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第六十二

宰相十二 进官加恩别使四

王圭授银青光禄大夫兼门下侍郎依前平章事监修国史制元丰三年九月

门下。朕稽若古训。肇新庶官。必也正名。率由道揆。因以制禄。庶无食浮。粤惟宰制之司。首被甄升之命。诞扬涣号。播告治朝。尚书礼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王圭。直恭惠和。敦大简重。富有贤业。蔚为名臣。选繇誉髦。擢秉机务。夙夜匪懈。毁誉不回。纳忠告猷。有谟明弼谐之效。揆策图事。得消萌御侮之谋。历选是从。具瞻惟允。进西台之要地。兼右相之崇资。若时茂恩。属我良弼。于戏。循明责实。庶图保乂之勋。经体赞元。允赖惠畴之辅。往践厥位。永孚于休。可特授银青光禄大夫、兼门下侍郎、依前平章事、监修国史、勋、封、食邑如故。主者施行。

王圭加恩制元丰五年两朝史成

朕诞膺骏命。恭绍庆基。永惟仁祖之享邦。暨我英皇之垂统。惟神功莫得而纪。念后嗣其何以观。寤寐兴怀。逸遗是惧。董成丕典。时倚宗工。稽订故常。峻跻位序。诞孚涣号。申告治朝。具官某。望具师瞻。寄隆邦揆。克勤小物。夙缵事为之劳。多识前言。雅长体要之事。于皇二后之美。对越百王之休。后先相望。今古绝拟。而文谟武烈。尚故牒之弗伦。义士忠臣。或幽光之未发。首咨鸿博。三属隽髦。采摭残编。网罗隐德。品章甫就。斋祓再观。旁贯异闻。固多金匮之旧。昭示来世。不愧名山之藏。上足慰往圣贻谋之心。俯以成眇躬继志之善。忠嘉所止。钦叹弗忘。肆举褒章。进崇宠秩。及贰中台之剧。肇开西土之封。并厚恩私。式殊体貌。于戏。礼称达孝。盖能述事以图终。史重良才。谓匪耀文而失实。灿然绝迹。著在新书。岂特朕获伸罔极之恩。亦惟尔与有无穷之闻。尚期交饬。勿替前修。

王圭加恩制元丰六年郊

门下。朕以方隆底定。年谷屡丰。迺承景至之辰。躬脩郊见之礼。归中坛之承宇。以逆三神之厘。启南端之特闱。大均四海之泽。眷于上宰。褒进宠章。某清明而冲醇。和裕而宏毅。岩廊敷论。赞元经体者历年。华省正名。亮采惠畴者一节。属举肇禋之典。显相钜仪之修。乐奏而神意娭。礼行而天休至。百工莫不有嘉德。四海罔不格欢心。是用锡尔以成国之封。衍尔以上腴之赋。以图丕绩。以蕃宠名。于戏。惟神祇祖考之安。迺膺于介福。惟耳目股肱之翼。迺底于丕平。往承之休。益茂尔烈。

蔡确加恩制元丰六年郊

门下。朕遹追旧章。肇称吉礼。祼鬯清庙。所以仪前人之休。升禋紫坛。所以拜上帝之贶。咨访儒术。包举艺文。孝奏而精意昭。灵游而真符下。眷言右弼。宜沾徽恩。某。材敏而虑明。器博而用远。秉钧宰路。缉群物以兴和。贰令中台。帅六卿而倡治。属躬修于元祀。实显相于上仪。乐变而神光游。礼行而乾端露。百辟雍肃。万方嘉娭。维介福之来同。首炳臣而加锡。陪敦多邑。申衍本封。以协荣怀。以昭励翼。于戏。专飨独美其福。岂朕之心。同寅协恭于衷。时汝之任。往承渥命。益起茂功。

左相王圭进金紫光禄大夫封岐国公制元丰八年

门下。朕乡荷燕谋。奉承大历。继犹泮涣。永惟宝器之安。宏济艰难。实赖辰猷之告。眷夫上宰。翊我宁朝。利泽昭于四方。元功冠于百辟。肆颁显册。敷告治廷。某学蹈高明之方。辞兼丽雅之训。敷文西掖。早膺文祖之知。持橐北门。浸被厚陵之遇。越事皇考。遂持政钧。士多新美之才。时无兵革之气。属绍休于皇绪。预定议于禁涂。傅说之总百官。倚之辅德。毕公之弼四世。惟以仰成。是用进以崇阶。锡以名国。陪敦多井。增衍真封。以协荣怀。以隆体貌。于戏。储思恭默。念高宗之宅忧。秉德柔嘉。赖樊侯之赋命。往承茂渥。永底丕平。

蔡确进通议大夫制元丰八年

门下。朕蒙休烈圣。锡羡我家。承明继成。惧未堪于多难。赞元经体。思图任于旧人。迺眷炳臣。久仪宰路。协筹谟于一德。挈法度于四方。褒序元功。赐颁显册。某。智崇而虑远。器博而用通。包深厚之训辞。蹈高明之善学。服采禁途之近。特为宣帝之知。总厥百官。进贰中台之令。间于两社。首持黄闼之均。外缉三陲。内遂百物。及处受遗之列。尤嘉定议之功。安劝庶邦。有若召公之老。可属大事。莫如周勃之忠。是用进以崇阶。陪之多井。以昭眷倚。以协荣怀。于戏。钦若圣神之谟。新美政事之序。其风采号令。足以震慑于四裔。其典章文物。足以维持于亿年。嘉与忠贤。共循大治。觊成前烈。永底丕平。

左相蔡确转正议大夫加恩制元丰八年十二月辛未山陵祔庙

门下。王者优礼辅相。所以念守成之难。褒赏勋劳。所以昭砺世之法。迺眷上宰。典领庶工。扈从裕陵之行。奉承清庙之祔。讫我大事。合于陟文。宜布明纶。以诏群辟。通议大夫、守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上柱国、清源郡开国公、食邑五千二百户、食实封二千二百户蔡确。方严而敦裕。敏达而粹醇。贯通万物之微。驰骋六艺之学。被遇文考。早践钧衡之崇。陪辅冲人。首闻龟鼎之托。方兹莅政之始。尤致调元之忠。倡帅百寮。嘉靖四国。适属因山典礼。同轨戒期。出总使联。协襄祀事。言念匪功之节。申颁进律之章。锡以爰田。陪之真户。以蕃异数。以图茂功。于戏。丙魏之弼汉廷。推同心而辅于政。房杜之相唐室。敛众美而效之君。往迪壮猷。用绍前烈。可正议大夫、加食邑七百户、食实封三百户。余如故。主者施行。

右相韩缜转正议大夫加恩制同上山陵祔庙毕

门下。朕钦膺骏命。获绍宝图。卜方中之陵。不敢忘凭几之训。祔顾成之庙。盖以合尚亲之文。斟酌百王之抚。昭明万世之序。迺眷近弼。兹有茂功。宜颁显册之章。播告路朝之听。通议大夫、守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上柱国、广陵郡开国公韩缜。器宇甚重。材资劭通。辅我朝猷。肖于世美。逮事文考。已冠机廷之崇。协德眇躬。预闻翼室之托。越跻揆路。益勤王家。宽裕四方。总脩众职。属以裕陵复土。祏室升神。载畴定策之忠。申锡进阶之宠。陪敦邑赋。开衍井腴。以厚龙光。以昭注倚。于戏。父子之闻国政。已绍缁衣之宜。兄弟之燮神阶。畴若棣华之盛。盖遇之厚则报必称。任之重则责益隆。往茂尔猷。用若予采。可正议大夫、加食邑七百户、食实封三百户。

文彦博加恩制元祐元年明堂

门下。朕仿先王之文。严宗社之制。我将我享。躬荐进于三牲。有壬有林。助缉熙于百礼。将事而乾端露。荐鬯而神意娭。感格纯休。朌敷大泽。兴言耆德。宜霈徽章。某。执时机衡。翊朕祖考。留侯智勇。进为王者之师。裴度功名。颛平天下之事。威望闻于四裔。宠遇冠乎一时。属涓路寝之严。追仿合宫之祝。奉承五室。虽不陪执玉之班。总齐百官。盖有赖秉钧之老。颁敷邦涣。肆衍井腴。于戏。得万国之欢心。未足明于美宠。报四朝之全德。庶有辅于丕平。益茂壮猷。往宣至化。

吕公著加恩制元祐元年明堂

门下。王者制行以合礼。昭孝以驭神。圜丘之祀。则事之以天道。明堂之享。则接之以人情。天道贵质也。故配之以祖烈。人情尚文也。故侑之以祢宫。朕追宪旧章。缉熙大事。昭明寅畏而精意达。慈祥悌顺而多祜臻。申锡命书。褒进右弼。某。明国家之体。通道德之原。论议而据于经。维时儒者之望。弥缝而藏其用。有古大臣之风。顺民所祈。跻时至治。属崇严于宗祀。实董正于钜仪。四海莫不格欢心。百工莫不有嘉德。是以锡尔以上腴之赋。衍尔以真户之封。以慰民瞻。以敷邦涣。于戏。专飨独美其福。盖汉文之所羞。同寅协恭于衷。亦舜官之所尚。往膺异数。茂辑元勋。

猜你喜欢
  ●崇禎長編卷之三十九·汪楫
  卷八十三·毕沅
  通鉴续编卷二十一·陈桱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佚名
  卷之八百三十四·佚名
  第七十八卷 文苑 五·缪荃孙
  一二五六 军机大臣和珅等奏遵旨将罚校看书及外任各员分别议罚片(附清单一)·佚名
  一○三○ 军机大臣和珅等为奉旨改刻抽换《大清通礼》事致八阿哥等函·佚名
  卷五十 官努之叛·李有棠
  中葡和好通商条约·佚名
  凡例·佚名
  卷三十二·徐一夔
  方域二·徐松
  卷五十六·徐天麟
  奏谳书二十·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十一·阮阅

      ●卷四十一·诙谐门下  兵部李内相涛,唐宗室子,自河阳令一举状登科,小字社翁,每于班行中多自名焉,其坦率如此。翰林月给内酝,兵部尝因春社寄翰林一绝云:“社翁今日没心情,为乏治聋酒一瓶。恼乱玉堂将欲遍,依

  • 第二十七回 内府浮华·德龄

    太后当伊在妙龄时,真是一位丰姿绰约,明媚鲜丽的少女,这是宫中人所时常称道着的,就是在伊渐渐给年华所排挤,入于老境之后,也还依旧保留着好几分动人的姿色咧!而伊老人家对于伊自己的容颜和修饰,也是非常的注意。每天单就

  • 卷之一千一百二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尚史卷七十八·李锴

    列传五十六说客传苏秦下代乃北见燕王哙曰臣东周之鄙人也窃闻王义甚髙甚顺鄙人不敏窃释耕耨而干大王至于邯郸所闻于邯郸者又髙于闻东周臣窃负其志乃至燕廷观王之羣臣下吏大王天下之明主也王曰子所谓天下之明主者何如

  • 卷二十·宇文懋昭

    <史部,别史类,钦定重订大金国志>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重订大金国志卷二十 纪年 章宗皇帝中 【己未】承安四年春二月诏建太学於京城之南总为屋七十有五区西序置古今文籍秘省新所赐书东序置三代鼎彛俎豆敦盘尊罍及春秋释

  • 卷二十四·佚名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礼部志稿>钦定四库全书礼部志稿卷二十四明 俞汝楫 编仪制司职掌学校儒学国初两京及中都俱设国子监天下府州县俱设儒学其後裁中都国子监而各都司卫所亦有设学者今具列在外儒学事例於後而两京

  • 卷八十八·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八十八 朱批佛喜奏摺 雍正四年五月十一日四川布政使【臣】佛喜谨 奏为遵 旨据实密奏事窃【臣】钦奉 圣主密谕闻罗殷泰操守平常尔到四川留心察访密奏钦此钦遵【臣】到任之後查川省地丁税课钱

  • 卷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万夀盛典初集卷九典礼一【朝贺一】康熙五十二年三月初六日癸未礼臣以圣夀六旬正诞请於圣诞日陞殿受朝贺上从之三月初六日礼部尚书【臣】赫硕色等谨题为恭逢仁夀昌期吁请举行大典以迓神贶以慰舆情事钦惟我

  • 礼部·佚名

    尚书侍郎之职掌天下礼仪祭祀宴享贡举之政今其属有四曰仪部曰祠部曰膳部曰主客部  仪部郎中员外郎主事掌贰尚书侍郎举其仪制而辨其名数   朝贺    正旦冬至朝贺一凡正旦冬至前一日尚宝司陈设御座于奉天殿及宝

  • □□第六十四(阙)·墨子

    (阙)

  • 颜渊第十二·孔子

    本篇内容较为丰富,尤其是论仁、论政的内容较为集中。其上“克己复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政者,政也”、“仁者,爱人”等都是名句。全篇

  • 南游杂忆·胡适

    我这一次因为接受香港大学的名誉学位,作第一次的南游,在香港住了五天,在广州住了两天半,在广西住了十四天。这些地方都是我多年想去而始终没有去成的,这回得有畅游的机会,使我很快慰。可惜南方的朋友待我太好了,叫我天天用嘴

  • 解脫道論卷第二·欧阳竟无

      阿羅漢優波底沙造   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羅譯   [一]頭陀品第三   問爾時淨戒坐禪人[二]心欲成就勝善功德.又爲欲得頭陀功德當如是成就.何故受此   頭陀功德。答.爲坐禪人性不一種.爲於少欲.爲於知足.爲於無

  • 妙法蓮華經卷第二·欧阳竟无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奉詔譯   [一]譬喻品第三   爾時舍利弗踊躍歡喜卽起合掌瞻仰尊顏而白佛言.今從世尊聞此法音心懷踊躍   得未曾有.所以者何.我昔從佛聞如是法見諸菩薩受記作佛而我等不預斯事.甚自   

  • 海内留心佛教文化者鉴之·太虚

    近顷佛化运动,已渐占世界文化运动之重要位置。唯在我中国,颇现为两重佛教危机,而昏生梦死之当方丈做法师者犹不与焉。一者、太为拘执经疏之文字,固守形式之规制,而失佛法巧契时机之妙用。二者、略从日本新出佛书,浅尝肤受,皮

  • 佛教之新趋势及其修学方针·太虚

    ──十九年十一月在叙府佛学社讲──近来学佛之人日多,各处所有之正信会、功德林、居士林、佛学社等,皆为在家二众研究修学佛法之团体。旧来向有念佛会与法会等,不过为念诵礼拜之临时集会,与今有系统有研究之佛学社等相比

  • 佛说圣佛母小字般若波罗蜜多经·佚名

    西天中印度惹烂驮罗国密林寺三藏赐紫沙门臣天息灾奉 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王舍城鹫峰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并诸百千俱胝那庾多菩萨,复有百千俱胝那庾多梵王帝释护世,诸大众等,恭敬围绕。尔时,世尊于吉祥宝藏师

  • 东堂集·毛滂

    十卷。宋毛滂 (1055左右—1120左右)撰。毛滂,字泽民,衢州江山 (今浙江江山县)人。官至祠部员外郎,知秀州。因其曾知武康县,县有东堂,因此以其为集名。元祐中,苏轼守杭州,滂为法曹,官期满,至富阳,苏轼闻有人歌其《惜分飞》词,大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