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庆则传
虞庆则是京兆栎陽人,本姓鱼,他的祖上曾辅佐赫连氏,于是在灵武安家,世代都是北方的豪杰。
父亲虞祥,曾任北周灵武太守。
庆则小时候就雄健罢毅,性情倜傥,身高八尺,有胆略有气概,擅长讲鲜卑话。
他常常身披沉重的铠甲,腰带两革建,骑马疾驰,左右开弓,非常英武,本州豪侠都敬畏他。
起初他以射猎为业,中途便转变志向而去读书,敬慕傅介子、班仲升的为人。
在北周开始做官时,任中外府行参军,不久提升为外兵参军事,承袭爵位沁源县公。
宣政元年(578),授位仪同大将军,升为并州总管长史。
二年,授为开府。
当时稽胡多次叛乱,越王宇文盛、内史下大夫高赹领兵征讨,平息了叛乱。
班师回京前,高赹和越王宇文盛谋划,要文武双全的主将镇守。
于是上表皇上,推荐虞庆则镇守原稽胡处。
皇上于是即刻拜庆则为石州总管。
虞庆则很有威信,又能施恩于民,所管辖的境内太平无事,秩序井然,稽胡人因敬慕他的仁义而来归顺的,有八千多户。
开皇元年(581),庆则进位为大将军,升为内史监、吏部尚书、京兆尹,封为彭城郡公,任营建新都总监。
二年冬,突厥侵入境内騷扰,庆则以元帅的身份征讨。
部队被分割,离开了营地,很多士兵受寒冷侵袭,手指被冻掉的有一千多人。
偏将达奚长儒率领二千多骑兵,从另外一条道路拦截敌兵,被敌兵围困,情况很危急。
庆则却按兵不动,不予救援,因此达奚长儒孤军奋战,战死的人有十分之八九。
皇上没有追究庆则的责任,不久又升他为尚书右仆射。
后来突厥国主摄图想归附隋朝,请求隋派遣一个重臣充当使者,于是皇上派遣庆则出使突厥。
摄图自恃势力强大,开始想与隋朝分庭抗礼,庆则拿突厥过去的事来责备他们,摄图仍不服。
翻译长孙晟又向摄图陈说利害,摄图和他的弟弟叶护终于跪拜着接受了隋朝的诏书,称臣朝贡,请求永远作为附属国。
当初,庆则出使突厥,高祖告谕他说:“我想保全突厥,如果他们送马给你,只取三、五匹就够了。”摄图见到庆则,赠给他一千匹马,又将女儿嫁给庆则作妻子。
皇上因为庆则功高,就没有追究他什么。
授他上柱国,封为鲁国公,赐邑任城县千户,并且下诏书将彭城公这一爵位回授给他的第二个儿子虞义。
高祖平定陈朝之后,巡幸晋王府,摆酒宴请群臣。
高赹等人手捧酒杯为高祖祝寿。
高祖于是说:“高赹平定长江以南,虞庆则使突厥来降,可以说都立下了大功劳啊!”大将杨素说:“都是因为您威德之光的照耀啊!”庆则说:“杨素以前出兵武牢、硖石,如果没有您的威德,也没有攻克的道理。”于是就与杨素互相揭短。
御史想弹劾他们,高祖说:“今天是论功之日,应该高兴,不应该弹劾。”高祖观看群臣行令饮酒,庆则进言说:“承蒙皇上赐给酒食,今天我应该尽情欢乐,但御史在旁,我怕喝醉了而被弹劾。”高祖赐酒给御史,就此令他出去。
庆则捧着酒杯为高祖祝寿,大家都很高兴。
高祖对群臣说:“喝了这杯酒,愿我与你们及你们的子孙能够常如今日,世世代代与富贵相守。”开皇九年(589),虞庆则转任右卫大将军,不久又改为右武侯大将军。
开皇十七年(597),岭南人李贤占据本州造反,高祖想征讨他。
诸将中有几个人请求前行,皇上都没有答应,却对庆则说:“你位居宰相,爵位为上公,今国家有叛贼作乱,竟没有出征的意思,为什么呢?”庆则下拜谢罪,诚惶诚恐,皇上于是派遣他去征讨,封为桂州道行军总管,任命他的妻弟赵什柱为随府长史。
什柱先前曾与庆则的爱妾私通,害怕此事败露,就扬言说:“庆则不愿意去岭南征讨。”这话被皇上听到了。
在此之前,朝中大臣出征,皇上都设宴饯行,尽礼赐物后再送他出征。
等到庆则讨伐岭南辞别皇上时,皇上满脸不高兴,庆则因此郁郁不得志。
平定了李贤后,庆则到潭州的临桂镇,眺望这里的山川地势,感慨地说:“这里的地势的确险要牢固,再加上有足够的粮食,如果用可靠的将领把守这个地方,就不会被攻破。”于是派什柱骑着快马到京城向皇上奏事,观察皇上的脸色。
什柱到了京城,却禀告庆则谋反。
皇上派人调查验证,庆则因此被杀。
皇上授什柱为柱国。
猜你喜欢 卷二十九·志第五·五行二·张廷玉 ●滿洲實錄卷六·佚名 卷第二百五十三·胡三省 卷之一百六十二·佚名 卷七·郝经 卷七十九·司马迁 序·锁绿山人 世宗本纪·薛居正 赵琏传·宋濂 卷十六·彭百川 卷之二十七 宣宗皇帝御製詩(明)朱瞻基 撰·邓士龙 弇山堂别集卷三十七·王世贞 卷二百八十五·佚名 111.周处除“三害”·林汉达 83.“党锢”事件·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