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贺知章传

贺知章,会稽永兴人,太子洗马贺德仁的族孙。年轻时以文章知名,考中进士。始出仕授官国子四门博士,又转任太常博士,都是陆象先在中书任上所举荐的。开元十年(722),兵部尚书张说为丽正殿修书使,上书请准让贺知章及秘书员外监徐坚、监察御史赵冬曦等人都进入书院,共同撰写《六典》及《文纂》等书籍,多年后,书竟未撰成。后转任太常少卿。

开元十三年(725),升任礼部侍郎,加官集贤院学士,又担任皇太子侍读。这一年,玄宗到东岳泰山祭天,有诏命让他随群臣一同前往,并停留在山谷口上,玄宗单独与宰相及外坛行事官登上泰山上斋祀的地方。当初,玄宗因为灵山清静洁净,不想过于喧闹,召知章前去讲解拟定礼仪制度,知章便进言说:“昊天上帝是君位,五方诸帝是臣位,帝的称号虽然相同,而君臣的地位不同。皇上应到山上去祭祀君位,群臣当在山下祭祀臣位,这的确足以垂范于来世,是变革礼法的大举措。然而祭祀大礼成于三献仪式,亚献爵、终献爵应与初献爵合在一处。”玄宗说:“我正想这样做,所以问问你。”于是诏命:“三献祭礼在山上进行,五方帝及众神座在下坛进行祭祀。”不久遇上惠文太子去世,有诏书命礼部挑选挽郎,结果知章取舍不太允当,门荫子弟为此围住礼部喧闹满庭。知章只得用梯子登上墙头,探出头去处理事情,当时人都嗤笑他,他因此改任工部侍郎,兼秘书监同正员,依旧担任集贤院学士。不久授官太子宾客、银青光禄大夫兼正授秘书监。

知章性情豪放旷达,谈笑风生,当时贤人达士都很倾慕他。工部尚书陆象先,是知章族姑的儿子,与知章很亲密友善。象先常对人说:“贺兄言谈举止潇洒倜傥,真可以说是风流之士。我与子弟阔别都并不思念,而一天不见贺兄,便生浅俗吝啬之念。”知章晚年更加豪纵放诞,不拘礼法,自号“四明狂客”,又称为“秘书外监”,遨游于里巷之中。醉后写作诗文,动辄成卷轴之作,文不加点,都卓然可观。又善长于草隶书法,常常是喜爱书法的人供给他纸张笔墨,他便挥毫题写,一气呵成,每张不过数十个字,人们予以流传珍藏。

当时有吴郡人张旭,也与知章互相友善。张旭善长草书,好饮酒,每常于醉后呼喊狂奔,索笔挥洒,则笔致变化无穷,有如神助,当时人称为“张颠”。

天宝三年(744),知章因病而精神恍惚,便上疏请予剃度为道士,要求返回乡里,还捐出本乡住宅作为道观。玄宗答应了他的请求,授予他儿子典设郎贺曾会稽郡司马之职,让他好奉养父亲。知章离京时,皇帝亲自做诗相赠以送行,皇太子以下官员都前往握手告别。还乡不久辞世,终年八十六岁。

肃宗因知章侍读的旧谊,乾元元年(758)十一月下诏道:“已故越州千秋观道士贺知章,气质平易恬淡,襟怀宽和高雅,神清志逸,学富才雄,引拔会稽山的美箭,蕴藏昆仑山的良玉。所以名飞尚书省,侍讲太子宫,常常静默自处涵养闲逸之情,于谈笑戏谑之中蕴含讽谏之意。因年老而辞官,又见其恳挚忠诚,希望追随老子、老莱子的玄踪,实现做四明狂客的心愿。与其初衷相合,解脱朝服,驾青牛隐去而不返,与布衣百姓相亲而长往。世事变化宫殿非昔日之景,人琴两亡惟剩对故人的怀念。深情的悼念,宜行繁缛的礼节,以示追悼的隆重。可追赠礼部尚书。”

先前神龙年间(705~707),贺知章与越州贺朝万、齐融,扬州张若虚、邢巨,湖州包融等人,都是吴、越士人,文词俊秀,而名扬京城。朝万官职只做到山阴县尉,齐融为昆山县令,若虚为兖州兵曹,邢巨为监察御史。包融与张九龄遇合,被引荐任怀州司户、集贤直学士。这几位才子的诗文常被世上人所传诵,其中只有贺知章最为显贵。

神龙年间,有尉氏县李登之善于写五言诗,遭遇坎坷不顺,六十余岁时,于宋州参军任上去世。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二十四 陆法和 王琳·李百药
  卷九十三·列传第三十一·脱脱
  ●卷二。除授一·梁章钜
  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三十八·杨士奇
  ●卷一·王恽
  ◎狎邪鬼·李定夷
  一五〇 中日学院·周作人
  二〇 矮脚书几·周作人
  陈寿传·房玄龄
  文成文明皇后冯氏传·魏收
  赵僭王宇文招传·令狐德棻
  河间公拓跋齐传·李延寿
  李世达传·张廷玉
  南史识小录卷五·沈名荪
  外附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四·陈衍

    ●元诗纪事卷十四侯官陈衍辑丁复应梦虎干文传洪震老辛钧陈绎曾韩信同汪泽民吴莱张翔吕权韩性刘子郁赵雍叶森郑采郑禧黄敏汪子才徐天赉沈君清胡炳文宋本吴师道

  • ●卷一百十二·徐梦莘

      炎兴下秩十二。   起建炎元年七月十六日甲辰,尽八月十四日辛未。   元祐太后发京师。   元祐太后进发以孟忠厚为提举一行事务都人初望车驾还内而闻太后有南京之行莫不垂泣初上遣张俊迎太后至是俊奉揜鬼驭至

  • 第七十八回 穿地道焚死公孙瓒 害国戚勒毙董贵妃·蔡东藩

      却说刘勋为孙策所欺,出攻上缭,上缭土豪,皆坚壁清野,敛守城中,勋竟无所得,屯兵海昏,为攻城计。忽闻孙策袭击皖城,慌忙退回;路过彭泽,被孙贲孙辅截击一阵,败走流沂,遣使至夏口,向江夏太守黄祖处求援;祖遣舟师五千人援勋。当由孙

  • 卷之一千九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民国奇闻·吴虞公

    ◎百岁老翁自寿诗湘人李子荣宾凤阳;陈嘉言宾玉瓒;王香余宾燕敖等,为百岁老人宾纬斋先生发出征诗启云:“衡岳老人宾纬斋,先生今年百岁矍铄如常,慈善性成,且耽吟咏。兹特录其自寿百岁七律四章,如承赐和,请交省垣土硝总公司,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四 宦者传一·纪昀

    宦者传(臣)等谨案宦寺之祸唐与东汉覆辙相踵至召外兵以诛锄之国随以亡唐末令天下悉诛宦者方镇往往藏匿给事后唐庄宗复令 访求送京师得数百人谗谮反侧卒至阶祸宋初待宦者甚严掖庭给使不过五十人民闲有私阉童孺者论死然养

  • 通志卷一百六十八·郑樵

    宋 右 迪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独行传第一后汉谯元【费贻 元子瑛】李业【王皓 王嘉任永 冯信】刘茂【严授 卫福徐咸 所辅】温序 彭修 索卢放 周嘉【髙祖父燕从弟畅】范式【张劭陈平子孔嵩】李善 王

  • 蔡道恭传·姚思廉

    蔡道恭字怀险,南陽冠军人。父名那,宋朝益州刺史。道恭年轻时宽厚且度量大。宋文帝治理雍州时,被召去补主簿之职,仍任员外散骑常侍。之后累有战功,迁任越骑校尉、后军将军。建武末年,出任辅国司马、汝南令。齐南康王据守荆州

  • 宪宗本纪·欧阳修

    宪宗,名纯,顺宗的长子。母亲是庄宪皇太后王氏。贞元四年(788)六月二十三日,受封为广陵郡王。贞元二十一年(805)三月,被立为皇太子。永贞元年(805)八月,顺宗下诏书立他为皇帝。初九,宪宗在太极殿登基。十一日,开始处理国政。

  • 卷一百六十一·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六十一经籍考史【臣】等谨案马端临通考史部有正史编年起居注杂史传记伪史霸史史评史钞故事职官刑法地理时令谱牒目録共十四门本隋史艺文志旧法

  • 卷三十四·陆陇其

    <经部,四书类,四书讲义困勉录  钦定四库全书四书讲义困勉録卷三十四赠内阁学士陆陇其撰告子上性犹栁也章总防 李衷一曰据告子以人性为仁义之説何尝以仁义为不可为也彼其意但谓非人性中本有必为之而后成耳 张彦陵

  • 卷十一·王樵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日记卷十一     明 王樵 撰康诰朱子曰康诰酒诰梓材三篇是武王书无疑只缘误以洛诰书首一叚置在康诰之前故叙其书于大诰防子之命之后问如此则封康叔在武庚未叛之前矣曰想是同时商畿千里纣之地亦

  • 维摩经玄疏卷第六·智顗

    第一正辨体 第二简伪显真 第三入实相门 第四一法异门 第五为众经体 第六约观心 第七通释此经第一正辨经体者。此经以不思议真性解脱为体也。真性解脱义如前广辨。就此略为二意。一者正辨此经体。二明须知经体。

  • 日本访书志补·杨守敬

    一卷。清杨守敬撰,近人王重民辑。杨氏出访日本期间,广收秘籍古本,编纂了《日本访书志》,但由于年老体弱,一些善本尚未整理、收录其中。王重民等人参考大量杨氏遗书、题跋,用数年时间,汇编成《日本访书志补》一卷,体例

  • 清河书画表·张丑

    一卷。明张丑撰。此表是记张丑家累世所藏书画。前有自序,称其始祖号真关处士。那时便开始收藏书画,时有黄庭坚、刘松年等人真迹,后散佚无存。其高祖出于明代书家沈度、沈粲兄弟之门,其曾祖也曾与沈周游,其祖与父都与

  • 上方大洞真元妙经图·佚名

    道教书。书成于宋代。作者不详。书中列《虚无自然图》、《道妙恍惚图》、《太极先天图》、《三仪冥有图》、《气运图》,凡五图, 图后均有解说。其宗旨认为茫茫大道,运真一元阳之气,此乃万物之宗,人能守之,则可养气延

  • 读左日钞·朱鹤龄

    十二卷。补二卷。清朱鹤龄撰。此书主要采赵汸、陆粲、傅逊、邵宝、王樵五家之书以及诸儒之说,以补正杜预《春秋经传纂解》之阙讹,大抵集旧解者占十之七,出己意者占十之三,所以名曰“钞”。其《凡例》移,《左传》纯以史解经

  • 蕤呬耶经·佚名

    又曰瞿醯坛哆罗经,玉呬耶经。慧琳音义作掬呬耶亶怛罗经。三卷,唐不空译。所谓瞿醯经是也。见瞿醯经条。梵Guhya-tantra,蕤宜作[廿/(夌*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