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秦孝王杨俊传

秦孝王杨俊,字阿祗,高祖第三子。

开皇元年(581)立为秦王。

开皇二年春,授上柱国、河南道行台尚书令、洛州刺史,时年十二岁。

加授右武卫大将军,统领关东部队。

开皇三年,升任秦州总管,陇右的各州郡,都归他管。

杨俊仁恕慈爱,崇敬佛教,请求当和尚,皇上不同意。

开皇六年,调任山南道行台尚书令。

在伐陈战争中,以他为山南道行军元帅,督管三十个总管,水军陆军共十几万人马,驻扎在汉口,为长江上游的主帅。

陈国将领周罗目侯、荀法尚等,率劲旅几万驻扎在汉陽的鹦鹉州。

总管崔弘度请求进攻。

杨俊担心杀伤人,不同意。

周罗目侯等也相继投降。

于是派使者奉表章到朝廷。

他泣泪对使者说:“我胡里胡涂地被推举当元帅,惭愧的是没有尺寸之功,因此很惭愧罢了。”皇上听了,认为他很好。

授杨俊扬州总管四十四州诸军事,镇守广陵。

一年多后,转任并州总管二十四州诸军事。

起初,杨俊很有好名声,高祖知道了,很高兴,下诏书奖励他。

其后杨俊逐渐奢侈,违反制度,放债收利息,官吏、百姓都以为苦。

皇上派人调查他的事,受牵连而坐罪的有一百多人。

杨俊仍不悔改,于是大修宫室,穷奢极欲。

杨俊有巧思,常常亲自挥动斧头干活,工巧之器,饰以珠玉。

他为王妃作七宝隤..,又建造水上宫殿,涂香粉刷,玉墙金阶,梁柱楣栋之间,全都装上明镜,又间以宝珠,极尽装饰之美,常常与宾客、妓女,在上面唱歌。

杨俊又特喜欢女色,崔氏王妃性女石,心中很不平,于是在瓜中放毒。

杨俊因此生病,被调回京师。

皇上因他奢侈放纵,削了他的官职,仅让他以王爷身份回到王府去。

左武卫将军刘升进谏说:“秦王并无别的过错,只是花费官府的钱物,营造自己的府第宫室罢了。

我认为可以原谅。”皇上说:“法律不可违反。”刘升坚持劝谏,皇上愤然变色,刘升才作罢。

其后杨素又进谏说:“秦王的过失,不应该落到这个地步。

请陛下想一想。”皇上说:“我是五个儿子的父亲,如按你的意思,何必不另外制定一个天子儿子的法律?以周公的为人,尚且杀了管、蔡,我的确大大的不如周公,怎能有损法律的尊严呢?”到最后也不同意。

杨俊病重,不能起床,派人奉表谢罪。

皇上对他的使者说:“我努力奋斗,创此大业,作训垂范,想让臣下遵守它而无过失。

你是我的儿子,而想败坏法律,我不知道怎样责备你!”杨俊惭愧恐怖,病包重。

大都督皇甫统上表,请恢复秦王的官职,皇上不答应。

一年多后,因杨俊病重,又授他上柱国。

开皇二十年(600)六月,在秦王府中去世。

皇上只哭了几声就算了。

杨俊所作的奢侈之物,全部下令烧掉。

皇上还下令,送葬的东西,一定要节俭,以作为以后的法式。

秦王府的官员们请求为秦王立碑,皇上说:“想求名,只要一卷史书就够了,何必要碑呢?如子孙不能保家,那碑石不过白白地送给人家作盖房子的基石罢了。”秦王妃崔氏,因毒杀秦王的缘故,下诏废绝,赐她死在家里。

秦王之子杨浩,崔王妃所生。

庶出之子叫杨湛。

群臣商议说:“《春秋》的意思,母因子贵,子因母贵。

贵既如此,罪则可知。

所以汉代栗姬有罪,其儿子便被废掉。

郭皇后被废,她儿子也因此被废黜。

大事是这样,小事也应相同。

如今秦王的两个儿子,母亲都因有罪而被废黜,不应继承王位。”于是以秦国为丧主。

杨俊长女永丰公主,十二岁,遭父丧,哀伤追思,服丧期满后,于是不吃鱼肉。

每到父亲亡故这天,就流泪不吃东西。

有一个叫王延的开府,生性忠厚,率领亲兵十几年,杨俊很礼遇他。

杨俊有病后,王延总在府中侍卫,衣不解带。

杨俊死后,他好几天水米未沾牙,骨瘦如柴。

皇上听说此事,很怜悯他,赐给他御药,授他骠骑将军,让他负责宿卫。

杨俊下葬的那一天,王延号哭哭死。

皇上嗟叹奇异,让通事舍人吊唁祭扫。

下诏把王延安葬在杨俊的坟墓旁边。

炀帝即位后,立杨浩为秦王,以作为孝王的继嗣。

封杨湛为济北侯。

后来以杨浩为河陽都尉。

杨玄感造反时,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率兵讨伐。

到了河陽,修书于杨浩,杨浩又到宇文述军营中,士兵们几次来往。

有关部门弹劾杨浩,以诸侯身份与内臣来往,杨浩因此被废黜王位、免除官职。

宇文化及杀了炀帝后,立杨浩为皇帝。

宇文化及失败于黎陽,北逃魏县,自称皇帝,因此杀害了杨浩。

杨湛骁勇果敢,有胆略。

大业初,任荥陽太守,因杨浩事被免职,也被宇文化及所杀害。

猜你喜欢
  列传第四十五 睿宗诸子·刘昫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四十二·杨仲良
  顺治十四年一月至康熙元年十二月·蒋良骐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七·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八十六·佚名
  卷之八百二十·佚名
  ◎法官口唱小东人·吴虞公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八 元纪十二·纪昀
  三八 护理浙江巡抚王亶望奏呈续收书目清单及宋荦之孙呈缴家藏抄本旧书折·佚名
  历代名贤确论卷十七·佚名
  六十七、移居上海之始·包天笑
  宗爱传·魏收
  梁礽传·脱脱
  王忄予传·张廷玉
  卷一百二十一·雍正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十八出 沉江·孔尚任

    ◎乙酉五月〖锦缠道〗(外扮史可法,毡笠急上,回头望介)望烽烟,杀气重,扬州沸喧;生灵尽席卷,这屠戮皆因我愚忠不转。兵和将,力竭气喘,只落了一堆尸软。俺史可法率三千子弟,死守扬州,那知力尽粮绝,外援不至。北兵今夜攻破北城,俺已满拚

  • 卷三百十二·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十二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初集三十二 陈伯康 陶渊明田居 吾慕陶徵君拂衣轻去就栖鸟恋旧林归云忘出岫巾车返柴荆环堵植松柳东臯课种苖南山歌种荳田父时过门葛巾与漉酒五斗愧折腰浮名

  • 卷一百一十五·列传第二·睿宗·宋濂

        ◎睿宗   睿宗景襄皇帝,讳拖雷,太祖第四子,太宗母弟也。方太祖崩时,太宗留霍博之地,国事无所属,拖雷实身任之。闻燕京盗贼白昼剽掠富民财物,吏不能禁,遂遣塔察、吾图撒合里往穷治之,杀十有六人,盗始屏息。  

  • 卷第二百八十七 後漢紀二·司马光

      起強圉協洽(丁末)五月,盡著雍涒灘(戊申)二月,不滿一年。   高祖睿文聖武昭肅孝皇帝天福十二年(丁未、九四七年)   五月,乙酉朔,永康王兀欲召延壽及張礪、和凝、李崧、馮道於所館飲酒。兀欲妻素以兄事延壽,兀欲從容謂延壽

  • 春秋战国异辞卷二十四·陈厚耀

    秦惠文君【亦曰惠王】惠文君元年楚韩赵蜀人来朝二年天子贺三年王冠四年天子致文武胙齐魏为王【史秦本纪】寒泉子对秦惠王曰客有自赵来以约従连横事说大王者为谁惠王曰东周人苏秦也寒泉子曰书十上王不听有之乎曰然其道

  • 卷之二百三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第三六七谕咸丰七年十月初九日一二二○五--三·佚名

    淡水分府马,谕充张肇基为田藔内庄保甲团练总局长,给发谕戳署淡水抚民海防分府马为给发谕戳,设局团练,以安地方事。照得清庄、联庄,设局团练,系奉旨饬办要件,本分府经谕饬各保。分别举充承办,淡南、淡北俱

  • 三九○ 户部为知照四库全书馆总裁程景伊等罚俸事致典籍厅移会·佚名

    三九○ 户部为知照四库全书馆总裁程景伊等罚俸事致典籍厅移会乾隆四十二年六月初八日户部为遵旨等事。陕西司案呈,本年五月初七日准都察院咨称,本院具题内开:查四库全书馆所进书籍,该总裁等理应悉心校阅,毋致错误。乃总核

  • 绎史卷一百五十八·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考工记周礼国有六职百工与居一焉或坐而论道或作而行之或审曲面埶以饬五材以辨民器或通四方之珍异以资之或饬力以长地财或治丝麻以成之坐而论道谓之王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审曲面埶以饬五材以辨民器谓

  • 齐炀王宇文宪传·令狐德棻

    齐炀王宇文宪字毗贺突,是太祖的第五个儿子。性格通达机敏,有气量,虽在幼年,而神色严峻。最初被封为涪城县公。少年时与高祖一块学习《诗经》、《春秋》,都能综合要点,得其旨意。太祖曾赏赐给儿子们良马,让他们自己选择。只有

  • 周颠传·张廷玉

    周颠,江西建昌人,本无名字,颠为其绰号。十四岁时得狂病,在南昌市中乞食,语无伦次,故人们都叫他周颠。长大像貌与众不同,多次进见长官,说是求“告太平”。当时天下安宁,人们不明其所言。后南昌为陈友谅占据,颠避去了。太祖克南昌

  • 王麟阁·周诒春

    王麟阁 字麟阁。年三十八岁。生于北京。已婚。子一。光緖三十年。以官费游美。入北加罗来那大学。习经济学。民国元年。回国。任湖北交涉司科长。民国二年。任烟台交涉员。民国三年至五年。任外交部特派天津交涉员。

  • 正经·宋宗元

    目虽明不能见其睫,蔽于近也,登高而望远,视非加察,而捽若指掌。人之识量相万,岂不信欤?懵者暗于当事,智者烛于先机。如鉴所悬,维高莫掩矣。夫前人已事,卓尔有立,其辩妍媸、规得失、料成败,超超乎鉴无遗照者。余不敏,窃愿于此借鉴焉

  • 第14章 泰伯篇第八·孔子

    8·1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译文孔子说:“泰伯可以称得上品德极高尚的了,他多次把天子的地位让给弟弟季历,百姓不知道怎么称赞他了。”名家注解朱熹注:“夫以泰伯之德,当商周之际,固足以朝

  • 第十 谋篇 4·王诩

    【原文】计谋之用,公不如私,私不如结①,结而无隙者也。正不如奇②,奇流而不止者也。故说人主者,必与之言奇;说人臣者,必与之言私。其身内,其言外者疏③;其身外,其言深者危④。无以人之所不欲而强之于人,无以人之所不知而教之于人

  • 原毁原文·韩愈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闻古之人有舜者,其为人也,仁义人也。求其所以为舜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

  • 第三十二品 应化非真分·佚名

    【原文】“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祗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①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②。”“何以故?”“

  • 新编诸宗教藏总录卷第一·义天

    高丽沙门义天录(此是草本俟后重广如有漏略观者恕之)海东有本见行录上·大华严经·疏十卷·又略疏四卷 已上 慧光(世称光缘)述·疏八卷(或四卷) (慧远述辩相续修)·疏二十二卷 智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