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窻传
刘窻,博陵望都人。父亲刘孟良,仕于魏,官至大司农卿。后来跟随周武帝入关中,任梁州刺史。
  刘窻轻浮狡黠,多有奸计。周武帝时,刘窻因是功臣之子,入宫侍奉皇太子。周宣帝继位,刘窻因奸邪之技受到宣帝的亲昵,出入宫廷,宠幸冠于当时。官任小御正,与御正中大夫颜之仪一同受到宣帝的亲昵宠信。宣帝病重,召刘窻和颜之仪一起进入卧室,嘱咐后事。宣帝声哑,不能再说话。刘窻见静帝幼小,又一直称奇隋文帝。当时,隋文帝因为是皇后之父的缘故,名重于天下。刘窻就和郑译谋划,引荐隋文帝辅佐朝政。文帝坚决推让,不敢担当。刘窻说:“公若是干的话,就应该尽快干。如果不干,我自己干。”文帝于是听从刘窻的建议。文帝任丞相,以刘窻为司马。当时,宣帝的弟弟汉王宇文赞住在宫禁中,常常与文帝同帐而坐。刘窻把打扮美丽的妓女进奉给宇文赞,宇文赞非常高兴。刘窻于是对宇文赞说:“大王是先帝的弟弟,时人一致敬仰。宣帝的孺子幼小,怎么能够担当大事!如今先帝刚刚驾崩,众人的情绪尚未稳定,大王姑且回住宅,等到事情安定之后,入朝为天子。这是万全之计。”宇文赞当时尚未成年,见识平庸低下,认为确实是这样,就听从了刘窻的话。文帝认为刘窻有拥立皇帝之功,授官上大将军,封爵黄国公,和沛国公郑译都是文帝的心腹。二人前前后后得到的赏赐的数目极大,出入有甲士随身卫护,朝野人士都瞩目于二人,称为黄、沛。当时的人说:“刘窻在前牵扯,郑译在后推助。”
  刘窻自恃功劳,有骄傲之色。然而性情粗犷疏简,沉溺于财物私利,富商大贾早早晚晚不绝于门。这个时候,尉迟迥起兵作乱,文帝令韦孝宽率兵讨伐。大军到了武陟,诸将不和。文帝想派刘窻或郑译前往监军,于是就对二人说:“一定要有心腹之人统率大军,你们二人谁去?”刘窻以不曾做过将领推辞,郑译则因母亲年老推辞,文帝不高兴。高赹请求前往,文帝就派遣高赹为监军。因此,刘窻所受到的恩宠礼遇逐渐减少。王谦、司马消难相继告反,文帝甚为忧虑,废寝忘食。刘窻优游自得,纵酒为乐,不把心思放在自己的职责上,丞相府的许多事情都荒废了。文帝甚为怨恨,以高赹代替刘窻为丞相府司马。这以后,刘窻更遭疏远猜忌。文帝受禅,刘窻晋升为柱国,改封舒国公,闲居无事,再也不得任用。刘窻自认为是辅助文帝受命的元老功臣,中途被文帝疏远,自己甚感不安。后来逢上京师饥谨,文帝命令禁止饮酒。刘窻让姬妾租赁房屋,站在酒店里卖酒。治书侍御史梁毗弹劾刘窻,文帝诏令不加追究。刘窻郁郁不乐,很不得志。
  当时,上柱国梁士彦、宇文忻因皆因失去职务而心怀怨恨。这时,刘窻就和他们交往,相互间多次来往。梁士彦的妻子容貌美丽,刘窻与之私通,梁士彦不知道这件事,与刘窻的情感更加和谐,于是就互相谋划造反,答应推举梁士彦为皇帝。后来事情败露,文帝穷究此事。刘窻自知难以幸免,默默无语,不作回答。诏令诛杀,诏曰:
  “上柱国成阝国公梁士彦、杞国公宇文忻、柱国舒国公刘日方等,在朕刚刚受命禅位之时,都一起施展才力,酬答勋位,报恩效力,荣显隆高,享禄甚重。朝夕宴乐谈笑,都明白朕的意思。但是,他们心如溪壑阴险,志似豺狼一样凶狠,不感戴朝廷恩典,突然阴谋悖逆作乱。
  “梁士彦声称,有相命的人说他上应符命,年过六十,必登皇帝之位。当初平定尉迟迥,暂时管理相州,已有反叛之心,路人皆已知晓。朕即派遣人去代替他,没有张扬他的罪过。进入京城之后,叛逆之心更为明显。宇文忻、刘窻之辈,说要扶助梁士彦。梁士彦答应率领部属,在不远的将来,想在蒲州举兵造反,随即断绝河桥,占领黎阳关,阻击河阳的道路。自称一旦起兵造反,无人能够抵挡。他的二儿子梁刚苦苦劝谏,三儿子梁叔谐坚定地鼓励造反作乱。朕听到以后,还恐怕枉杀无辜,就命其出任晋州,想证实一下其反叛之事。梁士彦得任晋州,十分高兴,说是苍天相助。
  “宇文忻前往平定邺城,一直自恃功劳,官位达到了臣子的极点,还怨恨赏赐少。朕深念其功劳,不计较他的无礼,任命他为武候将军,授予他领军之职,把他当作爪牙,视为心腹。宇文忻密谋造反,在宫闱中树立党羽,多次奏请让他的朋友入宫为护卫。朕推心置腹相待,有请必定依允。宇文忻一直这样做而不知止,心迹逐渐露了出来。朕就解除他的禁军首领之职,令他改正悔过。其志没有得逞,心中更加怨恨,就和梁士彦交情甚厚,一起密谋造反作乱,一碰面就相互谋划,把河东交给梁士彦,自领关中,蒲津之事发生后,就希望跟随征讨,两军东西相连,一举而成连横的形势,共同北上攻破晋阳,回过头来再图宗庙社稷。
  “刘窻入相府辅助,就做违犯法度之事,三次败露,二次都由妻妾揽了下来。常常说他的姓是“卯金刀”,名是“一万日”,刘姓应该称王,为万日天子。朕教育引导,希望他改过。刘窻口头说要重新做人,心里所想依然如旧。也和梁士彦交情甚厚,心存叛逆奸伪,互相视为腹心。曾经和梁士彦议论太白星所犯之地,见太白星犯于东井之间,想要秦地动乱,延及轩辕之里,希望宫廷发生灾难。只等蒲坂之事发生,准备在关内接应。凶狠阴毒的计谋,千头万绪,还有很多。
  “宇文忻和刘窻,名望地位都已很高,怎肯躬身北面,向梁士彦称臣?原是各自心怀不轨,阴谋作乱,一旦得到作乱的基业,就会行吞并之事。梁士彦、宇文忻、刘窻身为谋乱之首,梁叔谐赞成其父之意,依议实在难以宽容,一并处死。梁士彦、宇文忻、刘窻的兄弟叔侄,特意饶恕其性命。”
  临施刑的时候,来到朝堂之上,宇文忻见到高赹,向高赹叩头请求哀怜。刘窻愤然对宇文忻说“:事情的形势已经这样,叩头干什么?”于是被诛杀,其家籍没入官。事情过后数日,文帝身穿素服来到射殿,把三家的财物全部放置在前面,命文武百官射箭取之,以此作为众官员的鉴戒。
猜你喜欢 列传第八十九 归奚三崔卢二薛卫胡丁二王殷·欧阳修 卷一百三十二 慶曆元年(辛巳,1041)·李焘 第十四回 袁世凯·德龄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二十四·佚名 卷之四百七十·佚名 卷之四百五十三·佚名 卷之五百十二·佚名 卷之四百四十七·佚名 第三册 天聪元年四月·佚名 卷之三十六·祁韵士 通鉴纪事本末卷二十一上·袁枢 附录一·恽毓鼎 范云传·姚思廉 汉制攷自序·王应麟 卷78·陈邦瞻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