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八十六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少保内大臣文渊阁提举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教习庶吉士总管内务府大臣镶黄旗满洲都统步军统领管理户部三库奉宸苑清漪园等处总理工程处御茶膳房御药房太医院西洋堂事务军功加三级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十三级纪录二十一次臣英和经筵讲官太子太保礼部尚书上书房行走武英殿总裁管理国子监事务加六级随带加二级纪录四次臣汪廷珍等奉敕修
嘉庆六年。辛酉。八月。乙巳朔。上还宫。
○旌表河南沈邱县民张添有妻柳氏。。
○以祭社稷坛。自是日始。斋戒三日。
○丙午。遣官祭关帝庙。
○谕内阁、户部奏、查明陕省缓德等六州县节年春粜粮石、尚未买补一摺。此项春粜粮石。例应当年还仓。乃该州县自乾隆四十三年起、至五十九年止。十余年之久。并未买补。前经户部定限五年。令其买补全完。至今尚复逾限未买。且自五十九年以后。春粜粮石。亦未买还。延玩已极。即或近年该省军务未竣。藉口粮价昂贵。未能买补。岂自乾隆四十三年以来。总未值价平之岁乎。着交该抚陆有仁、严饬绥德等六州县、将前项节年未买粮石。上紧设法买补。勒限报部。仍将历任买补迟延。及督催不力各职名、查参具奏。
○又谕、户部奏、据马慧裕咨、湖南应办京局黑铅、暂归黔省代办、请仍敕令湖南照旧运解一摺。湖南省从前应办黑铅。原系七十余万斤。后经祖之望于该省巡抚任内、奏请将原办四十余万斤酌减。每年定额二十五万斤。马慧裕到任。如果相距在数十年之后。尚可藉口今昔情形不同。今马慧裕即系与祖之望接任之人。何至仅能办三万余斤。该抚到任未久。自未及亲行查勘。何得仅据属员禀报年久砂竭。率行咨部。骤减至三万余斤。若再隔数年。岂竟欲全行请免耶。至黔省每年应办黑铅。已属不少。若再将楚省额解黑铅统归黔省办解。岂不更形竭蹷。现在京师钱价较昂。廷臣动请加卯鼓铸。若铅斤短少。岂能敷鼓铸之用。马慧裕、着传旨申饬。仍着将该省应办黑铅二十五万斤。实力筹办。照数运解。毋得意存诿卸。
○谕军机大臣等、台布奏、在蒙古地方居住番族人等。一经官为驱逐即已陆续搬出。可见番族人等尚知畏法。惟纳汉达尔济境内。有循化合儿族之亦洛合瓜什济二庄人户。又察罕诺们汗境内。有贵德熟番主古录族、揣咱族、番众未搬。经台布诘讯。而纳汉达尔济等代为恳求。又令照旧游牧。殊属自相矛盾。前此蒙古王公扎萨克等、以番族人等偷窃牲畜占居帐房。恳求派兵驱逐。及内地大臣带兵到彼。番众即已陆续搬移。本可划清界址。为绥辑蒙古久远之计。今纳汉达尔济等、转怜其穷苦。代番众恳求赏给伊等沿边之地居住。姑如所请。准令亦洛合、瓜什济、揣咱、主古录、四族居住卡外应令纳汉达尔济等一体出具甘结。永保番众不再滋事。傥一二年后。仍不安静。不但将四族尽行驱逐严办。亦必将纳汉达尔济等、一并治罪。其余已经逐出各番。不准各蒙古王公等再为恳求复行搬回居住。至尖木赞素为番族信服。此次亲诣各族劝谕输诚。尚属出力。着赏戴花翎。将此谕令知之。
○兵部奏、军营征兵脱逃。旧例将该管官分按名数。勒限参缉。于五日内拏获免议。逾限议处。查兵丁随征。越险追剿。路径分歧。难免迷失落后。或迟数日始出。或附归他队。而统兵大员。惧干例限。申报缉拏。及据他处关会。又申报停缉。以致旋参旋止。徒劳案牍。应请嗣后改为半月以内拏获者。免议。其余丁、原以备拔补额兵之用。但甫经召募。纪律未谙。而该管官失察处分。与征兵一例。亦未允协。应请嗣后均照征兵脱逃例酌减议处。从之。。
○云南巡抚初彭龄侍养来京。命署吏部右侍郎。
○丁未。祭先师孔子。遣大学士庆桂行礼。
○谕军机大臣等、据福会奏、静海县迤北之邱家堤、王家院、二处。东岸漫口。水势外洩。应请开工赶办合龙。以固运道。所奏甚是。运道经由之处。若任其分洩。则河路必致浅涩。目前粮艘回空。既属不便。且恐来岁重运。有碍行走。着陈大文即速派委妥员、并转饬天津道蔡齐明、赶紧兴筑。俾河水储蓄。以利漕运。
○以办理永定右安门外急赈事宜妥协。兵部尚书兼管顺天府府尹汪承霈、都察院左副都御史陈嗣龙、刘湄、顺天府府尹阎泰和、及巡视南城御史达灵阿、张鹏展、兵马司正指挥贾鈵、副指挥陈韶、吏目单恩长、顺天府经历查人和、宛平县县丞陆逢瑞、均下部议叙。
○缓山东临清、馆陶、武城、邱、夏津、聊城、堂邑、清平、博平、茌平、高唐、莘、恩、冠、阳谷、朝城、东阿、平阴、平原、长清、德、范、二十二州县、水灾新旧额赋有差。。
○缓徵山西平定、汾阳、二州县、水灾本年额赋。并贷耔种口粮有差。
○戊申。祭大社。大稷。上亲诣行礼。
○以举行仲秋经筵。遣官告祭奉先殿。传心殿。上御文华殿经筵。直讲官禄康、刘权之、进讲论语节用而爱人。讲毕。上宣御论曰、人君代天治民。以天之所生五谷布帛养天下万民。转输运筹。务期家给人足。使无饥寒之患。必先量入为出。耕九余三。偶有兴军旅。遭水旱。而不忧用绌者。是在平日用所当用、而不妄用。以有余补不足。节所当节、而非吝惜。务期惠及闾阎。以爱人之实心。行爱人之实政。不少存掊克聚敛之鄙见。扩大公无我之诚心。庶民可免颠沛之苦。渐致小康矣。直讲官扎郎阿、彭元瑞、进讲易经有孚惠心勿问元吉。讲毕。上宣御论曰。大易损益二卦。损下益上凶。损上益下吉。此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义也。人君爱育群黎。是君之职分当然。博施济众。怀保惠鲜。总不外一诚。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无一毫干誉之私。能如是。则何待问而知其元吉哉。若无益下之实心。偶施微泽。即沾沾自喜。此要结人心之小术。而非至诚无隐之正道。上不本于诚。乌能使下以诚应。民说无疆哉。诚能有孚惠心。则受益者众。此至诚感召之实理。所谓自上下下。其道大光。克已而天下归仁。锡福靡有涯涘矣。礼成。上幸文渊阁。赐讲官及听讲诸臣茶。复赐宴于本仁殿。
○己酉。上诣大高殿行礼。
○幸圆明园。
○庚戌。遣官祭昭忠祠。
○谕内阁、前因风闻伊桑阿办理石岘苗匪一案。并未亲到军营督办。仅在铜仁驻劄。将常明等攻克石岘、作为亲身前往。装点入奏。曾降旨谕令琅玕将伊桑阿办理草率虚词入奏之处。据实查奏。彼时伊桑阿在黔省巡抚任内、骄纵勒索各款。尚未败露。嗣据初彭龄参奏伊桑阿种种劣迹。大半系琅玕告知之语。复降旨交琅玕、会同孙曰秉、严审定拟具奏。乃本日琅玕覆奏前次谕旨一摺。不但不将伊桑阿劣迹举劾。而于伊桑阿未曾亲往石岘饰词具奏之处。转代为申说。据称伊桑阿因办理抚恤难民。留驻铜仁。及将欲亲往军营。而常明已将为首各犯擒获。伊桑阿即据以入奏。并称此事系伊桑阿节次督催。俾得及早成功。与有意欺饰者情稍有闲。是何言耶。伊桑阿既驻劄铜仁。办理抚恤事宜。未经亲往石岘军营。即当据实奏明。况石岘余匪并未剿净。伊桑阿竟敢捏称亲往该处督办。将获犯蒇事缘由、径行驰奏。是伊桑阿欺饰之罪。已属百喙难辞。而琅玕又复代为隐饰。此诚何心。且伊桑阿在黔劣款。前初彭龄参奏摺内、据称系琅玕自铜仁回滇时、在郎岱地方与初彭龄会晤告知。琅玕既可告知僚友。独不可直陈于君上之前乎。此案若非初彭龄据实奏闻。则伊桑阿贪黩营私。贻累地方。琅玕竟置之不顾。以满洲大臣。且系觉罗。又经朕询问。曾不若业经离任之汉巡抚、尚能秉正不阿、据实参奏乎。看来琅玕总因伊桑阿前在新疆时、参奏伊家人私贩玉石一事。意存避嫌。即属徇私代为容隐。而摺内所称凛畏悚惧等语。皆系敷衍虚词。全不足信矣。此次琅玕如果将伊桑阿劣款。及办理苗案欺饰实情、一一参劾。则前此剿洗石岘苗寨后。其攻克上潮下潮逆巢。全境肃清。皆属琅玕之功。所有伊桑阿前得优叙。朕必移给琅玕。今如此有心徇庇。不但无功可录。并当立予罢斥。姑从宽将琅玕拔去花翎。降为二品顶带。暂留云贵总督之任。仍着严行申饬。以观后效。傥琅玕于查审伊桑阿贪劣各款、仍有不实不尽。必当严行治罪。不能再为宽贷也。
○署直隶总督陈大文奏、请拨办赈银一百五十万两。并筹办大赈章程。一、大赈日期。提至十月。一、应给赈粮。银米兼放。一、严查冒滥之敝□大。以杜侵蚀。委隔属大员。查明极次贫民大小口数。逐户填入印册。一发州县。一送上司覆核。并照册载姓名丁口。填写告示。先期晓谕。一、设厂煮赈。应准报销。向来直属偶遇歉收。多有地方官捐办、及详用义谷者。今岁被灾较重。所有七八九三月抚恤摘赈案内。准其一并报销。一、应给房屋修费。查瓦房一闲。给银一两。土草房一闲。给银五钱。应照例赏给。一、兵丁户口。应分别查赈。查兵丁既得月饷。自未便准其食赈。其兄弟叔侄。虽系同居。而该兵丁所支官粮。不能兼顾。应准与民人一体赈恤。一、各属屯居旗人、灶户。令理事同知等官、及场员。查明分别给赈。奏入。谕军机大臣等、陈大文奏、请于十月开赈。并放赈一切条款。所办俱是。现在两淮有商捐银一百万两。业经起解。着陈大文即行知该省委员。将此项于过直时。即行全数截留。至此外银五十万两。俟过八月后。即行如数发给。朕廑念灾黎。痌瘝在抱。惟恐一夫失所。从不靳惜帑金。第闻地方官办赈情形。诸敝□大丛生。不但放赈之时。层层朘削。即清查户口等事。皆有向贫民勒索册费。以多报少。以少报多。极贫次贫。意为高下。甚至有贫民待赈孔殷。转因册费无出。愿甘舍赈不领者。其余捏造户口。肆意侵吞。何所不至。在地方大吏受恩深重。自不忍出此。其余州县各官、即贤否不一。难保无从中侵蚀之人。至书吏人等、尤奸伪百出。不可不严密查办。陈大文惟当严密访查。如有前项不法之徒。立即查拏。从重处治。以儆其余。务令所拨帑金粟米。丝毫颗粒。实惠皆及小民。方为不负委任。将此谕令知之。
○赏总理粮饷甘肃道员蔡廷衡、花翎。加按察使衔。从总督长麟请也。
○拨湖南米三万九千石。解往陕西。以备军糈。
○辛亥。以前任河南布政使先福、为光禄寺卿。。
○壬子。谕内阁、户部奏、请令陕甘川楚等省、将近年以来军需项下所收各款银两、造册送部查核一摺。所奏甚是。各该省军需银两。有奉旨由部库及各省拨解者。亦有由外省截留者。有先经拨给某省、后又改拨他省者。此外尚有收捐及变产等款。头绪纷繁。现在大功指日告蒇。报销在即。岂容稍涉牵混。自应缕析条分。以清款项。着陕甘、四川、湖北、各督抚、即转饬该省藩司、及局员等、查照户部摺内所指各条。速行汇造清册。送部查核。仍将续行拨给之款。随时报部。以免遗漏。
○命内阁学士玉麟、在上书房行走。
○以礼部左侍郎英和、兼署吏部左侍郎。调署吏部右侍郎初彭龄、署兵部右侍郎。以户部左侍郎戴衢亨、兼署吏部右侍郎。
○命顺天府府丞胡长龄、为奉天府府丞。兼学政。兵部侍郎平恕、提督江苏学政。户部员外郎汤藩、提督安徽学政。内阁学士李钧<闲>、提督江西学政。吏部右侍郎文宁、提督浙江学政。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恩普、提督福建学政。山西道御史何学林、提督湖南学政。太常寺卿刘凤诰、提督山东学政。通政使司通政使陈霞蔚、提督山西学政。翰林院侍读吴芳培、提督河南学政。吏部郎中康纶钧、提督陕甘学政。河南道御史钱栻、提督四川学政。翰林院修撰姚文田、提督广东学政。翰林院侍读学士张绶、提督广西学政。江西道御史叶绍楏、提督云南学政。翰林院编修陆以庄、提督贵州学政。
○癸丑。太宗文皇帝忌辰。遣官祭昭陵。
○旌表守正捐躯直隶宁河县民董焕然女董氏。
○缓徵长芦水冲坨盐正引课银、直隶河南各引地课银、十分之五。
○甲寅。谕内阁御史王苏奏、新放江苏学政平恕、请另行<闲>放或酌量改调一摺。内称平恕前在江苏斥革生员多名人人切齿。即商贾小民。无不痛恨。似平恕实有不公不法之处。因令军机大臣传到王苏、询以平恕有无别项劣迹。令其据实直陈。旋据王苏登覆。仍不过称平恕办理甄辅廷擅责生员一案。众心不服。又称平恕考试生童、并无别项劣迹等语。平恕前在江苏学政任内。如果有贿卖生员、去取不公等敝□大。该御史当指明据实参奏。朕必严为惩办。至其因甄辅廷案内斥革生员多名一事。先经照部议镌职。今该御史以业经议结之案。仍列弹章。并称或另请<闲>放。或酌量更调。试思平恕如不胜学政之任。既不宜于江苏。岂复宜于他省若平日并无劣迹。此次复经<闲>用。益当顾惜声名。用息浮议。固不肯苛刻以敛怨。亦不应宽纵以沽名。傥平恕约束士子。仍不得当。或另有案据。亦何难将平恕罢斥治罪。岂有国家<闲>任学臣。因籍隶本省之御史、摭拾前事。一经劾奏。即行更换。是举错之权。操之言路。势必如明季科道纷纷讦奏恶习。成何政体乎。所有江苏学政。仍着平恕去。御史王苏、着交部议处。
○谕军机大臣等、特清额奏、穷民出口、分别验放章程一摺。各处关口定例。稽查出口民人。自当一律给票验放。何以祇山海关一处由临榆县给票。而古北口张家口等处并不给票。办理殊未周密。至所称嗣后民人出口。如查系携带老幼妻子者。自系良民。应准放出。如无眷流民。年当少壮。无论只身结伴。概不准出关一节。所议亦未妥协。本年直属被水地方较多。穷民出口谋生者自必不少。并恐奸匪易于溷迹。若祇查其带有眷属放行。其年壮未带眷属者。或向守关兵役许给钱文。搀混出关。均属事之所有。况口外即系蒙古地方。若内地穷民。纷纷到彼觅食。竟似内地不能存活。而蒙古等又必以侵占伊等游牧为词。致生枝节。殊属不成事体。总之中外之界。不可不分。稽查关隘。宁严毋滥。其应如何立定章程、给放验票之处。着陈大文会同特清额具奏。寻覆奏查例、凡出口旗民。俱系饬令给票验放。日久奉行不力。遂致有名无实。惟该灾民等若非流离失所。必不肯轻去其乡。惟有谆谕府厅州县、将大赈实心妥办。广为出示晓谕。令其安心待赈。切勿擅离乡井。仍通饬地方官、各遵定例。凡商民出口。给与印票。至口对验相符。始准放行。造册报部。得旨、凡人莫不系恋乡井。若非万不得已。孰肯轻去。实力办赈。为探本正办。勉之。
○释遣戍伊犁已革陕西巡抚秦承恩、命来京候旨。
○旌表守正被戕广东南海县职员周叶算妾龚氏。
○贷张家口八旗兵丁一年钱粮。修补官房。
○乙卯。太祖高皇帝忌辰。遣官祭福陵。
○命编辑辛酉工赈纪事。谕内阁、本年京师自六月初旬。大雨连绵。河水涨决。直隶被水地方至九十余州县之多。实非寻常偏灾可比。朕廑念焦劳。当即<闲>派卿员、分路查勘。开仓赈济节降谕旨、分别蠲免钱粮。截留漕运。动用银钱米石。交汪承霈、熊枚等、分拨急赈。又令那彦宝、巴宁阿、赶筑永定河堤岸。并派高杞、莫瞻菉、挑浚护城等河。兴工代赈。以期安抚穷黎。实已不遗余力。现在右安门外等处饭厂。人数日渐减少。十月初开放大赈。灾民各回乡里。就近领赈。似可不致有失所之人。可见地方闲遇灾祲。若能及早筹办。实力抚绥。即可为补救之方。前因暑潦成灾。宵旰靡宁。曾作河决叹一首。用抒忧勤惕励之怀。刻石颁示内外大臣。并非尚词藻摛毫。徒资传诵。实欲臣工等共喻朕诚求保赤之深衷。留心民瘼。或地方偶值偏灾。亟为拯救。以绥黎庶而迓庥和。着将本年办理一切工赈事宜。编辑成书。派军机大臣庆桂、董诰、成德、戴衢亨、会同南书房朱圭、彭元瑞、并曾经查办水灾之丰绅济伦、明安、检查六月初旬以后节次所降谕旨。并诸臣关涉灾务各奏章。逐日编集。汇为辛酉赈灾纪事。于冬底缮写进呈刊布。以示朕遇灾兢惕、子惠元元之至意。
○又谕、各旗带领外省送到保题拟正拟陪官员引见摺内。俱缮写请<闲>放拟正之人、拟陪者记名等语。此项人员引见。朕惟看其人材<闲>用。若拟陪之员优于拟正。朕即<闲>放拟陪之员。将拟正者记名。有何不可。惟正蓝旗满洲每次摺内。仅书现有几缺。请<闲>放几人。余者请旨记名。从未书写请<闲>放拟正之人、将拟陪者记名之语。此系正办。将此通谕各部院衙门、及、八旗、嗣后带领外省送到保题拟正拟陪人员引见摺内。俱着照正蓝旗满洲式样书写。
○除浙江海岛迁移民户弃置地三顷四十亩有奇额赋。
○丙辰。上御勤政殿听政。
○遣官祭黑龙潭昭灵沛泽龙王之神。玉泉山惠济慈佑灵濩龙王之神。
○以太仆寺卿多庆、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
○拨江西藩库银三十万两。解往四川。以备军需。
○除浙江萧山县西兴场坍没灶地一百二十八顷七十七亩有奇额赋。
○丁巳。上诣安佑宫行礼。
○谕内阁、京师城外附近各处。凡遇人命盗案事件。俱系五城所属。而徵收地粮等项。例由大兴、宛平、两县管理。遇有灾赈之年。向不列入两县户口册内。即如本年永定门、右安门外、一带地方。被水较重。节经加恩赈给米石钱文。灾民虽可藉资糊口。但十月内即开放大赈。恐直隶地方官、因系五城所属。遂不列入大、宛、两县待赈户口册内。未免向隅。着直隶总督会同顺天府、饬属通查附近京师地方、五城所属户口。其钱粮归入大宛两县者。届期一并造册给赈。勿稍遗漏。以副朕轸念灾黎、无使一夫失所至意。
○额勒登保奏报、生擒首逆王士虎、冉添泗等、并查明连次出力员弁。勒保奏报、七十五一路官兵。在桑树坪地方。擒获刘朝选之弟刘清选、汤思蛟之弟汤步武、并查明叠次出力员弁。均得旨奖赉。擢副将张绩、为总兵官。骑都尉恩布苏、前锋达冲阿、为三等侍卫。赏侍卫武隆阿、协领达斯呼勒岱、副都统衔。参将郑启贵、副将衔。委参领依尔庚阿、副将李锦麟、参将罗声皋。游击傅廷佐、巴图鲁名号。知州李凯、副总管格亨德尔、佐领舒通额、协领永廷佐、骁骑校富明阿、领催萨凌阿、副将国兴阿、陈尚德、游击张杰、张钟琪、邬海庆、王得胜、都司张拱辰、守备刘明德、张超、李朝相、花翎。领催德胜保等、蓝翎。余升赏有差。
○戊午。发内库银千两。分赏永定右安门外收养避水难民各庙僧道。
○庚申。秋分。夕月于西郊。遣荣郡王绵亿行礼。
○谕军机大臣等、本年直隶被灾州县较多。节经发帑截漕。开放大赈。民食自不至缺乏。但念来春青黄不接之时。米价昂贵。必须豫筹采买米石。以备平粜之用。今奉天通省丰收。粮价甚贱。自应就近采办转运。以资接济。着传谕陈大文、即查明直隶被灾各州县。明春豫备平粜米石。共需若干。迅速奏闻。以便谕令晋昌、即由奉省采买。至如何派员接运之处。并着该督详悉酌核具奏。寻奏、核计直省被灾州县。明春平粜。约共需米三十万石。除已由豫东二省代买米十五万石外。请在奉省再采买高粱四五万石。连米凑足十五万石。照乾隆四十九年例、由奉天雇船。派员押运到津交收。一切款项。由直隶解还归款。从之。
○旌表守正捐躯福建武平县民钟祥发妻王氏。
○辛酉。遣官祭贤良祠。
○谕内阁、本年六月雨水过多。永定滹沱等河泛涨。直隶被淹地方。至九十余州县。业经发帑截漕煮赈。分别蠲免钱粮。并令赶紧堵筑堤岸。挑浚护城等河。以工代赈。俾灾民得资糊口。不至一夫失所。实已不遗余力。惟念水冲地亩。不无淤沙积压之处。即水退之后。仍不能一律耕种。若赋额尚仍其旧。民力恐不免拮据。着交置直隶总督陈大文、遴派廉能道府。分路履勘。将此等水冲沙压地亩、应行减豁之处。逐一据实奏闻。候朕再降恩旨。若其中有水退泥淤转瘠为良者。转不必亟行查办也。
○以右春坊右赞善杨祖纯、翰林院编修汪守和、署日讲起居注官。
○户部议准、广西巡抚谢启昆疏报、天保县开垦水田四十五<土韦>。照例升科。从之。
○壬戌。遣官祭文昌帝君庙。
○癸亥。上诣时应宫昭显庙拈香。
○还宫。
○谕内阁、本年六月闲雨水连绵。八旗兵丁住房、及各营官房、倒坏甚多。经朕屡次施恩将兵丁每月应扣库银、展限两个月。又普赏一月兵米。用资生计。所有倒坏房闲。亦得藉以修理。乃朕本日自圆明园进宫。见兵丁住房墙垣。尚未能一律修整。想因伊等生计未臻充裕所致。朕所见者如此。其穷巷僻居。自必更甚。目今天气渐寒。若所住房屋。不能完整。何以御冬。所有各营兵丁官房。既经各该处奏明动用公项修理。而私房未经修理者尚多。且物价昂贵。诸凡拮据。殊堪怜念。着加恩将本年年终所赏八旗、及包衣三旗、兵丁等地租银两。移前于九月内即行普赏。此时地租银两。尚未据直隶解到。着于户部银库内、先行照数动用赏给。以示朕惠赉八旗兵丁、有加无已至意。
○甲子。上以孝淑皇后升祔奉先殿亲诣祭告。
○诣大高殿行礼。
○幸圆明园。
○勒保奏报、分派镇将歼剿高魏二股贼匪。生擒首逆冉学胜等。得旨奖赉。赏还一品顶带。封三等男爵。副都统衔协领达斯呼勒岱等、下部议叙。赏副将海常参将萧凤来、游击晋之琏、花翎。参将萧福禄、副将衔。已革游击刘满贵、守备衔。拔兵丁敖吉高、为千总。谢加林、陈泳安、为把总。并赏蓝翎。余升赏有差。
○乙丑。孝淑皇后升祔奉先殿。命皇次子旻宁行礼。
○谕内阁、御史郑敏行奏、请磨勘刑部新例一摺。据称纂修官杨曰鲲、妄将乾隆年闲钦定条例。肆行改删。并将己意添入。颇多牵混。各省督抚碍难遵行等语。刑部修改律例。所派纂修。不止杨曰鲲一人。各纂修官拟纂例条。又必经各该堂官公同商订。始行纂入。自非出杨曰鲲一人之手。今该御史所奏。但称得自舆论。并无指实。难以核办。仍着郑敏行将新例内何条系杨曰鲲删改、及添入己意牵混难行之处。黏签进呈。再降谕旨。嗣命刘权之、和宁、莫瞻菉、初彭龄、会同该御史将新例内改纂各条详核磨勘具奏。
○谕军机大臣等、朕恭阅皇考高宗纯皇帝实录。乾隆十二年。因东省被灾。流民出古北口觅食。巡抚阿里衮奏请携银招徕资送。钦奉谕旨、以流民出外觅食。总因乡里糊口无资。果能一一遵旨办理。安辑于本州县。使无轻去其乡上也。离乡未远。招徕于本省境内者。次也。及其已至古北口一带。往返数百里。远者千里。其中或有父兄亲族。向在口外。有所依倚。亦不妨任其前往。若一一资送回籍。不惟糜费不赀。且恐已误耕作。而还乡更无可倚赖。于灾黎更属无益。圣训谆谆。仰见我皇考轸恤穷民、无使一夫失所至意。本年直隶被灾较广。穷民大半失业。且距古北口甚近。其出口觅食者。自所不免。如果地方官认真经理。计口授食。灾民等岂肯轻去其乡。若本籍既不能妥为赈恤。致令流移出口。离家已远。岂有概行拦截、及资送回籍之理。计十月初闲即届开放大赈之期。着传谕陈大文、督率藩司道府州县等、按照极次贫民、户口大小分别给发。务令实惠及民。各有生计。自不致有出口觅食之事。再本日查办南路之卿员台费荫等、到京覆命。据称霸州所用米石。保定、东安、所用银两。俱无仓库可动。至文安、大城二县仓库。银米俱无。询之该州县等。均称曾经报明上司等语。殊堪骇异。文安大城如此。其余各州县仓库亏缺情形。已可概见。陈大文现署直隶总督。于赈事完毕后。务将通省各州县仓库。妥为经理。俾储备有资。缓急足恃方为不负委任。
○又谕、盛京官兵。及吉林黑龙江马队官兵。从征日久。艰苦备尝。其中伤病之人自应量加体恤。且大功即日告竣。额勒登保请先行彻令回京。所见甚是。但功成凯旋。非比征调之时。行走必须迅速。若分起闲日起程。沿途车马。供支恐有未周。或以二百名。或以二百五十名为一起。隔三四日派员管带。分起行走。着额勒登保将每起若干人。派侍卫章京何人带领。何日起程。逐一分晰具奏。一面飞咨沿途地方官、豫备车马等项。妥为照料。
○以福建台湾水师副将冯建功、为广东碣石镇总兵官。
○丙寅。以江南河标中军副将许世德、为浙江处州镇总兵官。
○丁卯。世宗宪皇帝忌辰。遣官祭泰陵。上诣安佑宫行礼。
○戊辰。谕内阁、据值年旗奏、八旗兵丁。因豫赏地租银两。据情谢恩一摺。此乃相沿具文。不过该参佐领等作稿。呈送都统副都统等转奏。该兵丁等何尝会同具禀耶。朕向来崇实、不尚虚文。王大臣等素所稔知。即如本年六月闲雨水过大。朕将兵丁等应坐扣库银。加恩展限。并普赏一月兵米。又因兵丁住房。尚未一律修整。难以御冬。复将应赏地租银。移在九月内。先由部库给发。矜恤可谓至矣。各都统等宜仰体朕意。各饬该参佐领等、转饬骁骑校领催等妥为训导。务使各谋生理。勿稍浮费。将倒塌墙屋。修理整齐。不可恣意沽买酒肉。滥行耗费。若于兵丁生计全不留意。惟以代奏虚词塞责。朕甚不取。嗣后管理八旗各营大臣等。惟当实心实力。随时教训。以复满洲淳朴旧风。使人人皆知节俭持家。以副朕矜恤兵丁至意。将此通谕八旗各营知之。
○又谕、那彦宝等奏、请将投工效力人员、留工差委一摺。内有原任武清县县丞汪应钤、于上年丁忧。业经回籍办理丧葬。今自请投效。该员本系河员出身。着准其留于工次。以资驾轻就熟之益。其原任肥乡县知县金宝、原任固安县县丞屈邦基、均系现报丁忧。例应回籍守制。即河工需员。亦应俟丧葬事毕。再令赴工。况该员并未自请投效。而河工又非军务可比。何必违例奏留。致开夺情之渐。金宝、屈邦基、俱着回籍。俟丧葬事毕。如果河工尚有需用之处。听其自请投效。如河工业已办竣。即在籍终制。至原任福建龙溪县服满候补县丞孙荣春、候选县丞余镕、石尚文、候选府经历朱鉁、候选主簿嵇会嘉、候选从九品李藩、宗人寿、汤佐贤、宗廷懋、汪熙泰、候选未入流吴辑邦、徐瀚、傅瀛、俱请自备资斧留工效力。该员等本非熟悉河务。且难保其中必无违碍之处。未便据呈准其投效。着交吏部详查议奏。
○己巳。以大理寺少卿汪日章、为江宁布政使。
○庚午。谕军机大臣等、熊枚奏、查勘文安一县被水成灾较重之区。并绘图贴说进呈。朕详加披阅。该处地形洼下。积水已越三年。今夏子牙清河诸水。四面漫溢。竟深至二丈有余不等。住居民人。共计三百六十余村。俱浮沉水中。嗷嗷待哺。朕心实增怜轸。该县自建置县治以来。必有旧定章程。为疏通水道、保障居民经久之计。是否近日废弛不办。并现在应如何设法疏消、百姓不致久困积潦之处。亟应讲求妥办。着陈大文悉心体访。详议具奏。寻奏、查文安地处极洼。至受水之后。地与河平。实已无从宣洩。自建治以来。别无疏浚章程。查大城河之广安横堤长九里。为文邑保障。迤南有河闲所属千里长堤。可资外卫。两堤之中。又有同兴上年查勘控告刨工案内奏明新建闸座。以洩河闲漫水。仍于地段稍下之龙潭湾等处。开沟疏浚。如此救敝□大补偏。则文邑灾黎。或不致久淹为患。再查天津府属之庆云县。地瘠民贫。乾隆十一年钦奉上谕、庆云县每年额徵地丁银两、蠲免十分之三。永着为例。今文安全境积歉情形。与庆云无异。可否将该县三百六十村额赋。分别减免。得旨、文安县全境积歉。既与庆云县无异。自应量为酌减。用纾民力。俟明岁新正。再降恩旨。再上游大城河闲两堤决口堵闭。并修复闸座。以资宣洩。亦祇可如此办理。务当饬令所属。上紧妥办。
○旌表守正捐躯河南商邱县民沈万一妻陈氏。
○辛未。免云南易门县水灾本年额赋。
○壬申。谕内阁、台费荫奏、请将文安县民迁徙盛京等处一摺。所奏断不可行。据称文安地势极洼。现在积水自数尺至丈余不等。明岁断难全涸。并恐二三年尚不能耕种。请酌给迁徙安集之资。准令赴锦州、及吉林、齐齐哈尔等处地方。听其耕种。并请官为经理。由天津海道备船送往等语。本年直隶文安一县被水较重。田庐村落多被淹浸。深堪轸恻。现令陈大文加意抚恤。至该处地势极洼。形如釜底。为众水所归。但建设县治。由来已久。必有旧定章程。为疏消积水、保障生民之计。断无因一时积水难消。遂将阖县居民全行迁徙。任令县治沦于巨浸。况文安距奉天等处途路辽远。由天津出海口前往。风涛险阻。小民断不乐从。古来移民就粟之举。虽闲亦有之。然不过在邻近处所。如河内移至河东。亦无有移民如是之远者。奉天等处即有官地可垦。而耔种牛具。焉能齐备。兼之目下将届冬令。小民到彼后、既非耕作之时。又无栖息之所。而关外气候尤寒。当彼穷冬风雪。岂竟任令露处乎。台费荫所奏、种种格碍难行。着将原摺发还。其文安现在积水情形。自应以设法疏消、优恤穷黎为正办着陈大文遵照前降谕旨、妥协经理。以副朕轸念灾区至意。
○谕军机大臣等、朕恭阅皇考高宗纯皇帝实录。内载乾隆十二年、因福建山东江南广东山西等省有抗租拒捕之案。钦奉谕旨、以普免钱粮。而民不以为恩。加赈厚恤。而民不生其感。偶或地方有司少不如意。辄呼群咆哮。挟制官长。不思守令者朝廷之守令。敬守令所以尊朝廷。各省督抚、其倡率州县谆切化导。使愚民知敬畏官长。服从教令。圣训煌煌。至为明切。百姓等偶遇水旱偏灾。糊口无资。自当加意赈恤。俾无失所。若地方官吏有捏报户口、多领少发、种种侵蚀情事。必应严办示惩。若办理本属认真。偶尔遗漏一二口。或将不应赈给之人。照例删除。而伊等即肆行怨讪。甚或挟制官府。此风亦不可长。即如本年直隶被灾州县较多。节经发帑截漕。蠲赋给赈。并特派卿员等四路查勘。办理急赈。所以轸恤灾黎者。固已无微不至。而文安一县前此即有匿名揭帖、控告该县减赈私徵之事。经朕派令熊枚前往访查。昨据熊枚奏、该县又有匿名揭帖。指称钦差到彼。仅闭门算命。并未查访赈务。编造歌词、尽情诋毁。自即系该处城内生监、妄为编造。生监等例不给赈。原以身列胶庠。不等齐民之列。而其中实在艰窘者。亦俱行令该教官照灾案定例、拨给银两。以供饘粥。可得辄生觖望。总之民闲疾苦。必当实心抚辑。而士习浇漓。亦须加之整饬。所有两次编造匿名揭帖之人。陈大文务当遵照节降谕旨、饬属严缉。照例惩办。现在将届开放大赈之时。陈大文于查察吏胥侵冒诸敝□大外。仍当随时晓谕。俾百姓咸知感朝廷赈恤之恩。尊敬长吏。方为妥善。将此谕令知之。
○旌表守正捐躯山西榆社县民甯成英妻杨氏。
○癸酉。谕内阁、前据经略额勒登保、参赞德楞泰、先后参奏倭什布在巡抚任内、办理粮饷。种种贻误。以致官兵等勒索百姓。抢掠粮食。并闻于赈济饥民一事。张大其词。多有不实。又补放官员、有伊家人与办事属员通同舞敝□大各等情。当经降旨、将倭什布革职拏问解京。交军机大臣会同刑部严讯。倭什布逐条登答。惟自认办理不善。其余坚不承认。是以节次降旨交吴熊光详查具奏。兹据吴熊光奏到、查明倭什布款迹一摺。朕详加披阅。如楚省兵丁追剿窜匪。分合无定。倭什布运送饷银。不能设法赶运。积有尾欠。其支给满汉各营饷项。并不照经略等酌定章程办理。所给未免浮多。并于制备军装军火等事。不知缓急。致形缺乏。又上年所截漕粮。原以备兵米之用。倭什布并不运送襄、郧。转解房、竹。迨大兵入境。仓猝赶运。多糜脚价。仍复缓不济急。又上年倭什布奏报郧县难民二十余万。内有各回本籍民人。并非全系待赈之人。倭什布并不分别查察。率行入奏。实属张大其词。以上各款。尚无贪婪骫法、及纵容家人舞敝□大之处。其经理军需。不能妥协。以致多有贻误。并于饥民数目、奏报不实。自当治以应得之罪。着军机大臣会同刑部、即查照吴熊光摺内所列款迹。将倭什布按例定拟具奏。寻议、请将倭什布发往军台效力。得旨、赏倭什布七品笔帖式顶带。发交陆有仁、令充当苦差。
○拨江西广东藩库银各二十万两。解往陕西。以备军需。
○湖广总督吴熊光奏、湖广省营马。请循照旧章。仍在本省购买。从之。
○予故修休致刑部尚书梁肯堂、祭一次。
○是月。密谕张诚基知、江西民情。率皆信鬼神而欺官长。重货利而轻死生。好讼之风甚炽。赣州一带、兼有械斗之习。至于持斋诵经。所在多有。虽习俗使然。亦由正学不讲之故。因循日久。终有大变。是在良有司潜移默化。易俗移风。常存于心。不可稍懈。再武备更不可废弛。常存有备无患之念。切戒兵骄将惰之习。即如今年三月内、萍乡县有饥民抢谷之事。未见汝奏。若果有此事。而汝隐匿不奏。不知汝应奏何事。为封疆大吏者切戒欺饰。民之休戚。岂可漠不相关耶。至察吏所以安民。尤为要务。即如阿克当阿、蒋攸铦、人甚明晰。操守亦好。为江右之良才。椿龄、修仁、张衍龄、此三人办事多有任性自用之敝□大。操守亦平常。朕所闻如此。汝其留意甄别任用。贤者信之。不肖者黜之。不可稍存回护迁就。然须察得实事。再入弹章。亦不可冒昧也。特谕。
猜你喜欢 国语解叙·左丘明 卷四百三十六 元祐四年(己巳,1089)·李焘 卷四十四·谷应泰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十二·李心传 卷之十三 粤纪(续)·计六奇 御批厯代通鉴辑览卷五十三·乾隆 卷一·商辂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三 后汉纪·纪昀 历代名贤确论卷七十二·佚名 提要·裴骃 沐英传·张廷玉 第二十节 加里波的戡定南意大利·梁启超 卷十二·黄训 卷八·佚名 95.华佗治病·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