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一四二六 军机大臣阿桂等奏遵议纪昀文渊阁书籍错误换写分赔折

一四二六 军机大臣阿桂等奏遵议纪昀文渊阁书籍错误换写分赔折

乾隆五十六年十二月十六日

臣阿桂等谨奏,为遵旨议奏事。

本月十一日左都御史纪昀奏官书错误,难于改补,请换写分赔,并文渊阁书接勘完竣,【真按:疑为校之形讹!】将舛漏条数开单进呈二折,奉旨:军机大臣议奏。钦此。

据纪昀折内称:《性理大全》一书,乃明永乐中胡广等奉勅所撰,前此奏定缮写,原以明刻旧本送武英殿。兹抽查文渊阁书,见此书每卷首尾及每页板心,俱加增「御定」二字,三抬缮写。当卽提对底本,已另换一康熙初年刻板,冠以圣祖仁皇帝御制序。序中明言为永乐原书,书中亦无「御定」字样。惟每册之首,各黏武英殿原发誊录格式一纸,有「御制序三抬」等语。查此书原系前代所修,恭绎序中「板籍残阙,重加补订」之文,盖指旧刻漫漶,为之补订讹脱,并非别有增损,不应冠以「御定」字样。理合请旨改正。但此书十函五十六册,页页俱错,不能挖改板心,必须全部换写。以每册二、三万字计算,写价已六、七两,加以纸价装潢,须八、九两方换一册,四、五十两方换一函。统计四阁四十函二百二十四册,约估需银二千两。【真按:乾隆时的书价】查武英殿办书供事历年议叙者多员,此书因遗失抵换,酿成错误,则经管、接管之供事,原属罪魁,其余供事又皆托赖书局,藉以得官议叙,既已同邀,则罚项自当均出。拟请一面交武英殿,先支官项换写;一面估定价值,查明开馆以来曾经议叙供事现任者,共若干员,匀扣俸廉,行文各该督抚,搭解还库。【真按:前文作撘!】再,前次所奏《史记正义》五函,与此书事同一例,现无底本,不能换写。俟访得真本之后,应亦照此例追赔。等语。臣等伏查康熙五十四年,圣祖仁皇帝曾命大学士李光地等编校《御纂性理精义》十二卷,赐弁序文,颁行天下。其书悉禀睿裁,允宜冠以「御纂」二字。至《性理大全》一书,为前明永乐年间所修,虽有圣祖御制序恭录简端,但此书究系撰自前明,于康熙初年重加刊刻,非御纂之书可比,乃于缮写四库全书时加增「御定」字样,作为三抬,实属歧误。查《性理大全》每部五十六册,今板心俱经错写,难以逐页挖改,自应全部改缮,方为妥协。兹据纪昀称此书四阁错误相同,若通行换写,计二百二十四册,以每册需费八、九两计算,共约银二千两。工费较繁,岂可重糜帑项。其率写标题格式之陆费墀,既无可追赔,而武英殿办书供事,因原送明刻旧本遗失,辄行抵换,以致体例不合,转相沿误,实难辞咎。所有《性理大全》一书,应如所奏交武英殿先支官项换写。估定价值,交吏部查明开馆以来得有议叙之供事,现任者若干员,按名匀扣俸廉,行文各该督抚,搭解还库,以清帑项。其《史记正义》俟购得真本之后,亦卽照此追赔换写。所有改缮各书册,卽交原充四库全书总校详悉校对,以免舛误。

又另折奏董率详校各官,将文渊阁书细心检阅,此次舛漏条数视文源阁书较少十分之二。所有续勘出遗失底本一种、遗失正本一种及捏注阙文各条,均于单内声明,请核议分别办理等语。查本年九月间,纪昀奏覆勘文源阁书请将详校官等分别议处一折,臣等遵旨议奏。以四阁留空函书俱需详校,应照纪昀所奏,查明讹舛较少者,罚令看文源阁留空函书;其讹舛较多、过失较重者,罚令前往热河看文津阁留空函书。其现膺外任及丁忧告假各员,仍交该部,照乾隆五十二年之例办理。其捏注阙文一节,亦如所奏,交武英殿查明单开揑注各书尾页誊录姓名,交部议处等因。俱经奉旨准行,并经吏部遵照分别查办在案。

兹文渊阁签出各书舛误,详校官未经勘出及誊录捏注阙文之处,与文源阁事同一例,应请仍照前议交纪昀及武英殿查明分别咨部办理。至遗失底本抵换他书不行查出之经手提调及滥邀议叙之收发、供事,一并交部,分别核议。

所有臣等酌议缘由,理合缮折具奏。伏乞皇上睿鉴。谨奏。

乾隆五十六年十二月十六日奉旨:依议。钦此。(军机处录副奏折)

猜你喜欢
  卷四十·毕沅
  卷十四 開寶六年(癸酉,973)·李焘
  卷十五 顺帝·王夫之
  序·顺治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五十七·佚名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佚名
  一、关于《翦拂集》·林语堂
  ●一 汴京失陷·佚名
  姚僧垣传·令狐德棻
  卷一百六十七·佚名
  卷第九十四·佚名
  卷一百十三·宋敏求
  捐输例·佚名
  卷二·曾巩
  八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折·佚名

    (净扮张士贵领卒子上,云)自小从来为军健,四大神州都走遍。当日个将军和我奈相持,不曾打话就征战。我使的是方天画杆戟,那厮使的是双刀剑。两个不曾交过马,把我左臂厢砍了一大片。着我慌忙下的马,荷包里取出针和线。我使双线

  • 甲集第二十·钱谦益

    林膳部鸿一百八首【感秋(二首)】阳精自东生,阴魄复西没。两曜无停机,万古一超忽。方平笑麻姑,绿鬓已成雪。谁识青青松,蟠根向溟渤。四时互相竭,两曜无停轴。夏炎方满盈,秋气忽已肃。空闺有佳人,十载常独宿

  • 卷八十 宣元六王传第五十·班固

    孝宣皇帝五男。许皇后生孝元帝,张婕妤生淮阳宪王钦,卫婕妤生楚孝王嚣,公孙婕妤生东平思王宇,戎婕妤生中山哀王竟。 淮阳宪王钦,元康三年立,母张婕妤有宠于宣帝。霍皇后废后,上欲立张婕妤为后。久之,惩艾霍氏欲害皇太子,乃更选

  • 卷二百十一·列传第一百八·柯劭忞

      贡奎 师泰 王守诚 李好文 孛术 鲁翀 远 苏天爵 吴直方 莱 杨瑀 逯鲁曾 曾福仲 刘闻 张翥 周伯琦 孔克坚   贡奎,字仲章,其先大名满城人,后徒宁国宣城。奎十岁能属文,用长博通经史,浙江行省檄为池州齐山书院山长。

  • 卷八 徽宗·王夫之

      〖一〗  徽宗之初政,粲然可观,韩忠彦为之,而非韩忠彦之能为之也。未几而向后殂,任伯雨、范纯礼、江公望、陈瓘以次废黜,曾布专,蔡京进,忠彦且不能安其位而罢矣。锐起疾为而不能期月守,理乱之枢存乎向后之存没,忠彦其能得

  • 第三十七回 拒忠谏诏狱滥刑 定密谋夺门复辟·蔡东藩

      却说皇后汪氏,性颇刚正,力持大体,惟所生皆女,独无子嗣,皇子见济,系杭妃所出,景帝欲立见济为太子,汪后独谏阻道:“陛下由监国登基,已算幸遇,千秋万岁后,应把帝统交还皇侄。况储位已定,诏告天下,如何可以轻易呢?”景帝不悦,后来决

  • 卷四十二·宋·蒋一葵

    【太祖匡胤】 〔居潜,与太宗及赵普游长安,遇陈抟,抟下骡大笑,左手握太祖,右手挽太宗,相从市饮,抟眦睨普甚久,徐曰:“也得也得。”普脚跛,偶坐席右,抟怒曰:“紫微帝垣一小星,辄据上次,可乎?”斥使居左。建隆庚申

  • 客座赘语卷一·顾起元

    经义兼古注疏洪武三年五月初一日,初设科举,条格诏内开第一场,五经义,各试本经一道,限五百字以上。易,程、朱氏注;书,蔡氏传,诗,朱氏传,俱兼用古注疏;春秋、左氏、公羊、谷梁,张洽传;礼记专用古注疏。四书义一道,限三百字以上。至十七

  •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以迄唐初私家修史之始末·金毓黻

    自马、班二氏出,已大畅私家修史之风,迨魏晋南北朝,以迄唐初,而私家修史尤盛,大别言之,可分五类:其一为后汉史、其二为三国史,其三为晋史、其四为十六国史、其五为南北朝史。凡此五类之史,初皆由多家纂集,最后勒定一编。然其源虽

  • ●原序·袁守定

    余弱冠幸售未尝学问年未三十即登仕版尔时实无所挟持以为长民之具幸所厯三县一州民淳俗美因得藏拙与士民相调习而一时当事大人大加器异至不以所属之礼待之可谓逾分矣既而老母抱疴违例乞养抚军虞城许公谬以通省第一贤能

  • 卷二 为政第二·邢昺

    [疏]○正义曰:《左传》曰“学而后入政”,故次前篇也。此篇所论孝敬信勇为政之德也,圣贤君子为政之人也,故以“为政”冠于章首,遂以名篇。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星共之。”(包曰:“德者无为,犹北辰之不移而众星共之。

  • 雅述·王廷相

    道体篇道体不可言无,生有有无,天地未判,元气混涵,清虚无间,造化之元机也。有虚即有气。虚不离气,气不离虚,无所始、无所终之妙也。不可知其所至,故曰太极;不可以为象,故曰太虚。非曰阴阳之外有极有虚也。二气感化,群象显设,天地万

  • 春秋修后鲁史旧文·湛若水

    欽定四庫全書春秋脩後魯史舊文魯哀公杜預云春秋止於獲麟自此以下至十六年皆魯史記之文弟子欲存孔子卒故并錄以續孔子所脩之經【庚申】經十有四年春西狩獲麟【傳見前卷】小邾射以句繹來奔【句音鈎射音亦】小邾射以句繹

  • 第10章·老子

    【原文】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1)?专气致柔,能婴儿乎(2)?涤除玄览,能无疵乎(3)?爱民治国,能无知乎(4)?天门开阖,能为雌乎(5)?明白四达,能无为乎(6)?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7)?【题解】这里进一

  • 第二十七章 西方哲学的传入·冯友兰

    每个哲学系统都可能被人误解和滥用,新儒家的两派也是这样。照朱熹的说法为了了解永恒的理,原则上必须从格物开始,但是这个原则朱熹自己就没有严格执行。在他的语录中,我们看到他的确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进行了某些观察,但

  • 巴西集·邓文原

    元文别集。不分卷(或分为上、下两卷)。邓文原撰。《四库全书》曾据江西巡抚采进本编入别集类,总目著录为1卷,但实分为上、下两卷。卷首无序言,所收碑志记序等各体文章70余篇,未按文体类编。邓文原祖籍四川,随父亲流寓钱塘,

  • 数学·江永

    国朝江永撰永有周礼疑义举要己着録是编因梅文鼎历算全书为之发明订正而一准 钦定历象考成折其异同一卷曰历学补论皆因文鼎之説而推阐所未言二卷曰嵗实消长文鼎论嵗实消长以为髙冲近冬至而嵗余渐消过冬至而复渐长永

  • 雍正广西通志·金鉷

    广西地方志。128卷。清金拱(奉天,今辽宁省人)、钱元昌(浙江海盐人,汉族)修纂。雍正十一年(1733)十月成书。是书广泛吸收前志成果,而加以充实扩展,故较前志更加详尽。内分地理、形势、经济、户口、物产、风俗、建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