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阮孝绪传

阮孝绪字士宗,陈留尉氏人。父亲阮彦之,宋朝时作太尉从事中郎,以廉洁能干闻名。

孝绪七岁时过继给堂伯阮胤之,胤之的母亲周氏去世,留下的财产百余万本应归孝绪,但他一无所取,全都给了胤之的姐姐琅笽王晏的母亲。听说此事的人都感叹惊异。乳母可怜他作为主持丧礼的嫡孙很辛苦,就私自偷了一些玉羊金兽等物件给他,孝绪见了很是惊怕,就告诉父亲送还给王晏母亲。

从小就非常孝顺,性格沉静,虽然也和小孩子们一块儿玩耍,却总是喜欢玩挖池堆山。十三岁时,便通晓《五经》。十五岁时行冠礼去见父亲彦之,彦之训导他说:“冠礼是人生最重要的,是人伦之始,你应努力自勉,来保佑你自己。”他回答:“愿学赤松子云游海外,追随许由遁迹山谷,希望能保住短促的人生,不遭尘世连累。”从此就避开众人独居一室,不是早晚问候父母便足不出户,家里人也都见不到他,亲友们都称他为居士。

十六岁时,因父亲去世便不穿丝织的衣物,即使是吃到美味的蔬菜也要吐掉。表兄王晏官高显赫,多次到他家里来,孝绪估计他将来必定要垮台,听到他仪仗的吹奏声,就钻出篱笆逃避,不和他相见。曾有一次吃酱味道很好,问起来,别人说是从王家弄来的,便把饭吐出来把酱也倒掉。等王晏被杀,亲戚们都为此害怕,孝绪却说:“虽是亲戚,却非同党,怎么会受他牵连呢。”居然免于遭祸。

梁武帝起兵反齐,围攻建邺时,孝绪因家贫没有柴禾做饭,婢女就偷砍邻居坟上的树木来烧火。孝绪知道后,就不吃饭,又叫扒了房子用木料做饭。所居书屋只有粗床一张,周围用树作围墙。天监初年,御史中丞任日方来寻访他哥哥阮履之,想来拜访他而不敢去,望着他的住处引《诗经》而叹道:“其室虽近,其人甚远。”他就是如此受到名流的钦佩崇敬。从此仰慕他风采声誉者,莫不怀揣名片整顿衣冠而来,但到此又不得见,只能望尘叹息。殷芸想赠诗给他,任日方说:“志向既然不同,何必互相干扰。”殷芸才作罢。孝绪只和比部郎裴子野交往。子野把他推荐给尚书徐勉,说他十几岁跟随作湘州刺史的父亲,不用公家的纸写字,以保护父亲的为官清白。说他的志向品行和管宁差不多,辞采文章好似皇甫谧。

天监十二年(513),武帝下诏让公卿举荐贤士,秘书监傅照上疏举荐孝绪。他和吴郡范元琰一起被征召,两人都未应征。陈郡袁峻对他说:“从前天地昏暗,贤人隐居,如今世道清明,而你还要出世,合适吗?”孝绪回答:“以前周朝虽然有道,但伯夷、叔齐却不食周粟,躲避到山中挖野菜吃。汉朝鼎盛时期,夏黄公、绮里季却不感觉山林里寂寞。行仁义各有自己的方式,和世道又有什么关系!何况我又不是先贤一类人呢。”起初,谢月出和伏日恒应召出任,天子便认为隐者都是图谋虚名,借此来求取显贵的声誉,所以就没有再理孝绪、何胤他们,二人崇尚的志向便得以成全。

后来孝绪在钟山听讲时,母亲王氏忽然得病,兄弟们要去叫他,母亲说:“孝绪淳厚性情与我暗通,一定会自己来的。”孝绪果然因为心惊返回家中,邻人不禁感叹惊异。给母亲配药必须用生人参,以前传说钟山出产,孝绪便进山亲历艰险,但好几天也没找到。忽然看到有只鹿在前边走,孝绪心里有感应便随后而行,走到一处鹿不见了踪影,走近一看,果然找到了这种药草。母亲得此药吃后病马上痊愈,当时人们都说是他的孝行感动了神灵所致。

有个善于卜筮的张有道对他说:“只见你隐遁形迹而内心难以看出,如不用龟甲耆草来卜一卦,便没有什么证据。”布卦时,卜了五爻,说:“这将会是‘咸’卦,依应感之法,不是嘉遁之兆。”孝绪说:“怎知下一爻不是上九?”结果下边果然成“..卦”。有道叹息说:“这就是所谓的‘肥..无不利’,卦象应了你的所为,你的内心和行为是一致的。”孝绪说:“虽然卜得‘..卦’,然而如果上九爻不出现的话,隐居之路,我恐怕要拜辞许由先生而走不得了。”于是著《高隐传》,上自炎皇,终于天监末年,斟酌人物,分为三等:言行超拔高逸,连姓名也没流传下来的,为上篇;一生不曾损害自己的修行,有姓名可录者,为中篇;辞官不干,一心隐居的,为下篇。湘东王著《忠臣传》,集佛教碑文、《丹陽尹录》、《研神记》,都先征询孝绪意见而后定稿。南平元襄王听说他的名声,写信邀请他,他不去,回信说:“不是我傲视富贵,只是生性畏惧官场,如果獐鹿可以驾车,那和良马还有什么区别呢。”

当初齐建武末年,青溪宫的东门无缘无故塌了,大风刮倒了东宫门外杨树,有人拿这事问孝绪,他说:“青溪宫是皇家旧宅,齐朝在五行中属木,东方是木位。如今东门自己塌坏,木怕是要衰亡了。”

梁武帝禁止收藏谶讳之书,此类书孝绪都有,有人劝他藏起来,他回答说:“从前刘德看重淮南王刘安的《秘要》,致使有刘向之祸,杜琼所谓不如不知道,这话说得好。”有客人向他要这些书,他回答说:“自己不想要,怎能嫁祸于人。”就把那些书都烧了。

鄱陽忠烈王妃,是孝绪的姐姐。鄱陽王曾乘车来想邀他一起去玩儿,孝绪从院墙上挖洞逃避了。始终不肯见他。鄱陽王只得怅然叹息。王的几个儿子重甥舅之情,逢年过节都要给他送些礼物,他什么也不要,也从来不与外甥们见面,竟然一直不认识。有人问他为什么,孝绪说:“我本是贱民百姓,不应作王侯的亲戚,如今不期而遇,并非我的本愿。”刘高欠曾送给他米,孝绪不收,刘高欠就也把米扔掉了。孝绪晚年素食断酒。他平时供奉的石像原先有些缺损,心想补一下,尽心敬奉,过了一夜忽然石像自己完整无缺了,众人都很惊异。

大同二年(536)正月,孝绪自己卜卦后说:“我的寿限和刘著作同年。”等刘杳死,孝绪说:“刘侯已经死了,我也活不了几天了。”那年十月去世,享年五十八岁。梁简文帝当时为太子,特降恩惠,赏赠优厚,他儿子阮恕按照他的遗愿辞谢不受。顾协认为这次对他的恩惠不同寻常,劝说他接受下来。门徒们追论孝绪的德行,送他谥号为“文贞处士”。他所著的《七录》、《削繁》等一百八十一卷,都在世上流行。

当初,孝绪所撰的《高隐传》中篇收录了一百三十七人,刘高欠、刘讠于看了以后说:“从前嵇康所赞颂的人物,缺了一篇自赞,如今这四十的整数,是否要我们来凑足它呢。”孝绪回答说:“这就是所谓荀君虽少,后事当交付钟君。如若你二位一旦辞世,此书就以你二位为结尾。”后来刘高欠、刘讠于果然去世,于是孝绪就增补二传。等孝绪去世,刘讠于的哥哥刘薭把他的一些逸事记录下来编入篇尾,以成绝笔之意。

猜你喜欢
  卷三十四·志第十五·礼七·脱脱
  卷八·齐一·佚名
  卷三百四十四 元豐七年(甲子,1084)·李焘
  ●卷四十七·徐梦莘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三十九·李心传
  1927──中華民國十六年丁卯·郭廷以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九十九·佚名
  卷之二十三·佚名
  卷之三百八十二·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一百零六·佚名
  卷五十四·傅恒
  卷十·司马贞
  十国春秋卷四十·吴任臣
  卷六十六·佚名
  吴致觉·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洪皓·唐圭璋

      皓字光弼,鄱阳人。元祐三年(1088)生。政和五年(1115)进士。建炎三年(1129),以徽猷阁待制、假礼部尚书使金。不屈,被留十五年始还。除徽猷阁直学士,提举万寿观,兼权直学士院。忤秦桧,谪濠州团练副使,寻谪英州,徙袁州,卒。桧死,复官

  • 卷四十七·王奕清

    <集部,词曲类,词选之属,御选历代诗余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历代诗余卷四十七目録【起七十一字至七十四字】千秋岁苏轼黄庭坚秦观晁补之李之仪孔平仲周紫芝【三首】谢逸叶梦得辛弃疾黄公度赵彦端石孝友赵闻礼顾孔昭卓牌子近

  • 卷二十四·郭知达

    钦定四库全书九家集注杜诗卷二十四 宋 郭知达 编近体诗戏作寄上汉中王二首【王新诞明珠】云里不闻双鴈过掌中贪见一珠新【赵云防稽典録曰虞同少有孝行为日南太守常有双鴈宿止防上幽明録张华言入九馆之人所见痴龙初

  • 提要·乾隆

    乾隆四十九年十月初九日奉上谕繄古帝王御世建极凝庥上有敷锡之君下享康宁之福洎乎近代史册尠称我皇祖冲龄践阼统驭寰区仁渐义摩涵濡休养康熈年间曽举行千叟宴与中外臣民跻夀宇而迓繁禧诚为千载一时之嘉防朕诞膺丕绪敬

  • 嵗时杂咏巻二·蒲积中

    宋 蒲积中 编元日元日过丹阳明日立春 苏 轼堆盘红缕细茵陈巧与椒花两鬬新竹马异时宁信老土牛明日莫辞春西湖弄水犹应早北寺观灯欲及辰白髪苍顔谁肯记晓来频为何人次韵秦少防元日立春【三首】省事天公厌两回新年

  • 卷九十·徐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録卷九十方干干字雄飞新定人【干父名肃工诗母即诗人章八元女新定即今严郡浙乗云干桐庐人】徐凝一见器之授以诗律为人质野喜凌侮每见人设三拜曰礼数有三识之者呼为方三拜貌寝又兎缺有司以故不与

  • 卷七·姚合

    [集部,别集类,汉至五代,姚少监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姚少监诗集卷七唐 姚合 撰题咏四十九首题凤翔西郭新亭西郭尘埃外新亭制度奇地形当要处人力是闲时结构方殊絶高低更合宜栋梁清俸买松竹远山移佛【一作僧】寺幽难敌仙

  • 列传第十七 奚斤 叔孙建·魏收

    奚斤,代人也,世典马牧。父箪,有宠于昭成皇帝。时国有良马曰“騧骝”,一夜忽失,求之不得。后知南部大人刘库仁所盗,养于窟室。箪闻而驰往取马,库仁以国甥恃宠,惭而逆击箪。箪捽其发落,伤其一乳。及苻坚使库仁与卫辰分领国部,箪惧

  • 卷三十六·志第三·柯劭忞

      ○历三   △授时历经上   步气朔第一   至元十八年岁次辛巳为元。上考往古,下验将来,皆距立元为算。周岁消长,百年各一。其诸应等数,随时推测,不用为元。   日周,一万。   岁实,三百六十五万二千四百二十

  • 宋史纪事本末卷十·陈邦瞻

    元祐更化神宗元丰八年三月帝崩皇太子煦即位时年十嵗太皇太后髙氏临朝同聴政太后既聴政即散遣修京城役夫止造军及禁廷工技出近侍尤无状者戒中外无苛敛寛民间保户马事由中防宰相王珪等弗与知也 司马光闻先帝丧入临时

  • 卷一百六十六·杨士奇

    永乐十三年秋七月丙申朔享 太庙命皇太子行礼○丁酉 上谕行在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李庆曰朕切于爱民屡戒郡县之官不许横取一毫前滦州知州何敬诛求剥削赃贿巨万已寘诸法近代州同知安损武清知县李潜等仍蹈覆辙饕餮贪残无异

  • 卷十三·宇文懋昭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重订大金国志卷十三 纪年 海陵炀王上 海陵炀王名亮武元皇帝之孙宋王宗干之子【按金史宗干封梁宋国王考辽时有兼封二国之制金时兼封二国惟有宗干岂熙宗以其为伯父而特尊之与】好读书学奕象戏点茶延

  • 史记疑问卷上·邵泰衢

    钦天监左监副邵泰衢撰焚书以后古史无征幸迁之记得以传述史通谓其多杂旧闻时采异说或违经与理不符互见瑕瑜每竒豪富致使愚者讹雅人遗诮不可谓非白圭之玷也班氏曰甚多疏略或有抵牾先黄老退处士羞贫贱其是非颇谬于圣

  • 卷二百十三·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十三象纬考月五星凌犯宋宁宗嘉定十六年六月辛巳月犯心前星又犯中星十月丁酉荧惑入太微十一月庚申月入太微 十七年正月戊申荧惑留守太微垣东上

  • 春秋释例卷十·杜预

    经传长厯第四十六之一【案此篇见永乐大典其篇目亦存】桓十七年冬十月朔日有食之传曰冬十月朔日有食之不书日官失之也天子有日官诸侯有日御日官居卿以底日礼也日御不失日以授百官于朝庄二十五年夏【云云】六月辛未朔日

  • 觀所緣論釋·欧阳竟无

      護法菩薩造   [一]唐三藏法師義淨奉制譯   若言能令毒智人 爲令其慧極明了 及爲消除於罪惡 稽首敬已觀其義。   論曰.   諸許眼等識者.   於所棄事及所收事或捨或取.是觀察果故.所捨事體及顛倒因是

  • 唯识之名义·太虚

    ──十五年六月在北京弥勒院讲──唯识之理,广博无量,非略谈所能尽;今但就唯识二字之名义一谈:云何名识?即今日俗语所云知识。如何名唯?乃单独义。连合唯识二字,可云独有知识而无他物。但知识有能、所之两方:能知识者有八种识

  • 好酒赵元遇上皇·高文秀

    元杂剧剧本。简名《赵元遇上皇》或《遇上皇》。高文秀作。剧写开封府军士赵元嗜酒如命,日日不能无酒。岳父、岳母劝戒无效,妻子欲与之离异。开封府司官与赵元妻私通,乃借故派他限期申解文书。其妻断言他一定误期违限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