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十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国子监志卷二十

【臣】等谨案三代以上成均课士之法司成与乐正并重盖掌乐之官即教士之官乐之与学非有两事所以由小学之书以进于瞽宗之礼乐由瞽宗之礼乐而成之以东序之舞使人游息其中日迁善而不自知养人才而致太平胥于是焉具汉制博士太常而不闻肄业及乐曹魏而后学校与协律始分科而治粤稽两汉有祀

先师之礼而声歌未备魏唐举释奠而律吕未详宋自景祐大观渐见修复至大晟乐府新撰乐章音律声器于是大备厯元及明虽或损益声文更定章句大要仿大晟旧制而未见卓然有所改作也洪惟我

列圣相承握制作之原契声音之始爰

定中和韶乐释奠

先师复

颁六平之章垂为永制

皇上考正宫律春用夹钟秋用南宫乾隆七年特设乐部専典乐府协律之事于是

文庙声容集厥大成所谓金声而玉振之者一名一物皆足发

圣智之精蕴不图至斯之盛千载同符固不特学校人材闻而兴起已也谨辑乐制一卷乐章一卷乐器一卷律吕表一卷舞器一卷舞节一卷为乐门而凡元明以来可考者仍附见卷末焉

乐一

乐制

顺治二年

诏定释奠

先师乐章六奏用平字

【谨案世祖章皇帝定鼎之初】

【诏定郊】

【庙乐章改用平字均用中和韶乐至是释奠先师亦并用之】

十三年

钦颁释奠

文庙乐章六首迎

神奏咸平之曲奠帛初献奏宁平之曲亚献奏安平之曲终献奏景平之曲彻馔及送

神俱奏咸平之曲

又定释奠

先师舞用六佾三献均进文德之舞

【谨案释奠佾舞自宋元嘉以来俱用六佾于义为允唐开元时用八佾行之未久明成化间从周洪谟言复用八佾嘉靖以后仍改六佾当时言官纷纷陈请俱未得尊崇】

【孔子之意我朝隆礼】

【先师迥逾前代而佾舞之数独仍旧制意深逺矣】康熙五十四年

颁中和韶乐器于国子监

文庙

【谨案释奠先师用中和韶乐自顺治二年始至是太常重造乐器告成颁于国子监】

乾隆六年

诏定祭

先师庙乐律春以夹钟为宫秋以南吕为宫迎神奏昭平奠帛初献奏宣平亚献奏秩平终献奏叙平彻馔奏懿平送

神奏德平

【谨案是年诏定祭祀雅乐宫律释奠】

【先师以春秋月律为宫本古法也】

三十年

颁镈钟特磬于国子监

文庙

【谨案先是江西献古镈钟特命乐部仿铸适和闿已入版图复】

【诏采玉以琢特磬至是告成乃依春秋释奠月律颁夹钟南吕鏄钟特磬各二焉】

乐舞事宜

凡春秋释奠乐部前期率太常协律郎等设乐于殿外阶上其乐舞生定额乐生五十二人文舞生三十六人均乐部

【谨案坛】

【庙初献舞武功之舞亚献终献舞文德之舞惟释奠先师止用文舞地冇所宜唐之释奠用武舞非也】

乾隆五十年

诏建辟雍工成

特定临雍乐章

皇上陞座奏盛平羣臣行礼奏庆平茶奏清乐皇上还宫奏道平

乐制【附】

成宗大德十年命江浙行省制

先圣庙乐器以宋乐工施德仲审较应律运至京师秋八月用于庙祀先令翰林新撰乐章命乐工习之盖旧曲也不果用【元史礼乐志】

【谨案元代乐章乐名皆仍金旧而释奠先师亦因宋之大晟无所更易虽尝拟改撰乐章迄不果用详附下乐章卷】

洪武元年定

文庙乐生六十人编钟编磬各十六琴十瑟四搏拊四柷敔各一壎四篪四箫八笙八笛四大鼓一【明史乐志】

洪武四年礼部奏定释奠

先师乐生六十人舞生四十八人引舞二人凡一百一十人并请选京民之秀者充乐舞生太祖曰乐舞乃学者事况释奠所以崇祀

先师宜择国子生及公卿子弟在学者预教肄之【明史礼志】

洪武六年始命詹同乐韶鳯等更制乐章洪武十六年勅礼部同工部命晓音律之人集工制大成乐器以颁天下儒学【乐志】

洪武二十六年颁大成乐器于天下【礼志】

【谨案大成名乐虽本宋之大晟然在宋为总名若赐宴辟雍贡士鹿鸣及闻喜宴俱得用之不专为文庙用也元之大成为全乐总名明又取集大成之义以为释奠専用之乐于义较切永乐徙都燕京乐制悉同南雍无所更定故详附明初制度以备参考】

成化十二年从祭酒周洪谟言释奠増乐舞为八佾

治九年増释奠乐舞为七十二人如天子之制

嘉靖九年改

先师庙中笾豆十二为十乐用六佾

【谨案时大学士张璁言圣人尊天与尊亲同今先师庙中笾豆十二牲用犊全用祀天仪非正礼宜更定御史黎贯等非之谓夫子之不可及犹天之不可阶而升虽拟诸祀天不为过又言莫尊于天地亦莫尊于父师不应独疑孔子为僭帝斥贯等从璁言】

钦定国子监志卷二十

猜你喜欢
  卷一百五 天聖五年(丁卯,1027)·李焘
  第二十四回 两亲王因败为功 诸藩镇束手听命·蔡东藩
  卷一百十二·杨士奇
  二百九十七 内务府奏请补放护军校等缺摺·佚名
  钦定元史语解卷十六·佚名
  六、我的外祖家·包天笑
  孔谦传·薛居正
  卷九十七·阿桂
  襄阳守城录·赵万年
  再论中国文化传统中之士·钱穆
  原序·徐一夔
  明成祖仁宗景帝之死及其他·吴晗
  卷二十一·戴锡章
  郑润田·周诒春
  六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列传第六十四 卢同 张烈·魏收

    卢同,字叔伦,范阳涿人,卢玄之族孙。父辅,字显元,本州别驾。同身长八尺,容貌魁伟,善于处世。太和中,起家北海王详国常侍。稍迁司空祭酒、昌黎太守。寻为营州长史,仍带郡。入除河南尹丞,迁太尉属。会豫州城民白早生反,都督中山王英

  • 史记集解卷一百十八·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一百十八淮南衡王列传第五十八淮南厉王长者髙祖少子也其母故赵王张敖美人髙祖八年从东垣过赵赵王献之美人厉王母得幸焉有身赵王敖弗敢内宫为筑外宫而舍之及贯髙等谋反柏人事发觉并逮治王尽捕王母兄

  • 弇山堂别集卷七十九·王世贞

    (明)王世贞 撰○赏功考中永乐八年论北征功行赏领队都督赏银百五十两彩币八表里钞四百锭都指挥赏银百两彩币六表里钞三百锭指挥银六十两彩币四表里钞二百锭千户卫镇抚银四十两彩币三表里钞百六十锭百户典仗所镇抚试百户

  • 渚宫旧事卷五·余知古

    (唐)余知古 撰○晋代王澄为刺史始镇江陵初汉置荆州虽刺史乘传车犹以江陵为治所汉末刘表作牧阻江南宗贼遂镇襄阳由是魏刺史皆因之葢郡城之东南已压呉境故也呉置军督于江陵陆抗迁治乐乡【乐乡在江南去江陵五十里】晋初羊

  • 卷八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八十职官考【四】【臣】等谨按马端临通考所载职官俱本宋制五朝考依类编入今谨依会典各衙门序次敬辑以昭本朝制度云文职宗人府宗人府掌皇族之属籍以时修辑玉牒辨昭穆序爵禄均其惠养而布之教

  • 卷四·陆宗楷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国子监志卷四御制一文二世宗宪皇帝御制追封孔子五世祖木金父公册文右文稽古思统绪之相承重道尊师溯渊源于自逺举千秋之旷典苹藻维馨超五等之崇封丝纶式焕缅维先师孔子之五世祖木金父公系本殷朝居从鲁

  • 坚白论第五·公孙龙

    坚白石三,可乎?曰:不可。曰:二,可乎?曰:可。曰:何哉?曰:无坚得白,其举也二;无白得坚,其举也二。曰:得其所白,不可谓无白;得其所坚,不可谓无坚:而之石也之于然也,非三也?曰:视不得其所坚而得其所白者,无坚也。拊不得其所白而得其所坚,得其坚也

  • 书序辨伪第十三尚书篇目异同真伪表附·康有为

    《尚书》二十八篇,为孔子删定大法,一乱于《太誓》,再乱于张霸,三乱于刘歆,四乱于王肃。然张、王之伪,人皆知之,《太誓》后得,人亦知之。若刘歆伪古文,二千年无人知之者。然刘歆之作伪,近儒刘逢禄、邵懿辰亦渐疑之;《书序》之为歆

  • 卷六十七·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六十七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春秋左传注疏第十五僖公二十二年考异足利本传丁丑楚子入飨于郑飨作享注及下文飨毕夜出同 庭实旅百百作伯注同今本注须句虽别国而削弱不能自通谨按别国诸本皆

  • 卷十二·李光坡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仪礼述注钦定四库全书仪礼述注卷十二安溪 李光坡 撰士丧礼第十二郑目録云士丧其父母自始死至于既殡之礼疏曰此当诸侯之士知者下云君若有赐不言王直云父母不言妻与长子按下记云赴曰君之臣某死赴

  • 戒杀放生文序(附)·周梦颜

      莲池上人,少通六艺,文成而纸贵洛城。长练三车,忍证而宗超葱岭。勇披毗黎之铠,莹握摩尼之珠。当经禅暇,愍切迷流,于尸罗中,特申杀戒。盖以血气之属,莫不有知;蜎蠕之伦,无非同与。充吾恶死之心,岂宜戕物;体帝好生之德,用导昏衢。

  • 菩萨本生鬘论卷第八·佚名

    圣勇菩萨等造宋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同译经梵才大师绍德慧询等奉 诏译  智慧清净无我慢众。有善友力除颠倒行。增上德行胜义根本。难行净施最上无诤。精舍安住能断贪欲。颠倒支分意出染缚。寂静妙理如是求证。名色如

  • 现果随录序·戒显

    夫因之与果。犹形有影焉。形已有焉则影必从焉。苟欲端其影。先直其形。形直影恶不端。若不直其形而欲其影端。譬如扬汤而不辍火。虽欲其冷无有是处。是我法门之通训也。世典亦有之。曰阴德。曰阳报。此岂不我之所说因

  • 归戒要集卷中·弘赞

      粤东鼎湖山沙门释 弘赞在犙辑受五戒法梵志复白佛言。世尊。以赐三自归法。天帝遣善神三十六大王。护助我身。已蒙世尊。哀愍救度。今更顶礼。请受戒法。佛言善哉。梵志。汝当净身口意。恳恻至心。敬受戒法。十方

  • 卷第七·宋濂

    嘉兴大藏经 护法录 宋文宪公护法录卷第七 皇明金华宋濂着 云栖袾宏 辑 虞山钱谦益订 序 瑞岩和尚语录序 予观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所载梵王以金色波罗夷花献佛请为说法佛拈花示众人天百万悉皆罔措独金色头陀破颜微笑

  • 银湖宝藏·卡尔·麦

    《卡尔·麦异域探险小说系列:银湖宝藏》一个古老的印第安部落收集了无尽的珍宝,为了守卫这些珍宝,他们精心构筑了防御工事。这个民族曾拥无数金银做的神像和金属器皿,而这些财宝现在都在一个湖泊底下,银湖之名也是由此而来

  • 康熙盖平县志·骆云

    地方志。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骆云修,有骆自序,首附县图城图各一。此为编修《盛京通志》而作,叙事至康熙二十三年。凡2卷26目。盖平,为今盖县。时奉檄纂修,遵部颁以《河南通志》为例,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成书。约一万四

  • 录鬼簿·钟嗣成

    元代杂剧史料的重要著作。元钟嗣成撰。成书于至顺元年(1330)。今存最古刻本为明孟称舜编《酹江集》附本,明崇祯刊,今残存9页;天一阁旧藏明写本;清曹寅校辑《栋亭藏书十二种》本,近人王国维校注本等。1959年中国戏剧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