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五十九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五十九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三十六

邹浩

寄楼谦中

三年客扬州鄙吝谁与晤美人海上来青眼独余顾荒凉吊遗踪每每参杖屦败意无俗物欣快平生遇陶丘今杜门习懒殆成痼麈尾挂壁间琴书自朝暮匡山正倚天枕漱实幽趣清壮增笔力重规谪仙句相望越千里款段不获驱何当继畴昔把手论情素惟有月下桐秋声已如故

効十二属体

区区鼯鼠技不优鼓刀要使无全牛力探虎穴必有获纵如兔窟焉能谋好龙既久乃龙至画蛇添足岂蛇侔骢马御史风烈在瘦羊博士声名流棘端犹作刻猴用宝鼎忽患烹鸡求相狗他年会见赏牧豕海上非吾忧

陶丘【得傍字】

山河融结皆奇状此丘之形谁与剏一成为敦再为陶二帝昌时已询访至今禹贡名字存气势仍容菏泽傍普天率土此其中杂还舟车来四向分茅开国南面尊屡致千金谢齐相尔来日月几春冬兴废相寻人物上纷纷万事已尘埃此丘迤逦初无恙平生苦死嗜登临准拟携筇事疎放冷云寒日满荆榛蕞尔令人重凄怆会须东走泰山巅纵目乾坤更何障

次韵罗正之提刑见寄

天边故人赠明月恍惚如临沧海阔几年麈尾阻清谈一日中肠寛百结锺君骨朽谁能琴流水高山犹到今平生宫徵愧伯牙邂逅夫子还知心相期端欲追前古诸事斯言逃责数青云穷达岂须论廊庙由来齐子午王景亮携晁无咎清美堂记来求诗为赋此一篇

先生不出二十年幅巾种树老卢泉卢泉水木清且妍筑堂流水茂树间晁侯作记笔如椽画栏素壁青瑶镌明珠白璧光射天先生矜诧喜欲颠春归野岸緑漪涟青山东缺如断环雪消风软山苍然杏梢红破臙脂寒先生醉狂梦思山自驾草车束尘编上堂读书门昼关金徽朱丝弄猗兰相思古人太古前若非豪士鲁仲连即是幽人梁伯鸾先生好学老益坚少时不信功名艰青衫屡补靴决穿晩知有命絶可怜归来自买汶上田?稏香露凝秋殷只知留客有酒钱肯问釜粥寒韲酸拖金曳绣卷晓班何似布褐煖且寛先生所愿一何廉贵人孰与先生贤朱门铜臭厨肉羶夜阑白月照管弦美人一笑夭桃然安知贤达死丘园正恐後世终无传此意已输先生先我今欲归无由缘蕙帐依约闻清猿何时相从一醉眠棃花杨柳傍禁烟曾点浴沂春衣单德公渡沔应已还山中桂枝聊攀援

三朡亭

结构安在哉荒凉但郊薮无言对斜阳青天漫搔首惟余旧时春年年暗榆柳弃置勿复论兴衰古来有

成阳

茅茨土阶不图好想见游宫滋草草有时警跸从天来谇语应无路傍老可封之民纷万邦岂独兹城知所保谷林南畔今何如烟草茫茫车马道

韩园

春风挽我出邂逅陪友生滨湖足胜事系马聊班荆疎柳傲清浅孤芳媚清明禽哢杂鱼跃日转无人行此间已深趣继踵仍高情犀局自胜负玉轸谁亏成盈樽不在饮会意时一倾岂减七贤游亦云四者并如何渺茫外忽起丝竹声未暇从尔为目断陉山横

次韵仲弓见怀

与子风雨散掩关非世喧琴书到古人危坐屡忘言何当同此趣脱略文物繁岁晏犹清居厉节真王尊

次韵崔光先见简作诗催春色

春游有客忘朝暮酷似经星好风雨岂知仲蔚长蓬蒿寂寂儒宫栽一亩新诗故委黄耳来舌在惊疑为频吐鸿钧密运扫辙踪万物终然归鼓舞去年枯槁欲樵苏今已蕃鲜媚农圃我家吹律信参天苗裔非才閴无覩族寒官冷自离奇安能仰赞娲皇补庙堂爕理皆少年伫见囊金罄花坞

次韵德符过曾园

东方澹残星车马各有之心落声利间摇摇无静时幽人独朝彻蟾光濯涟漪赋诗鸥鹭边妙絶中郎词青眸正相向白驹忽已驰归来过我谈闻风徒振衣

戏世美

杨家絶艺十六弦公卿往往趋宾筵妙龄才子更豪酌月中醉倒西湖船楚宫残梦几春晓五陵好事犹喧传只今展江尝托足香风带恨留苔钱谁令故人不他寓朅来亭上仍秋天幽花脉脉监清潩似与当涂争蚩妍此心如水亦滉漾那堪焊拨还锵然骅骝夜半解归镫青灯炯炯空韦编砧声渔唱起何许坐久波面生寒烟故应鸥鹭有深意忽焉鼓翅鸣窗前

次韵德符访世美

秋晨饭香积举袂清风生朅来展江道老木森亭亭纎埃不随步昨宵寒露零人境两相值简编焕新晴迁固久黄壤椽笔窥羣英崔子独异趣一笑铅椠轻诗成似金钥为我开尘扃

次韵韩君表雪中感怀

龙衣不解颜忧民向来急天高委真符年丰兆原隰连山水气昬过云雁声澁先春凌马奔投隙作尘入濒竹乍萧萧惊风还汲汲颇轻花鬬狂肯共雨争湿夜半回晓光木杪森鹄立开编适吾心鼓枻辍清集一饱傥可偿万事非所及想见秋稼前腰鎌荷青笠

次韵和韩大资湖光亭对雪之什

岩廊未旋归故国聊自晦尘表澹崧高胷中妙天对丰年随政还嘉雪徧境内从容陟九层指顾纷百态经纶动初心枯槁入长嘅虽陈北海樽终念东臯耒只应沙路乾依前符帝赉

次韵世美见寄

鼻端漫故蝇心与天地远判合亦何常从古车轮转君不见儒衣攘攘趍白头几人管鲍情相投我岂季子难之邹行矣同听黄栗留

再宿南堂分韵得星字

夕云不成雨冉冉东南征凉月挂河汉鲜风起阶庭蛩韵响新织萤光驶流星谁知亦有念夙驾在青冥

咏路

赤路如龙蛇不知几千丈出没山水间一下复一上伊余独何为与之同俯仰

榴花

阁东阁西安石榴两株相映花枝稠山高江阔万木叶独此烂熳开不休有如牙门集缨绂碧油幢外红光浮又如青天驻羲御火龙鳞鬛惊人眸朝朝暮暮看愈好直若有意寛离忧无穷归念姑且置栏边取醉商声讴

仙宫岭

晓云生岭端遮日成清阴炎氛遽辟易兴逸安能禁仙宫风尘表高高百千寻石路上曲折健足犹难任绰约两仙子双鬟坐沈吟巫觋意何许门窗藤蔓深樵叟向我言自古传至今去州五十里有峒郁森森陶家李家女年各胜巾衿恍惚若逢遇相与登崎崯一朝作蝉蜕英魂不坠沈乡人共祠之髣髴来顾歆水旱祷辄应民吏同所钦言已叟仙去四望袪烦襟回环万峯峦挿云皆玉簪滔滔两川流会合通梧浔虚徐韵长松飞鸣集珍禽我罪贷五鼎我躯重千金虽居瘴疠乡肯使瘴疠侵囊衣完旧裾匣剑存初镡中和王度新祈招咏愔愔赐环谅匪朝聊以写我心

有感

云回雨歇天欲晴鹁鸠唤妇皆和声山南山北树阴里欢然相趂争飞鸣伊余流窜止平乐妻孥尚寄潇湘城五岭横空唤不闻不如鹁鸠犹有情

九日对菊

不雨江亦乾草木翳尘土重阳到眼前菊蘂犹未吐邻家一株来高才尺四五种之小庭中亦自足风矩摘叶以当花茱萸可为伍泛我流霞杯喜色动眉宇颓然逍遥游妙处有谁覩渊明何人斯东篱傲今古

少隐惠所画潇湘雪景

永州城北十五里二水初同为一水天花开玉满前飞人在故人亭子里

其二

将谓雪消无覔处元来只在毫端住为余展出冻云天一片潇湘宛如故

次韵钱岊雪中

六出飞琼玖云愁正腊天寒声生密竹爽气彻纯绵故苑风初静重楼月向圆何当酬此景蘸甲引金船

次韵王贤良赠阳先生

修涂几閲岁终穷鹤唳猿啼蕙帐空杖屦何当归旧隐静看五柳扬春风

戏孙扬休

耿耿僧房寄日边晩移穷巷避諠阗羮藜不饱同攻苦秣马言归独处先木叶已随风力远霜轮行作璧形圆衣冠返敝文昌路何似高堂坦腹眠

石适中

南明山下读书堂曾许寒生借烛光高义岂殊亲骨肉令人无复念家乡那知十载天涯别忽起三泉薤露伤追恨故时携手处焉能执绋助棺傍

发山口堤上

烟笼官柳柳笼堤风引澄波细细移骏马不知鞍上意回头已是获麟陂

戏王寛之

晩来闻说醉黄封弦管欣欣急雨中应笑西邻少风味一炉沈水对梧桐

湖上杂咏

何处清风作晩凉解衣相与面沧浪青萍紫芡令人恨遮却瑠璃万顷光

滨湖一一敞雕栏自是黄尘不汝闲今日舒眉宁易得未应轻作剡溪还

听泉

天中悬日月激激正鸣泉洗耳岂吾事披襟聊石边焦桐无杂弄佩玉有羣仙欲识偃溪语于今蹄与筌

顺阳东山下小池

行尽江山知几重山前池沼尚残红尘埃满眼欣相见驻马垂杨夹岸风

送薛唐卿赴省试

河东文物久尘埃之子亭亭郁有材已见中天鸣鸑鷟不应环堵更蒿莱緑衣春色知谁共青简风流自此开倾耳西州人快意玉阶曾上直言来

次韵酬德符湖上春色

乘风曾到水精宫春色推轮目力中几处梅花傲残雪不随桃李事轻红

与仲孺述之世美东禅纳凉校韩文世美以韩公召先去

清风多处是精庐饭罢俱来校异书车马焉能落吾事未斜桐影且安居

洗竹

欣欣花草不关心絶倒宫庭一亩阴夏箨陨风栽几日秋筠要月拟千寻携持斤斧从他怪缭绕阑干着意深全是吴中旧潇洒过门应喜伴龙吟

南堂

倦来搘策立阶除深喜官中似隐居寒日西流报衙皷纷纷清影上图书

湖上访世美不遇

夜雨朝晴似蜀天湖光山色故人边琵琶不许陪犀麈听水亭东一黯然

次韵陈君益见寄

冉冉岁云暮泠然流水心他邦勤短策今日慰孤斟竹韵凌风远花光受月侵毫端落珠琲三复故情深

次韵罗正之朝散到临頴见寄

何事委天数平生嗤李寻同时得君子如古惜分阴白髪日非故黄花秋似深谁知千里驾中有岁寒心

代书招德符

北风鸣四野饥鸟下黄昬寒烛照无寐孤怀谁与论伊余赋招隐抚事倍销魂莫使衡门下朝来独负暄

曾氏北园

苏郎北阙未寻盟崔子西山尚掩扃矫首空庭问怀抱天高无路雁边青

邻家集射

墙东金鼓不停喧知是将军奕世孙莫浪鸣弓向飞雁年年一度到中原

次韵君表送仲弓回有作

北野阴成幄崇朝得暂休班荆无浊酒交辔有清流风絮闲相逐晴丝懒自游吾行亦朝夕未拟问功裘

春阴

极目三封日易斜无因重守故庭花春阴又是怜芳草燕子飞来知几家

初夏过西苑呈商居平程良弼二年兄

红香吹尽緑阴垂恰似当年锡宴时今日玉津楼下过午声依旧啭黄鹂

仁老寄墨梅

前年谪向新州去岭上寒梅正作花今日霜缣玩标格宛然风外数枝斜

池上

荷花荷叶满池塘柄柄摇风作晩凉忽忆新开湖里过遶船终日送清香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五十九

 

猜你喜欢
  朱子厚·唐圭璋
  张琼英·唐圭璋
  ◆去华山人洪希文(续轩渠集)·顾嗣立
  鲍溶诗集卷一·鲍溶
  黄鹂·徐志摩
  后集卷四·罗椅
  四集卷三十八·乾隆
  卷182 ·佚名
  卷八十三·陈起
  卷三百十七·曹学佺
  卷四十二·陈元龙
  卷四百八十三·陈廷敬
  卷一百八十四·陈廷敬
  御选明诗卷一百八·康熙
  诗女史纂卷之十四·田艺蘅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悼亡姬·厉鹗

    姬人朱氏,乌程人。姿性明秀,生十有七年矣。雍正乙卯,予薄游吴兴,竹溪沈征士幼牧为予作缘,以中秋之夕,舟迎于碧浪湖口,同载而归。予取净名居士女,字之曰月上。姬人针管之外,喜近笔砚。影拓书格,略有楷法。从予授唐人绝句二百馀首

  • 东都事略卷二十九·王称

    列传十二  何继筠字化龙河南人也父福进仕后唐至周官至天平军节度使福进节制镇州继筠补牙职以偏师出土门与并人战斩首数千级以功除刺史契丹入边又击败之世宗征瓦桥闗命继筠以所部出百井道以破并冦宋兴以继筠为棣州团

  • 卷二十七 昭宗·王夫之

      〖一〗   “国家将亡,必有妖孽。”妖孽者,非但草木禽虫之怪也,亡国之臣,允当之矣。唐之乱以亡也,宰执大臣,实为祸本。大中以来,白敏中、令狐绹始祸者也,继之以路严、韦保衡之贪叨无厌而已极;然其为人,鄙夫耳,未足以为妖孽

  • 一百五十三 苏州织造李煦奏请代管盐差一年以盐馀偿曹寅亏欠摺·佚名

    康熙五十一年七月二十三日 自李煦跪奏: 江宁织造臣曹寅与臣煦俱蒙万岁特旨,十年轮视淮鹾。天恩高厚,亘古所无,臣等维肝脑涂地,不能报答分毫。乃天心之仁爱有加,而臣子之福分浅薄。曹寅七月初一日感受风寒,辗转成疟,竟成不起之

  • 敬乡录卷一·吴师道

    元 吴师道 辑梁刘峻字孝标平原人隠金华山事见本传及文选注孝标所自叙郡志山之紫薇岩乃其讲授处清修寺即故宅也峻甞撰类苑一百二十卷不传世说注行世诸文间见文选独山栖志一篇传云其文甚美近出金华智者寺经藏函中人罕

  • 显祖文宣帝纪·李延寿

    显祖文宣皇帝名洋,字子进,是神武帝的二儿子,文襄帝同母弟弟。武明太后刚怀宣帝时,每夜有红光照亮内室,太后私下十分奇怪。当宣帝出生时,把他称为侯尼于。鲜卑话就是有福相的人。因为他在晋阳出生,所以有一个名字叫晋阳乐。当

  • 王毛仲传·欧阳修

    王毛仲,高丽人。父亲因犯事被收为官奴,生了毛仲,所以毛仲长久以来就侍奉临淄王。临淄王去潞州时,有一个叫李守德的奴隶,擅长骑马射箭,临淄王把李守德买过来,让他与王毛仲一同在左右侍候。王毛仲比李守德更聪明伶俐些。景龙年

  • 熹宗本纪·张廷玉

    熹宗达天阐道敦孝笃友章文襄武靖穆庄勤胐皇帝,名叫朱由校,是明光宗的长子。其母为选侍王氏。万历三十三年(1605)十一月,明神宗曾因得此长孙而告示天下。四十八年(1620),神宗在遗诏中嘱咐及时册立皇长孙,但未来得及进行。九

  • 卷二百六十二·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六十二象纬考【七】五星【臣】等谨按前史天文志胥言五星行度而明晳莫逾晋志凡伏见留退迟疾顺逆各有定率可为後代考验之凖元史益详步术惟繁简疎密

  • 卷四 公孙丑章句下·孟子

    一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

  • 东宫备览卷二·陈模

    ○师傅礼记文王世子篇曰凡三王教世子立太傅少傅以养之欲其知父子君臣之道也太傅审父子君臣之道以示之少傅奉世子以观太傅之徳行而审喻之太傅在前少傅在后入则有保出则有师是以教喻而徳成也师也者敎之以事而喻诸徳者也

  • 省心篇 第十一 凡二百五十二条·范立本

    《资世通训》:&ldquo;阴法迟而不漏,阳宪速而有。&rdquo;阳网疏而易漏,阴网密而难。《景行录》曰:&ldquo;无瑕之玉,可为国瑞。孝弟之子,可为家宝。&rdquo;宝货用之有尽,忠孝享之无穷。家和贫也好,不义富如何?但存一子孝,何用子孙

  • 卷十·郑方坤

    ●钦定四库全书经稗卷十兖州府知府郑方坤撰○三礼五祀钱升岩曰五祀之名杂见礼记周礼仪礼诸书皆无定称月令为户灶中溜门行而无司命泰厉祭法多司命泰厉而不及户灶左传家语又以重该修熙黎勾龙为五官白虎通诸书又以井易行

  • 了本生死经·佚名

    吴月氏优婆塞支谦译  佛说是。若比丘见缘起为见法。已见法为见我。于是贤者舍利弗谓诸比丘言。诸贤者。佛说若诸比丘见缘起为见法。已见法为见我。此谓何义。是说有缘。若见缘起无命非命为见法。见法无命非命为见佛

  • 诸法集要经卷第六·佚名

    观无畏尊者集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宣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日称等奉 诏译  福非福业品第十三  所造作诸业  谓福及非福  能缚诸有情  定各招其报  愚夫心如鱼  依爱波而住  含笑造诸恶 

  • 卷第十九·居顶

    续传灯录卷第十九目录 大鉴下第十四世 &middot; 法云善本禅师法嗣六十九人 &middot;净慈楚明禅师 &middot;长芦道和禅师 &middot;雪峰思慧禅师 &middot;宝林果昌禅师 &middot;云峰志璇禅师 &middot;慧林常悟禅师 &mi

  • 卷第七十·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卷第七十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临济宗南岳下三十五世随录四川大竹空外大逵禅师首参天童悟。棒下有省。後依破山明。分座说法 僧问。师住大竹。是

  • 民国趣闻·吴虞公

    1919年,吴虞公的逸谈笔记《民国趣闻》由“襟霞图书馆”印行。平襟亚就是“襟霞主人”。这是吴的第一本书,此后又有《民国奇闻》、《民国骇闻》等笔记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