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郭衍传

郭衍字彦文,自称是太原介休人。父郭崇,以舍人之职跟随魏孝武帝入关中,官至侍中。

  郭衍少年时骁勇英武,善于骑马射箭。周武帝建德中,因军功累迁至仪同大将军。又跟从周武帝平定并州,因功加授开府,封爵武强县公,赐姓叱罗氏。宣政元年(578),官右中军熊渠中大夫。尉迟迥作乱,跟从韦孝宽讨伐之,因功授上柱国,封爵武山郡公。秘密劝谏隋文帝诛杀周室诸王,早行禅代之事,因此很得隋文帝的亲昵。

  开皇元年(581),郭衍恢复原姓郭氏。突厥进犯边塞,隋文帝任命郭衍为行军总管,率兵屯居平凉。几年间,突厥人不敢进犯边境。征为开漕渠大监。统率所部水利工人,开凿水渠引渭水,经过大兴城往北,再往东到潼关,水道运输四百多里,关中都依赖这条水渠,称之为“富人渠”。开皇五年,郭衍任瀛州刺史,遇到连绵秋雨,发生洪水,所辖各县大部分都被洪水淹没,百姓都爬上高树,依靠大的土冢求生。郭衍亲自准备船只木筏,带着粮食去拯救灾民,许多灾民得到救济。郭衍先开仓赈济灾民,然后才上奏朝廷。隋文帝十分称赞郭衍此举,晋升郭衍为朔州总管。所辖有恒安镇,北与蕃夷接壤,常有转运粮草之劳。郭衍就选土地肥沃的地方,驻扎军队开荒种地作为军饷,每年收获粮食一万多石,免除了人们转运粮草的劳苦。又建筑桑乾镇。这些都符合文帝的意思。开皇十年,跟从晋王杨广外出镇守扬州。适逢江东发生叛乱,命郭衍为总管,先屯兵京口。贵州之南与贼兵交战,大败贼兵。接着讨伐东阳、永嘉、宣城、黟、歙诸处,全都平定乱贼。授任蒋州刺史。

  郭衍对下十分傲慢,对上十分卑下。晋王杨广喜爱亲昵他,宴乐赏赐十分丰厚。改任洪州总管。晋王有争立太子之计,把郭衍视作心腹,派遣宇文述将实情告诉郭衍。郭衍大喜,说:“如果谋划的事情成功,晋王自然可以成为皇太子,假如不能成功,亦可依托淮海,恢复梁、陈的形势,割据江南。到时候我就成了皇太子的酒宴之客,谁还能把我怎么样!”晋王于是召见郭衍,暗地里一起计议。郭衍恐怕人们怀疑他无故和晋王来往,假托妻子患有瘿疾,晋王妃萧氏有医术能够治疗。郭衍就把这种情况上奏,文帝听任他和妻子一起到江都,来往没有限制。郭衍又谎称广州俚人造反,晋王就奏请让郭衍领兵征讨。于是,郭衍大肆修治铠甲器械,暗地扩充军队。晋王杨广入宫为太子,征郭衍入京,授职左监门率,转任左宗卫率。文帝将死于仁寿宫,太子和杨素假托皇帝诏令,令郭衍和宇文述统领东宫兵马,兼领上台宿卫,宫门的禁领都由二人决定。文帝驾崩,汉王起兵造反,京城空虚。让郭衍迅速返回京城,统率兵马防守。

  大业元年(605),郭衍任左武卫将军。炀帝巡幸江都,令郭衍统领左军,改任光禄大夫。又跟从炀帝远征吐谷浑,出兵金山道,接受投降之人二万多户。郭衍能够揣度皇帝的意思,阿谀逢迎,顺从旨命,炀帝常常对人说:“只有郭衍的心思与朕相同。”郭衍又曾劝炀帝寻求快乐,五天上一次朝理事,不要效法高祖白白辛劳。炀帝听从他的建议,更加称赞郭衍孝顺。当初,新令施行的时候,郭衍的封爵依照旧例免除。大业六年(611),因得到炀帝的恩幸依旧封为真定侯。跟从炀帝去江都,死于途中。追赠左大将军,谥号为襄。

  长子郭臻,官武牙郎将。次子嗣本,任孝昌令。

猜你喜欢
  卷二百二十九 熙寧五年(壬子,1072)·李焘
  谏逐客书译文·李斯
  卷之五十一·佚名
  ●崇祯实录卷之六·佚名
  卷之一千二百七十二·佚名
  卷之八百八十一·佚名
  卷之七百三十一·佚名
  第二八一单同治十二年闰六月八日一一七○三--五·佚名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四十八·杜大珪
  忠贞录卷二·李维樾
  卷六十二·司马迁
  隋文献皇后独孤氏传·李延寿
  野史无文卷十八(阙)·郑达
  卷二百五十三·佚名
  48.沙丘的阴谋·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示儿长语·潘德舆

    ○心法吟为禽为兽,为孝为忠。天壤悬隔,方寸之中。尔心能存,目明耳聪。尔心不存,目瞽耳聋。尔心能存,荣及祖宗。尔心不存,灾及尔躬。何穷何通,何吉何凶,正心淫心,天不梦梦。毋黠而惰,宁拙而恭。宁直而啬,毋曲而丰。五经之外,更无信

  • 第一折·佚名

    (正旦同梅香上,云)妾身王月英,自从见了那郭秀才,使妾身每日放心不下,即渐成病。况值阳春天气,好是烦恼人也呵!(唱) 【仙吕】【点绛唇】独守香闺,懒临阶砌。慵梳洗,湿透罗衣,总是愁人泪。 (梅香云)姐姐,你这几日情怀欠好,饮食少

  • 西岩集·翁卷

    宋 翁卷 撰游仙篇旭日升太虚流光到萌芽旁有五云气焕烂含精华所愿服食之跻身眇长霞带我清泠佩飞我歘忽车三山不足期千龄讵云賖悟彼劳生人无异芳春花步虚辞根布灵叶妙化无常人结兹清阳气挺我空洞神炼度得长生列籍齐

  • 唐诗镜卷三十七·陆时雍

    <集部,总集类,古诗镜__唐诗镜> 钦定四库全书 唐诗镜卷三十七 明 陆时雍 编 中唐第九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贞元九年举博学宏词科进士授校书郎累迁监察御史擢礼部员外郎王叔文得政引入内禁与计事俄而叔文败坐贬永州

  • 卷三百八十一·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八十一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十五 李贤 和陶诗停云四章 瞻彼停云载风载雨有怀伊人道远且阻慨彼莫邪灯前独抚寄兴寥寥黯然凝伫 停云旣浓零雨其蒙怀我良人阻海与江明月何来照我轩窗

  • 韦序·佚名

    台湾杂咏合刻韦序「海音」七绝百首,广文刘芑川先生作也。先生,侯官名孝廉。学问渊博,行文如翻水成;工四六词赋,而尤邃于诗。着有外丁卯桥居士初稿及东洋小草各若干卷;凡世道人心、交游遭际,有所枨触,辄于诗发之,其音雅矣。屡应

  • 第十一场·田汉

    [众渔娘、渔郎上。渔娘甲 春姐掉在水里去了。渔郎甲 不要紧,她会水的。渔娘乙 那家伙还跟春姐打着哩。渔郎乙 别让春姐吃亏,快帮她去。众人 好!春姐别害怕,我们大家帮你来了。

  • 第三○七详光绪十四年十月初八日一二一○二--四四·佚名

    新竹县详请台湾布政使:本县文庙香灯等款及彰化火炬等款,俟本年新粮征收定案,再请编定坐支五品衔、台湾府埔里社通判、署台北府新竹县,为详请示遵事。本年九月十六日,准新竹县学训导蔡○移领本年秋季分

  • 第一七七申光绪九年十二月十五日一一四○二—三·佚名

    新竹知县朱,申解光绪九年冬季分拨府民壮工食并补水银与台北府署理新竹县知县,为遵札批解事。本年十二月十二日,奉宪台札开:「案查该县应解本年秋季分,拨府当差民壮工食(云云照文叙至)切速。特札」等因。

  • 一二七○ 云南巡抚谭尚忠奏本年抽改《御批通鉴纲目续编》二部折·佚名

    一二七○ 云南巡抚谭尚忠奏本年抽改《御批通鉴纲目续编》二部折乾隆五十二年十一月初九日臣谭尚忠跪奏,为遵旨汇奏事。查云南省乾隆四十九、五十一年抽改《御批通鉴纲目续编》七部、陈仁锡等所刊《资治通鉴纲目续编》

  • 卷二十·朱轼

    钦定四库全书史传三编卷二十大学士朱轼撰名臣传十二南朝宋袁粲袁粲字景倩陈郡阳夏人父濯早卒粲幼孤祖豹哀之名之曰愍孙伯叔并当世显荣而愍孙饥寒不免母王氏躬事纺绩以供朝夕愍孙少好学有清才随伯父洵为吴郡拥敝衣读书

  • 第四章 《大学》——伦理与政治·林语堂

    整个儒家的教育观点,似乎认为教育系为&ldquo;士&rdquo;(上等社会之知识分子)而设,以便日后为君主治理国家,或辅佐帝王以济世为政,因此在讨论教育时,始终皆以治国为宗旨。《大学》一书似乎是专为教育王子贵人而作,所以书名称为

  • 重云晖禅师·惠洪

    禅师名智晖。咸秦人。生高氏。童稚时。至精舍。辄留止如家。圭峰温禅师。见而异之。为剃发。年二十。受满足戒。师事高安白水本仁禅师。十年而还洛京。爱中滩佳山水。创屋以居。号温室院。日以施水给药为事。人莫能浅

  • 卷四百九十二·佚名

    △第三分善现品第三之十一复次善现,汝次所问。如是大乘为何所住者,善现当知。如是大乘都无所祝所以者何。以一切法皆无所祝何以故?诸法住处不可得故。善现当知。如是大乘。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住无所祝善现当知。譬如真如法

  • 楞严经卷第三文句·智旭

    唐天竺沙门般剌密谛译经明菩萨沙弥古吴智旭文句菩萨比丘温陵道昉参订(壬)二明六入性二。初总征。二别释。(癸)今初复次阿难。云何六入。本如来藏妙真如性。梵云鉢罗吠奢。此云入。亦云处。根境二法。俱名为入。今但指六根

  • ●参天台五台山记卷第二·成寻

    【延久四年(宋煕宁五年)六月五日~闰七月廿九日】参天台五台山记第二六月五日癸丑 天晴。辰时,副寺主、监主、智海表白等多以来集,访台州往来远行疲劳,令见州帖二通,感喜不少。良玉将来善财知识、十愿释,惟照阇梨返献者,即良玉

  • 通志堂集·纳兰性德

    诗文别集。二十卷,其中诗四卷。清纳兰性德撰。性德享寿虽短(仅三十一岁),但其生前已刊刻有《饮水诗集》二卷、《饮水词集》三卷,为顾贞观所选定。此本未标明刊刻年月,而贞观自清圣祖康熙二十三年(1684)离京返乡不复出

  • 庶斋老学丛谈·盛如梓

    元代文言琐谈小说。宋末元初时盛如梓撰。 《四库全书总目》入子部杂家类, 《千顷堂书目》入子部小说类。有《知不足斋丛书》本、 《丛书集成初编》本、 《笔记小说大观》本传世。是书或作三卷, 《四库全书总目》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