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郭荣传

郭荣字长荣,自称是太原人。

父亲郭徽,在西魏大统末年任同州司马。

当时隋高祖的父亲武元皇帝任刺史,因此与高祖有旧。

郭徽后来官至洵州刺史、安城县公。

到隋高祖受北周禅让时,授郭徽太仆卿。

几年后,在官任上去世。

郭荣体貌魁伟,外表粗心,内实细密,与他父亲交往的人,大多喜欢他。

北周的大冢宰宇文护把他当作亲信。

宇文护发现郭荣谨慎忠厚,提拔他任中外府水曹参军。

当时北齐屡屡犯边,宇文护让郭荣在汾州观察贼人的形势。

当时汾州和姚襄镇相距甚远,郭荣认为两城孤立,不能互相援救,请在汾州和姚襄镇之间另筑一城,以便控制形势,宇文护接受了这一建议。

不久齐将段孝先攻陷姚襄镇和汾州城,只有郭荣所筑之城独能自守。

宇文护作浮桥,出兵渡过黄河,与段孝先作战。

段孝先在黄河上游放大筏以撞击浮桥,宇文护让郭荣督促习水性者牵开大筏。

郭荣因功被授大都督。

宇文护又因稽胡屡为边患,派郭荣安抚召集他们。

郭荣在上郡、延安修筑周昌、弘信、广安、招远、咸宁等五城,以遏其要路。

稽胡从此不能为边患。

周武帝亲统万机,拜郭荣为宣纳中士。

后随武帝平定齐国,因为战功,赐马二十匹,绵绢六百段,被封为平陽县男,升任司水大夫。

郭荣年少时与隋高祖亲近,感情很好,曾与高祖夜坐月下闲谈,高祖对郭荣说:“我仰观天象,俯察人事,周代将尽,我将取代他。”郭荣深深地与高祖结交。

周宣帝去世后,高祖总揽朝政,召来郭荣,抚着他的背而笑着说:“我的话验证了没有?”就拜授郭荣为相府乐曹参军。

不久又以本官兼任蕃部大夫。

高祖受北周禅让,任郭荣为内史舍人,因他是高祖登基前的好友,晋封他为蒲城郡公,升任上仪同。

累迁至通州刺史。

仁寿(601~604)初,西南方的夷人、獠人大多背叛朝廷,下诏郭荣,让他任八州军事行军总管,率兵进剿。

一年多后全部平定,赐郭荣奴婢三百多口。

隋炀帝即位后,郭荣入京任武侯骠骑大将军,因为严厉正直而出名。

几年后,黔安的首领田罗驹阻断清江而造反,夷陵各郡的百姓大多响应,下诏让郭荣击平了他们。

郭荣升任左候卫将军。

跟随隋炀帝西征吐谷浑,拜授银青光禄大夫。

辽东战争中,郭荣因功升任左光禄大夫。

次年,炀帝又征辽东,郭荣认为中原疲弊,皇上不应屡屡兴师,于是对炀帝说:“戎狄失礼,这是臣下的事。

我听说,千钧大弩不为小小的鼷鼠发机,哪有皇帝亲动而临小寇的道理?”炀帝不采纳。

郭荣又随炀帝进攻辽东城,郭荣亲自上阵,冒着箭矢、石头,日夜不解甲,达到一百多天。

炀帝常常让人窥探诸将所为,知道郭荣如此,炀帝非常高兴,常常慰劳、鼓励他。

大业九年(613),炀帝到东都,对郭荣说:“你年事渐高,不宜久自征战,我要给你一郡,任你挑选。”郭荣不愿离开炀帝,叩头陈请,言辞和感情都很哀苦,感动了炀帝,于是授郭荣为右侯卫大将军。

几天后,炀帝对百官们说:“诚心诚意,像郭荣这样的,的确无人与他相比。”他就是这样被信任。

杨玄感叛乱时,炀帝让郭荣驰守太原。

次年,又随炀帝到柳城,遇上生病,炀帝让人问候他,使者相望于道,络绎不绝。

郭荣在怀远镇去世,时年六十八岁。

炀帝因郭荣去世而不临朝,追赠他为兵部尚书,谥号叫“恭”,赠物上千段。

儿子名叫郭福善。

猜你喜欢
  怀虑第九·陆贾
  石匮书后集卷第四十九·张岱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九·佚名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七十五·佚名
  卷之二百九十九·佚名
  卷之二百十三·佚名
  卷之十四·佚名
  ●绎史恤谥考卷八·温睿临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六·纪昀
  钦定石峰堡纪略卷二十·佚名
  苏亮传·令狐德棻
  冯迁传·令狐德棻
  卷二百四十四·佚名
  玉坡奏议巻一·张原
  徐墀·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九·徐世昌

    钱谦益钱谦益,字受之,号牧斋,常熟人。明万历庚戌一甲三名进士,历官礼部侍郎。福王时,为礼部尚书。入国朝,以礼部侍郎署秘书院学士。有《初学集》、《有学集》。嫁女词中堂何喧阗,明烛耀银釭。箱帘启萎蕤,刀尺

  • 二集卷七十二·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二集卷七十二古今体五十八首【丁丑七】将往徐州阅河命简亲王奇通阿率衆护卫皇太后先至山东灵岩行宫驻跸减从登途八韵纪事【有序】州维禹画方见雅歌溯开国於大彭指名都於西楚聿自澶渊既徙遂当黄水最

  • 卷五十一·郭元釪

    钦定四库全书御订全金诗增补中州集卷五十一麻秉彝【一首 补】补秉彝临晋人革父也登皇统九年进士官兵部侍郎题广胜寺盘云梯石上崇冈殿阁峥嵘古道塲寺纪汾阳亲奏额塔传阿育久腾光檐前山耸干螺秀槛外溪分二带长种种尘縁

  • 卷十 開寶二年(己巳,969)·李焘

      起太祖開寶二年正月盡是年十二月   春正月甲申,畋近郊,賜從臣名馬、器幣。   己丑,幸飛龍院,賜天雄節度使符彥卿等十二人名馬,令自擇取之。先是,彥卿及天平節度使石守信、歸德節度使高懷德、鎮寧節度使張令鐸、忠正

  • 大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十四·杨士奇

    宣德元年二月乙丑朔贵州宣慰使司土官宣慰使宋斌奏所辖乖西巴香等处山箐深险诸蛮杂处连年攻劫各寨杀伤官军劫掠财物发人冢墓官司追捕则深入山箐而昆阻比等寨蛮人卓把同等不服输税土官刘得秀往谕蛮人欲杀之邻寨救之得免

  • 卷之一百四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之二百七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一千二百六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九百四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桓宣传·房玄龄

    桓宣,谯国钅至县人。祖父桓诩,做过义陽太守。父桓弼,官至冠军长史。桓宣志在创业济时,心地忠厚纯正,为晋元帝丞相舍人。当时北方坞主张平自称豫州刺史,樊雅自号谯郡太守,各自占据一城,拥有部众数千人。晋元帝因桓宣忠厚讲信用

  • 孔纬传·刘昫

    孔纬字化文,山东曲阜人,是孔子的后代。他的曾祖孔岑父,最后官位为秘书省著作佐郎,是谏议大夫孔巢父的哥哥。祖父孔癸戈,最高官位是礼部尚书。父亲孔遵孺,最终官职为华阴县丞。孔纬少年时已成孤儿,依靠同宗族的叔伯孔温裕、孔

  • 第六节 唐末割据(下)·吕思勉

    陈敬瑄之平东川,实藉高仁厚之力。光启二年(886年),仁厚复据梓州绝敬瑄。梓州见第六章第三节。杨师立降将郑君雄,时为遂州刺史,亦陷汉州,攻成都。汉州见第六章第三节。敬瑄使部将李顺之逆战,君雄死。又发维、茂州羌军击仁厚,斩

  • 辨惑第十三·桓谭

    五福:寿、富、贵、安乐、子孙众多。百足之虫,共举一身,安得不济?无仙道,好奇者为之。曲阳侯王根迎方士西门君惠,从其学养性却老之术。余见侯曰:「圣人不学养性,凡人欲为之,欺罔甚矣。」君惠曰:「夫龟称三千岁,鹤言千岁,以人之材,何

  • 序·李世民

      序曰:朕闻大德曰生,大宝曰位。辨其上下,树之君臣,所以抚育黎元,钧陶庶类,自非克明克哲,允武允文,皇天眷命,历数在躬,安可以滥握灵图,叨临神器!是以翠妫荐唐尧之德,元圭赐夏禹之功。丹字呈祥,周开八百之祚;素灵表瑞,汉启重世之基。

  • 世法与佛法·太虚

    南岳某尊宿,固一时之深于禅理而达于世事者。一日上堂,有学者出问:‘如何是和尚世法’?曰:‘拍马’。‘如何是和尚佛法’?曰:‘吹牛’。妙语解颐,妙解若环,是询有截断天下人舌头之大本领者也!窃知当日两序大众破颜微笑者,应不止如

  • 历代兵制·陈傅良

    中国古代最早的专论兵制的军事著作。南宋孝宗时陈傅良撰。共8卷,约4万字。该书按照朝代顺序,记述自西周到北宋的兵制。对西周的乡遂井田兵农合一制,汉代的京师兵、地方兵,隋、唐的府兵,唐代的骑、禁军,以及兵制的继承、发

  • 传授经戒仪注诀·佚名

    《三洞珠囊》引本诀,当为六朝道经。述传授经戒仪轨,包括太玄部十卷经目。大渊忍尔《五斗米道教法》认为恐怕是北朝末期作品。

  • 云南野乘·吴趼人

    小说。清末吴趼人撰。三回,未完。趼人有《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已著录。书叙云南史事。拟取自庄蹻开辟滇池,直至晚清情形,尽列入书内。其时正有割弃云南予英、法帝国主义之趋势,此作欲向读者表明“古人开辟的艰难,就不容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