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王谌传

王谌字仲和,东海郯县人。祖父王万庆,曾为员外常侍。父亲王元闵,做过护军司马。

宋朝大明中期,沈昙庆为政徐州,任用王谌为迎主簿,又为州迎南齐书从事,湘东王国常侍,镇北行参军,州、国、府主都是宋明帝。任义陽王征北行参军,又转任明帝卫军府。王谌有学义,多次被任命为皇帝蕃佐。及明帝即位,他任司徒参军,带薛县县令,兼中书舍人,被宠信,常在帝左右。王谌见明帝行事残酷古怪,屡次劝谏不听,请求辞官,因此惹怒皇上被囚于尚方,不久放出来。随后任尚书殿中郎,调为记室参军,正员郎,薛令如故。又兼任中书郎,晋平王骠骑板谘议,出任湘东太守,俸禄二千石,未拜任,后因公事免官。复职任桂陽王骠骑府谘议参军,中书郎。

明帝喜欢下围棋,设置围棋州邑,用建安王刘休仁做围棋州都大中正,王谌与太子右率沈勃、尚书水部郎庾王圭之、彭城丞王抗四人为小中正,朝请褚思庄、傅楚之为清定访问。

出任临川内史,还京任尚书左丞。不久以本官领东观祭酒,即明帝所设置的总明观。调任黄门,转任正员常侍,辅国将军,江夏王右军长史,冠军将军。调任给事中,廷尉卿,未拜受。建元中期,武陵王萧晔为政会稽,任用王谌为征虏长史行事,冠军如故。永明初期,调任豫章王太尉司马,将军如故。

世祖与王谌在宋明时期就有来往,打算委以重任,他为辅国将军、晋安王南中郎长史、淮南太守,管理府、州事务。永明五年(487),任黄门郎,领骁骑将军,又调为太子中庶子,骁骑如故。王谌坚定和谨,朝廷称之为善人,对他很厚待。永明八年(490),调任冠军将军、长沙王车骑长史,又迁为庐陵王中军长史,将军如故。西陽王萧子明在南兖州时,长史沈宪辞职,皇上又调王谌为征虏长史,管理南兖府、州事务,将军如故。

王谌少时贫穷,曾自己纺线,到后来显贵以后,常常和人说起,世人称道他有出息。永明九年(491),去世。终年六十九岁。

本史作者认为:人类大约在文明未开之际,就已树立官长了;在民众还没分化出等级来时,就产生了户口,因此爱养之义是深远的,救民之意重大。衰世以来,统治者剥尽民力,征财收赋,为自己享用。下层穷困上层不管,世风浇漓而征求更急。因而有冒牌官吏,敲骨吸髓,不管人民死活,不顾国家法纪。积弊难除已几十年,上欺下瞒,官民都这样,从治国之道说来,这些都得革除。如能优役轻徭,则这种欺诈自然消失;如能严格管好官吏,则这类伪骗也不会出现。光靠空头文件,老百姓得不到实利。所以崔琰讥讽魏武,谢安讨论京师,管理民众之不易,岂只是遥远的周朝如此么?

赞语:刘休善于占卜,安卧南湘。沈冲大获时誉,庾杲之美德远扬。王谌虽为旧臣,也都能辅助兴王。

猜你喜欢
  卷二十二·魏一·佚名
  卷一 万历四十四年丙辰始、至四·计六奇
  卷第五十七·胡三省
  卷三十五·朱熹
  卷十五·佚名
  卷之二十·佚名
  卷之一千三百八十六·佚名
  杨义臣传·魏徵
  孙腾传·李延寿
  赵匡凝传·薛居正
  卷二十七·彭百川
  弇山堂别集卷二十二·王世贞
  卷一百四十二·佚名
  64.晁错削地·林汉达
  唐荣祚·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谁爱这不息的变幻”·林徽因

    谁爱这不息的变幻,她的行径?催一阵急雨,抹一天云霞,月亮,骄傲的,她奉着那荒唐的使命:难怪她笑永恒是人们造的谎,都市喧哗,再寂成广漠的夜静!谁又大胆地爱过这伟大的变换?虽说千万年在她掌握中操纵,看花放蕊树凋零,娇娃做了娘;来抚慰

  • 卷六十五·陈起

    <集部,总集类,江湖小集> 钦定四库全书 江湖小集卷六十五    宋 陈起 编吴汝式云卧诗集 遣兴 弱龄性淡泊郑圃吾其师及兹拙生事穷窘常经时无方可纡急何以宣中怀柴门蔽残席咏书倦徘徊呼儿促觞至日翫天云飞山鸟送

  • 巻二十二·邵浩

    钦定四库全书坡门酬唱集卷二十二宋 邵浩 编秦少游别子瞻人生异趣各有求系风捕影祗懐忧我独不愿万户侯惟愿一识苏徐州徐州英伟非人力世有高名擅区域珠树三株讵可攀玉海千寻真莫测一昨秋风动逺情便忆鲈鱼访洞庭芝兰不

  • 卷一百二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一百二十八王维奉和圣【一作御】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渭水自萦秦塞【一作句】曲黄山旧遶汉宫斜銮舆迥出千【一作仙】门柳阁道回【一作遥】看上苑花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

  • 卷四百三十四·列传第一百九十三·儒林四·脱脱

        ◎儒林四   ○刘子翚 吕祖谦 蔡元定 陆九龄陆九渊 薛季宣陈傅良 叶适 戴溪 蔡幼学 杨泰之   刘子翚,字彦冲,赠太师韐之仲子。以父任授承务郎,辟真定府幕属。韐死靖康之难,子翚痛愤,几无以为生,墓三年。

  • 卷四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四十二 【起乙巳晋穆帝永和元年○止壬申晋简文帝咸安二年】凡二十八年 表例说 【臣】之枢谨按永和以後前凉张骏及重华玄倩时称王号时称公爵各随其所称书之 <史部,别史类,御定历代纪

  • 刘毅传·房玄龄

    刘毅字仲雄,东莱掖人。汉城陽景王刘章的后代。父亲刘喈,是丞相掾属。刘毅幼年孝顺父母,少年即有清刚之节。然而好品评人物,王公贵人看到他也有几分惧怕。侨居在平陽,太守杜恕请他做功曹,上任后淘汰郡吏百余人,三魏一代的人都

  • 贺兰祥传·李延寿

    贺兰祥,字盛乐。他的祖先与北魏一起兴起,有一个叫乞伏的人,任贺兰的莫何弗,因而以地为姓。后代的子孙有以良家子弟的身份入伍镇守武川的,便在那里定居。贺兰祥的父亲贺兰初真从小就很出名,被乡亲们所看重,娶了魏文帝的姐姐建

  • 真德秀传·脱脱

    真德秀字景元,后来改景元为希元,是建州浦城人。他四岁的时候开始读书,记性及悟性都很好,能做到过目成诵。十五岁的时候失去父亲,由母亲吴氏独力抚养。同郡的杨圭发现真德秀为可塑之才,便在他的学习方面给予极大关怀,杨圭还将

  • 卷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日讲四书解义卷七 论语【上之四】 子罕第九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此一章书是记圣教之所谨也记者曰夫子教人有常言者诗书执礼是也有不言者怪力乱神是也若言之时甚少谓之罕言一曰利利是人情所欲然与义相背

  • 第八章自然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梁漱溟

    如上各章对于人心人生似已阐说不少,但还须于人心人生所由以形成如今日者稍加回溯,乃得更通透明切地了解之。兹先从(甲)自然方面言之,次更从(乙)社会方面言之(此见下一章)。 据说,马克思并不认为“人的本性”一开始就是永

  • 甲一 教起因缘分·太虚

      【释 经】  甲一 教起因缘分  乙一 证信序  丙一 五重证信  丁一 略叙闻时主处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  如是者,中国佛教诸大师略有八种释义:一、约信顺释,言如是者信顺

  • 杂阿含经卷第四·佚名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八八)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年少婆罗门名郁多罗。来诣佛所。与世尊面相问讯慰劳已。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常如法行乞。持用供养父母。令得乐离苦。世尊。我作如

  • 毗俱胝菩萨一百八名经·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传教大师臣法天奉 诏译归命一切如来应供遍知觉。我今说此一切如来心真言。若有天人持明仙众。归命供养一切诸佛。受持读诵及赞说真言通达法相。若称唵字是圆满义。若称曩字是离怖畏义

  • 卷第二·佚名

    弘赞法华传卷第二  蓝谷沙门惠详撰翻译第二译经真伪合十四人(真十伪四)译论二人。  &middot;魏外国释正无畏(法花三昧经六卷亦一本加正字)&middot;晋炖煌释竺法护(正法花经十卷亦别出普门品光世音经)&middot;东晋

  • 玉箓济幽判斛仪·佚名

    玉箓济幽判斛仪,不题撰人。从内容文字看似出于宋以后。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威仪类。本篇所载为玉箓斋施食济幽仪式,其行仪节次有法事、启祝、召孤、接引、荡形、洒净、三皈依、焚符、变食、咒食、加持、称号、传

  • 湿热病篇·薛雪

    原名《湿热条辨》温病著作。1卷。清·薛雪(生白)撰于十八世纪中期。(又据王孟英考证,认为非薛氏所撰。)本书重点是叙述湿热病的传变规律及其辨治原则,分条辨析证治,故名书为《湿热条辨》。因湿热病在不同患者身上可有

  • 春柳莺·佚名

    章回小说。题“南北鹖冠史者编、石庐拚饮潜夫评”。四卷十回。叙石池斋与梅凌春、毕临莺婚姻事。明嘉靖、隆庆间,才子石池斋与友至古香亭赏梅,见“凌春女子”题诗,心生倾慕,弃扬州梅翰林书馆之聘,往访凌春女子。田又玄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