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二集目录四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

  钦定四库全书

御制诗二集总目

卷三十一

壬申元旦

新正试笔

元旦宴诸王六韵

正月二日小宴廷臣

题文徵明小像

张宗苍兰亭图

瑞树歌

重华宫侍

皇太后宴

古干梅歌

赐顾栋高

古陶缶歌

董邦达秋山红树

张宗苍雪谿飞瀑

祈谷斋居

人日

命邹一桂为设色古干梅辄叠前韵

偶题

诣斋宫作

瞻礼

皇乾殿

祈谷礼成述事

重华宫小宴大学士及内廷翰林诸臣

雪狮聨句

沈德潜和韵有林壑已安仍恋主潞河归棹敢云遄之句因叠前韵赐之

新春奉

皇太后驻跸圆明园

曲宴外藩即席得句

雪後万夀山

宴凖噶尔夷使并许观灯

上元前夕

上元灯词

上元後日小宴羣臣并命观灯

题汉玉璧

咏芝

题莫景行西湖草堂图

山东得雪志喜

观近稿偶题

丁云鹏扫象图

文嘉支硎草堂图

青莲朶

填仓日题

前题又作

初春游玉泉山即景五首

正月晦日作

题张宗苍雪景

赐别沈德潜南旋之作

宋瓷鼎

仲春斋居

唐人江城春午图

恭祀

社稷坛礼成述事

春仲经筵

玉鹊

仲春瀛台即景二首

承光殿

题钱维城苍崖烟磴

命加赈浙省去岁被灾州县诗以示意

春雪

畅春园

皇太后宫问安

昆明湖泛舟之作

山桃花

赐题夜纺授经图

偶阅左传宋楚泓之战事因题

杂咏

题汉玉印章

卷三十二

花朝

水周堂

张宗苍絶壁精蓝图

两浙叹

清明

题居节画杨继盛小像

咏玉韘

董邦逹山水

仲春展谒

东陵启跸之作

慈云寺

过通州浮桥即景杂咏

烟郊行宫偶作

见新耕者

村田即景

白涧行宫晩坐

蓟州道中作

题翠云山房二首

翠云山房杏花盛开用邓尉香雪海歌韵以去岁今日恰在邓尉观梅也

春夜

恭谒

孝陵

景陵感成长句

桃花寺

驻跸静寄山庄

山中

半天楼望少陵寺

露坐

云林石室

得概轩

东竺庵叠旧作韵

云净寺题句

少陵寺

半天楼小憩

春晓

天成寺

西甘涧

东甘涧

古中盘放歌

云鹤

泠然阁

雨花室杂咏

谩题

即事

千相寺

夜雨

晓晴

万松寺

盘谷寺

登云罩寺定光塔作歌

上方寺

题邹一桂盘山图

池上居

静寄山庄返跸之作

西岭

上巳

顺义县行宫作

过清河

畅春园问

季春圆明园作

口号

题张宗苍山水画歌

王蒙水亭读书用图间题者韵

短歌行

花雉行题余省所画

长歌行

梁甫吟

自昆明湖泛舟进宫

题乐善园

绦雪轩海棠

夜雨

丰泽园演耕

暮春游瀛台即景言志

大学士高斌七十夀辰诗以赐之

夜雨再作

卷三十三

四帝诗

建福宫对雨

百一诗

先农坛

耕耤日拟禾词四首

题倪瓒设色山水

题汉玉斧佩

暮春太和殿视朝

临王帖谩题

读叔孙通传

雨後瀛台览景杂咏

承光殿

西直门外

御门日雨

即事

清可轩

雨後御园即景

览古

喻言

新笋

昆明雨泛

进舟至静明园即景再作

燕丹诗

数诗拟鲍明远体

河南廵抚陈弘谋奏报得雨

杂咏

题沈周写生二十四种

香岩室

御园雨中流览

即事

飞将军行

柳絮

黑龙潭作

城子山

大觉寺

三月晦日作

卷三十四

题帝王统纪録

赋得首夏犹清和

泛舟长河过万夀寺

乐善园

董邦逹草堂深樾

张宗苍飞阁流泉

雩祭斋居对雨之作

大斋

芍药

斋宫书事

雩祭礼成六韵

杂诗

西直门外即事

昆明湖上

题邹一桂盘山图

题玉泉山翠云堂

董邦逹关山秋霁

君子有所思行

饲鱼

惠山歌题张宗苍画

题欧阳修小像

微雨

览古

早蝉

题张宗苍云栖图

青龙桥西

初夏香山

来青轩

静室

香山夜雨

碧云寺

金莲花

栖云楼

再雨

雨後延缘长河旋跸清禁观农有喜斐然成章初夏视朝

瀛台揽景

赋得太液柳

题艮岳石

题徐贲眠云轩图即用其韵

视朝旋跸诣

畅春园问

安遂至昆明湖上寓目怀欣因诗言志

即景

再题清可轩

泛舟玉河至静明园三首

题华滋馆

题张宗苍山水画

端阳日侍

皇太后观竞渡

望晴

夏至斋居

喜晴

阅旧时经书命笔成什

诣斋宫作

方泽礼成述事

浙省菜麦有收诗以志慰

晩晴落照

张宗苍松隂高士图

宋瓷臂搁

泛月

诗译

宴坐斋中偶尔成咏

玉泉山天下第一泉龙神祠落成诗纪其事玉泉即景

赋得如意

拟沈周写生玉兰兼题以句

读萧望之传

小大謡

阵雨口号

董邦达秋岩瀑泉

张宗苍秋塘渔艇

孔雀雏

长河进舟小憩乐善园

  频闻

雏凤行

仲夏瀛台

讨源书屋视事

於昆明湖往玉泉山舟中瞻眺

六月朔日作

览古

题张宗苍画

非非引

卷三十五

六月四日侍

皇太后观荷成诗一律敬书箑头以献

池上居

咏玻璃窗

咏史

夀原任大学士龙翰傅先生八十初度

杂诗

同诸主及大学士翰苑诸臣观莲六韵

董邦达松涧云岚

邹一桂秋塘钓艇

徐扬涧筑松涛

泛湖翫月二首

海东青行

题张宗苍画

麦收

萤六韵

河亭对雨

昆明湖上

玉泉山即景

翠云堂双栝行

命张宗苍仿吴镇笔意图成诗以题之

华黍

平安月镜居叠旧作韵

杂英

季夏篇

凤凰墩

题董邦逹山水十二幅

赋得风动万年枝

闻蛩

率言

青龙桥西

夏日香山静宜园即事四首

晓游香界寺即事杂咏

静室

拟古诗

江山胜览歌题张宗苍仿黄公望长卷

立秋日作

七月朔日作

夜雨

晩蝉

微爽

新月

咏玉环

即事

再咏玉韘

静安庄酹酒

高梁桥泛舟至昆明湖之作

赐钱陈羣归里时陈羣有反谷之疾诗以寛其意泛月

题邹一桂花卉卷

卷三十六

塞上秋蒐奉

皇太后自圆明园启跸六韵

过清河桥

闻淮南得雨

过峯山口

杂题

难易引

村行口号

南天门

长城

山田

滦阳别墅

小金山

避暑山庄三十六景诗

闻江南得雨

树根笔筒

八月朔日作

清舒山馆对雨

登四面云山亭子

新月

题永恬居

千尺雪歌叠旧作韵

角韘歌

对瀑

赐蒙古王公等宴

截漕诗

锤峯歌

叠中秋帖子词韵仍命翰苑诸臣和之

中秋夕

卷三十七

山庄启跸木兰行围之作

波罗河屯行宫作

山村即景

意行

入崖口

御行营

野花

宴蒙古诸王公

氊庐

闻浙省丰收志庆

陕西秋禾被旱歉收诗以言志

览本口号

晓月

行围四咏

围中获白麅诗以纪之

於兴安作

即事

读史记随笔

九月朔日作

哨鹿十韵

霜花

塞山云海歌

僧机图峯

围中获生麅致之避暑山庄即目得句

新月

习字

巴龙桒阿苏台歌

九日

罢猎出崖口

即事

村行

波罗河屯行宫作

咏镜

山店

木兰回跸驻避暑山庄之作

即事

滦阳别墅

杂诗

即目

入古北口

皇长子定安亲王园寝酹酒

秋麦

木兰回跸驻圆明园之作

泛舟昆明湖遂至玉泉

御门日作

赐梁诗正终养还南

宋瓷胆瓶

浙省有收米价平减诗以志慰

孟冬时享

太庙

御殿胪唱有作

碧琳馆三首

赋得黄花晩节香

题张宗苍山水幅

初雪

偶仿倪瓒叶湖别墅图并题以句

温惠皇贵太妃七十夀辰诗以祝庆

沈德潜纂西湖志成呈览因题以句

恭谒

祖陵幷视

孝贤皇后安奉地宫启跸过通州即事言怀

烟郊行宫夜坐

郊行

重过独乐寺

恭谒

祖陵得句

十月二十七日永安

孝贤皇后於万年吉地宫以慧贤哲悯二皇贵妃附皆少时相从者既感逝存更参梦幻命笔成什以志一时

驻静寄山庄题句

冬至月八日奉

皇太后进宫是日值雪景揽凭舆祥占卜麦属目得句

点笔志时

南郊礼成志事

小除夕坤寜宫作

除夕

卷三十八

癸酉元旦

新正试笔

癸酉元日立春帖子

正月二日祈谷斋居对雪

李公麟五马图歌

雪後登延春阁眺望

诣斋宫作

展临快雪帖因题

祈谷礼成八韵

题董邦逹西湖图

咏竹罏

宛转曲

钱陈羣养疴归里进途中所作诗因用其会锦春园和杜韵诗率题书赐

十六应真歌题唐人画

新月

新春重华宫恭侍

皇太后家宴

人日瀛台即目

千尺雪

新正咏雪聨句

新正重华宫小宴大学士及内廷翰林

新正恭奉

皇太后幸圆明园即景成什

小宴蒙古诸王公

上元灯词

上元後一日小宴廷臣用重华宫赐宴韵

题邹一桂写生卷

读说难率咏

咏黄山松树子

闻各省得雪诗以志庆

新春万夀山

韩滉五牛图

题故大学士蒋廷锡仿项圣谟摹韩滉五牛图仍用题韩滉画韵

玉鸽

初春游玉泉山

万夀山即事

仿倪瓒江岸望山图并用其韵题句

春氷

余省杂花草虫卷

题徐扬归庄图

雪中由玉河泛舟复至玉泉山

正月二十九日进宫斋戒之作

临锺繇荐季直表因题

二月朔日斋居

春仲躬祭

社稷坛

题张宗苍四季山水图

转复词

道寜斋

临董其昌仿欧阳询草书千文率笔题後

御门日作

登玉泉山赏遇楼

圆朗斋

题余省鱼藻卷

徐扬摹黄公望笔意卷

玉鹊

御园仲春

卷三十九

过卢沟桥

良乡行宫晩坐

即事

微雨

拒马河

秋澜村

望大房山作歌

夜雨

晓行即景

永慕斋

恭谒

泰陵

闲题

口号示直隶总督方观承

马琬溪山深秀小幅

白海青行

初游云居寺二十韵

游云居寺即景杂咏

山桃花

自东岭取近跋马至行营

行营

谒金太祖睿陵

过金世宗陵留句

咏古

贾岛故里

恭奉

皇太后阅水围是日

大安舆亦至涿州问安述事六韵

琴高池

打鸭行

新城行宫晩坐

题邹一桂写生

赵北口行宫叠前岁韵二首

花朝

安福舻

淀池月

水围六首

放鲤

水村

端村行宫即事

白洋淀

即事

澹对轩

雨窗揽结

春晓

水围旋跸驻赵北口

题邹一桂云居寺图

溪窗夕眺

将取路覇州视永定河恭送

皇太后车驾还宫之作

登陆

氊庐

过覇州

郊行即事

乘舟观永定河下口之作

堤上

沿堤行三十里观永定河新移下口处兼示直隶总督方观承永定河道白锺山

卷四十

春郊

南隖

行围二首

阚虎骝

南红门行宫晚坐

射兎

旧衙门行宫即事

布谷

?榆书屋作

山桃花三首

即事

丰台行

凉水

即目

回跸至

畅春园问

皇太后安

三月朔日清明

春晓

暮春之初恭迎

皇太后御园游赏

王蒙破窗风雨图即用其韵

题仇英采芝图

三月三日昆明湖中泛舟揽景之作

自玉河放舟至玉泉山

竹炉山房

裂帛湖

玉泉回櫂仍至万夀山

绮望轩

含韵斋玉兰

晓隂

凤凰墩放舟自长河进宫之作

乐善园小憩

读翟方进传

夜雨

雨後瀛台即景

再题苏轼书金刚经

太液池泛舟

赋得琼岛春隂

董邦达苍崖古树卷

张宗苍灵岩山图

春晓即景

即事

题邹一桂花卉卷

夜雨

万夀寺

乐善园

丰泽园演耕

题瀛台千尺雪

暮春瀛台

春水泛舟

瀛台即景杂赋

题漪兰堂

王蒙修竹远山图

文伯仁秋江垂钓图

读尚书有会櫽括为言

恭祭

先农坛

耕耤禾词三首

承光殿

昆明湖上

再题清可轩

暮春静宜园杂咏

碧云寺

登碧云寺金刚塔

题试泉悦性山房

题唐寅幽泉修竹图即用其韵

董邦达峩眉积雪

即事

御制诗二集目録四

猜你喜欢
  十八家诗抄·卷二十五·曾国藩
  第一回 东斗君云霄被谪·陈端生
  王和卿·隋树森
  楚辞后语目录·朱熹
  参寥子诗集卷十二·道潜
  五集卷二十九·乾隆
  卷七十六·王奕清
  卷六十六·陆游
  卷五十六·陈起
  静思集卷二·郭钰
  卷十二·冯琦
  卷六十·朱彝尊
  唐四僧诗巻二·佚名
  南湖集巻十·张镃
  卷十一·沈季友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十九·徐世昌

    吴之振吴之振,字孟举,号橙斋,又号黄叶村农,浙江石门人。官中书科中书。有《黄叶村庄集》。过东庄看梅迤逦东庄路,春风黑板桥。前溪通竹树,比户足渔樵。谷口风犹在,南阳兴未遥。青鞋从此办,不独为花朝。啸傲梅

  • 谷响集卷二·善住

    元 释善住 撰七言律诗春杪登苏台独上髙台小凭阑荒城寂歴水云寛连天芳草雨初霁满地落花春又残白发不生还亦老青山无事且须看呉王伯业消磨尽江鸟呼风野树寒秋江晚归图谁驱象管扫风烟野老携笻古木边山霭沈沈无过鸟江流

  • 卷一百三十八·列传第二十六·张廷玉

        陈修 杨思义 周祯 杨靖 单安仁 薛祥 唐铎 开济   陈修,字伯昂,上饶人。从太祖平浙东,授理官。援引律令,悉本宽厚,尽改元季弊政。擢兵部郎中,迁济南知府。时乱后,比户彫残,且多卫将练兵屯田其间。修抚治有方,

  • 读礼通考卷四十一·徐乾学

    丧仪节四初终下唐开元礼三品以上丧干学案开元礼原本分三品以上五品以上六品以下为三篇杜氏通典及新唐书凶礼志则彚而为一今依通典取三品以上为主而四品以下之异者则仍采通典之注以别之庶便于观览云初终 有疾丈夫妇人

  • 卷之七百八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第二十六卷 待访目·缪荃孙

    江宁府秦李斯篆刻秦始皇帝二十七年游会稽还,於此山埋白璧一双,深七尺,李斯篆刻,文云:始皇圣德,平章江山,巡狩苍川,勒碑素璧。文见周应合《景定建康志》引《茅山志》。秦峄山碑李斯篆书,至元三十年李处巽摹。见《江宁金石记》。

  • 绎史目録·马骕

    世系图年表太古计十卷【卷一至卷十】卷一开辟原始卷二皇王异说卷三太皥纪【女娲附】卷四炎帝纪卷五黄帝纪卷六少皥纪卷七髙阳纪卷八高辛纪卷九陶唐纪卷十有虞纪三代计二十卷【卷十一至卷三十】卷十一禹平水土卷十二夏

  • 杨继盛传·张廷玉

    杨继盛,字仲芳,容城人。七岁母亲死亡。继母妒嫉他,让他放牛。杨继盛经过里塾,看见里面的儿童读书,心好之。因而对他的哥哥说,请求能够跟从塾师学习。哥哥说:“你还小,学什么?”杨继盛说:“年龄小能放牛,就不能学习吗?”哥哥将这些

  • 后晋纪六齐王下开运二年(乙巳、945)·司马光

    后晋纪六后晋齐王开运二年(乙巳,公元945年) [1]八月,甲子朔,日有食之。 [1]八月,甲子朔(初一),出现日食。 [2]丙寅,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和凝罢守本官;加枢密使、户部尚书冯玉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事无大小,悉以委之。 [2]丙

  • 李文襄公奏疏与文移卷五·李之芳

    请补授营将疏(康熙十五年正月) 衢属湖南获捷疏(康熙十五年二月) 彙报归正官兵疏 温州大捷疏(康熙十五年三月) 严属宋村等处获捷恢复开化疏 招抚伪副将韩斌投诚疏(康熙十五年四月) 请调邻省官兵进取疏 再请调发邻省官兵疏(康熙

  • 祭義第七十六·苏舆

      五谷,食物之牲也,天之所以為人賜也。宗廟上四時之所成,受賜而薦之宗廟,敬之性也,於祭之而宜矣。宗廟之祭,物之厚無上也。春上豆實,夏上尊實,秋上 實,豆實,韭也,春之所始生也。尊實, 也,夏之所受初也。 實,黍也,秋之所先成也。

  • 卷二·鄂尔泰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钦定仪礼义疏钦定四库全书钦定仪礼义疏卷二士冠礼第一之二筵于戸西南面正义郑氏康成曰筵主人之赞者户西室户西【贾疏以下记醮于客位在室户西醮醴同处故知也】敖氏继公曰户西即户牖闲客位也筵于此

  • 分塞令第十五·尉缭

    本篇主要论述军队营区的划分、警戒、禁令以及营区各级官吏的权限、其目的在于维持营区秩序和防止奸细潜入。69、中军、左、右、前、后军,皆有分地,方之以行垣,而无通其交往。将有分地,帅有分地,伯有分地,皆营其沟域,而明其塞

  • 卷一百七十一·佚名

    △初分随喜回向品第三十一之四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如实知地界不堕欲界色界无色界。如实知水火风空识界。不堕欲界色界无色界。若俱不堕三界则非过去未来现在。若非三世则不可以彼有相为方便。有所得为方便

  • 雜阿含經緣起誦校勘說明·欧阳竟无

      一.是書校歴三週.一譯校.二類校.三刻校。   二.譯校用唐玄奘譯瑜伽師地論攝事分緣起擇攝及同論攝異門分牒文對勘.附   註略稱論本。   三.譯校凡有二例。(一)論本牒文具缺有異者.皆註出曰.勘論本云云。(二)論本譯   名

  • 二 集·佚名

    第一 科刑罚品一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舍卫[城]祇陀林中给孤独园,于其处世尊告诸比丘曰:诸比丘!彼等诸比丘应诺曰:&ldquo;大德!&rdquo;世尊曰:&ldquo;诸比丘!此等是二种罪。云何为二?现世之罪与后世之罪。又,诸比丘!云何为现世之

  • 新中国·陆士谔

    又名《立宪四十年后之中国》。章回小说。近代陆士谔著。十二回。叙清宣统二年元旦,书中主人公喝酒后酣睡,女友忽来呼之出游,见世已大变,已是清宣统四十三年。原来清宣统三年改为君主立宪政体,四十年后,中国已成为世界头号强

  • 摩利支天菩萨陀罗尼经·佚名

    一卷,唐不空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