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四百七十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稽察内七仓大臣稽察会同四译馆事务加一级随带加六级军功加三级纪录五次臣花沙纳经筵讲官文渊阁提举阁事兵部尚书总管内务府大臣镶白旗满洲都统稽察内七仓大臣管理宗人府银库左翼幼官学宁寿宫圆明园等处精捷营御茶膳房御药房太医院造办处事务随带加十八级臣阿灵阿副总裁官经筵讲官兵部尚书随带加六级纪录二十次臣周祖培等奉敕修  

道光二十九年。己酉。秋。七月。丙申朔。享太庙。命皇六子奕?、恭代行礼。  

○谕内阁、抽查漕粮御史奏参、稽查不力之州判一摺。据称漕米由外河运至里河。均归石坝过载。如果该州判认真稽查。何至过坝湿米有八百余石之多。难保无勾通贿纵等弊。以后南粮接续抵坝。转运责有攸司。若不严加惩创。流弊何所底止。石坝州判任元、着交卓秉恬、陆应谷、严行审讯。务得实情。从重惩办。庶期惩一儆百。以清积弊而肃漕政。  

○又谕、穆特恩、乌兰泰、托恩东额、奏参捏报命案之佐领一摺。广州驻防镶红旗满洲佐领全祥、于缢死三命之案。并不据实禀验。辄听尸亲恳求捏报病故。难保无别项情弊。全祥、着即行解任。交该将军等归案审讯。傥有别情。即着分别严参惩办。寻奏、全祥讯无受贿故纵情弊。惟失于查察。究属糊涂。请交部议处。从之。  

○又谕、奕兴等奏、邻省盗匪聚众夺犯杀差。请饬缉拏一摺。前因热河朝阳县境内、有夺犯杀差重案。经前任热河都统惠丰奏参、将署朝阳县知县达裕等、交部议处。勒限严缉。兹据奕兴等奏称、前署朝阳县知县、于邻境匪犯逃窜。未能立时会同往捕。现任朝阳县知县方寿昌、于接任后。又复传牌声张。以致匪犯潜逃。难保无有心故纵情弊。似此钜案。若不破获。大为地方之害。着热河都统。查明夺犯杀差确情。严饬地方文武员弁。将在逃各犯。上紧按名严拏。务获惩办。以除凶暴而戢盗风。  

○以捦获匪徒。予福建同知裕禄等加衔升补有差。  

○给江西德化、德安、瑞昌、湖口、彭泽、五县被水灾民一月口粮。  

○丁酉。谕内阁、前因各省灾区米价增昂。降旨将湖北江浙安徽等处。一体免商贩米税。兹据裕泰等奏请、所有四川江西商贩米船。运至湖北售卖。并本省请照出境采买者。经过关津。均免纳税。循例祇收船料等语。着再申谕。如有米船至湖北省。着迅速验明。不准关役人等、留难阻滞。免税放行。以广招徕而纾民困。  

○安徽巡抚王植奏、抚恤被水地方情形。得旨、悉心速办。委员必用贤能。  

○以访获教匪要犯。予广东知县韩凤翔等升补有差。  

○戊戌。谕内阁、徐广缙、叶名琛、奏参总兵贪功畏事。请交部严加议处一摺。所参甚是。广东南韶连镇总兵孙淇渶、于所属匪徒聚众。既迁延畏葸于前。复妄拏塞责于后。刚愎自用。贪功忌能。种种妄为。无非私心私怨。孙淇渶、着毋庸交部严加议处。即行革职。发往军台效力赎罪。永不叙用。  

○调礼部尚书贾桢、为吏部尚书。以都察院左都御史孙瑞珍、为礼部尚书。工部左侍郎王广荫、为都察院左都御史。  

○以工部右侍郎灵桂、顺天府府尹陆应谷、监临顺天乡试。  

○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陈官俊卒。命惇郡王奕誴、往奠茶酒。晋赠太子太保。入祀贤良祠。予祭葬。谥文悫。赏其孙厚钟举人。一体会试。  

○己亥。命户部尚书祁寯藻、协办大学士。调刑部右侍郎陈孚恩、为工部左侍郎。兼署钱法堂事务。以湖南巡抚赵炳言、为刑部右侍郎。吏部右侍郎张芾、署户部左侍郎。兼管三库事。  

○以江宁布政使冯德馨、为湖南巡抚。湖南按察使杨文定、为江宁布政使。调江西按察使春熙、为湖南按察使。以广西左江道陈启迈、为江西按察使。  

○以两广督标中军副将昆寿、为广东南韶连镇总兵官。  

○命候补大理寺少卿翁心存、仍在上书房行走。  

○庚子。以差使懒惰。革内阁学士景庆职。  

○赏阿勒坦淖尔乌梁海总管莽岱、花翎。  

○辛丑。谕内阁、琦善奏参、滥许夷匪银两之守备。请革职拏问。并不行揭参之参将同知。解任质讯一摺。四川马边厅地界。毗连凉山生番。该守备罗文斗。专司防堵。乃于该夷出巢滋扰。不知督率兵丁。奋力堵击。胆敢许给银两。希图了事。难保无串通营私情事。可恨已极。罗文斗、着即革职拏问。交该督提省严审。加等定罪。署马边协副将峨边营参将文寿、马边厅同知姜吉兆、目睹情形。不知揭参。辄复附和。滥为支应。着一并解任归案质讯。  

○又谕、颜以燠奏、请循例添拨防险银两一摺。豫省两岸十二厅。所有例拨防险银两。支用已完。着准其于藩库添拨银二十五万两。以资接济。仍俟霜降安澜后。存有余料。核银划还司库归款。核实报销。惟现当力求撙节之际。每次请拨银数。亦不必拘定旧案若干。必求相合。转多浮滥。该署河督、务当严饬所属。逐款稽核。期于工归实用。帑不虚糜。毋任劣员仍蹈积习。致有冒滥侵蚀情弊。以副委任。  

○以左春坊左中允宋晋、为河南乡试正考官。翰林院编修吴骏昌、为副考官。兵部左侍郎瑞常、为山东乡试正考官。翰林院编修童以炘、为副考官。编修胡瑞澜、为山西乡试正考官。张桐、为副考官。  

○裁江南扬州府扬运通判、丹阳县县丞、灵壁县主簿、铜山县吕梁洪巡检四缺。改扬州府江防同知为江运同知。从总督陆建瀛等请也。  

○以故四川拈佑恶革寨土百户拆旺蚌侄孙克牙借、袭职。  

○壬寅。旌表守正被戕陕西南郑县民余复欣媳杨氏。  

○癸卯。谕军机大臣等、本日据程庭桂奏、续行究出王兆琛银两庄田一摺。览奏均悉。着将前次所奏批定清单。发交程庭桂阅看。程庭桂接奉此旨。即咨行山东巡抚查照摺单内银钱衣物应送京者、奏明派委妥员。解交内务府查收。应变价入官者、饬属分别妥办。程庭桂、即驰驿回京复命。将此谕令知之。  

○江南河道总督杨以增奏、黄河积涨。抢办险工。得旨、竭力修防。务保安恬。慎之。  

○甲辰。谕内阁、陆建瀛、杨以增、奏参厅营员弁等语。南河署扬河通判河工同知沈文藻、扬河营守备阚兴邦、于车逻坝既启之后。并不禀明该督。辄将中坝开放。实属玩视河务。沈文藻、阚兴邦、着先行摘去顶带。责令赔堵。并饬谕加意防护要工。傥有疏虞。即着严参治罪。  

○又谕、杨殿邦、徐泽醇奏、审明旗丁勒索兑费。请将徇庇之帮弁革职一摺。山东济后帮领运千总郑安邦、于旗丁王迺常、受兑菏泽县漕粮。勒索兑费。虽据讯无通同分肥情事。惟于王迺常捏禀开船。不察虚实。辄为转禀。及该县张延龄、告知情由。又复回护原禀。致该旗丁得遂其勒掯索诈之私。既属有心徇庇。自应从严核办。以儆其余。郑安邦、着照溺职例革职。永不叙用。  

○两江总督陆建瀛等奏、刁民遇事聚众。随时持平酌办。得旨、秉公持正。乃正办也。乱言蜚语。一概不顾方好。  

○以贝子绵勋、署正黄旗护军统领。  

○以四川懋功协副将业布冲额、为山东兖州镇总兵官。  

○乙巳。孝懿仁皇后忌辰。遣官祭景陵。  

○丙午。谕内阁、本日礼部将万寿礼仪具题。现在朕躬尚未照常。暂停受贺。所有向来在圆明园二宫门内行礼之王公大臣文武官员。着仍照旧于是日辰刻向上行礼。其余文武各员。着在午门外行礼。  

○又谕、本日镶白旗蒙古都统等、将印务章京一缺。带领各员引见。已放拟正之赓良矣。惟该员与请升之例不符。据柏葰等片奏、该员办事认真。现当整顿旗务之际。是以加恩姑允所请。准以该员升补。嗣后各旗。俱不准援以为例。  

○又谕、杨以增奏、抢办险工。洩黄减涨。并绘图呈览一摺。本年黄水积涨。南河吴城七堡。堤段坍塌。危险异常。经该河督将上游大王庙旁洩清旧址。挑通宣放。旋即消水四五尺。各工俱报平稳。七堡溃堤。抢筑亦能得手。事属危急。自系从权办理。惟积涨稍退。即应赶紧堵筑。方无流弊。总在该河督会同陆建瀛熟商妥办。相机而行。以卫民生而护运道。  

○谕军机大臣等、有人奏、江西会匪众多。道光二十五年。巡抚吴文镕、委员查拏教匪。寄首县狱中监禁。不下数十人。忽有不知姓名穿白布衫之人。口称由广东来上巡抚衙门。有要事面说。吴文镕即委首府倪良耀、候补知府董斯福、同知文海、南昌同知韩开景、并引此人往首府署内见面。即将狱中监禁之犯。尽行释放等语。果否实有其事。所称白布衫之人。究意来自何处。系何姓名。该首府倪良耀等与之接见。有何要求。何以遽将监禁多犯、尽行释放。着吴文镕明白回奏。并着费开绶、查明二十五年如有此事。即将委派各员、所具亲供。据实覆奏。毋稍徇隐。将此各谕令知之。寻吴文镕、费开绶、先后覆奏、道光二十五年三月间。拏获学习天主教之章胜和等。其时适有广东人邱安遇、路过江西。为章胜和等恳请省释。即讯明释放。并非别有要求。亦无尽放监犯之事。报闻。  

○丁未。谕内阁、奕兴奏参、协领袒护属员。请分别革职勒休一摺。金州旅顺营协领德特贺、于该副都统调验水师战船。违例阻止。复于佐领韩君忠等名下。率为注差。传唤未到。迨补验时。又以驾船受湿。藉词支吾。并代骁骑校徐廷珍呈请告假。先既有意瞻徇。继复饰词剖辩。于营务大有关系。德特贺、着即革职。以为袒护规避者戒。韩君忠、饰词避操。着与久病未痊之徐廷珍、一并勒令休致。至各项不符情节。着派乐斌前往认真验阅。据实覆奏。  

○又谕、讷尔经额奏、遵查江西帮呈出浮费款目。分别办理。临清运甎一项。向系三进帮船。均匀搭运。嗣后着山东巡抚、严饬委员。于三进漕船未到通坝以前。先行驻通守候。自雇船只。赴帮收取交厂。以专责成而免延累。  

○又谕、傅绳勋奏、请将玩视民瘼并办灾竭蹶之知县革职一摺。江苏署震泽县事试用知县施燕辰、性情浮躁。声名平常。署荆溪县试用知县黄文涵、才具平庸。人亦巧诈。现当灾务吃紧之际。均未能实心经理。任意玩延。必应参惩以儆其余。施燕辰、黄文涵、着一并革职。  

○缓徵江苏吴江、震泽、常熟、新阳、川沙、华亭、奉贤、娄、金山、上海、南汇、青浦、无锡、金匮、江阴、宜兴、荆溪、靖江、丹徒、丹阳、金坛、溧阳、二十二厅县歉收村庄新旧额赋。  

○戊申。除江苏江都县坍没田四顷九十二亩额赋。  

○己酉。旌表守正捐躯四川宜宾县民郭正全妻曹氏。  

○庚戌。中元节。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泰陵。泰东陵。裕陵。昌陵。  

○遣官祭孝穆皇后孝慎皇后孝全皇后陵寝。  

○遣官祭端慧皇太子园寝。  

○给湖南武陵、龙阳、沅江、益阳、湘阴、澧、安乡、华容、八州县、暨岳州卫被水军民口粮。并房屋修费。  

○辛亥。谕内阁、裕泰、唐树义奏、请将漂失米谷较多之知县。撤任查追等语。湖北咸宁县知县施均、于存贮仓谷。并拨运徵存米石。值雨多水涨。溢灌入城。未能赶即搬贮。致将未及抢出各项米谷、漂失二千余石之多。又该县距省不及二百里。所报连被暴雨情形。与省城大不相同。显系禀报不实。难保非先已亏那。藉口掩饰。施均、着先行撤任。该督等即委员前往接署。并责成该管知府。督同确查。是否亏那捏报。悉心研讯。断不准任其狡展。并查该员经手钱粮。有无短绌。一并勒限追赔。严参惩办。  

○又谕、裕泰、唐树义奏、堤塍被水漫淹。请将办理不善之知县。分别革职议处一摺。湖北黄梅、广济、二县。上年溃口。拨银修筑。乃该县等承修溃堤。并不审度水势。尽心筹画。以致本年堤塍。弥漫过顶。田庐被淹。且黄梅县于被水后。该县不即安抚。辄任灾民结伴外出。更属玩视民瘼。黄梅县知县金崇城、着即革职。署广济县事调补崇阳县知县福昌阿、着交部议处。仍俟退水后。查勘该二县漫溢各堤。如有新修溃缺工段。即分别着落赔修。以示惩儆。  

○以詹事府詹事锡龄、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  

○壬子。月食。  

○修山东运河泇河捕河上河下河泉河各厅属堤坝坦埽。并减闸引渠等工。从署河道总督颜以燠请也。  

○癸丑。以剿办中瞻对野番出力。赏四川同知张奉书、副将伊萨布、参将西林、游击巴彦布、都司张万林、守备蒋玉龙、土司格宗达尔结、四朗汪结、工布俄珠朗结、花翎。把总陈绍武、蓝翎。余升叙有差。  

○甲寅。以故辅国公奕礼子载茯、袭爵。  

○乙卯。以户部右侍郎福济、为江南乡试正考官。詹事府詹事杜<?乔羽>、为副考官。  

○丙辰。谕内阁、讷尔经额奏、请豫筹剥船接运一摺。本年黄河盛涨。南粮挽入直隶境必迟。所需迎剥船只。自应豫为筹备。着山东巡抚、督饬临清等州县。如届时应办迎剥。即将该省额设例雇各剥船。放至直隶安陵。与直隶剥船分装漕粮。运送通坝。以免延误。惟借船迎剥。究系一时权宜之计。嗣后该督当仍遵道光二十七年谕旨。先事妥筹。饬令各州县及早穵浅。毋任恃有山东接剥成案。致启推诿之渐。庶事有专责。而邻省亦不致藉口。  

○军机大臣刑部会奏。讯明已革山西巡抚王兆琛、收受商人规费。又失察巡捕家丁婪索滋事。已革霍州知州杨树年、挟势借贷部民银两。馈送巡抚红封属实。均请发往新疆效力赎罪。从之。  

○丁巳。谕内阁、杨以增奏、请将海安厅各员弁摘顶赔修一摺。海定厅五套堤工。因黄河盛涨。海潮顶托。致由堤平漫过水。尚未掣溜塌通。现已抢堵挂淤。该管厅营汛官。究系防范不力。除饬将堤缺迅速补还。所用钱粮。着落全赔。不准开销外。署海安通判金安清、海安营守备王有、署阜宁县羊寨司巡检王汝恭、署云梯汛把总王尚桢、协防王识广、均着摘去顶带。以示惩儆。傥赔修未能完固。稍有草率迟延。即着从严参办。另片奏、萧铜境内。滩水漫过闸顶。着督饬该管文武各员。赶将顺堰抢加断流。所用料土。责令该厅赔还。不准开销。其吴城洩水处所。着该河督赶即筹备料物。调集弁兵。一俟上游黄水畅消。速行堵合。毋任稍有迟误。  

○以礼部右侍郎广林、署户部右侍郎。兼管钱法堂事务。礼部左侍郎联顺、署京营右翼总兵。正白旗汉军副都统庆玺、署正蓝旗满洲副都统。正黄旗蒙古副都统扎拉芬泰、署正白旗护军统领。  

○戊午。调镶白旗蒙古副都统荣玉木□□、为荆州右翼副都统。以镶蓝旗汉军印务参领定福、为镶白旗蒙古副都统。  

○除甘肃皋兰、岷、中卫、宁夏、宁朔、贵德、安西、七厅州县试种无效地一千九十七顷九十九亩有奇额赋。  

○己未。兵部右侍郎戴熙、因病请解任。命以三品顶带休致。以都察院左副都御史黄赞汤、为兵部右侍郎。未到任前。以内阁学士李嘉端兼署。  

○云贵总督林则徐、因病解任。以云南巡抚程矞采、为云贵总督。服阕巡抚张日晸、为云南巡抚。未到任前。以程矞采兼署。  

○庚申。仁宗睿皇帝忌辰。遣官祭昌陵。  

○谕内阁、陆建瀛奏、缕陈河工大略情形一摺。所奏甚是。本年黄水盛涨。南河吴城七堡地方。情形危险。经杨以增奏请洩黄减涨。自系择害取轻之法。业经降旨、令俟积涨消退。立即赶紧堵筑。惟称河工积习。类多偷减料物。一遇水长。即议开坝。是于先事豫防之法。殊未讲求。着江南河道总督、嗣后每年应备料物。务于冬春二季。宽为采购。并于霜降后。将应修各工。赶紧勘办。限于岁底春初定案。正月兴工。三月完竣。督同该管道员、亲自验收。如有虚镶铲堤等弊。据实参赔。傥有老幼妇女。偷抽料柴。亦即严拏惩办。并不准派委无地方河工责任之营员。以专责成。河防修守。原以保护地方。二者相辅而行。本不可各执成见。陆建瀛、有兼辖河务之责。着即责成陆建瀛、杨以增、和衷共济。虚怀商搉。务于力筹节省之中。毋贻顾此失彼之患。方为不负委任。  

○又谕、陆建瀛、傅绳勋奏、乡试请再展期一摺。本年江南乡试。因贡院积水。准其展至九月办理。兹据奏称、该处积水。现退二尺有余。尚未全消。号舍墙垣倾颓。一时难以修整。着准其再展至十月初八日举行。至江南正副考官。现已简放。着福济、杜<?乔羽>、查照现展日期。俟一月后起程。  

○谕军机大臣等、有人奏、本年南河盛涨。各厅报险。惟外南厅为尤最。同知王湘、以病躯恋栈。置公事于不问。河督臣竟不参撤。海安通判金安清、少不更事。未闻查参。又掘开六堡之后。因各工平稳。欲将海安漫口掩饰。而不知七堡因此溃决数百余丈等语。此次南河抢险情形。已据该河督等、节次奏报。海安通判金安清、亦经参奏摘顶赔修。惟同知王湘、是否年老恋栈。海安漫口。是否有掩饰情事。洩黄入湖。本一时权宜之计。而泥沙灌注。湖身日高。亦不可不早为筹及。着陆建瀛、杨以增、将摺内所指各情。详悉查明具奏。并将河湖全局。熟商妥办。毋致贻患将来。是为至要。原摺着钞给阅看。将此各谕令知之。  

○命云南布政使赵光祖、按察使普泰、来京。调贵州布政使骆秉章、为云南布政使。以四川按察使张集馨、为贵州布政使。广东盐运使徐有壬、为四川按察使。云南云南府知府张亮基、为按察使。  

○辛酉。谕内阁、昨已有旨令赵光祖普泰来京。另候简用。现在裕诚计已抵镇。提讯广和控案。赵光祖、如有应行质讯之处。着暂留云南。俟案结后。再令起程来京。所有云南布政使按察使二缺。着程矞采派员署理。  

○壬戌。贷浙江驻防修理兵房饷银。  

○癸亥。以经徵钱粮久任无亏。赏山东知县朱家学等、四品顶带。以直隶州知州即补。  

○甲子。户部议准、陕甘总督布彦泰疏报。甘肃靖远县、开垦地五顷五十五亩有奇。照例升科。从之。  

○乙丑。谕军机大臣等、有人奏、被灾省分。匪徒藉端抢劫。请饬查严办一摺。据称本年五月间。苏州府饥民聚集阊门。维时有土匪数百人。假冒灾民。将城内俞姓、及城外枫桥地方周姓高姓家。俱白昼抢掠一空。又常州府有饥民数百人。赴府报灾。府县不理。诿之绅士。以致无赖匪徒。纠约千余人。拥至城内绅士余姓家。藉词求赈。抢劫财物。地方文武各官。畏葸避匿。致匪徒益无忌惮。抢夺余姓数家银钱。辄以万计。并有拒伤通判之事。又浙江山阴会稽等县。亦有土匪纠众肆抢。城内居民。急难迁避。各雇乡勇。自为防卫等语。若如所奏。灾区待赈方急。土匪乘机肆掠。地方官、先事既不能设法安抚。临时又不能严拏惩办。其始土匪冒为灾民。其后灾民势必流为土匪。于地方大有关系。着陆建瀛、傅绳勋、吴文镕、迅即选派贤员。驰往被灾地方。按照所奏情节。确切访查。严密拏办。有犯必惩。毋许一名漏网。其地方各官。如查有畏避推诿情事。尤当严参重惩。毋稍徇纵。是为至要。将此各谕令知之。  

○又谕、有人奏、湖北撤任知县施均、以办灾为由。向本县富室派捐银数千两。并不发赈。致饥民将首事各家房屋、全行拆毁。该县竟不敢办等语。地方偶遇偏灾。不肖州县。藉捐赈为名。浮冒侵吞。以肥私橐。遂致匪类饥民。勾结为患。可恨已极。着裕泰、唐树义、即将该撤任知县施均、被参各情。确切查明。悉心研究。断不准任其狡展。致有不实不尽。傥稍涉徇纵。经朕访闻。或别经发觉。惟该督等是问。恐不能当此重咎也。懔之。将此谕令知之。寻奏、施均、并无抑勒侵吞情弊。惟办理乖方。请交部严议。从之。  

○免直隶杨村一带赔补遭风沈损剥船。  

猜你喜欢
  卷八十七 李斯列传第二十七·司马迁
  卷七十二·列传第十·脱脱
  卷二百五十七 列传四十四·赵尔巽
  逸文·龙衮
  第二章荆公之时代(上)·梁启超
  卷之四百三·佚名
  明名臣琬琰録卷二·徐紘
  论正体之道·陈亮
  一百八十八 内务府奏请将曹(兆页)给曹寅之妻为嗣并补江宁织造摺·佚名
  第十卷 乡镇表二·缪荃孙
  历代名贤确论卷五十七·佚名
  抱嶷传·李延寿
  孙傅传·脱脱
  刘铭传抚台前后档案一·刘铭传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三十八·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七百四十二·彭定求

        卷742_1 【惜花】张泌   蝶散莺啼尚数枝,日斜风定更离披。   看多记得伤心事,金谷楼前委地时。   卷742_2 【寄人】张泌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 第一幕·老舍

    第一 场时间 一九五八年初春,早晨。地点 北京某胡同内。人物 平海燕 王仁利 李珍桂 林三嫂 井奶奶 刘超云诸所长 李天祥〔幕启:某胡同的一株大树下,树叶刚出芽。平海燕立,王仁利倚树而坐。平海燕 怎样啦?大叔!王

  • 卷一百七十一·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七十一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四十八 李纲 谒告迎奉亲闱闻有醴泉之除不胜庆忭作诗寄叔易季言二弟 薄官便甘旨两载官南徐江山富佳致足以为亲娱昆弟尽在傍承顔欢有余宁知驿书召结束趋征

  • 卷四十八·志第二十四·礼二·张廷玉

        ◎礼二   郊祀 郊祀配位 郊祀仪注 祈谷 大雩 大飨 令节拜天   郊祀之制   洪武元年,中书省臣李善长等奉敕撰进《郊祀议》,略言:   王者事天明,事地察,故冬至报天,夏至报地,所以顺阴阳之义也。祭天于

  • 卷五十一·朱熹

    <史部,史评类,御批资治通监纲目>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卷五十一 【起戊子唐懿宗咸通九年尽甲辰唐僖宗中和四年五月】凡十六年有奇 【戊子】夏六月以李师望为定边节度使考异【提要边下

  • 元经原序·王通

    元经始晋惠帝终陈亡,凢三百年。盖闻夫子曰:春秋,一国之书也,以天下有国而王室不尊乎,故约诸侯以尊王政,以明天命之未改[夫子文中子也周王法];元经,天下之书也。以无定国而帝位不明乎,征天命以正帝位,以明神器之有归[春秋一国总

  • 第四十七回 孙逸仙造革命排满兴汉·黄士衡

    诗曰:争名夺利总成空,万里山河一梦中。由此看来都是幻,问君谁是主人翁?却说两宫被洋人八国联军逼得西狩,一路忍饥挨饿,始至怀来县。县官吴永迎接入署,才得饱餐。不到一日,护驾大臣亦陆续赶到,各诉途甲苦状。次日,太后即命庆王入

  • 卷之一千三百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第一部分:晚清残影·喻血轮

    林琴南避妓林琴南(纾)为近代文坛怪杰,自以冷红生笔名,译《茶花女遗事》风行全国后,遂潜心译著,孜孜不倦。民六七年间,商务印书馆曾有&ldquo;林译百种&rdquo;出售,其作品丰富,可以想见。林于译述外,亦尝著中国小说,民六中华杂志曾

  • 王洛儿传·魏收

    王洛儿,京兆人。年轻时擅长骑马射箭。太宗在东宫的时候,王洛儿在其帐下供事,侍从太宗出外游猎,起早睡晚从无懈怠。王洛儿性情谨慎谦和,从来不曾有什么过失。太宗有一次在氵垒水南岸狩猎,骑马从冰上渡河,河上的冰突然塌陷,坐骑

  • 王应麟传·脱脱

    王应麟字伯厚,庆元府人。九岁就通晓《六经》,宋理宗淳..元年(1241)中进士,从王聎受学。他开始做官任西安主簿,老百姓以他年少对他有些轻视,输赋税时有的不按规定的时间。王应麟把这种情况报告给郡守,对不按时交纳赋税的人绳

  • 迩言卷八·刘炎

    ○治道治天下有常道上承夫心中和人情下顺物理而已急于为治不得其道乱之阶也急于立法不得其道弊之萌也不始治在其中矣如始弊法在其中矣然则治亦不足为法亦不足立欤曰非也为以天下立以天下勿以私参之也【此段不始至法在

  • 虞书·益稷·佚名

    帝曰:「来,禹!汝亦昌言。」禹拜曰:「都!帝,予何言?予思日孜孜。」皋陶曰:「吁!如何?」禹曰:「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昏垫。予乘四载,随山刊木,暨益奏庶鲜食。予决九川,距四海,浚畎浍距川;暨稷播,奏庶艰食鲜食。懋迁有无,化居。烝民乃

  • 更法第一·商鞅

    题记:此篇记载了秦国实行变法之前革新派与守旧派围绕该不该变法,为什么要变法的问题展开的争论。秦孝公同大臣研讨强国大计,公孙鞅、甘龙、杜挚三位大夫侍奉在孝公的面前,他们分析社会形势的变化,探讨整顿法制的根本原则,

  • 四、胡子无须·慧开

      或庵曰:“西天胡子因甚无须?”   无门曰:“参须实参,悟须实悟。者个胡子,直须亲见一回始得,说亲见,早成两个!   颂曰:疑人面前,不可说梦。胡子无须,惺惺添懵。

  • 佛教人乘正法论·太虚

    一 总论二 信仰皈依三宝三 三皈四 五戒善法五 在家六众信徒六 不残杀而仁爱七 不偷盗而义利八 不邪淫而礼节九 不欺诳而诚信十 不服乱性情品而调善心身十一 五戒之类别十二 增上五戒十三 持戒之因果十四

  • 雍正朱批谕旨·雍正

    又作 《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共360卷。雍正十年(1732) 命臣下校刊,次年编成付印。乾隆初补辑,最后成书。有雍正十一年(1733)及乾隆三年(1738) 内府本、红活字本,以及 《四库全书》本行世。清代雍正朝朱批奏折选编。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还源述·佚名

    简称《心经还源述》。佛典注疏。作者不详。一卷。敦煌遗书藏本。是对后秦鸠摩罗什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论释。本疏残存部分自《心经》之“行深般若波罗蜜多”疏释至经末,释文较为详尽。卷末有题记谓:“此经元(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