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虞庆则传

虞庆则是京兆栎陽人,本姓鱼,他的祖上曾辅佐赫连氏,于是在灵武安家,世代都是北方的豪杰。

父亲虞祥,曾任北周灵武太守。

庆则小时候就雄健罢毅,性情倜傥,身高八尺,有胆略有气概,擅长讲鲜卑话。

他常常身披沉重的铠甲,腰带两革建,骑马疾驰,左右开弓,非常英武,本州豪侠都敬畏他。

起初他以射猎为业,中途便转变志向而去读书,敬慕傅介子、班仲升的为人。

在北周开始做官时,任中外府行参军,不久提升为外兵参军事,承袭爵位沁源县公。

宣政元年(578),授位仪同大将军,升为并州总管长史。

二年,授为开府。

当时稽胡多次叛乱,越王宇文盛、内史下大夫高赹领兵征讨,平息了叛乱。

班师回京前,高赹和越王宇文盛谋划,要文武双全的主将镇守。

于是上表皇上,推荐虞庆则镇守原稽胡处。

皇上于是即刻拜庆则为石州总管。

虞庆则很有威信,又能施恩于民,所管辖的境内太平无事,秩序井然,稽胡人因敬慕他的仁义而来归顺的,有八千多户。

开皇元年(581),庆则进位为大将军,升为内史监、吏部尚书、京兆尹,封为彭城郡公,任营建新都总监。

二年冬,突厥侵入境内騷扰,庆则以元帅的身份征讨。

部队被分割,离开了营地,很多士兵受寒冷侵袭,手指被冻掉的有一千多人。

偏将达奚长儒率领二千多骑兵,从另外一条道路拦截敌兵,被敌兵围困,情况很危急。

庆则却按兵不动,不予救援,因此达奚长儒孤军奋战,战死的人有十分之八九。

皇上没有追究庆则的责任,不久又升他为尚书右仆射。

后来突厥国主摄图想归附隋朝,请求隋派遣一个重臣充当使者,于是皇上派遣庆则出使突厥。

摄图自恃势力强大,开始想与隋朝分庭抗礼,庆则拿突厥过去的事来责备他们,摄图仍不服。

翻译长孙晟又向摄图陈说利害,摄图和他的弟弟叶护终于跪拜着接受了隋朝的诏书,称臣朝贡,请求永远作为附属国。

当初,庆则出使突厥,高祖告谕他说:“我想保全突厥,如果他们送马给你,只取三、五匹就够了。”摄图见到庆则,赠给他一千匹马,又将女儿嫁给庆则作妻子。

皇上因为庆则功高,就没有追究他什么。

授他上柱国,封为鲁国公,赐邑任城县千户,并且下诏书将彭城公这一爵位回授给他的第二个儿子虞义。

高祖平定陈朝之后,巡幸晋王府,摆酒宴请群臣。

高赹等人手捧酒杯为高祖祝寿。

高祖于是说:“高赹平定长江以南,虞庆则使突厥来降,可以说都立下了大功劳啊!”大将杨素说:“都是因为您威德之光的照耀啊!”庆则说:“杨素以前出兵武牢、硖石,如果没有您的威德,也没有攻克的道理。”于是就与杨素互相揭短。

御史想弹劾他们,高祖说:“今天是论功之日,应该高兴,不应该弹劾。”高祖观看群臣行令饮酒,庆则进言说:“承蒙皇上赐给酒食,今天我应该尽情欢乐,但御史在旁,我怕喝醉了而被弹劾。”高祖赐酒给御史,就此令他出去。

庆则捧着酒杯为高祖祝寿,大家都很高兴。

高祖对群臣说:“喝了这杯酒,愿我与你们及你们的子孙能够常如今日,世世代代与富贵相守。”开皇九年(589),虞庆则转任右卫大将军,不久又改为右武侯大将军。

开皇十七年(597),岭南人李贤占据本州造反,高祖想征讨他。

诸将中有几个人请求前行,皇上都没有答应,却对庆则说:“你位居宰相,爵位为上公,今国家有叛贼作乱,竟没有出征的意思,为什么呢?”庆则下拜谢罪,诚惶诚恐,皇上于是派遣他去征讨,封为桂州道行军总管,任命他的妻弟赵什柱为随府长史。

什柱先前曾与庆则的爱妾私通,害怕此事败露,就扬言说:“庆则不愿意去岭南征讨。”这话被皇上听到了。

在此之前,朝中大臣出征,皇上都设宴饯行,尽礼赐物后再送他出征。

等到庆则讨伐岭南辞别皇上时,皇上满脸不高兴,庆则因此郁郁不得志。

平定了李贤后,庆则到潭州的临桂镇,眺望这里的山川地势,感慨地说:“这里的地势的确险要牢固,再加上有足够的粮食,如果用可靠的将领把守这个地方,就不会被攻破。”于是派什柱骑着快马到京城向皇上奏事,观察皇上的脸色。

什柱到了京城,却禀告庆则谋反。

皇上派人调查验证,庆则因此被杀。

皇上授什柱为柱国。

猜你喜欢
  卷二十九·志第五·五行二·张廷玉
  ●滿洲實錄卷六·佚名
  卷第二百五十三·胡三省
  卷之一百六十二·佚名
  卷七·郝经
  卷七十九·司马迁
  序·锁绿山人
  世宗本纪·薛居正
  赵琏传·宋濂
  卷十六·彭百川
  卷之二十七  宣宗皇帝御製詩(明)朱瞻基 撰·邓士龙
  弇山堂别集卷三十七·王世贞
  卷二百八十五·佚名
  111.周处除“三害”·林汉达
  83.“党锢”事件·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十八·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六十八虎丘山类五言古从永阳王逰虎丘山    【陈】张正见沧波壮鬰岛洛邑镇崇芒未若兹山丽岧嶤擅水乡地灵侔少室涂艰像太行重岩标虎踞九曲峻羊肠溜深涧无底风幽谷自凉寳沈余玉气劒

  • 卷三百九十·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三百九十李贺李贺字长吉系出郑王後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就自目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贺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

  • 原序·方干

    玄英集原序风雅不主於今之诗而其流涉赋今之诗盖起於汉魏南齐五代文愈萎诗愈丽陈隋之际其君自好之而浮靡惉懘流於淫乐故曰音能亡国信哉唐兴其音复振陈子昂始以骨气为主而寖拘四声五七字律建中之後其诗益善钱起为最杜甫

  • ●卷二百三十九·徐梦莘

      炎兴下帙一百三十九。   起绍兴三十一年十一月八日丙子,尽十六日甲申。   甡之尝试以允文二劄论这昔岁马家渡之役兀术(改作乌珠)出舟於江官军不战而溃金人遂陷建康蹂践江浙至四明而回当时议者谓方金人进舟欲渡时

  • 第六卷 唐·缪荃孙

    叠玉峰磨崖在句容拓本高 尺 寸,广 尺 寸,正书大字,径一尺四寸。题款五行,行六字,字径三寸。叠玉唐大历三载,吴开国公尝道此。建中三□□□道士□□□筑。 琅琊颜颓题。光绪六年,句容尚兆鱼访得之。叠玉字径尺,小字亦径寸

  • 提要·佚名

    【臣】等谨案石峯堡纪畧二十一卷乾隆四十九年奉勅撰甘肃疆界与西域毗连白防之族错居内地生息蕃衍种类日繁圣朝统驭四瀛义无岐视列为编户久防齐民其间礼拜诵经自行彼教者亦王法之所不禁乃不逞之徒倡为新教致有苏四十三

  • 一六六 北大感旧录十二·周作人

    上面所说都是北京大学的教授,但是这里想推广一点开去,稍为谈谈职员方面,这里第一个人自然便是蔡校长了,第二个是蒋梦麟,就是上文一六四节玄同的信里所说的“茭白先生”,关于他也有些可以谈的,但其人尚健在,这照例是感旧录所不

  • 卷三十六·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三十六明 杨士奇等 撰治道宋神宗熙宁二年司马光上体要疏曰臣准御史台牒伏奉四月二十日诏敕传曰近臣尽规以其荣耻休戚与上同也今在此位者视朕过

  • 卷一百七十一·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七十一 朱批赵城奏摺 雍正六年十月十一日湖南布政使【臣】赵城谨 奏为奏明奉到 谕旨恭谢 天恩事窃本年八月二十九日【臣】於邮封内接书一封内开和硕怡亲王大学士张廷玉字寄湖南布政使雍

  • 周子抄释卷二·吕柟

    拙赋第一或谓予曰人谓子拙予曰巧窃所耻也且患世多巧也喜而赋之巧者言拙者黙巧者劳拙者逸巧者贼拙者德巧者防拙者吉呜呼天下拙刑政彻上安下顺风清弊絶【释巧只是伪拙只是实】爱莲说第二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

  • 卷十七·康熙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日讲礼记解义钦定四库全书日讲礼记解义卷十七月令秦吕不韦集诸儒着十二月纪名吕氏春秋篇首皆有月令月用夏正令则杂举三代及秦事礼家抄合为此篇张子曰月令大率秦法也然采三代之文而为之不无古意孟

  • 求学与不老·梁漱溟

    我常说一个人一生都有他的英雄时代,此即吾人的青年期。因青年比较有勇气,喜奔赴理想,天真未失,冲动颇强,煞是可爱也。然此不过以血气方盛,故暂得如此。及其血气渐衰,世故日深,惯于作伪,习于奸巧,则无复足取而大可哀已!往往青年时

  • 缅甸青年之佛学方针·太虚

    ──二十八年十二月在仰光大学讲──仰光大学为缅甸唯一最高学府,得来参观,聚谈,觉得非常的荣幸。  这次我到缅甸,所接触的都是佛教的,故我感觉到缅甸佛教有许多优点:第一、是单纯精粹:因中国佛教是很繁复的,先有儒、道家等

  • 佛顶最胜陀罗尼经·佚名

      唐 地婆诃罗译  佛顶最胜陀罗尼经序    沙门彦悰序  夫业理绵微。二乘不足臻其极。神宰恍惚。十地未易暨其深。则知赋命交加。罕言于孔宣父。报应丛杂。冥昧于太史公。是以先笑后号。鹯雀祥而莫准。始凶

  • 卷第二十八·佚名

    舍利弗阿毗昙论卷第二十八姚秦罽宾三藏昙摩耶舍共昙摩崛多等译绪分定品第十之一五支定。五智定。共念出息入息定。共不净想定。入火定。共证知神足定。共证知天耳定。共证知他心定。共证知宿命定共明想定。无间定。根

  • 卷第四十·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第四十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第八门第十子摄颂之六五百之余及七百结集事尔时迦摄波告邬波离曰。世尊于何处制第一学处。邬波离以清彻音答曰。世尊于波罗痆斯。此为谁说。即五苾刍其事云何。

  • 中国经济史·钱穆

    1954至1955年期间,钱穆先生曾于香港新亚书院先后讲授“中国经济史”及“中国社会经济史”两门课程。叶龙曾师从钱穆多年,详尽笔录及整理了先师两门课程的内容,对一些内容做出了补释,形成流畅易读的文章。贯穿全书的主要经

  • 程咬金斧劈老君堂·郑光祖

    简名《老君堂》。杂 剧剧本。元郑光祖作,一作无名氏作。剧中人 物史皆有之,唯情节多属无稽。剧写秦王李世 民率部经北邙山,偷观金墉城,为李密部将程 咬金所追赶,避入老君堂中。咬金斧劈庙门,擒 获以献李密,囚之南牢。唐大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