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四二七 军机大臣阿桂等奏遵旨纂办满洲源流情形折

四二七 军机大臣阿桂等奏遵旨纂办满洲源流情形折

乾隆四十二年九月初八日

臣阿桂、臣于敏中、臣和珅、臣董诰谨奏:

本年八月十九日奉上谕:顷阅《金史 世纪》云,金始祖居完颜部,其地有白山、黑水。白山卽长白山,黑水卽黑龙江。本朝肇兴东土,山川锺毓,与大金正同。史又称金之先出靺鞨部古肃慎地,我朝肇兴时旧称满珠,所属曰珠申,后改称满珠,而汉字相沿,讹为满洲。其实卽古肃慎为珠申之转音,更足征疆域之相同矣。又《后汉书 三韩传》谓辰韩人儿生,欲令头扁,押之以石。夫儿初堕地,岂堪以石押头?其说实悖于理。国朝旧俗,儿生数日置卧具,令儿仰寝其中,久而脑骨自平,头形似扁。斯乃习而自然,无足为异。辰韩或亦类是,范蔚宗不得其故,曲为之解,甚矣其妄也。若夫三韩命名,第列辰韩、马韩、弁韩,而不详其义。意当时三国必有三汗,各统其一,史家不知「汗」为君长之称,遂以音同误译。而庸鄙者甚至讹韩为族姓,尤不足当一噱。向曾有三韩订谬之作,惜未令人尽读之而共喻耳。若唐时所称鸡林,应卽今吉林之讹,而新罗、百济诸国,亦皆其附近之地。顾昔人无能考证者,致明季狂诞之徒,寻摘字句,肆为诋毁。此如桀犬之吠,无庸深较,而舛误之甚者,则不可以不辨。若夫东夷之说,因地得名。如孟子称:舜,东夷之人;文王,西夷之人。此无可讳,亦不必讳。至于尊崇本朝者,谓虽与大金俱在东方,而非其同部,则所见殊小。我朝得姓曰爱辛觉罗氏。国语谓金曰爱辛,可为金源同派之证。盖我朝在大金时未尝非完颜氏之服属,犹之完颜氏在今日皆为我朝之臣仆。普天率土,统于壹尊,理固如斯也。譬之汉、唐、宋、明之相代,岂皆非其胜朝之臣仆乎!又有云我祖宗时,曾受明龙虎将军封号,亦无足异。我朝初起时,明国尚未削弱,因欲与我修好,借此以结两国之欢,我朝固不妨为乐天保世之计。迨我国声威日振,明之纲纪日隳,且彼妄信谗言,潜谋戕害,于是我太祖赫然振怒,以七大恨告天,兴师报复。自萨尔浒、松山、杏山诸战,大败明兵,明人欲与我求和,斥而不许。彼尚安能轻侮我朝乎?且汉高乃秦之亭长,唐祖乃隋之列公,宋为周之近臣,明为元之百姓,或攘或侵,不复顾惜名义。若我朝乃明与国,当闯贼扰乱、明社既移之后,吴三桂迎迓王师入关,为之报仇杀贼,然后我世祖章皇帝定鼎燕京,统壹寰(宀禹),是得天下之堂堂正正,孰有如我本朝者乎?至若我国家诞膺天眷,朱果发祥,亦如商之元鸟降生、周之高禖履武,纪以为受命之符。要之,仍系大金部族,且天女所浴之布勒瑚里池,卽在长白山,原不外白山、黑水之境也。又金世纪称,唐时靺鞨有渤海王,传十余世有文字礼乐,是金之先卽有字矣。而本朝国书,则自太祖时命额尔德泥巴克什等遵制通行。或金初之字,其后因式微散佚,遂尔失传,至我朝复为剏造,未可知也。他如建州之沿革、满洲之始基,与夫古今地名同异,并当详加稽考,勒为一书,垂示天下万世。着派大学士阿桂、于敏中、侍郎和珅、董诰悉心检核,分条编辑,以次呈览,候朕亲加厘定,用昭传信而辟羣惑。并将此通谕知之。钦此。

所有编纂事宜,臣等酌拟凡例七条,缮写清单,恭呈御览,伏候训示,并请钦定嘉名,用光典册。

至此项书籍,拟在方略馆就近办理。所需编纂及译汉人员,拟派内阁侍读麟喜、中书呈麟、笔帖式七德为满纂修;理藩院笔帖式临保、候补笔帖式明伦、工部库使巴尼泰为译汉官,照满誊录之例行走;翰林院编修宋铣、平恕、候补部员曹锡宝为汉纂修官,并派郎中巴尼珲、侍读孙永清为提调官,督催稽核。至缮写收发之誊录、供事等,应卽在方略馆通融抽拨。惟查该馆现在赶办《平定两金川方略》并《大清一统志》、《西域图志》。内热河志》及《元辽史》、《明纪纲目/央明史本纪》等书,各有卯限。原设之誊录、供事仅供各书之用,难以再为分拨。臣等公同酌拟,应再咨取汉誊录四员、供事六名,令其专心承办,庶有责成,俟将来书成之日,照例给予议叙,以示鼓励。其所添之誊录、供事等,应支桌饭银两并需用笔墨桌櫈等项,仍由该馆照例随时于户工等衙门樽节支领,毋庸专款置办。

合并声明。是否,伏祈皇上训示遵行。谨奏。

乾隆四十二年九月初九日奉旨:知道了。书名着定为《满洲源流考》。钦此。(军机处录副奏折)

猜你喜欢
  卷二·岳珂
  贫士传序·黄姬水
   第三节 母亲·老舍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十一·佚名
  卷之三百三十六·佚名
  第二四五移咸丰十一年正月二十七日一一六○二--七·佚名
  卷之九十五·祁韵士
  卷二十四·朱轼
  通鉴纪事本末卷二十九上·袁枢
  ·又·丁曰健
  殷太师比干公墓识语·林献堂
  三国史记卷第十九。·金富轼
  张特立传·宋濂
  唐纪四十七德宗神武圣文皇帝六兴元元年(甲子、784)·司马光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三十七·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五十六·彭定求

        卷156_1 【赠唐祖二子】王翰   鸿飞遵枉渚,鹿鸣思故群。物情尚劳爱,况乃予别君。   别时花始发,别后兰再薰。瑶觞滋白露,宝瑟凝凉氛。   裴徊北林月,怅望南山云。云月渺千里,音徽不可闻。   卷156_2 【飞

  • 卷二十二·李蓘

    钦定四库全书宋艺圃集卷二十二明 李蓘 编僧希昼六首寄题武当郡守吏隐亭郡亭传吏隠闲自使君心卷幕知来客悬灯见宿禽茶烟逢石断棊响入花深会逐南帆便乘秋寄此吟书惠崇师房诗名在四方独此寄闲房故域寒涛濶春城夜梦长禽

  • 卷三百五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三百五十八刘禹锡始闻蝉有怀白宾客去岁白有闻蝉见寄诗云秪应催我老兼遣报君知之句蝉韵极清切始闻何处悲人含不平意景值欲秋时此岁方晼晚谁家无别离君言催我老巳是去年诗赠乐天一别旧游尽相逢

  • 第十三回 衣锦归里·蒲松龄

    不说张太爷父子候榜,且说张太太在家,日日愁闷,亏了两个丫头,每夜歌舞伴宿,解解闷怀。 [劈破玉]方太太在香闺日日纳闷,到是那公子会不会放不在心,只望他早上山西打听个实信。酒合饭全不想,没人的时节泪纷纷。着两个丫头,一闹一

  • 卷三百五十六 元豐八年(乙丑,1085)·李焘

      起神宗元豐八年五月盡其月   五月癸巳朔,中大夫、寶文閣待制錢暄卒。   甲午,詔太皇太后母韓越國太夫人凡賜給倍常儀【一】。   皇城使、榮州團練使、知府州、兼河東第十二將折克行言:率兵入西界夜戰,翌日克捷;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十·佚名

    正统八年十一月壬子朔钦天监进正统九年大统历 上御奉天殿受之给赐诸王及文武群臣颁行天下○蜀王悦<劭火>妃何氏薨妃中兵马指挥何瑄女永乐十六年册封保宁王妃宣德十年进封蜀王妃至是薨讣闻 上辍视朝一日遣中官赐祭命有司

  • 卷之六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读例存疑卷三十八·薛允升

    刑律之十四骂詈骂人骂制使及本管长官佐职统属骂长官奴婢骂家长骂尊长骂祖父母父母妻妾骂夫期亲尊长妻妾骂故夫父母骂人:凡骂人者,笞一十。互相骂者,各笞一十。此仍明律。骂制使及本管长官:凡奉制命出使而官吏骂之者,及部民

  • 孙维城传·张廷玉

    孙维城,字宗甫,丘县人。隆庆五年(1571)中进士,相继担任浚县、太康、任丘三县知县。万历十年(1582)升为南京御史。当初,张居正不奔丧,宁国的儒生吴仕期想上书劝谏。未发,太平同知龙宗武报告给操江提督胡木贾,让他告诉张居正。

  • 景公恶故人晏子退国乱复召晏子第五·晏婴

    景公与晏子立于曲潢之上,晏子称曰:“衣莫若新,人莫若故。”公曰:“衣之新也,信善矣,人之故,相知情。”晏子归,负载使人辞于公曰:“婴故老耄无能也,请毋服壮者之事。”公自治国,身弱于高、国,百姓大乱。公恐,复召晏子。诸侯忌其威,而

  • 问军礼第十八·孔鲋

    陈王问太师曰、行军之礼。可得备闻乎。荅曰天子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自天子出。必以岁之孟秋。赏军师武人于朝。简练杰浚任用有功。命将选士以诛不义。于是孟冬以级授军。司徒执扑北面而誓之。誓于社以习其事。先

  • 大智度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龍樹菩薩造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釋初品中般若波羅蜜第二十八   於一切法不著故.應具足般若波羅蜜。   問曰.云何名般若波羅蜜。答曰.諸菩薩從初發心求一切種智.於其中閒知諸法實   相慧.是般若

  • 佛诞纪念会演说·太虚

    ──二年四月为清海讲演作──“佛身充满于虚空,而恒处此菩提座”,佛果有生灭乎哉?“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佛果有去来乎哉?众生有生灭去来之情,斯佛现生灭去来之迹;众生之情尽,如来之迹亡;净法界身,固未尝有出没也。然佛既

  • 卷第八·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卷第八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南岳下第三世盐官安国师法嗣襄州关南道常禅师僧问。如何是西来意。师举拄杖曰。会麽。曰不会。师便打 师每见僧来参

  • 增修教苑清规卷上·佚名

    祝赞门第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自三公九卿百官以至於庶民皆有常职职不修而罚从之故不得不尽其职也况国家不以此责吾徒而优礼过之盖尊其道而崇其教焉尔为吾徒者盍思所以报酬之道其於盛演宗猷阴翊王化当尽

  • 大明水记·欧阳修

    杂记。北宋欧阳修作。全文约600字,夹叙夹议,言情达性。先叙唐代陆羽《茶经》论水要旨,次谈张又新《煎茶水记》所排宜茶水品的座次。接着,开门见山地指出,张氏说陆羽评为第四等的虾蟆口水,第八等的西山瀑布,第十七等的

  • 居竹轩诗集·成廷珪

    四卷。元成廷珪撰。廷珪字原常,一字元章,又字礼执。生卒年不详。杨州(今属江苏)人。好学不求仕进,唯以吟咏自娱。植竹庭院间,颇有山林意趣。因名其所为居竹轩。此集为其友人刘钦搜辑遗稿所刊。刘钦称廷珪五言诗力求自

  • 咸同将相琐闻·佚名

    《咸同将相玫闻》收人《清代野史》第3辑中,凡20篇(重印时疏忽,目录漏录2篇),记咸丰、同治两朝参与镇压太平军、捻军起义的清军将领(如曾国荃、苗沛霖)的史迹,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