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十二上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明集礼>

钦定四库全书

明集礼卷二十二上

嘉礼六

册公主序

古者天子之女谓之王姬周之中世下嫁诸侯天子至尊不自主婚故使诸侯同姓者主之而谓之公主汉制因之始有封邑帝之姊妹谓之长公主至唐公主长公主皆有封国而或以美名为号天子之姑又谓之大长公主其册拜之礼则皇帝御正殿陈乐悬命使行礼及德宗时始不御正殿不设乐悬但传旨命使以行册礼於其宫中而已其後遂为故事至宋初公主受封降制有册命之文多不行礼止以纶告进内而已至仁宗嘉佑二年降制以福康公主进封兖国公主始备册礼其制因唐但受册毕有内命妇拜贺公主之礼有羣臣进名贺皇帝之文公主受册礼毕则又有谢皇帝皇后礼一如内中之仪元无册公主之文今拟国朝册公主皇帝临轩遣使持册印至宫内官传入宫中公主受册毕朝谢皇帝皇后如宫中之仪内命妇诸亲於公主前行贺礼今集历代册拜礼物仪文之详以着于篇

冠服

汉制公主冠服大手髻簪珥服纯缥上下其长公主首服加步揺其服以文绣齐公主大手髻绣衣裳黄绶长公主则紫绶唐皇帝临轩命使则服通天冠绦纱袍公主长公主皆首饰花九树服翟衣宋公主长公主皆首饰花九树服褕翟元公主用其本俗冠服国朝公主服九翬四凤冠翟衣其制并见冠服篇

车辂

汉制公主乘油画軿车长公主赤罽軿车晋公主油軿车驾二马宋公主安车以紫绦罽軿车为副齐公主油络画安车梁长公主公主皆得乘青油榻幢通幰车榻幢涅幰为副北齐诸公主油朱络网车隋公主犊车紫幰朱网络唐公主用厌翟车宋制因之国朝公主依唐制用厌翟车

汉封公主不着作册之制北齐命公主册轴一枚长二尺以白练衣之用竹简十二枚六枚与轴等六枚长尺二寸文用?字唐公主册亦用竹简宋公主册用竹简长一尺一寸阔一寸约文多少用二十四枚以天下乐锦装褾国朝册公主用银册二片镌字镀金每片依周尺长一尺二寸阔五寸厚二分五厘字则依数分行每片侧边上下有窍用红绦聨贯开阖如今书帙之状背用红锦嵌护藉以红锦小褥册盝以木为之饰以浑金沥粉蟠螭用红紵丝衬里内以红罗销金小袱裹册外以红罗销金夹袱覆之五色小縧萦于匣外临册之日置于红漆舆案案顶有红罗沥水用檐牀二举之

册文

唐德宗册嘉诚公主其文曰维贞元元年岁次乙丑六月甲子朔十二日乙亥皇帝若曰王者以义睦宗亲以礼敦风俗义之深实先於友爱礼之重莫大於婚姻故春秋书筑馆之仪易象着归妹之吉予是用祗考令典率由旧章咨尔嘉诚公主孝友柔谦外和内敏公宫禀训四德备修疏邑啓封命为公主徽章所被礼实宜之今遣光禄大夫检校司徒平章事汧国公勉持节册命尔惟钦哉下嫁诸侯谅惟古制肃雝之德见美诗人勤可以克家敬可以行已奉若兹道永孚于休懋敦王风勿坠先训光膺盛典可不慎欤宋仁宗册兖国公主其文曰皇帝若曰二姓合好肇正人伦诸女毕封着于典册风化自出物采有庸惟皇度衷稽念故实揆吉厘降锡命是彝咨尔长女福康公主慧悟哲温柔嘉敏达夙凭诒翼之庆祗蹈婉和之箴徽智天成韶华日茂曏胙国邑期之夀康而夷亮自持庄静逾恪肃侍左右勤孝尽恭承顔愿色纯至非勉实繄能养乃底燕寜朕缅慕先慈参询福耦谋及外党得兹善逑枚卜休辰申宠褒数益地广鲁龟蒙之疆公圭主仪率廸旧凖今遣使户部侍郎参知政事王尧臣副使枢密副使礼部侍郎田况持节册命尔为兖国公主尔其钦帅内范绎敷令猷动监图史之规时禀绅褵之戒懋尔德慎尔心尚服祖宗之攸训永流惠声不其猗欤

汉封公主不着印绶之制晋公主金印紫绶陈公主金印龟钮紫绶北齐公主金章纁朱绶唐公主无印绶之制宋公主金印方一寸其文曰某国公主之印龟钮紫绶元皇姑大长公主皇姊长公主金印龟钮方三寸一分今拟国朝公主用金印龟钮依周尺方五寸二分厚一寸五分其文曰某国公主之印绶用朱印池用金阔取容印印匣二副每副三重外匣用木饰以浑金沥粉蟠凤红紵丝衬里中匣用金鈒造蟠凤内小匣仍用木饰以浑金沥粉蟠凤红紵丝衬里小匣内置以宝座四角雕蟠凤饰以浑金座上用小锦褥上一置印一置印池印用销金红罗小夹袱裹之其匣外各用销金红罗大袱覆之临册日置於红漆舆案顶有红罗沥水用檐牀二举之

唐宋册公主皆遣使持节其制与册皇后节同国朝册拜公主遣使持节其制朱漆扛金龙首上施圆盘旄牛毛缨八层金铜铃韬以黄罗绣龙袋

唐册公主皇帝临轩展宫悬皇帝出入奏太和之曲册使出入奏舒和之曲後至德宗贞元二年始不临轩不设乐悬遂为故事宋册公主无用乐之仪国朝皇帝临轩遣使册公主用大乐与朝会同见俗乐篇

仪仗

唐册公主皇帝临轩诸卫屯门列仗鈒戟近仗陈於殿庭宋传旨命使册公主无设仪仗之文国朝皇帝临轩遣使册公主其仪仗与朝贺同

执事

唐皇帝临轩司徒为使尚舍奉御掌设御幄守宫掌设羣官次奉礼掌设板位太乐令掌设宫悬典仪掌设举麾位及文武羣官位及引礼赞礼诸卫掌陈屯门列仗通事舍人掌引礼侍中掌奏中严外办奏发册命使承制宣制及奏礼毕协律郎掌举麾符宝郎掌奉御宝主节者掌主旛节黄门侍郎掌以节授册使令史二人掌举册案中书侍郎掌引册案中书令掌取册以授册使赞引掌引礼其公主受册守宫掌设使者次及册案次司赞掌设公主位及命妇至行礼则引公主通事舍人掌引册使副内侍掌引使者尚仪掌读册称制以册授公主掌赞掌赞拜女使掌举册案司言掌赞公主拜及受公主所受册内谒者监掌传报使者称制言于公主及於册使前言册公主礼毕宋命使发册参政为使枢密副使为副仪鸾司掌设百官次及册使副次典仪掌赞礼及设受制宣制官位诸官版位赞者掌承传礼直官通事舍人太常博士掌引礼及称制宣制门下侍郎掌引主节者以节授册使掌节者掌受册使所受节奉册印官掌帅执事者奉举册印案中书侍郎掌押册礼部郎中掌押印右弼掌取册以授册使礼部侍郎掌取印以授副使其公主受册典仪掌设使副位及册印案位内给事位礼直官掌引使副及内给事就位通事舍人太常博士掌引册使副就内给事前称制内臣掌引命妇就位管勾内臣掌持册印入内内给事掌设公主受册位内命妇版位及请公主服冠服传使者受制言于公主及受使副册印以授公主及赞拜又接受公主所受册印内谒者掌受内给事所受册印国朝册拜公主其执事详见于仪注

陈设

唐册公主临轩命使设御幄於太极殿设羣官次於东西朝堂展宫悬设举麾位设文武官版位及典仪赞者位设屯门列仗设册使位陈鈒戟近仗於殿庭至受册所则设使者及册案使次於光范门及长乐门外皆道右东向设公主位於长乐门外内殿前设内命妇位设应陪位者及尚仪司赞掌赞典仪位设册使及举册案者位宋制遣使册公主设文武百僚次於朝堂之内外又於内东门外东廊设册使副等次西向北上设册使副受制位及枢密官宣制位门下侍郎奉节位右弼礼部侍郎奉册印位设应行事官位设权置册印褥位二於横街南黄道东稍退西向册在北印在南又於册印褥位後各设使副褥位一又於册使副受制位稍北设褥位一以伺册使受册副使受印又设册使奉册位及副使并内给事位设册印案位於册使之前设公主受册位及内命妇位国朝陈设详见于仪注图本

班位

唐册公主临轩五品以上於横街北六品以下於横街南诸亲於五品之南典仪位在悬东赞者二人在南少退俱西向册使位在悬北俱北面副使位在使东少退至受册所则公主位在长乐门外内殿前近南当街北面西上内命妇应陪位者位於公主东北及西北嫔御等在东宫官等在西阶重行相对北上尚仪位在命妇之前皆东向西上尚仪位少退司赞位在尚仪位南少退掌赞二人位其後宋命使发册使副受制位在文德殿庭横街之南北向东上知枢密院官宣制位於使副东北西向门下侍郎奉节位及右弼礼部侍郎奉册印位在册使东北西向三公以下文武百僚殿庭班位皆东西相向如册皇后命使仪至受册所则设册使奉册位於内东门外副使内给事在其南并东向北上册印案位在册使之前内给事位在册使东北俱南向公主受册位在本位庭阶下北向内命妇位在本位门外国朝班位详见于仪注图本

册拜公主仪注

发册

前一日内使监设御座於奉天殿如常仪设皇太子侍立位於御座之东尚宝卿设宝案於御座前侍仪司设册印案於宝案之前【册案在东印案在西】设奉节官位于册案之东掌节者位于其左差退俱西向设承制官位於奉节官位之南西向设奉册奉印官位于册印案之西东向设使副受制位于横街之南北向东上设承制官宣制位於册使受制位之北西向设奉节官奉册奉印官位于使副东北西向又设使副受册印褥位於受制位之北北向设文武官侍立位於文武楼之北东西相向设典仪二人位於丹陛上之南东西相向赞礼二人位於丹陛下之南东西相向知班二人位於赞礼之南东西相向引礼二人位於册使受制位之北东西相向引文武班舍人位於文武官之北东西相向和声郎设乐位于丹墀之南北向礼部设龙亭於奉天门外之正中南向所司备仪仗大乐以俟迎册印以行其日诸卫列军仗於午门外将军二人於殿上帘前东西相向将军六人于奉天门之左右东西相向将军六人于奉天殿门之左右东西相向将军四人於丹陛上之四隅东西相向拱卫司陈设仪仗於丹陛丹墀之东西鸣鞭四人于丹陛上北向拱卫司光禄寺官对立于奉天门之左右东西相向质明催班舍人催百官各具公服执事官入就位引礼引使副入就丹墀受制位导驾官侍从官入迎车驾侍仪奏外办御用监奏请皇帝服通天冠绦纱袍御舆以出侍卫警跸如常仪至奉天殿【乐作】陞御座【乐止】引进啓皇太子具远游冠绦纱袍导引至侍立位尚宝卿奉御宝置于案卷帘鸣鞭报时讫礼部官以公主册印各置于案奉节官承制官奉册官奉印官及掌节者各就殿上位立定举册印案四人立於奉册奉印官後赞礼唱鞠躬拜兴拜兴拜兴拜兴平身使副鞠躬【乐作】拜兴拜兴拜兴拜兴平身【乐止】承制官进当御座前北面跪奏请发公主册印承制讫由中门出至宣制位称有制赞礼唱跪使副跪承制官宣制曰册皇女某为某国公主命卿等持节展礼宣制讫由殿西门入就位赞礼唱俯伏兴使副俯伏兴奉册奉印官率执事官举册印案由中门出中陛降奉节官引掌节者前导至使副受册印褥位以案置于褥位之北册东印西奉节官率掌节者至使副受制位前掌节者脱节衣以节授奉节官奉节官搢笏受节以节授册使搢笏跪受以授掌节者掌节者跪受兴立于册使之左奉节官出笏退引礼引册使诣受册褥位立定奉册官搢笏就案取册以授册使册使搢笏跪受讫兴置于案册使及奉册官皆出笏退复位引礼引副使诣受印褥位立定奉印官搢笏就案取印授副使副使搢笏跪受讫兴置于案副使及奉印官皆出笏退复位赞礼唱鞠躬拜兴拜兴拜兴拜兴平身使副鞠躬【乐作】拜兴拜兴拜兴拜兴平身【乐止】引礼引册使押册副使押印掌节者前导以次出册使初行【乐作】出门【乐止】掌节者加节衣奉册奉印官皆搢笏就案取册印置于龙亭中讫奉册奉印官退执事者举案退仪仗大乐迎龙亭以行掌节者行於龙亭之前使副行於龙亭之後迎送至内宫门外初册印将出门侍仪奏礼毕皇帝兴【乐作】皇太子侍从还宫【乐止】引班引百官以次出

受册

前一日内使设册礼使副位於内宫门外北向掌节者位於册使之後设内使监令位于册使之北西向设引礼二人位于册使之北东西相向设权置册印案于册使之北【册东印西】内使监设公主受册位於本位庭中北向设香案於受册位之北设册印案於香案之南【册东印西】设内命妇诸亲立位於庭阶之南东西相向又设公主受贺位於宫中设内命妇诸亲贺位於公主位前南向设内赞二人位于公主受册位之北东西相向设引礼内使二人位於内赞之南东西相向是日册印将至内宫门内使请公主服花钗翟衣出合至本位宫中南向立及册印至使副於龙亭中取册印权置于门外所设案上引礼引使副及内使监令俱就位立定次引册使於内使监令前称册礼使臣某副使臣某奉制授公主册印退复位内使监令入诣公主本位宫中躬言讫出复位引礼引内命妇诸亲俱入就位引礼引册使诣册案搢笏取册授内使监令内使监令跪受讫以授内执事册使出笏退复位引礼又引副使就印案搢笏取印以授内使监令内使监令跪受讫以授内执事副使出笏退复位以俟内宫行礼内使监令率执事者奉册印以次入诣公主受册位前以册印各置于案【册东印西】引礼引公主降诣庭中受册位立定侍从如常仪内使监令率内执事取册印以次立於公主之东西向内使监令称有制内赞唱拜兴拜兴拜兴拜兴公主拜兴拜兴拜兴拜兴宣制讫内执事取册跪授内使监令内使监令跪读讫以授公主公主跪受讫以授内执事内执事取印跪授内使监令内使监令跪读讫以授公主公主跪受以授内执事内赞唱拜兴拜兴拜兴拜兴公主拜兴拜兴拜兴拜兴内使监令出诣使副前躬称公主受册礼毕使副诣奉天殿前横街南北面立给事中立于使副东北册使再拜复命曰奉制册命某公主礼毕又再拜平身给事中奏闻乃退引礼引公主陞阶就位南向坐引礼引内命妇诸亲以次就贺位立定内赞唱拜兴拜兴拜兴拜兴内命妇诸亲皆拜兴拜兴拜兴拜兴内赞唱礼毕引礼引内命妇等退内使监令引公主谢皇帝皇后并如宫中之仪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明集礼,卷二十二上>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明集礼,卷二十二上>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明集礼,卷二十二上>

明集礼卷二十二上

 

猜你喜欢
  卷三百五十四 列传一百四十一·赵尔巽
  本行第十·陆贾
  卷二百·毕沅
  卷七十三·毕沅
  第四十四回 分三党廷臣构衅 备六礼册后正仪·蔡东藩
  班马异同卷八·倪思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八·佚名
  卷之九百四十三·佚名
  卷之四百八十二·佚名
  卷三十五·叶盛
  卷四十九·班固
  第四章 在天津的活动 三 谢米诺夫和“小诸葛”·溥仪
  卷十七·佚名
  ●牧令书卷十四 筹荒下·徐栋
  徐新六·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七出 自媒·李渔

    〖金鸡叫〗(末上)卒岁愁无奈,索逋人又呼门外。(旦上)书画残年谁个买?倒不如学写桃符,卖去也堪偿债。(末)岁事频将短髩催,新愁旧恨一齐来。(旦)只愁腊尽追逋急,寄语梅花且莫开。(末)我儿,记得去年三十夜,被人逼债,把你的衣服,我的书籍,都卖

  • 卷第二十五·陈与义

    ○谢主人春禽劝我归,主人留我住。一笑谢主人,我自归无处。拟借溪边三亩春,结茅依树不依邻。伐薪政可烦名士,分米何须待故人。○罗江二绝荒村终日水车鸣,陂北陂南共一声。洒面风吹作飞雨,老夫诗到此间成。其二山翁见客亦欣然

  • 七言卷三十·洪迈

    七言乌栖曲 王 建章华宫人夜上楼君王望月西山头夜深宫殿门不锁白露满山山叶堕主人故池曲池高阁相连起荷叶圑圑盖秋水主人已逺凉风生旧客不来芙蓉死长安别长安清明好时节只宜相送不宜别恶心床上铜片明照见离人白头发

  • 卷一百九十三·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百九十三琴类【附风琴】五言古秋夜咏琴        【梁】刘孝绰上宫秋露结上客夜琴鸣幽兰暂罢曲积雪更传声赋得为我弹鸣琴     【陈】贺 彻薄暮高堂上调琴召美人伯喈声

  • 卷八十四·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八十四水总类五言古赋得临水        【梁】沈君攸开筵临桂水携手望桃源花落圆文出风急细流翻光浮动岸影浪息累沙防沧波自可恱濯缨何用论咏水          【陈】祖孙

  • 卷之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藳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之五十五·佚名

    光绪三年。丁丑。八月。癸未朔。上诣钟粹宫问慈安端裕康庆昭和庄敬皇太后安。长春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壬子皆如之。内记注○谕内阁、巡视西城给事中克什布等奏、官绅捐建资善堂栖息贫民。恳恩赏拨

  • ◎截靴科员·吴虞公

    戊午秋,禊记者旅舍城,憩某邸。邸有姊妹花,明眸而巧笑,丰度不凡。时与县署中龌龊吏匿,知者惜之。有某科科员初未知二女之早有情人,相见之下目成眉语。某夕,竟髡留焉。某吏知之详,以科员之截靴也,岂便甘休。黄昏,破扉入女室

  • ·禀抚军徐中丞树人·丁曰健

    窃职道自去秋重九由沪尾登岸,驰进艋舺;先清台地各匪,继息淡厅风谣。招集旧部,于十月十二日单师直入彰属鳌头;自十五日开仗以来,叠次获胜,连破葭投、水里港数十村庄。十一月初三日卯刻,会师克复彰城;亲扎布置,搜获

  • 王韶传·脱脱

    王韶字子纯,江州德安人。中进士,调任新安主簿、建昌军司理参军。考试制科不中,即游历陕西,采访边境之风土民情。熙宁元年(1068),入朝将《平戎策》三篇进呈皇上,其大意认为:“西夏可以攻取。要想攻取西夏,应当先收复河、湟二州

  • 朱神惠·周诒春

    朱神惠 字季柳。年三十五岁。生于美国旧金山。已婚。女四。光緖二十七年。自费入加利佛尼大学。习理科。继改习医科。光緖三十四年。得医学博士学位。转入哈佛大学医科。宣统元年。得医学博士学位。曾在万国肺痨病会

  • 第22章·老子

    【原文】“曲则全,枉则正;窪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夫则惑(1)。”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2)。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3)。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4)。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

  • 维摩义记卷第四(本)·慧远

    第十六中初电天曰标人别说下彰所说。明无明二返举二相。分别有二。一随相说闇惑之心缘而不了名曰无明。缘智显了说之为明。二约心说。妄心性闇。设有缘解亦是无明。如人梦中虽有分别性是昏睡。亦如乐受性是行苦。真心

  • 往生集卷之一·祩宏

    古杭云栖寺沙门袾宏辑沙门往生类远祖师晋慧远。雁门楼烦人。博综六经。尤善庄老。闻安法师讲般若经。豁然大悟。因剃染事之。太元六年过浔阳。见庐山闲旷。可以息心。遂感山神现梦。一夕雷雨。林木自至。刺史桓伊。乃

  • 卷第三十六·白岩净符

    宗门拈古汇集卷第三十六 古杭白岩嗣祖沙门 净符 汇集 △青六 云门曰。一任横说竖说。未是宗门苗裔。若据宗门苗裔。是甚么热碗鸣。三乘十二分教说梦。达磨西来说梦。若有老宿开堂为人说法。将利刀杀却百千万个有甚

  • 历代制度详说·吕祖谦

    宋吕祖谦著。十五卷。本书叙述古今制度沿革,内分科目、学校、赋役、漕运、盐法、酒禁、钱币、荒政、田制、屯田、兵制、马政、考绩、宗室、祀事等门,每门又分制度、详说两目。有1924年刊本,收于《续金华丛书》之中。

  • 春秋配·佚名

    清代白话长篇才子佳人小说,四卷十六回。不题撰人,作者不详。今仅存一刊本,封面序目等均佚,亦不知其创作年代,仅据内容知为清代的作品。此书《中国通俗小说书目》未著录,为私人庋藏, 原书未见,略知内容写李春发与姜秋

  • 洪杨轶闻·佚名

    《洪杨轶闻》一卷,杂记太平天国女官傅善祥、清将多隆阿、洋将华尔等人事迹,盖属洪杨时代的轶闻,而洪秀全、杨秀清本人的事迹则很少记载。 据民国《满清野史四编》本标点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