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邵陵携王萧纶传

邵陵携王萧纶字世调,小字六真,是梁武帝的第六个儿子。他从小聪明,博学并善于写诗文,尤其善于写书信。天监十三年(514),受封为邵陵郡王。

普通五年(524),萧纶以中郎将的身份代理南徐州事。他在州中轻佻暴虐。喜怒无常,使用的车驾服饰超越他的身份,横行不法。他时常在市井中游逛,和仆人们混杂在一起。他曾经询问卖黄鳝的人说:“州刺史怎样?”那人回答说,刺史浮躁暴虐。萧纶大怒,下令让卖鳝鱼的人吞鳝鱼而死,于是从此后,百姓们心惊胆战,路上相遇也只能用眼色表示自己的心情。有一次他遇到一辆丧车,便一把夺过孝子的丧服穿了起来,趴到地上号啕大哭着。签帅害怕自己获罪,便秘密地报告了皇帝。皇帝起初对萧纶严加责备,可是萧纶仍不能改正行为,于是便派人去替代他。萧纶却更加违逆傲慢,他找来一个老头,高低胖瘦很像皇帝,让他穿上袍服戴上皇冠,让他高坐上方,向他朝拜,当作皇帝,自己声称无罪。然后就在座位上剥下他的衣服,抓到院子里痛打。突然他又制作了一具新棺木,把司马崔会意装在里头,用轻车拉着并唱挽歌,就像送葬一样,并让老太婆坐在丧车上痛哭。崔会意实在受不了,便骑着轻骑回京都向皇帝报告。皇帝怕萧纶逃走,便派禁兵去把他抓住,准备在监狱中将他赐死。昭明太子流着泪坚决劝谏,这才得以免死,于是免去他的官职,削除爵位回家。大通元年(527),又恢复了他的封爵。

中大通四年(532),萧纶担任了扬州刺史。他一向骄横放纵,便要将器具服饰搞得十分盛美,他派人到市中赊买锦彩丝布几百匹,准备给身边官员防阁将军制作红衣服和内室的帐幔。百姓们都关紧店门不肯出来。台阁续派少府到市中采买,过了好些时候也没能买到,朝廷下令严责,府丞何智通把详情报告朝廷,于是萧纶又受斥责而送回府第。他便时常派心腹马容、戴子高、戴瓜、李撤、赵智英等人在路上寻找何智通,并在白马巷找到了他。他们用槊刺死他,槊刃直透后背。何智通用血在墙壁上写了“邵陵”两字后死去,所以知道是萧纶干的。皇帝悬赏钱百万来求购贼徒,有位西州游军将领宋鹊子开列了凶犯的姓名启奏,皇帝下令派舍人诸昙粲带领内廷卫士五百人包围了萧纶的府第,在内人住宿的槛中捉住了戴瓜、李撤、赵智英。戴子高骁勇无比,他越墙突出重围,因而免于被捕。何智通的儿子何敞之割下他们的肉烤着吃,又立即将他们载到新亭,四面用火把肉烤得焦熟,何敞之同时用车载了钱和放着盐、蒜,雇百姓吃李撤的肉,吃一块赏钱一千。何敞之的同党们和他的母亲一起将肉都吃光了。

萧纶被锁在府中,舍人诸昙粲和主帅们领着卫士看守。皇帝将萧纶免职为庶人。过了三个月以后才给他脱去锁链,不久又恢复了他的封爵。后来,萧纶参加了为衡州刺史元庆和饯行举办的酒宴,他在席上赋诗十二韵,最后两句是“方同广川国,寂寞久无声”。大受梁武帝赞赏,并说:“你有这样的才干,何必忧虑无声名。”不出十日,封他为郢州刺史。

太清二年(548),萧纶担任了中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侯景叛乱时,又被加封为征讨大都督,带领军队讨伐侯景。临出发时,武帝告诫他说:“侯景是个小人,但他颇熟悉行军布阵之法,不可能一战就消灭,应当准备用一段时间来谋取他。”萧纶从白下出兵,船至江中流时风浪突起,有什么东西在摇荡大船,差点把船弄翻了,有识者都感到奇怪。当他们到达钟离时,侯景却已从采石矶渡过江了,萧纶立即日夜兼程,回军入京救援。渡江时,到中流又起风浪,人马被淹死的有十分之一二。于是,他率领西丰公大春、新淦公大成等步骑兵三万人从京口出发,将军赵伯超请求让军队走大路直奔钟山,出其不意进攻,萧纶听从了。众军突然来到,贼众大惊,分成三路围攻萧纶,萧纶大败敌军。次日,敌军又来进攻,打到天黑时贼军稍稍退却。南安侯萧骏带着几十骑追赶,敌人回兵和萧骏作战,萧骏队伍混乱,敌军乘势进逼萧纶的大军,大军溃败。萧纶在钟山战败后,奔回京口,他军中的主将霍俊被抓获,敌人将他送到城下,逼他说邵陵王已经被活捉。霍俊假装答应,但却说:“邵陵王不过受了点损失,只因粮尽暂回京口。我被敌人的巡逻兵所抓获,不是军队失败。”敌人用刀背打他的髀骨,霍俊神色不变,敌人被他的义气所感动而放了他。霍俊,是中书舍人霍灵超的儿子。

三年正月,萧纶和东扬州刺史大连等人入京救援,到达骠骑洲,被皇帝晋封为司空。台城失陷,萧纶逃奔禹穴,东边梁地各州郡都来归附他。临城公萧大连害怕萧纶会杀他,便打算害死萧纶。萧纶发觉后便离开了。到达寻陽时,寻陽公萧大心要将州城让给他,萧纶不肯接受。

大宝元年(550),萧纶来到郢州,郢州刺史南平王萧恪要把州让给他,萧纶又不肯接受。于是,他们便推举萧纶假黄钺,都督中外诸军事。萧纶便设置百官,改大厅为正陽殿,内外各省都题了名。可是,多次发生变异,祭城隍庙神的时候,准备烹牛,有一条赤蛇盘绕牛口而出。在南浦安设幄帐时,不久有风突起,将幄帐飘没江中。

这时,梁元帝在长沙围困了河东王萧誉已经很长时间,萧誉向萧纶求救,萧纶准备去援救他,但因军粮不足而中止。于是,他写了一封信给梁元帝说:“道之美者,以和为贵,何况天时地利不如人和。怎么能够手足肢体,自相残害?当前大敌强盛,天仇未雪。所余我们兄弟在外的,只有三人,如果不去匡救,何必要有臣子。如果在逆寇未除之时,家祸仍在发生,访古而律今,没有不亡之理。征战之时,意在必胜。至于骨肉之战,越胜越加残忍,胜也无功,败则有丧,劳兵损义,亏失极多。侯景之军所以未即攻打江南之地,正因为藩国屏卫坚固,宗室各镇强密。如果自相鱼肉,这是代侯景出师,侯景可不费兵力,坐享成功,丑类听到这种消息,何等快乐!”梁元帝写了回信,仍在大谈萧誉之罪大,不能解围的道理。萧纶读完信后流着泪说:“天下之事,竟然到了这种地步!”身边人听后,无不掩泪而泪。于是,萧纶命令大造兵器甲仗,准备讨伐侯景。

梁元帝听说萧纶军威兴盛,便派王僧辩率领水军一万人进逼萧纶。萧纶部将刘龙武等投降王僧辩,萧纶便和儿子萧踬等十多人乘轻舟逃往武昌。僧人法磬和萧纶有旧交情,将他藏在岩石下。当时,萧纶的长史韦质、司马姜伟事先在外地,听到萧纶败走的消息,驰马前来迎接。梁元帝又派部将徐文盛追击他们。萧纶又收容了一些士卒,屯兵于齐昌郡,准备约魏军一起攻打南陽。侯景的部将任约袭击萧纶,萧纶败走。定州刺史田龙祖前来迎接萧纶,萧纶害怕被他抓去,于是又回到齐昌郡。当他边收容军队来到汝南时,魏国所封的汝南城主帅李素孝是萧纶的故吏,便开门接纳了他。萧纶便修复城池,收集士卒,准备攻打竟陵。魏国得知后,派来大将杨忠、仪同侯几通攻破汝南,活捉萧纶。萧纶不肯投降。侯几通便取来一面大鼓放在地下,让萧纶坐在鼓上,然后杀了他,扔到江岸上,尸首过了几天仍不变色,鸟兽也不敢靠近。当时雪花飘飘,尸横道路上,但尸体的周围几步之内,都没有雪迹。萧纶军队的旧主帅安陆人郝破敌将他收殓后运到襄陽。下葬那天,黄雪纷纷扬扬,惟独萧纶的坟墓一块地方没有下雪。杨忠知道以后十分后悔,派人以太牢的礼节前往祭祀参加殡葬。百姓们也十分怜悯他,给他建了祠庙。岳陽王萧鮞派人来迎丧,将萧纶安葬在襄陽的望楚山南,追赠为太宰,谥为安。后来梁元帝又提议追加谥号,尚书左丞刘..说,《谥法》上说:“怠政交外称为携。”于是便听从了。

萧纶为人特别任性,轻财而爱士,不与人争利,府中没有积蓄。他听说有财物便立即去取,取得之后立即分散给人,士人们也因此而归附他。起初在镇守京口时,大肆制造兵器盔甲,后来遭到人们的非议,他便将这些器物都投入长江中,当他后来出征时,感到军备物资匮乏时,便感叹说:“我当日修造兵器,本来是准备非常时期使用的,想不到无故而招来怀疑,致使这些物品散失。今日讨求,却终无资望。”

以前,昭明太子去世时,简文帝入居监国,萧纶不认为是因德而举用,却说是“已没有了豫章王,所以轮到他”。当庐陵王去世之后,萧纶更增长了抱怨情绪,于是埋伏军队在草莽中,等候皇帝的车驾到来。而事情被台省舍人张僧胤知道了,这个计谋也就泄漏了。萧纶又进献曲阿酒百坛,皇帝赏赐给了宦官们,宦官吃了以后死去了。皇帝心中感到十分不安,增加了卫士,严密警卫皇宫。于是人们传言纷纷,互相猜疑,而萧纶也觉得害怕。梁武帝最终也没能对儿子们进行废黜奖惩,以至皇室发生纷争,被天下人所耻笑。

猜你喜欢
  卷十五·本纪第十五·脱脱
  卷三十五·黄以周
  第三十八回 勇梁慬三战著功 智虞诩一行平贼·蔡东藩
  ●卷十八·陶宗仪
  资治通鉴后编巻一百五十九·徐乾学
  第八卷 同治(下)·缪荃孙
  卷二十四·温达
  绎史卷三十一·马骕
  张绪传·萧子显
  王固传·姚思廉
  上党王高涣传·李延寿
  弇山堂别集卷八十四·王世贞
  卷二十·雍正
  卷八十六·佚名
  九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段宏章·唐圭璋

      宏章号懒融,和川(似即江西永新)人。   洞仙歌   荼   一庭晴雪,了东风孤注。睡起浓香占窗户。对翠蛟盘雨,白凤迎风,知谁见、愁与飞红流处。   想飞琼弄玉,共驾苍烟,欲向人间挽春住。清泪满檀心,如此江山,都付与、斜

  • 马丹阳三度任风子·臧懋循

    马丹阳三度任风子杂剧(元)马致远撰●马丹阳三度任风子杂剧目录第一折 〔音释〕第二折 〔音释〕第三折 〔音释〕第四折 〔音释〕题目 甘河镇一地断荤腥 正名 马丹阳三度任风子第一折〔冲末扮马丹阳上诗云〕雪瓮冰

  • 卷六百五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六百五十八罗隐咏月【一本题上无咏字一本月上有中秋二字】湖上风高动白苹暂延清景此逡廵隔年违【一作为】别成【一作因】何事半夜相看似故人蟾向静中矜爪距兔隈【一作於】明处弄精神嫦娥老大

  • ●远山戏·沈泰

    (新都伯玉汪道昆撰琅琊敬美王世懋评西湖林宗沈、泰元标、李光阳阅) 〔末上〕【画堂春】(花间素女抱云和,传来一曲阳阿。金钗乍坠舞婆娑,妒杀青娥。肯信风云气少,浪言儿女情多。风流京兆有遗歌,胜事如何?) 籍籍张京兆,金杯映翠眉

  • 第七十五回 侍母膳奉教立储 惑妃言誓神缄约·蔡东藩

      却说申时行上疏以后,尚书杨巍,又请将丁此吕贬斥,顿时闹动言官,统说时行与巍,蔽塞言路。御史王植、江东之交章弹劾两人,神宗为罢高启愚,留丁此吕。于是申、杨两大臣,抗疏求去。大学士余有丁,上言殿阁大臣,关系国体,不应为一

  • 大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三十四·杨士奇

    宣德二年十二月甲寅朔 上省郊祀牲○乙卯行在礼部上册立 皇太子仪注一先日昭告 天地 宗庙 社稷一前期鸿胪寺设节册宝案于奉天殿中册东宝西节居中设彩舆于丹陛之东尚宝司设宝案教坊司设中和韶乐及大乐是日早锦衣卫设卤

  • 卷之一百九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之八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五·萧常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五      宋 萧常 撰列传一 昭烈承衰乱之余庶事草创嫔嫱之制阙焉未备方是时公族转徙四方疏封亦鲜陈夀复摈而不书是以後世无传焉姑因其旧而附益之 昭烈甘皇后沛人

  • 田汝成传·张廷玉

    田汝成,字叔禾,钱塘人。嘉靖五年(1526)进士,授南京刑部主事,不久,召回京改任礼部主事。十年十二月上书道“:陛下因太子未立,祈天打醮,又普遍放生,凡囚于上林的飞禽走兽一律释放归山。那些关在监狱和绳捆索绑的人,那些被流放在僻

  • 樊山政书卷七·樊增祥

    恩施樊增祥嘉父批鄠县印委会禀批白水县郭令禀批平利县李令禀批石泉县帮款房禀批绥德州孔牧禀批长武县李令禀词批客民刘光成禀词批盩厔县曾令禀批汉中府官钱局委员刘令禀批咸宁县民闵福成呈词批山阳县刘令禀批白水县郭

  • 辨定祭礼通俗谱卷四·毛奇龄

    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辨明焚香灼油燎【仪见前】主人【下祭用长子上祭中祭用贵者若兄弟同贵则仍序长次如子侄有贵者则长子摄祭而以贵者序摄者后】等【主妇弟子侄并妇】各易盛服【贵者易朝服妇命服余各本等新服】诣家堂【

  • 十住毗婆沙論卷第十·欧阳竟无

      龍樹菩薩造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四十不共法中善知不定品第二十三   善知不定法者.諸法未生未出未成未定未分别.是中如來智慧得知。如佛分别業   經中說.佛告阿難有人身行善業口行善業意行善業是

  • 卷第十七·道宣

      佛德篇第三之三  隋国立舍利塔诏隋高祖舍利感应记隋著作王邵庆舍利感应表(并答)隋安德王雄百官等隋国立佛舍利塔诏隋文帝(自注一十六州等)   岐州凤泉寺雍州仙游寺嵩州嵩岳寺泰州岱岳寺华州思觉寺衡州衡岳寺定州

  • 承庵先生集·胡松

    诗文集,明 胡松撰明胡廷杰等编

  • 佛国记·法显

    原名《历游天竺记传》,又名《高僧法显传》,简称《法显传》。中外交通著作。东晋释法显(约337—约422)撰。一卷。法显俗名龚,平阳武阳(今山西临汾)人。三岁即度为沙弥,二十岁受大戒。慨于律藏残缺,不顾六十多岁高龄,自东晋隆

  • 三家世典·郭勋

    一卷,明郭勋撰。郭勋,明初营国威襄公郭英六世孙,袭封武定侯,明正德年间(1506~1521)奉命镇守两广,因而收集中山王徐达、黔宁王沐英及武定侯郭英三家之世系、履贯、勋阀、遭遇本末等编为《三家世典》,所记史实事迹,大体来

  • 未曾有正法经·佚名

    凡六卷。宋代法天译。为阿阇世王经之新译本。又作未曾有经、未曾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五册。本经叙述阿阇世王曾幽禁其父,欲致之死。后悔悟其弑逆之罪行,故求佛救度。佛陀乃与文殊等诸菩萨为之讲说无污、无著、无畏、无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