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子琮传
冯子琮,字子琮,长乐信都人,北燕主冯弘的后代。祖父冯嗣兴,任相州刺史。父亲冯灵绍,任尚书郎、太中大夫。子琮官职显贵后,朝廷赠封灵绍为开府仪同三司。
  子琮聪明敏捷,被外祖父荥阳人郑伯猷所奇异。最初继承爵位为荥阳县子。北齐天保初年,改封为长安县男。皇建初年,任尚书驾部郎中,负责库部。孝昭帝曾检查府库的簿册,让他用嘴陈述,他对答得没有任何错失。这时,南梁的丞相王琳要回国,孝昭帝命子琮同他一起行动,以观察他的动静。王琳即与冯子琮一起到邺城,他很被王琳赞赏。子琮的妻子是胡皇后的妹妹,所以,天子下诏命他与胡长粲辅导太子。后来,他又转任为太子中庶子。
  后主天统元年(565),武成帝禅位给后主,他对子琮说:“少主的左右,应该安置正派的人。你心地坦荡正直,我现在把后事委托给你。”子琮迁升为散骑常侍,奏报门下省的事情。不久,又兼任省祠部尚书。后来,他与胡长粲有矛盾,武成帝告诫他说:“唇亡齿寒,不要再这样。”武成帝在晋阳,居住在原来的宫殿,少帝没有住的地方,便下诏命子琮监造大明宫。宫殿建成后,武成帝嫌不够高大宏丽,子琮说:“陛下您从小就继承管理天下的大业,想养成淳厚节俭的风气,以昭示天下万邦。再加上这座宫殿北面与皇宫相接,不应该过于高大。”武成帝连连称是。朝廷又命他监修五礼,他与赵郡王高睿互争异同,不分上下,很被人们所鄙视。
  武成帝驾崩,和士开封锁丧讯三天,子琮问他原因,他援引神武帝高欢、文襄帝高澄最初去世时,都密不发丧的事例,说幼主年幼,恐怕王公大臣会有二心,想把他们集合在一起,然后与他们认真商议。当时,赵郡王高睿早就参与了朝廷大事的谋划,子琮平常知道和士开忌恨高睿和领军娄定远,恐怕他假借武成帝的遗诏把高睿调出京城任外职,夺去娄定远禁卫军的权力,因而对他说:“已故的武成帝是神武帝的儿子,现今的皇上是先皇传位的,群臣的荣华富贵,都是当今皇上他们父子给的。朝廷一旦改易,群臣们一定没有异志。时代不同,事情也不一样,今天不能与过去相比。况且您已有数日不出宫门,先帝辞世升天的事情,走路的人都在传说,长时间不发丧,恐怕会发生别的事变。”
  发丧以后,元文遥因为子琮是胡太后的妹夫,担心他会支持太后干预朝政,便劝说赵郡王高睿以及和士开,将他调出朝廷。任他为郑州刺史。这不是后主的本意,所以对他赏赐十分丰厚。他转任为沧州别驾,封为宁都县伯。胡太后替齐安王纳子琮的大女儿为妃,他又转任吏部尚书。他的妻子胡氏放纵自己,公开请谒说情,收受的贿赂堆放得到处都是。地方长官的任命,先讲定送给钱帛的数目,然后再奏闻太后。她请求办的事情,没有不成功的。子琮对她也不加禁止,听之任之。他们向旁邻的房宅开拓,扩修家宅屋宇,夜以继日,不曾停工休息过。斛律光率兵过玉壁,到达龙门。北周送来书信,需要另外商议。朝廷命子琮乘坐四匹马拉的车赶赴斛律光的军队,与周朝将领韦孝宽当面谈判订约。龙门等五座城池因此归附北齐。后主认为这是子琮的功劳,封他为昌黎郡公。迁升为尚书右仆射,仍负责铨选人才,侍中的职务不变。
  和士开居于显要的位置已经很久。子琮过去曾经依附过他,中间虽然有过嫌隙,后来逐渐弥合。士开的弟弟士休与卢家的女儿结婚,子琮为他奔走忙碌,与和士开府中的幕僚没有两样。其时,朝廷内外官吏的任免,大多由和士开拟议奏报。子琮既依仗有内戚的关系,加上自己负责铨选人才,专擅权力,又受天子的宠爱,与和士开逐渐产生隔阂。此时,陆苓萱权势震动天下,胡太后与她结为姊妹,而和士开与太后关系暧昧。子琮想暗中杀死陆媪及和士开,废除后主而拥立琅邪王高俨。他把这个打算告诉了高俨,高俨同意,便假借天子的诏命杀死和士开。高俨被捕,供出是子琮教自己这样干的。太后恼怒,派人抓来子琮,派右卫大将军侯吕芬在内省用弓弦将他勒死,派宦官用库车载上他的尸体送回他家。他的儿子正在握槊游戏,听说宫中库车到来,以为又是朝廷赏赐的东西,非常高兴,打开一看是父亲的尸体,便哭了起来。
  子琮多少有些鉴别人的能力,颇有公心。声望隆重显赫之后,完全改变了过去的品格,选拔引荐的官吏大多不是正派人物。只要与他关系密切,就是他们的子弟,也不按照品位次序,予以录用。他又专门给自家的女婿谋求官职。女儿订婚之后,他照例给女婿许诺官爵,不到一个月就能实现。顿丘的李克、范阳的卢思道、陇西的李胤伯、李子希、荥阳的郑庭坚都是他的女婿,也都被破格提拔,他的骄纵自为就像这一样。
猜你喜欢 皇甫张段列传第五十五·范晔 列传第六十一 儒林·李延寿 卷二百二十三 列传十·赵尔巽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三十一·佚名 卷之四百七十·佚名 卷之五十二·佚名 卷八十四上下·郝经 一一一三 两广总督富勒浑等奏覆本年并无抽换《通鉴纲目续编》折·佚名 卷三 丁年玉筍志·杨懋建 萧陶隗传·脱脱 耶律抹只传·脱脱 汉纪二十五 孝成皇帝下绥和二年(甲寅、前7)·司马光 卷五十七·赵汝愚 方域八·徐松 晋起居注·黄奭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