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青年之佛学方针
──二十八年十二月在仰光大学讲──
仰光大学为缅甸唯一最高学府,得来参观,聚谈,觉得非常的荣幸。 这次我到缅甸,所接触的都是佛教的,故我感觉到缅甸佛教有许多优点:
第一、是单纯精粹:因中国佛教是很繁复的,先有儒、道家等学术思想的深远背景,佛教之传入中国,又经过一千多年之久,东汉开始至宋时,尚陆续有所传译,路线由西北陆路或由东南海道,故时代不一,方处不一。在某一时代方所兴盛某等学派,在另一时代方所又此衰彼兴,故不能一致。而缅甸佛教的传入,既没有其他先在的文化糁杂反应,传入的又纯是锡兰系的巴利文三藏,故衣食等律仪均一样,经论的教理亦简单而少分歧,非常的单纯。
第二、感到缅甸佛教很普及:与其他的佛教国家对照,如中国虽然流行很久很普遍,但仍有杂信其他宗教者,而专一于佛教的不多。像缅甸则上至政府官员,下至一般人民,无论长幼男女,贵贱贫富,都是一致的信仰佛教;已将佛教的意义和仪式,渗透到民众日常生活里去,如饮食起居、婚丧庆吊、应接迎送,均以佛教成为一种良好的风俗。沿途见到一般善男信女的迎拜佛塔,在高解协德园又见到许多集团的来歌咏赞叹,均有一致的衣服和音调,这是非常良美的佛教风化。
所说单纯与普及的优点,就我所知见到的,觉得很可于中国佛教有所裨益;以后当回国提倡,使中国也渐渐有这种优点。
其三、觉得到缅甸、暹罗更有特殊优点,是中国不能作到的,即是有声望人家的青年子弟,都要作短期出家僧的训练。受过小学、中学或大学教育的,也有想不需再受出家训练;但我以为,道德不是单在讲堂上、书本上可以做到的,需要从实行中去体察经验的,故仍须有短期出家为僧的训练方好。同时、团体方面,要保持有缅王时代整齐严肃的戒律威仪,以此才能使青年有良好的规范,得到身心实益。我这次到缅甸来,见到僧律仪式,已没有我从前闻到的那样严净;故缅甸僧团,亦仍须恢复过去的和合庄严!
缅甸佛教有单纯的僧众主持,成为一般国民日常生活的良风美俗,青年受短期的僧团训练,已具备了建成佛教国家的基础条件。我想,如能接受中国的大乘佛法,则更能造成完美的佛教王国。大乘佛法的用心,是普为救济宇宙众生,或世界人类、国家民族的,他要大众都能得到永久的安乐,这就是“大慈大悲”。然要能实际做到,非成佛不可。要成佛的果德,又非要修菩萨因行不可。行菩萨道为众生服务,要能忍受人所不能忍受,勤行人所不能勤行,要充实广大的福业和智慧,方能领导群众,创造极乐世界。我想,缅甸已有成立佛教国家的基础,若能再学修此大乘菩萨的净佛国土行,很可成为佛慈充满的国家。由此影响全世界人类,将所有的争夺残杀都消灭了,则整个人间可以成为佛国。故缅甸青年应进一步以接受大乘佛教,建立自由平等的佛教清净国家,溶化全世界都成为佛教国。希望华侨青年能接受缅甸佛教的优点,而缅甸青年则更能接受大乘以建立人间福乐园!(苇舫记)(出佛教访问团日记)
猜你喜欢 卷一百三十六·佚名 修行切忌好高骛远·印光 国家观在宇宙观上的根据·太虚 瑜伽师地论菩萨地真实义品亲闻记序·太虚 卷二十三·佚名 卷第八(本末合)(尽第十回向)·慧苑 不可落狂慧·印光 摄大乘论释 第六卷·无性 中阿含经卷第五十八·佚名 佛说出生一切如来法眼遍照大力明王经卷上·佚名 永嘉证道歌·玄觉 卷第九(从第三十二经尽第三十七经)·澄观 中观论卷第四·龙树 摩诃止观卷第九上·智顗 辩中边论述记卷上·窥基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