书枢密院事。嘉定元年(1208)卒。有默轩词,不传。   贺新郎   西湖   雨沐

  • 第十一齣~第二十齣·汤显祖

    【普贤歌】〔淨委官上〕陝州城下水波波。运道上乾焦石落硌。州官来开河。工程一月多。点包儿今朝该到我。小子麻哈人氏。考中京营识字。偶遇疏通事宜。加纳陝州幕职。陝州一条官路。二百八十八里顽石。东京运米西京。

  • 海叟集原序·袁凯

    海叟集云间袁凯氏所着海叟其自号也防稽杨廉夫尝作白燕诗及览叟作惊叹以为不及叟诗法子美虽时有出入而气格韵致不在杨下其耿耿于叟者要非一日矣按集中白燕诗最下最传诸髙者顾不传云间故吴地叟亦不与四杰列皆不可晓者夫

  • 卷227 ·佚名

    陆游 秋雨排闷十韵 今夏久无雨,从秋却少晴。 空蒙迷远望,萧瑟送寒声。 衣润香偏著,书蒸蠹欲生。 坏檐闻瓦堕,涨水见堤平。 沟溢池鱼出,天低塞雁征。 萤飞明闇庑,蛙闹杂疏更。 药醭时须焙,舟

  • 明熹宗哲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九(梁本)·佚名

    十二月辛巳朔征南将军黔国公沐昌祚卒自隆庆三年嗣爵领镇五十六年命其孙启元代镇甲申巡抚狭西右佥都御史宋槃奏两当民变杀知县牛得用己丑周希圣为南京户部尚书三朝要典是月丁亥御史周昌晋奏言向者诸臣以偏胜之心就一成

  • 卷之五百二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第四十卷 仕绩 三 一·缪荃孙

    徐 州 府 一 秦秦 嘉秦嘉,凌人。陈胜初立,嘉与铚人董绁等特起,将兵围东海守于郯,胜使武平君畔监其军,嘉自立为大司马,恶属人,矫以王命杀畔。闻胜败,乃立景驹为楚王,军彭城东,欲拒项梁。梁引兵击败嘉军,嘉还战,一日死。(

  •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上卷二十二·杜大珪

    (宋)杜大珪 编夏文荘公竦神道碑王珪皇佑三年秋武宁军节度使检校太师兼侍中判河阳郑国公以疾请归于京师天子方忧思公饬太医驰视又以肩舆往迓之而公疾寖剧矣既就第未几以薨闻乘舆亟临其丧视公形容槁瘁嗟悼者久之赠太师中

  • 卷三十五·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三十五 唐 张守节 撰 管蔡世家第五       史记三十五 管叔鲜【音仙括地志云郑州管城县今州外城即管国城也是叔鲜所封国也】蔡叔度者周文王子而武王弟也武王同母兄弟十人母曰太姒【

  • 魏谟传·刘昫

    魏谟字申之,巨鹿人。他的前五代祖文贞公魏征,是太宗贞观朝的名相。曾祖父魏殷,曾任汝阳县令。祖父魏明,也是县令。父亲魏冯,是献陵台令。魏谟在文宗太和七年(833)考中进士。杨汝士主管同州时,征召魏谟任防御判官,获得秘书省

  • 第二篇 道的教训 第十三章 荣辱·林语堂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 ,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者,则可寄于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乃可以托于天下。语译世人重视

  • 覆英国三真社书·太虚

    承赠以贵社社刊,藉悉有东西联合、邻居互助、信仰同盟之三重运动,与太虚素来所主张者,颇多符合。嘱令参加,至所愿欲!惟大乘佛法,实为东西文化之唯一桥梁,亦为人类和合精神统一之要素,冀于此深注意焉!此颂大安!太虚谨启。(见海刊九

  • 佛说观想佛母般若波罗蜜菩萨经·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明教大师臣天息灾奉 诏译灌顶真言:唵(引)曩莫舍吉野(二合)母曩曳(引)怛他誐哆野(引)啰贺(二合)帝三藐三没驮野诵此真言七遍,以手于头上灌顶及摩触遍身,然后息念,志心作佛母般若波罗蜜多菩

  • 春雨杂述·解缙

    书学论著。明解缙撰。一卷。本书涉及书法的部分,有《学书法》、《草书评》、《评书》、《书法详说》、《书法传授》等。在《书学详说》中论及学习书法的过程:“愈近而愈未近,愈至而愈未至。切磋之,琢磨之。治之已精,

  • 胎息精微论·佚名

    胎息纷彻论。不着撰人。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方法类。参校版本:《云夏七签》,部分内容收入该书卷五十八。《通志》著录。凡三篇。第一篇即《胎息精微论》,节引见于 《云笈七签》卷58,当不迟于宋。第二篇《内

  • 醒梦骈言·守朴翁

    又名《醒世奇言》,全书十二回,有清代刊本。书署“守朴翁编次”,然其真实姓名与生平事迹皆无可考。书中每回演写一个故事,这些故事均可在《聊斋志异》中找到对应篇目。可以说本书是一部根据《聊斋志异》原本改写的《白话聊

  • 舍利弗阿毗昙论·佚名

    梵名S/a^riputra^bhidharma -s/a^stra 。凡三十卷。又称舍利弗阿毗昙。姚秦昙摩耶舍、昙摩崛多等合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八册。内容系解释小乘诸法之名义,并加以分类组织。体裁同于六足论中之集异门足论。计分四分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