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赵彦深传

赵隐,字彦深,自称是南阳宛城人,汉朝太傅赵喜的后代。他的高祖父赵难任齐州清河太守,有突出的政绩,便在清河定居下来。清河后来改为平原,所以他又是平原人。赵隐为了避讳北齐皇室的隐字,将自己的字彦深改为名字。父亲赵奉伯,在魏做官,位至中书舍人,任洛阳县县令。彦深显贵以后,朝廷赠封他为司空。

  彦深自幼丧父,家境贫穷。他侍奉母亲十分孝顺。十岁时,他曾遇见司徒崔光,崔光对宾客们说:“古人看人的眼睛便可以了解这个人,这个孩子将来一定有远大的前程。”他性情聪明敏捷,长于文字与筹算,安于闲适,乐于修性,不随便与人交往,被正确的议论所推服。清晨,常亲自打扫门外,却不愿让别人看见,已习以为常。

  最初,他任尚书令司马子如的最低级的宾客,专门抄写文书。司马子如很欣赏他抄写得没有错误,想带他到尚书省参观。他的靴子里没有毡,衣服和帽子都很破旧,子如送给他新的。子如任用他为书令史,过了一月多,又补为正令史。神武帝高欢在晋阳,要选送两个史才,司马子如推荐了赵彦深。后来,高欢任子如为开府参军,子如破格任彦深为水部郎。文襄帝高澄任尚书令,负责铨选人才,要淘汰曹郎一级的官吏。彦深出身寒微,被调出京城任沧州别驾,他拒绝任职,不去上任。子如告诉了高欢,将他征补为大丞相功曹参军,专门掌管机密。文告书札大多由他起草,被称为出手敏捷。高欢曾与他对面而坐,让他起草军令,用手摸着他的额头说:“如果上天让你长寿,你一定大有作为。”高欢还常对司徒孙腾说:“彦深小心谨慎,自古以来就没有像他这样的人才。”

  高欢去世,他的丧事暂时秘而不发。文襄帝高澄担心黄河以南会发生变乱,便亲自前去巡视安抚,便把后方的事情委托给彦深,任命他为大行台都官郎中。临出发时,高澄握着赵彦深的手说:“我把我的亲兄弟托付给你,希望你能理解我的心情。”不久,朝廷内外宁静无事,都得力于赵彦深。等高澄回到京城,为父亲高欢发丧,对彦深大加赞扬,便翻开登记郡县的簿册为他挑选,封他为安国县伯。他跟随高澄征讨颍川,当时引水淹灌城池,城墙上的雉堞都将被淹没。西魏的将领王思政还想死战到底,高澄派彦深只身进入城内去劝谕王思政,第二天全城投降,彦深拉着思政的手一起走出城门。高澄异常高兴。这之前高澄对他说过“:我昨夜做梦打猎,遇见一群猪。我用箭射,都被射中获取,独有一头大猪没有得到,你说替我获取,不大一会儿你将这头猪送上。”这时,高澄笑着说:“昨夜的梦应验了。”便解下思政的佩刀送给彦深,说:“要使你经常获得这样的好处。”

  文宣帝高洋即皇帝位,彦深仍参与军国机密,被晋封爵位为侯。天保初年,迁升为秘书监。因为他办事忠诚谨慎,天子每次到郊庙祭祀,都命他兼任太仆的职务,担任文宣帝的陪乘。他又转任为大司农。文宣帝有时外出巡游,就命彦深辅助太子管理朝廷的政务。后来他调出京城,任东南道行台尚书、徐州刺史。为政注重恩惠信誉,被官吏百姓所怀念。他经常到下面巡视,所率军队驻扎过的地方,士大夫和平民都不断追思,称为赵行台顿。文宣帝亲自写玺书对他慰劳勉励,征请他到京城任侍中,仍掌管朝廷机密。

  武成帝河清元年(562),他晋爵为安乐公。多次迁升,为尚书左仆射、齐州大中正,负责监修国史,又升迁为尚书令,晋位为特进,被封为宜阳王。后主武平二年(571),被朝廷授予司空的官职。因被祖王廷构陷,调出京城任西兖州刺史。武平四年,重被征进朝廷任司空,又转任司徒。母亲去世,因守丧辞去官职,不久,又被朝廷以原来的官职起用。武平七年六月,他暴病去世,享年七十岁。

  彦深历事几个朝代,好几位皇帝,经常参与朝廷的机密大政。他温柔谨慎,喜怒不形于色。自从孝昭帝皇建年以来,朝廷对他的礼遇又有加重,天子每次召见,有时让他坐在御榻上,常常喊他的官职名称而不叫他的名字。凡是选拔人才的事情,都先让他铨选确定。他提携奖励的人物,都以品行学业为主要标准。轻浮浅薄的人,他根本就看不上。孝昭帝掌握朝中大权以后,朝臣们大多秘密劝他即皇帝位,独有彦深却不进言。孝昭帝曾对王日希说:“如果说大家都认为我称帝是天下归心,为什么不见彦深出来说话?”王日希把这些话告诉给赵彦深,他不得已,才上表陈请孝昭帝称帝。他就是这样被时论所重视。他说话谦逊,不曾用骄矜傲慢的态度对待别人,所以,他或者离开,或者和大家相处,都能长时间互相往来。

  他的母亲傅氏,很有节操和见识。彦深三岁时,傅氏便丧夫寡居,家里人想让她改嫁,她以死发誓不从。彦深五岁时,母亲对他说:“家里贫穷,你年龄又小,我们怎么生活。”彦深哭着说:“如果上天可怜我们,我长大以后当报答母亲。”母亲被他感动,对着他痛哭流涕。彦深任太常卿后还家,不脱朝服,先拜见母子,跪下来陈述自己幼小丧父,蒙母亲教训养育才有今天。母子相对哭泣了很久,然后才换上便服。傅氏后来被朝廷加封为宜阳国太妃。

  北齐的宰相善始善终的只有彦深一个人。然而,他奏请朝廷,任命自己的儿子赵叔间为中书郎,颇招致很多议论。当时,冯子琮的儿子冯慈明、祖王廷的儿子祖君信都相继任中书郎,所以,当时有谣谚说“:冯、祖及赵,弄脏了中书省的凤凰池。”其中,赵叔间的品德和才干最为低劣。

猜你喜欢
  卷十五 王子侯表第三·班固
  卷一百五·志第五十八·礼八等·脱脱
  卷五十六·黄以周
  卷之三百九十二·佚名
  卷之五百二十一·佚名
  卷之二百四十二·佚名
  大事记通释卷三·吕祖谦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一 儒林传十四·纪昀
  一一○五 军机大臣奏遵查《河防述言》一书未写入全书应交馆更改缮入片·佚名
  六三二 全书处汇核四至六月缮写讹错奉旨记过之总裁总校等清单·佚名
  二三 闽浙总督钟音等奏购访遗书情形并开列书单呈览折·佚名
  谢让传·宋濂
  周文君免工师籍·佚名
  卷二十二上·徐一夔
  ●瀛海偕亡记卷上·洪弃生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徐一初·唐圭璋

      摸鱼儿   对茱萸、一年一度。龙山今在何处。参军莫道无勋业,消得从容尊俎。君看取。便破帽飘零,也博名千古。当年幕府。知多少时流,等闲收拾,有个客如许。   追往事,满目山河晋土。征鸿又过边羽。登临莫上高层望,怕

  • 徐珌·唐圭璋

      珌字公饰,乾道或以前人。   谒金门   题沅州幽兰铺壁   秋欲暮。路入乱山深处。扑面西风吹雾雨。驿亭欣暂驻。   可惜国香风度。空谷寂寥谁顾。已作竹枝传楚女。客愁推不去。   又   春欲半。重到寂寥

  • 第廿八出 逼婚·李渔

    〖天下乐〗(生冠带,引众上)乘传归来万马迎,漫夸前是一书生。纱笼不自人间定,多少鸿儒倒未能。下官班师复命,蒙圣主不次加升;又见下官未曾婚娶,要把当朝宰相之女,钦赐完姻。下官因为不曾看见,恐怕做了詹家小姐的故事,所以只说家中

  • 卷四十六·王奕清

    <集部,词曲类,词选之属,御选历代诗余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历代诗余卷四十六目録【七十字】江城子【又一体】苏轼【十一首】黄庭坚秦观【三首】晁补之【三首】李之仪【三首】贺铸葛胜仲【二首】周紫芝【二首】谢逸【二首】

  • 卷三百五·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百五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小山集刘翰字武子长沙人绍兴间于湖张孝祥石湖范成大方名重一时翰逰于二公之门故诗声日着乆客都下迄无所就有小山集桂殿秋夀于湖先生青帝子碧莲宫不驾云

  • 東觀漢記卷二·多人

      紀二   顯宗孝明皇帝   孝明皇帝諱陽,〔一〕一名莊,世祖之中子也。〔二〕建武四年五月甲申,〔三〕皇子陽生,豐下銳上,顏赤色,〔四〕有似於堯,上以赤色名之曰陽。〔五〕年十歲通春秋,〔六〕上循其頭曰「吳季子」。〔七

  • 第三十九回 谏远色王茂得娇娃 窃大宝萧衍行弑逆·蔡东藩

      却说萧衍入屯阅武堂,即称奉宣德太后命令,晓示官民。  大略说是:  皇室受终,祖宗齐圣,太祖高皇帝肇基骏命,膺箓受图;世祖武皇帝系明下武,高宗明皇帝重隆景业,咸降年不永,宫车早晏。皇祚之重,允属储元,而禀质凶愚,发于稚齿

  • ●复社纪略卷之三·陆世仪

    正月考选,吏部题截俸行取,将在京俸足中行评博及行取推知等官逐一考选,分别科道部属等官。是时秉轴者皆浙人,以故冢臣门人张缵曾、少宰张捷之侄张孙振皆恃奥援,意为必得。而是时吴门望重,旧台省多附之,掌垣、掌道又为门墙声气

  • 林润传·张廷玉

    林润,字若雨,莆田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进士。授官临川知县。因事到南丰,敌寇突然到来,林润谋划却敌之计。征授为南京御史。严世蕃置酒召来林润,林润谈辩风生,严世蕃内心忌惮他。酒席散后,严世蕃叫人对林润说:“严侍郎谢君,无

  • 序·邓士龙

    古今典制未有備於昭代者也。當開基之始,力掃荒霾二界,鴻濛允稱再闢。自後聖烈神謨,通加斟酌,深仁穢澤,淪俠肌膚,密緯纖綸,綱維羣象,雖周、孔復生,不能輕議損益也。蓋典也者,重也,大也。重不可遷,大不可褻。故名之以法,猶有出有入,臚

  • ●皇朝通典卷四十三·佚名

    禮三 ○禮三 吉三 △吉三 北郊 社稷 堂子 ·北郊 (臣)等謹按方丘祭地見於周官杜典因之是也其附神州后土則以神州為北郊誤分祭地為二百神州之說出自鄭注讖緯之說未可為據至於漢代渭陽汾陰后土祠祀更為不經唐宋相沿至明始

  • ●原序·刘衡

    予以己卯使粤时帘舫先生官于粤当道多言其贤余亟欲一见同使者吴瀹斋殿撰曾受业先生之门先生来试院而余适他往遂不获见前岁余奉关防来蜀先生为阆守私幸当得一见以罄积悃及予至阆先生已移守成都意予还成都时当得数数相见

  • 颜德庆·周诒春

    颜德庆 字季馀。年三十九岁。生于江苏上海。已婚。初学于上海英华书馆。同文馆。及法文书馆。光緖二十二年。自费游美。入勿吉尼亚某高等学校。光緖二十四年。入勿吉尼亚大学。习工程。光緖二十五年。入理海大学。光

  • 赵柏·周诒春

    赵柏 年三十三岁。生于广东台山县。未婚。光緖二十七年。自费游美。入印第安那大学。习实业化学。民国四年。回国。现时通信处。广东省城旧龙母庙三楼。Jue, Park.-Born in Tai-Shan, Kwangtung, 1884. Arrived in A

  • 读书续録卷十二·薛瑄

    穷理之言出于易以致知格物为穷理始于程子天地生物之心流行于四时无一时之间断伊尹言顾諟天之明命见天人合一之理自是而后圣贤之言天命者皆原于此周张程朱之前知孟子者韩子一人而已自有大学书以来发明致知格物为穷理之

  • 卷十二·佚名

    △圣行品第七之二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圣行者,观察是身从头至足。其中唯有发毛爪齿不净垢秽。肉筋骨脾肾心肺肝胆肠胃生熟二藏大小便利涕唾目泪。肪膏脑膜骨髓脓血脑胲诸脉。菩萨是专念观时。谁有是我。我为属谁。住在

  • 卷二十·佚名

    △宝幢分第九三昧神足品第四是时如来四大弟子与诸魔子。游王舍城歌舞颂偈。尔时大地六返震动。无量天人悲感啼泣。苦哉苦哉。今者如来犹在於世。而四弟子为诸魔众之所戏弄。即共和集往至佛所而作是言:世尊,唯愿如来放舍

  • 热爱生命·杰克·伦敦

    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短篇名作。两个淘金人在荒野中疲惫地走着,其中一个人在过河的时候脚被扭伤,他向同伴呼救,可同伴头也不回,继续向前走去,渐渐失去了踪影,只剩下他一个人独自和恐惧搏斗。他想走到湖边,那里有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