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房陵王杨勇传

房陵王杨勇字目见地伐,是高祖的长子。

北周时,因为隋太祖的军功,被封为博平侯。

到高祖辅佐北周朝政时,被立为世子,授为大将军、左司卫,封为长宁郡公。

出任洛州总管、东京小冢宰,管辖过去齐国的领地。

后来召回到京城,升为上柱国、大司马,兼任内史御正,京城禁卫军全归他统管。

高祖得到皇位后,立为皇太子,国家的军务政事与尚书奏来关于死罪以下的事,都让杨勇参加决断。

高祖因为崤山以东老百姓大多四处流动,派遣特使考察,又打算移民充实到北方边塞。

杨勇上书劝谏,高祖赞许他的建议,停止了移民这件事。

从此以后,朝政不顺遂,多有斟酌损益,高祖都采纳他的意见。

高祖曾对大臣们说:“前代君王,溺爱宠幸的人,废立太子之事从中产生。

我别无侍妾,五个儿子为同一个母亲所生,可以说是真正的亲兄弟。

哪像前代君王有众多宠爱的姬妾,生下的儿子你争我夺,这就是亡国的道路啊!”杨勇十分好学,通达撰著词赋,生性宽厚仁慈,温和厚道,随意任性,没有矫揉造作的行为。

招引明克让、姚察、陆开明等人为朋友。

杨勇曾经在蜀铠上雕饰花纹,高祖见了有些不高兴,怕他会渐渐地形成奢侈的习性,因而告诫他说:“我听说天道不唯亲,只给有德之君,纵观前代帝王,没有一个能靠奢侈豪华而得到天下长久的。

你作为太子,如果不上遵从天意,下符合民心,凭什么承担统治国家的重任,位居百姓的上面?我过去的衣服佩饰,各留存一件,时常看看,来自行警诫。

今天我将腰刀给你,应该知道我的用心。”后来,到了冬至,官员们都朝拜杨勇,杨勇让乐队奏乐来接见他们。

高祖知道后,问朝臣说:“近来听说冬至节那天,宫廷内外的大臣们相继到东宫朝拜,是什么礼节?”太常少卿辛..回答说:“在东宫敬贺,不能说是朝拜。”高祖说:“时令变化称贺,只须三五个上十个人,各人自愿去,为什么由有关部门邀集,一时都会聚一起,太子身穿礼服安排乐队接待他们?东宫这样做,实是违背礼制的。”从此对杨勇宠爱开始衰减了,逐渐产生了隔阂。

当时高祖下令选派同宗的侍卫官,到皇宫警卫。

高赹建议说,如果都选取强手,恐怕东宫的警卫就太差了。

高祖变了脸色说:“我有时行动,警卫必须要雄健勇毅。

太子在东宫修身养性,身边怎么会需要强手?这实在是陈旧的法度,不符合我的意思,如果让我裁决,固定轮流值班的日子,分派到东宫去,卫队组织不分开,难道不是好事?我清楚地知道前代的法规,你不必仍然沿袭旧的习俗。”高祖怀疑高赹的儿子娶了杨勇的女儿,帮太子说话,有意味地说了这番话,来提防他。

杨勇有很多宠幸的姬妾,其中昭训云氏尤受宠爱,所用礼节近于正妻。

杨勇的妃子元氏不能得宠,犯了心痛病,病发两天就死了。

文献皇后认为有别的缘故,狠狠地指责杨勇。

后来云昭训专权太子内宫,皇后更加不满,派人暗地观察,查找杨勇的过错。

晋王知道了这事,更加假装起来,姬妾不超过规定的数目,只同萧妃住在一起。

皇后因此薄待杨勇,更加称赞晋王的德行。

后来晋王来朝见,所带车马侍从,都是很俭朴的,他礼貌地对待朝廷大臣,礼节甚是谦恭,因此名声很大,超过了其他王子。

等到要回扬州时,到内宫辞别皇后,进言说:“儿臣将镇守远方,要和您分别了,儿臣的依恋,实是凝结在心里。

这次一别京城,不能侍奉您了,再次拜见您,远得不知在什么时候。”于是泣不成声,伏在地上不能起来。

皇后也说:“你在地方驻守,我又年老了,今日一别如同永别。”也流下了眼泪,母子相对抽泣。

晋王说:“我见识愚蠢低下,常常遵从兄弟和睦的意图,不知犯了什么过失,我不为东宫喜爱,大哥长久地心存怒意,想要加以陷害。

我常担心诽谤产生于投杼,毒酒来自于杯勺,因此忧虑紧张,害怕产生危险。”皇后忿忿不平地说:“目见地伐逐渐地不能使人容忍了,我为他娶得元家的女子,希望兴隆基业,竟然与她没有正常的夫妻关系,一味地宠爱阿云,使元氏好像许配给猪狗一般。

以前那媳妇本来没有疾病,突然死了,还不是派人投药,使她夭折了。

事情已经这样,我也无法追究,谁知道他又怎么会在你身上打这样的主意?我在尚且这样,我死后,怎么不会任意欺凌你呢?每当想到东宫没有正妻,父皇死后,要你们兄弟去向云氏的孩子叩拜询问,这该是多么大的痛苦啊!”晋王再一次叩拜,哭泣不止,皇后也一样地极度悲伤。

这一次分别后,杨广知道皇后心思转移,开始谋划夺太子之位。

特邀引张衡出谋划策,派褒公宇文述与杨约结交为友,让他向越国公杨素说明打算,详细告诉了皇后说的话。

杨素惊异地说:“只是不知道皇后有什么打算?一定是像你们所说的,我又有什么理由不这么做。”过了几天,杨素参加宴会,暗中夸奖晋王孝道节俭,近似于皇上,以此来揣度皇后的意图。

皇后哭着说:“您说得对。

我的孩子十分孝顺,每次听说皇上与我派的使臣到扬州,他必定到边境迎接。

话一说到分别,没有不哭泣的。

他的新娘也很可爱,我派的婢女去了,时常与她们一起睡觉一同吃饭。

哪象目见地伐同云氏面对面地坐着,整天沉醉在宴席上,亲近小人,与父母兄弟过不去。

我之所以更加可怜阿..,是因为时常担心他被暗杀了。”杨素既已明白了话意,于是极力贬斥太子没有才能。

皇后便给了杨素金子,开始有了废杨勇立杨广的打算。

杨勇知道了他们的计谋,忧虑害怕,无法可想。

听说新丰人王辅贤能占卜吉凶,召到东宫问他。

王辅贤说:“长虹穿过东宫之门,太白金星侵袭月亮,这是皇太子要被废除的征兆啊。”于是用铜铁五种兵器制作治服人的符象来挡灾,又在后园做了平民小村,房子简陋,太子时常在村中休息,穿粗布衣服,床垫蓬草,希望以此来避免灾祸。

高祖知道杨勇很不安,在仁寿宫,派杨素去看杨勇。

杨素到了东宫,在外屋歇息不进杨勇里屋,杨勇系好腰带等待他,杨素有意长时间不进去,来激怒杨勇。

杨勇心中怨恨他,表现出不满。

杨素回到仁寿宫,说杨勇心怀不满,恐怕有反常行为,希望谨慎观察提防。

高祖听了杨素的谗言,非常怀疑。

皇后又派人观察东宫,细小的事情都能听到汇报,夸大事实,无中生有,构成杨勇的罪过。

高祖为奸邪的言论所迷惑,于是疏远猜忌杨勇,便在玄武门到至德门的路上安排人,来观察动静,什么事都要随时报告。

东宫警卫,侍卫官以上的,名册都归属侍卫府管,有强健的人,都被调走了。

晋王又派段达暗暗地在东宫结交杨勇的亲信姬威,给他财物,让他取得太子的消息,秘密告诉杨素。

于是宫廷内外责难杨勇,过失天天可以听到。

段达威胁姬威说:“东宫的罪过,皇上都知道了,我已接到秘密的诏书,决定废弃太子。

你能告诉情况,就可以取得大富贵。”姬威于是答应了。

九月二十六日,高祖从仁寿宫回到皇宫,第二天,到大兴殿,对侍臣们说:“我刚到京城,应当尽情欢乐,不知什么原因,反而愁闷?”吏部尚书牛弘回答说:“因为我们不称职,所以使皇上忧闷。”高祖已经多次听到谗言,怀疑朝廷大臣都知道原因,因此有意这样问,希望听到关于太子的罪过。

牛弘这样回答,违背了高祖问话的用意。

高祖因此改变了脸色,对东宫的臣僚们说:“仁寿宫离这里不远,但是我每次回到京城,警卫森严,好像到了敌国一样。

我因此非常担心,不敢脱衣睡觉。

昨天夜里要上厕所,原先住在后房,担心有意外,回来后又转移到前殿,难道不是你们要毁坏我的国家吗?”于是拘捕唐令则等人,交给主管部门审讯。

命令杨素陈述杨勇的罪状,告知身边的大臣们。

杨素宣布说:“我奉皇上的命令到京城,命令皇太子查核刘居士的余党。

太子奉旨,便声色俱厉,连骨肉也好像抖动起来,对我说:‘刘居士党羽已全都处置,你要我还到哪里去找?你作为右仆射,受权不小,自己查处他们,与我有什么相干?’又说:‘如果大事不成功,我就要首先被杀。

如今作为天子,竟然使我不如几个弟弟。

没有一件事,能够自由办理的。’因而长声叹息还顾左右说:‘我特别地感觉到受到妨碍。’”高祖说:这个孩子早就不能继承皇位了。

皇后常劝我废除他,我因为贫困时生的他,又是长子,希望他慢慢地改正,忍耐到今天。

杨勇过去从南兖州来,对卫王说:“娘不给我选配一个好女人,很遗憾。”还指着皇后的侍女们说:“这将来都是我的。”这话多么荒唐。

他的前妻刚死,就用很小的帐子安置剩余的年老妇人,新娘子刚死,我很怀疑是他派马嗣明用毒药杀的。

我曾责问他,他便忿恨地说:“有机会杀了元孝矩。”这是要杀害我而迁怒他人罢了。

起初,长孙长宁王生后,我同皇后一同抱养他,杨勇自己心存芥蒂,连续派人来要回去。

况且云定兴的女儿,是他在外与人姘居而生,想想这一由来,凭什么一定是他的亲生儿子?过去晋国太子娶了屠岸沽的女子,孩子们也就喜欢宰杀。

如今倘若是非正派的人,就会乱我国家。

还有刘金马..,奸佞的小人,叫云定兴是亲家,定兴是愚蠢之人,接受了他的要求。

我前些时候罢除刘金马..,也就是这个缘故。

杨勇曾经邀约曹妙达与云定兴的女儿一起宴会,妙达在外面对人说:“我今天得以劝太子妃饮酒。”只因他的儿子都是偏房所生,害怕别人不服,因此纵容他们,想得到天下人的拥护罢了。

我虽然德操不及尧、舜,到底不能把天下百姓交给品行不好的孩子。

我时常害怕他加害于我,如防范大敌,今天决意废除他,来安定天下。

左卫大将军、五原公元..进谏说:“废立是大事,天子说话不能更改,圣旨一下,后悔就来不及了。

诬陷的话是没有准则的,希望陛下明察。”元..言辞正直,据理力争,声色俱厉,皇上没有答理他。

这时姬威又上书状告太子违法。

高祖对姬威说:“太子所做的事,应该都说出来。”姬威回答说:“皇太子多次对我说,他只想骄横奢侈,想要从焚川到散关,一并规定为游苑。

还说:‘从前汉武帝准备建造上林苑,东方朔规劝他,赏给东方朔百斤黄金,多么可笑。

我实是没有黄金赏赐给你们的。

如果有规谏的人,就该被斩除,不过杀死百把人,自然而然就永远平息了。’前不久苏孝慈被解除左卫率,太子扬起胡须挥舞手臂说:‘大丈夫总会有一天的,决不会忘记他,一定会使我称心如意的。’还有,宫内所要的东西,尚书大都依照规定不给他,他便发怒说:‘仆射以下的官员,我要杀他一两人,使人们都知道怠慢我的灾祸。’他又在花苑内建一个小城,一年四季,建城的劳役不能停歇,建起的亭殿,早上建造晚上又改了。

常常说:‘皇上责怪我有很多偏房,高纬、陈叔宝就一定是孽子吗?’曾经让年老的巫婆占卜吉凶,对我说:‘皇上禁忌是十八年,这个期限已经快到了。’”高祖老泪纵横地说:“谁不是父母所生,竟是这样可恶。

我有过去的一名老侍女,派她探访东宫时,对我说:‘不要让广平王到皇太子居处,东宫憎恨我,是广平王教他这样的。’元赞也知道太子的陰险,劝我在左边府库之东,增派两个卫队。

当初平定陈国后,宫女容貌美的都安排到了太子宫,但是听说他不知满足,在外面还在访求寻找。

我近来读《齐书》,看到高欢放纵自己的儿子,非常气愤,怎么可以效仿他的坏作法!”于是杨勇和他的孩子都被监禁起来,部分地逮捕了他的党羽。

杨素玩弄文辞,奸巧地诽谤,罗织罪状构成冤狱。

杨勇因此失败了。

过了几天,有关部门按照杨素的意图,向高祖上书说左卫官元..身为皇官侍卫,经常暗地里侍奉杨勇,感情深厚,暗自有托付。

在仁寿宫,裴弘将杨勇的书信在朝廷上给元..,封信处写有“勿令人见”的字。

高祖说:“我在仁寿宫,连细小的事东宫也一定知道,比驿马传得还快,我觉得奇怪已经很久了,莫非就是这个家伙作祟?”命令武士拘捕元..和裴弘,交给执法部门治罪。

在这以前,杨勇曾经到仁寿宫参见请安后回来,路上看见一棵枯槐,根节交结盘错,高大而且粗得五六个人才能合抱,他环顾侍从说:“这树能做什么器具用?”有人回答说:“古槐树尤其能够取火。”当时卫士都佩带火燧,杨勇于是令工匠做了几千枚,准备赐给身边的卫士侍从。

到这时,都放在仓库里。

另外,专门收藏医药的部门贮存几斛艾草,也搜寻得到了。

司法部门觉得奇怪,就来问姬威。

姬威说:“太子要这些东西是别有用心的。

接连地派长宁王以下的人,拜谒仁寿宫后回来,每次行动迅速,一夜就到了。

平常喂养千匹马,说抄近路到城门捉捕,自然要饿死。”杨素拿姬威的话质问杨勇,杨勇不服说:“我听说你家就有数万匹马,我好歹也是太子,养马一千匹,这难道是谋反吗?”杨素又找来东宫的穿用和玩赏的物品,好像加以雕刻和装饰的,都陈放在大庭里,展示给文武百官,作为太子的罪证。

高祖派人将这些东西拿给杨勇看,以此来诘难他。

皇后也斥责杨勇的罪过。

高祖派使者责问杨勇,杨勇不服。

太史令袁充向高祖进言说:“我观察天象,皇太子应当废除了。”高祖说:“天象早就显示出来了,只是大臣们没有敢说话的罢了。”于是派使臣召见杨勇。

杨勇见了使臣,惊恐地说:“莫非要杀我了?”高祖着戎装,布卫兵,到武德殿,召集百官,让他们站在东面,各位亲王站在西面,让杨勇和他的几个孩子依次站在殿堂中间,命令薛道衡宣读废除杨勇的诏书。

将杨勇移交给内史省,立晋王杨广为皇太子,将杨勇交给他,便又囚禁杨勇于东宫内。

赏赐给杨素布三千匹,元胄、杨约二人各一千匹,杨难敌五百缎,都是有审查杨勇的功劳而获得的奖赏。

当时文林郎杨孝政上书劝说道:“皇太子是被小人害成这样的,应该给以教诲,不应该罢免废除。”高祖很气愤,鞭挞了他的胸部。

不久贝州长史裴肃上表说:“杨勇因罪被罢除很久了,应该让他改过自新,请封给他一个小柄。”高祖意识到杨勇被废,不能使人们在情理上理解,便召裴肃进入朝廷,详细陈述了废立的缘由。

杨勇自以为没有被废除的那些罪名,多次要求进见皇上,当面申诉冤曲。

但新太子阻止他,不能使他当面奏说。

杨勇于是爬在树上大声叫唤,希望皇上听到,得以召见。

杨素对皇上说:“杨勇已神志昏乱,鬼魅附身,不能再接纳。”高祖认为他说的对,到底没有见面。

杨素诬陷人,耍弄计谋,来构成他人的罪过,都是这样。

高祖在仁寿宫病重卧床,叫太子杨广入宫服侍,而杨广却任意婬乱宫闱,事情传到高祖那里,高祖支撑在床上说:“错废了我的勇儿!”因此派人去找杨勇,还没来得及派使臣,高祖就突然死了,杨广隐瞒着不发丧。

立即拘捕柳述、元岩,关进大理监狱,伪造高祖诏书,命令将杨勇处死。

追封杨勇为房陵王。

猜你喜欢
  卷四百二十九 元祐四年(己巳,1089)·李焘
  第四十八回 经略西番镇臣得罪 承恩北阙义儿导淫·蔡东藩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四·佚名
  卷之二百八十六·佚名
  卷之一千四百九十七·佚名
  卷之二百十七·佚名
  卷之一百十九·佚名
  二百零五 江宁织造曹(兆页)奏报总督赫寿丁忧百姓环请保留情形摺·佚名
  第七十四卷 文苑 一·缪荃孙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九 列传一百十九·纪昀
  十国春秋卷十五·吴任臣
  王方庆传·刘昫
  马伸传·脱脱
  奏谳书十八·佚名
  第八卷·冯梦龙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吴儆·唐圭璋

      儆字益恭,休宁人。生于宣和七年(1125)。绍兴二十七年(1157)登进士,调明州鄞县尉,历宫奉仪郎。淳熙初,通判邕州,任满入对,即擢知州事,兼广南西路安抚都监。以亲老情祠,得主管台州崇道观,转朝散郎致仕。淳熙十年(1183)卒,年五十九。

  • 卷三十二·黄希

    钦定四库全书补注杜诗卷三十二   宋 黄希 原本黄鹤 补注季秋苏五弟缨江楼夜宴崔十三评事韦少府侄三首【大历二年作】补注【鹤曰诗云峡险江惊急楼高月迥明又云星落黄姑渚秋辞白帝城当是在夔州作大二年】峡险江

  • 卷十五·韩淲

    钦定四库全书 涧泉集卷十五      宋 韩淲 撰五言絶句 明皇揽镜而言吾虽瘠天下肥矣 引镜吾虽瘠韩休谏疏多君心在天下欢乐竟如何高祖令李密迎见秦王李密不敢仰视 甲马幽州路英雄不自量凯歌迎劳处方识小秦王 霍

  • 寄怀实秋·闻一多

    泪绳捆住的红烛 已被海风吹熄了; 跟着有一缕犹疑的轻烟, 左顾右盼, 不知往那里去好。 啊!解体的灵魂哟! 失路底悲哀哟!在黑暗底严城里, 恐怖方施行他的高压政策: 诗人底尸肉在那里仓皇着, 仿佛一只丧家之犬呢。 莲蕊间酣睡着的

  • 卷六·沈德潜

    ☆徐元文字公肃,江南昆山人。顺治己亥赐进士第一人,官至大学士。○登Ю﹀峰高峰直上势崔嵬,闽越雄州一柱开。路转千盘随石笕,崖临百丈耸丹台。鸟飞天外山如镜,人到云中海似杯。便欲凌虚生羽翼,然绁马阆风来。○春日阅武召百

  • 卷一百五十九·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五十九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三十六 邹浩 寄楼谦中 三年客扬州鄙吝谁与晤美人海上来青眼独余顾荒凉吊遗踪每每参杖屦败意无俗物欣快平生遇陶丘今杜门习懒殆成痼麈尾挂壁间琴书自朝暮

  • 娇女诗·左思

    《娇女诗·吾家有娇女》作者为东晋文学家左思。其古诗全文如下:吾家有娇女,皎皎颇白皙。小字为纨素,口齿自清历。鬓发覆广额,双耳似连璧。明朝弄梳台,黛眉类扫迹。浓朱衍丹唇,黄吻烂漫赤。娇语若连琐,忿速乃明集。握笔

  • 卷三十七·郝经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三十七    元 郝经 撰 列传第三十四 魏臣 陈羣【子泰】 陈羣字长文颍川许昌人汉太丘长寔之孙侍中大鸿胪纪之子也羣为儿时寔谓宗人父老曰此儿必兴吾宗鲁国孔融高才

  • 唐纪九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上之中贞观二年(戊子、628)·司马光

    唐纪九唐太宗贞观二年(戊子,公元628年) [1]九月,丙午,初令致仕官在本品之上。 [1]九月,丙午(初三),初次下令年老退休的文武官员在上朝时列于本品现任官之上。 [2]上曰:“比见群臣屡上表贺祥瑞,夫家给人足而无瑞,不害为尧、舜;百姓

  • 卷二十·陆宗楷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国子监志卷二十乐【臣】等谨案三代以上成均课士之法司成与乐正并重盖掌乐之官即教士之官乐之与学非有两事所以由小学之书以进于瞽宗之礼乐由瞽宗之礼乐而成之以东

  • 夏聲說·欧阳竟无

    人必有所以為人,然後能人,然後謂之曰人。人之所以為人者,惻隱、羞惡、是非之心是也。堂下觳觫,堂上不忍,況乎國將亡、族將滅、種將絕?痛之所不勝,不得不大聲疾呼,奔走號 。大聲疾呼,奔走號 ,而後舉國震悚,萬眾一心,出其才力智能

  • 卷六·佚名

    △无放逸品第四下正念常兴起,行净恶易灭。自制以法寿,不犯善名增。正念常兴起者,或有行人兴起想念。所欲为事则不成办。尊者童子辩说曰:意念施设事心悔则不办。识猛专一念何愿而不得。彼修行人亦复如是,心但念善身不行者不

  • 宗镜录卷第五十六·延寿

    夫三能变中。已论八识。今依经论。更有多门。舒则无边。卷唯一道。经中又明。有九种识。以兼识性故。或以第八染净别开。故言九识。非是依他体有九。亦非体类别有九识。九识者。以第八染净。别开为二。以有漏为染。无

  • 新华严经论 第十八卷·李通玄

    长者李通玄撰 第二随文解释者。如前挍量初发心功德四十段文中。最初一段帝释请。如文可知。第二文中。举初发心有十种广大难知法。如文可知。第三段中。正举供养广大。第四段中。正明将人所供不可挍量如歌罗分者。是

  • 纯粹理性批判·康德

    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家康德的主要哲学著作。本书根据英国麦克米伦图书公司1929年英文版转译,原系三联书店1957年11月出版,自1960年3月起改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这部书是康德“差不多12年悠久岁月沉思的产物”,全书42万

  • 勇卢闲诘·赵之谦

    清赵之谦撰。刊于清光绪年间刻仰视千七百二十九鹤斋丛书本。该书记叙鼻烟传入我国情况,和鼻烟壶的品类、色彩和技艺等。首刻于1880年,有程秉铦、祁之铄、董沛孟等人之序。

  • 麻疹阐注·张廉

    儿科著作。清张廉撰。四卷。廉字通源,诸暨(今属浙江)人,清代医家。张氏认为论麻疹诸家以《医宗金鉴·疹门》为善,但该书“言简而赅,非得其言外之意,必疑其略而不详”。为便于后学,故在此书注文基础上,兼取各家之说,结

  • 听秋声馆词话·丁绍仪

    词话。清丁绍仪撰。二十卷。绍仪有《清词综补》已著录。是编自序撰于同治八年(1869),成书当在此间,约二十万字。广涉明、清词坛逸事,对诸多未见别人论及之作家、作品,有恰切评论。论词以浙派为根基,对朱彝尊的《词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