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志第一 天象一之一

夫在天成象,圣人是观,日月五星,象之着者,变常舛度,征咎随焉。然则明晦晕蚀,疾余犯守,飞流欻起,彗孛不恆,或皇灵降临,示谴以戒下,或王化有亏,感达于天路。《易》称“天垂象,见吉凶”,“观乎天文,以察时变”;《书》曰“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是故有国有家者之所祗畏也。百王兴废之验,万国祸福之来,兆勤虽微,冈不必至,着于前载,不可得而备举也。班史以日晕五星之属列《天文志》,薄蚀彗孛之比入《五行说》。七曜一也,而分为二《志》,故陆机云学者所疑也。今以在天诸异咸入天象,其应征符合,随而条载,无所显验则阙之云。

太祖天兴五年八月,天鸣。

六年九月,天鸣。

皇始二年十月壬辰,日晕,有佩璚。占曰“兵起”。天兴元年九月,乌丸张超收合亡命,众党三千余家,据渤海之南皮,自号征东大将军、乌丸王,钞掠诸郡。诏将军庚岳讨之。

天兴三年六月庚辰朔,日有蚀之。占曰“外国侵,土地分”。五年五月,姚兴遣其弟义阳公平率众四万来侵平阳,乾壁为平所陷。

六年四月癸巳朔,日有蚀之。占曰“兵稍出”。十月,太祖诏将军伊谓率骑二万北袭高车,大破之。

天赐五年七月戊戌朔,日有蚀之。占曰“后死”。六年七月,夫人刘氏薨,后谥为宣穆皇后。

太宗神瑞二年八月庚辰晦,日有蚀之。

世祖始光四年六月癸卯朔,是有蚀之。占曰“诸侯非其人”。神?元年二月,司空奚斤、监军侍御史安颉讨赫连昌,擒之于安定。其余众立昌弟定为主,走还平凉,斤追之,为定所擒。将军丘堆弃甲与守将高凉王礼东走蒲坂,世祖怒,斩堆。

神?元年十一月乙未朔,日有蚀之。

太延元年正月己未朔,日有蚀之。

四年十一月丁卯朔,日有蚀之。

太平真君元年四月戊午朔,日有蚀之。

三年八月甲戌晦,日有蚀之。

六年六月戊子朔,日有蚀之。占曰“有九族夷灭”。七年正月戊辰,世祖车驾次东雍州。庚午,围薛永宗营垒。永宗出战,大败,六军乘之,永宗众溃,斩永宗,男女无少长皆赴汾水而死。

七年六月癸未朔,日有蚀之。占曰“不臣欲杀”。八年三月,河西王沮渠牧犍谋反,伏诛。

十年夏四月丙申朔,日有蚀之。

六月庚寅朔,日有蚀之。占曰“将相诛”。十一年六月已亥,诛司徒崔浩。

十一年十二月辛未,日南北有珥。

斑宗兴安元年十一月己卯,日出赤如血。

二年三月,日晕。

兴光元年七月丙申朔,日有蚀之。

和平元年九月庚申朔,日有蚀之。

三年二月壬子朔,日有蚀之。占曰“有白衣之会”。六年五月癸卯,高宗崩。

显祖皇兴元年十月己卯朔,日有蚀之。

二年四月丙子朔,日有蚀之。占曰“将诛”。四年十月,诛济南王慕容白曜。

十月癸酉朔,日有蚀之。占曰“尊后有忧”。三年,夫人李氏薨,后谥思皇后。

三年十月丁酉朔,日有蚀之。

斑祖延兴元年十二月癸卯,日有蚀之。占曰“有兵”。二年正月乙卯,统万镇胡民相率北叛,遣宁南将军、交阯公韩拔等灭之。

三年十二月癸卯朔,日有蚀之。

四年正月癸酉朔,日有蚀之。占曰“有崩主,天下改服。有大臣死”。五年十二月己丑,征北大将军城阳王寿薨。六年六月辛未,显祖崩。

七月丙寅,日有背珥。

五年正月丁酉,白虹贯日,直珥一。

承明元年三月辛卯,日晕五重,有二珥。

太和元年冬十月辛亥朔,日有蚀之。

二年正月辛亥,日晕,东西有珥。

二月乙酉晦,日有蚀之。占曰“有欲反者,近三月,远三年”。四年正月癸卯,洮阳羌叛,枹罕镇将讨平之。

九月乙巳朔,日有蚀之。占曰:“东邦发兵”。四年十月丁未,兰陵民桓富杀其县令,与昌虑桓和北连太山群盗张和颜等,聚党保五固,推司马朗之为主,诏淮阳王尉元等讨之。

三年春正月癸丑,日晕,东西有珥,有佩戟一重,北有偃戟四重,后有白气贯日珥,状如车轮。京师不见,雍州以闻。

三月癸卯朔,日有蚀之。占曰“大臣诛”。四月,雍州刺史宜都王目辰有罪,赐死。

四年正月辛酉,日东西有珥,北有佩,日晕贯两珥。

五年正月庚辰,日晕,东西有珥;南北并白气,长一丈,广二尺许;北有连环晕。又贯珥内,复有直气,长三丈许,内黄,中青,外白。晕乍成,散,乃灭。

七月庚申朔,日有蚀之。

七年十二月乙巳朔,日有蚀之。

八年正月戊寅,有白气贯日。占曰“近臣乱”。十年三月丁亥,中散梁众保等谋反,伏诛。

十一年十一月丁亥,日失色。

十二年三月戊戌,白虹贯日。

十三年二月乙亥朔,日十五分蚀八。占曰“有白衣之会”。十一月己未,安丰王猛薨。

十四年二月已巳朔未时,云气班驳,日十五分蚀一。占曰“有白衣之会”。九月癸丑,文明太皇太后冯氏崩。

十五年正月癸亥晦,日有蚀之。占曰“王者将兵,天下扰动”。十七年六月丙戌,高祖南伐。

十七年六月庚辰朔,日有蚀之。

十八年五月甲戌朔,日有蚀之。

二十年九月庚寅晦,日有蚀之。

二十三年六月已卯,日中有黑气。占曰“内有逆谋”。八月癸亥,南徐州刺史沈陵南叛。

十二月甲申,日中有黑气,大如桃。

世宗景明元年正月辛丑朔,日有蚀之。

七月己亥朔,日有蚀之。

二年四月癸酉,日自午及未再晕,内黄外白。

七月癸巳朔,日有蚀之。

八月戊辰,日赤无光,中有黑子一。

三年正月乙巳,日中有黑气如鹅子,申酉复见,又有二黑气横贯日。

二月辛卯,日中有黑气,大如鹅子。

七月丁巳朔,日有蚀之。

正始元年十二月丙戌,黑所贯日。壬子,日有冠珥,内黄外青。占曰“天下喜”。三年正月丁卯,皇子生,大赦天下。

三年二月甲辰,日左右有珥,内赤外黄。辛亥,日晕,外白内黄。

十月乙巳,日赤无光。

十二月乙卯,日晕,内黄外青,东西有珥,北有背。巳时,白虹贯日。

永平元年三月己酉,日南北有珥,外青内黄,晕不匝;西北有直气,长尺余;北有白虹贯日。

八月壬子朔,日有蚀之。

二年八月丙午朔,日有蚀之。丁卯旦,日旁有黑气,形如月,从东南来冲日。如此者一辰,乃灭。

三年二月甲子,日中有黑气二。

十二月乙未,日交晕,中赤外黄,东西有珥,南北白晕贯日,皆匝。

四年十一月癸卯,日中有黑气二,大如桃。占曰“天子崩”。延昌四年正月丁巳,世宗升遐。

十二月壬戌朔,日有蚀之。在牛四度。占曰“其国叛兵发”。延昌二年二月庚辰,萧衍郁洲民徐玄明等斩送衍镇北将军、青冀二州刺史张稷首,以州内附。

延昌元年二月甲戌至于辛巳,日初出及将没,赤白无光明。

五月己未晦,日十五分蚀九。占曰“大旱,民流千里”。二年春,京师民饥,死者数万口。

二年闰月辛亥,日中有黑气。占曰“内有逆谋”。三年十一月丁巳,幽州沙门刘僧绍聚众反,自号净居国明法王,州郡捕斩之。

五月甲寅朔,日有蚀之,京师不见,恆州以闻。

三年三月庚申,日交晕,其色内赤黄,外青白;南北有佩,可长二丈许,内赤黄,外青白;西有白晕贯日。又日东有一抱,长二丈许,内赤黄,外青。

肃宗熙平元年三月戊辰朔,日有蚀之。丁丑,日出无光,至于酉时。占曰“兵起”。神龟元年正月,秦州羌反;二月己酉,东益州氐反;七月,河州民却铁忽聚众反,自称水池王。

四月甲辰卯时,日晕币;西有一背,内赤外黄;南北有珥,内赤外黄;渐灭。

十二月己酉,日晕,北有一抱,内赤外白,两傍有珥,北有白虹贯日。

神龟元年三月丁丑,白虹贯日。占曰“天下有来臣之众,不三年”。十一月乙酉,蠕蠕莫缘梁贺侯豆率男女七百口来降。

二年正月辛巳朔,日有蚀之。

正光元年正月乙亥朔,日有蚀之。占曰“有大臣亡”。七月丙子,杀太傅、领太尉、清河王怿。

二年五月丁酉,日有蚀之,夏州以闻。

三年正月甲寅,日交晕,内赤外青,有白虹贯晕;外有直气,长二丈许,内赤外青。

五月壬辰朔,日有蚀之。占曰“秦邦不臣”。五年六月,秦州城人莫折大提据城反,自称秦王。

十月己巳,太史奏自八月已来,黄埃掩日,日出三丈,色赤如赭,无光曜。

十一月己丑朔,日有蚀之。占曰“有小兵,在西北”。四年二月己卯,蠕蠕主阿那瑰率众犯塞。

四年十一月癸未朔,日有蚀之。

五年闰月乙酉,日晕,内赤外青;南有珥,上有一抱两背,内赤外青。

三月丁卯,日晕三重,外青内赤。占曰“有谋其主”。孝昌元年正月庚申,徐州刺史元法僧据城反,自称宋王。

十二月丙申,日晕,南北有珥,上有两抱一背。

孝昌元年十二月丙戌,白虹刺日不过,虹中有一背。占曰:有臣背其主”,一曰“有反城”。二年九月己卯,东豫州刺史元庆和据城南叛。

三年十一月戊寅辰时,日晕,东面不合,其色内赤外黄;东西有珥,内赤外黄;西北去晕一尺余,有一背,长二丈余,广三尺许,内赤外黄。

庄帝永安二年三月甲戌未时,日晕三重,内黄赤,外青白,晕东西两处不合,其状如抱。

五月辛酉,日晕,东西两处不合。辛未申时,日南有珥;去一尺余有一背,长三丈许,广五尺余,内赤外青。

七月丙寅,直东去日三尺许有一背,长二丈余,内赤外青。半食顷,从北头渐灭至半,须臾还如初见,内赤外青,其色分炳。

十月己酉朔,日从地下蚀出,十五分蚀七,亏从西南角起。占曰“西夷欲杀,后有大兵,必西行”。三年四月丁卯,雍州刺史尔朱天光讨擒万俟丑奴、萧宝夤于安定,送京师斩之。

三年五月戊戌辰时,日晕币,内赤外白,晕内有两珥;西有白虹贯日;东北有一背,内赤外青;南有一背,内赤外青;东有一抱,内青外赤。京师不见,青州表闻。

六月辛丑,日晕,白虹贯日。

前废帝普泰元年三月丁亥,日月并赤赭色,天地溷浊。

六月己亥朔,日蚀从西南角起,云阴不见,定相二州表闻。占曰“主弱,小人持政”。时尔朱世隆兄弟专擅威福。

后废帝中兴二年二月辛丑辰时,日晕,东西不合,其色同内赤外青;南北有珥;西北去晕一尺余有一背,长二丈许,可广三尺,内赤外青。

十一月,日晕再重;上有背,长三丈余,内青外赤。

出帝太昌元年五月,日晕再重;上有两背,一尺许。癸丑午时,日南有珥;去日一尺余有一背,长三丈许,广五尺,内赤外青。

十月辛酉朔,日从地下蚀出,亏从西南角起。占曰“有兵大行”。永熙二年正月甲午,齐献武王自晋阳出讨尔朱兆。丁酉,大破之于赤洪岭,兆遁走自杀。

永熙二年四月巳未朔,日有蚀之,在丙,亏从正南起。占曰“君阴谋”。三年五月辛卯,出帝为斛斯椿等诸佞关构,猜于齐献武王,托讨萧衍,盛暑征发河南诸州之兵,天下怪恶之。语在《斛斯椿传》。

三年四月癸丑,日有蚀之。占曰“有乱杀天子者”。七月丁未,出帝为斛斯椿等迫胁,遂出于长安。

孝静元象元年春正月辛丑朔,日有蚀之。占曰“大臣死”。八月辛卯,司徒公高敖曹战殁于河阴。六月己丑,日晕一重,有两珥;上有背,长二丈余。十一月己巳辰时,日晕,南面不合,东西有珥、背;有白虹,至珥不彻。

二年二月己丑巳时,日晕币,白虹贯日不彻。

兴和二年闰月丁丑朔,日有蚀之。占曰“有小兵”。七月癸巳,元宝炬广豫二州行台赵继宗、南青州刺史崔康寇阳翟,镇将击走之。

武定三年冬十一月壬申,日晕两重,东南角不合;西南、东北有珥;西北有两重背;东北、西北有白气,并有两珥;中间有一白气,东西横至珥。

十二月乙酉,竟天微有白云,日晕,东南角不合;西南、东北有珥;西北有一背,去日一尺。

五年正月己亥朔,日有蚀之,从西南角起。占曰“不有崩丧,必有臣亡,天下改服”。丙午,齐献武王薨。

三月辛丑,日晕币,西北交晕贯日,并有一珥一抱。

六年七月庚寅朔,日有蚀之。亏从西北角起。

猜你喜欢
  卷三十二 张耳陈馀传第二·班固
  列传第六十六·刘昫
  卷之一百八十三·佚名
  卷之一千八十七·佚名
  卷之三百六十五·佚名
  卷六十三·傅恒
  通鉴纪事本末卷二十九上·袁枢
  一三四 儿童文学与歌谣·周作人
  ●十 徙筠从州·佚名
  卷二·佚名
  卷二百五十四·佚名
  卷八十二·赵汝愚
  卷四十二·佚名
  纲鉴易知录卷八四·吴楚材
  卷三·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东观集卷一·魏野

    宋 魏野 撰乙巳郊天后作万物尽熙熙郊天礼毕时安边文教逺过海赦书迟南牧虽无也东封合有之茅堂自歌咏何必向丹墀秋日懐王专菊花原上立村落雨晴初晩吹清羣动秋光淡太虚空看新雁字不得故人书犹赖华亭鹤林间伴索居初晴书

  • 卷一百九十八·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百九十八箜篌类七言古李凭箜篌引       【唐】李 贺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

  • 卷二百十五 熙寧三年(庚戌,1070)·李焘

      起神宗熙寧三年九月盡其月   九月戊子朔,中書言:「中書統治百官以佐天子政事,而所置吏屬尚仍舊制,謂宜高選士人,稍依先王設官置輔之意。請置檢正中書五房公事一員,每房各置檢正公事二員,並以朝官充,見宰相、參知政事如

  • 卷之一千六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四 循吏传五·纪昀

    循吏传元○元谭澄臧梦解【陆垕】 许维桢许楫田滋卜天章耶律伯坚段直温都尔 杨景行 干文传 林兴祖观音努 周自强 白景亮王艮卢琦刍伯颜刘秉 直 许义夫谭澄臧梦解 【陆垕】许维祯许楫田滋卜天璋耶律伯坚段直温都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二 职官略三·纪昀

    职官略 【三】辽官制○辽官制辽太祖受位要尼用其旧俗职守名称与古迥异迨世宗兼有燕代始增置官班渐仿唐制自兹而降日以浸繁辽俗东向而尚左故御帐 东向谓之横帐其官则分北面南面北面治契丹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

  • 李叔同年谱(7)·李叔同

    五月,三日系灵峰大师诞辰,宣讲灵峰大师之事迹;十日,开始第二次校点《钞记》,至《受欲篇》,暂停,又开始校点《成疏记》。六月,七日系日本明忍律师之涅日,开讲《戒疏》,至二十日讲完第一册。七月,三日讲授《地藏九华示迹大意》。

  • 三、评论·周天游

    袁宏后汉纪自序(节录)予尝读后汉书,烦秽杂乱,睡而不能竟也。聊以暇日,撰集为后汉纪。其所缀会汉纪、谢承书、司马彪书、华峤书、谢沈书、汉山阳山记、汉灵献起居注、汉名臣奏,旁及诸郡耆旧先贤传,凡数百卷。前史阙略,多不次叙

  • 六〇 伯升·周作人

    介孚公身边的亲人,如他在日记信札上所称,是潘姨与升儿,因为他对家人有时过刻,所以大家对于他们或者未免有些不满,其实也并不一定,平心说起来,有的本来不坏,有的也是难怪的。伯升生于光绪壬午,生母章姨太太是湖北人,早年去世,他从

  • 郝处俊传·欧阳修

    郝处俊,安州安陆人。父亲名郝相贵,隋末乱起时,与亲家翁许绍占据陕州。唐兴,即归顺,被任为滁州刺史,封爵甑山县公。郝处俊十岁时就失去了父亲,父亲的原属吏送奠仪缣一千段,处俊辞谢不受。他长大后,爱好学习,特别喜欢《汉书》,大致

  • 朱能传·张廷玉

    朱能,字士弘,怀远人。父亲朱亮,跟随太祖渡江,积功升至燕山护卫副千户。朱能承袭父职,在成祖藩邸奉事。曾随军北征,降服元太尉乃儿不花。燕王起兵后,朱能与张玉谋划杀死张籨、谢贵,夺取九门。朱能被授为指挥同知。他率军拔蓟州

  • 第二十六节 意大利定鼎罗马大一统成·梁启超

    意大利之建国,以得罗马为究竟。而其得罗马之时,彼三杰者皆未尝直接有所效力,彼其时玛志尼既废,加富尔既死,加里波的既锢。前此绞脑髓、掷颈血以易之,而经数十年不能得者,今乃若安然唾手以收其成。浅见者或谓是有天焉,非人力所

  • 卷四十·黄训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名臣经济录钦定四库全书名臣经济録卷四十明 黄训 编兵部【职方中之上】余肃敏公奏议序【杨廷和】肃敏余公之卒于是三十又三年矣其嗣孙南京锦衣指挥承恩取其奏议彚次成帙以类相从分为六卷

  • 提要·金履祥

    【臣】等谨按尚书表注二卷宋金履祥撰履祥字吉父号仁山兰溪人从学于王柏德祐初以史馆编修召不赴入元隠居敎授以终事迹具元史儒学传初履祥作尚书注十二卷栁贯所撰行状称早嵗所着尚书章释句解已有成书是也朱彝尊经义考称

  • 桃夭·佚名

    ——简单的就是好的【原文】桃之夭夭①,灼灼其华②。之子于归③,宜其室家④。桃之夭夭,有⑤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⑥。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注释】①夭夭:桃树含苞欲放的样子。②灼灼

  • 佛说最上根本大乐金刚不空三昧大教王经卷第三·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一切乐三昧大仪轨分第十一尔时释迦牟尼佛,复说一切法最上般若波罗蜜多教。所谓:&ldquo;一切行平等故,是即般若波罗蜜多行平等;一切义平等故,是即般若波罗蜜多义平等;一

  • 第四十一章 《华鬘》中所出南方弘法世系·多罗那他

    迦湿弥罗、南方、拘基等地的王统荟萃成文的没有看到过。把南方地区对教法和众生作了圆满事业的国王等人的史话扼要地总集起来,在摩铙摩底婆罗门所作的《华鬘》一书中有如下的叙述:南方建志国中叔罗罗阇和旃陀罗输婆俩个

  • 光赞般若波罗蜜经·佚名

    凡十卷。西晋竺法护译。又称光赞摩诃般若经、光赞经、光赞般若经。相对于小品般若经之初译本道行般若经,本经乃大品般若经之初译本。收于大正藏第八册。本经相当于梵本二万五千颂般若波罗蜜多经(玄奘译大般若经)第二会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