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雍正实录卷之一百三十五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

  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加十三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议政大臣武英殿大学士兼工部尚书仍兼管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臣福敏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太保东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加六级臣徐本光禄大夫经筵讲官议政大臣协办内阁大学士事务礼部尚书仍兼管太常寺鸿胪寺事臣三泰等奉敕修

  雍正十一年。癸丑。九月。己卯朔。以湖南巡抚赵弘恩、署两江总督。两江总督高其倬、以总督衔、管理江苏巡抚事务。湖北布政使钟保、署湖南巡抚

  ○庚辰。谕内阁。朕御极以来、时时训谕奉差考试诸臣。秉公持正。杜绝私情。以为国家培养人材之本。幸奉差诸臣。皆能仰体朕心。恪遵朕训。屏除弊窦。遴拔真才。十年来试事肃清。士论翕服。朕屡向廷臣等、嘉奖再三。乃河南学政俞鸿图、原系查嗣庭案内获罪之人。朕格外宽宥。复加任使。谅伊必能感激黾勉。考校公明。以图报效。今据河东总督王士俊、列款纠参。赃私累累。实出朕意料之外。况当天下学政澄清之会。而俞鸿图一人、首先犯法。纳贿营私。甚属可恶。俞鸿图、着革职。差户部侍郎陈树萱、前往豫省。会同总督王士俊、将本内参奏情由。及有名人犯。一并严审定拟具奏

  ○辛巳。礼部左侍郎邓钟岳、缘事降调。转礼部右侍郎张廷璐、为左侍郎。仍留江苏学政任。升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史在甲、为礼部右侍郎

  ○刑部等衙门议覆、署宁远大将军查郎阿参奏、总兵官曹勷、奉派领兵哈密。纵贼失机。饰词捏报。请在军前正法枭示。应如所请。得上□日、曹勷着在军前即行正法示众

  ○壬午。添设福建台湾府学、及台湾、凤山、诸罗、彰化四县学。训导各一员。从福建巡抚赵国麟请也

  ○癸未。谕内阁。向来仓场事务。废弛已极。乃朕所亲见者。经理之初。难于整顿。是以定例、将殚心供职之满汉监督三年任满即升。以示鼓励十年以来经朕留心整理。又复时时降上□日训饬。屏除弊端。今仓务渐次清厘。无复从前之陋习。嗣后为监督者。但能谨守成规。便可称职。亦不似从前之难于办理矣。若仍三年任满即升。似觉太优。着大学士、九卿、会同仓场总督。酌量定议具奏。寻议。各仓监督、嗣后果能实心效力。仓谷无亏。满监督笔帖式、三年差满。以小京官即用。仍按笔帖式论俸、升用主事。汉监督候选道、府、同知、知州、及保举学习人员、三年差满。准以应得之缺即用。如内有贡监生员、无职衔可用者。交吏部酌量议叙。其现任小京官、历俸浅者。差满。准其加俸三年。如历俸已久者。仍按俸推升。于升任内加二级。至降革效力人员差满。着仓场总督出具考语请上□日。从之

  ○办理军机大臣等议覆、署陕西总督刘于义奏言。回民头目。奉上□日赏给职衔。请照伊等从前有功等次。定品级之大小。将一等头目、给与正千户职衔。二等头目、给与副千户职衔。三等头目、给与正百户职衔。四等头目、给与副百户职衔。照例颁给号纸。应如所请。从之

  ○甲申。遣官祭历代帝王

  ○遣官祭城隍之神

  ○甘肃巡抚许容疏报。新宝等四县。开垦雍正七年、八年、九年、十年、十一年田地九千四百顷有奇。下部知之

  ○移广西泗城府经历、驻天峨四甲。添设照磨一员。驻府治。巡检一员。驻平乐一甲。永福县县丞一员。驻鹿寨村。从广西巡抚金鉷请也

  ○乙酉。办理军机大臣等议覆、署宁远大将军查郎阿条奏禁止逃兵事宜。一、律例内开、官军从征私逃。初犯、再犯、以及知情窝藏。俱各分别治罪。诚恐愚蠢兵丁。被人哄诱。误罹重典。嗣后请着该管大员。将此条律例。责令将领头目等。明白晓谕。俾阖营兵丁。咸知遵凛。一、各营自将领以至什长旗。俱有管兵之责。嗣后遇有逃兵。责令什长旗即日报明。逐层转报。以便行文飞查勒缉。有踰限不报、及通同徇隐者。分别治罪。如一营内。有一月报逃二名三名、至五名十名。踰限不获者。将该管官兵等、分别议处治罪。一、逃兵有能悔悟过愆、自行投到者。无论初犯再犯、俱请免其治罪。入伍随征。总以文到一月为期。许于随在地方。赴该官司投首。转押到营。踰限自首者。减二等治罪。仍准入伍。傥自首后复行脱逃。拏获即行正法。一、兵丁潜逃。必由汛卡经过。嗣后汛卡兵丁。能查获逃兵者。分别离营远近、赏给银两。仍纪功一次。其官弁等、一并纪功。如系逃兵之本营拏获者。准其将功抵罪。至拏获之后。讯明沿途经过各汛卡。将失察官兵、分别议处治罪。应如所请。从之

  ○吏部遵上□日议奏。定例满洲举人、选用小京官。汉军举人、选用知县。从前汉军举人。有冒入满洲额内中式者。以致内用外用、任意趋避。嗣后请令各该旗于考试时。将应考人员。详加分别开明。咨送顺天府。如仍有混行冒考中式者。查出、将咨送之该旗都统佐领等官交部议处。举人革退。从之

  ○又议覆、直隶总督李卫疏言。直隶地方辽阔。州县事务殷繁。所有佐杂官员。宜酌量增改。查故城县郑家口、景州龙华镇、河间县景和镇、北魏村、献县韩村、南皮县旧县镇、沧州孟村、吕家桥、盐山县杨二庄、青县杜林镇、天津县葛沽、西沽等处。请各添设巡检一员。东明县杜胜集、请复设巡检一员。吴桥县连窝驿、交河县新桥驿、沧州砖河驿、青县流河驿、乾宁驿、静海县奉新驿、天津县杨青驿、武清县杨村驿、通州和合驿等驿丞。请兼巡检职衔。磁州州判、请移驻彭城镇。其河间县管河县丞、驻张各庄。清河县管河县丞、驻油房镇。俱兼巡检事务。裁河间府税课大使缺。其税课归经历徵收。再、青县之长芦镇、改归沧州。南皮县之旧县镇、改归盐山县。各就近管辖。易州之黄土台等十二村、改归涞水县黄庄司巡检兼管。其紫荆等八十六村、以易州分驻紫荆关之上陈驿驿丞、兼巡检职衔管理。均应如所请。从之

  ○丙戌。湖北巡抚德龄疏报。武昌等六府开垦雍正十年分田地。一千八百顷有奇。下部知之

  ○丁亥。云贵广西总督尹继善题。云南南甸宣抚使刀起元故。请以其子刀恩赐承袭。下部知之

  ○旌表山东邹县烈女、赵性聘妻孟氏。父逼改适。自缢完贞。给银建坊、入祠致祭如例

  ○戊子。加黑龙江署总管和托克、副都统衔。分管军营索伦兵丁

  ○旌表直隶宁津县烈妇、刘士处妻刘氏。强奸不从。投缳完节。给银建坊、入祠致祭如例

  ○庚寅。勇勤公恒泰、缘事革退。以其兄子色楞额袭爵

  ○辛卯。谕内阁。朕已降上□日、谕祭贤良祠大学士张英于本籍。大学士张廷玉、着给假数月。于十月十三日起程回家。举行典礼。张若霭、着随去。其族中子弟。若有在京闲散职衔可以暂假者。准其随回襄事。江苏学政张廷璐、亦着给假暂回本县。其学政印务。照例交与督臣代管。俟事竣、仍回本任

  ○壬辰。谕八旗汉军都统等。嗣后补授骁骑校。如本佐领下、不得其人。即于合旗通行拣选。如一佐领人材果好。即多补数缺。亦无不可

  ○癸巳。以翰林院编修于辰、钱本诚、俱充日讲起居注官。翰林院侍读刘统勋、右春坊右赞善邹升恒、俱署日讲起居注官

  ○以江西按察使孙诏、署湖北布政使司布政使。监察御史凌燽、署江西按察使司按察使

  ○甲午。太常寺遵上□日议奏。臣等恭查奉先殿神牌、供奉居中。太庙神牌、供奉居里。伏思如生如存之义。居中以御。为得其正。且祭祀典礼。理应画一。嗣后太庙请照奉先殿制。供奉居中。又奉先殿神牌之下设有泥金托座。嗣后太庙应照式制造。又奉先殿请神牌、例派内务府官员。献帛爵、例派侍卫。太庙请神牌、献爵、用侍卫。献帛、用太常寺官员。似属参差。嗣后请神牌、应俱派太常寺官员。献帛爵、俱派侍卫。又奉先殿供奉笾豆。案上加红油爵版。太庙笾豆。供设于黄案上。嗣后俱请供设黄案上。则一切礼仪。周详画一。愈伸仁孝诚敬之忱。得上□日、是依议

  ○议叙攻巢□刀广西邓横贼蛮功。在事官弁兵丁。暨阵亡受伤者。分别纪录赏恤有差

  ○丙申。以正黄旗满洲副都统宗室色贝、署正红旗护军统领

  ○礼部题。康亲王崇安薨逝。请照例遣官致祭二次造坟立碑。令宗人府议加谥号。得上□日、着予祭一次

  ○丁酉。升太常寺少卿满色、为太常寺卿

  ○戊戌。以右春坊右赞善邹升恒、提督河南学政。吏科给事中王丕烈、提督广东广韶学政

  ○以吏部左侍郎鄂善、署步军统领

  ○授故镇国将军马哈纳孙玛商阿、为奉国将军

  ○己亥。移广东高明县太平司巡检、驻三洲墟。从广东巡抚杨永斌请也

  ○庚子。谕刑部大臣。尔等身为大臣。须务其大者远者。如国家之水旱。生民之冻馁。最为紧要。一夫不获其所。即系朕与诸大臣之责。至犯法论死。本由其人自取。原不必过为宽纵。或谓刑官开释罪人。可以积阴德于子孙。此大不然。如果秉公据法。使刑皆当罪。则庆流子孙。此理之可必者。如将残忍凶恶之人。屈法姑容。欲邀一己之福。而令死者含冤于地下。不但不能致福。且足以遗殃。有罪之人、法所难贷。原不得任意从宽也。夫宽且不可任意。而况于严乎。朕处事惟至公无私。据案件而论其事之是非。初不先存一毫意见。至于平日不能化导、使不犯罪。朕与诸臣。方且抱愧。断无以不杀人为刑措之理。朕见之最真最切。特与尔诸大臣言之

  ○辛丑。谕内阁。直隶总督李卫参奏户部尚书鄂尔奇、着革职。交与果亲王允礼、理藩院侍郎莽鹄立、户部侍郎海望、左都御史张照、吏部侍郎鄂善、会同秉公审理

  ○广西巡抚金鉷题。南宁府果化土知州赵常茂故。请以其子赵应龙承袭。下部知之

  ○壬寅。上御洞明堂。阅秋审湖广等省情实招册。谕刑部曰。尔等所进秋审册。俱经细加酌勘。拟定情实。但此内有一线可生之机。尔等亦当陈奏。盖在秋审定拟时。自当执法。而在勾到时。傥有可宽之处。又当原情。二者原不相背。断不可因已定情实。欲符前奏。难于更改。遂隐默不复奏也。执法原情。总归于大公至当而已。阅毕。又谕曰。朕阅招册。得宽一犯。便心意顺适。若不能宽。便觉不快。诸臣自同此心。即质之天下之人。自亦同此心。断未有以多杀一犯为快者。但犯人情罪。必实有可宽之处。而后予以矜全。此心顺适。方出于自然。若犯人情罪。万无可宥。勉强求一时之顺适。屈法后宽。致令恶人无所儆惧。恣肆妄行。则罹于法网者必多。皆此姑息之一念贻之害也。辟以止辟。欲求斯民之迁善远罪。正不得暂图一时之顺适耳

  ○以工部尚书范时绎、为内务府总管

  ○兵部议覆、湖广荆州将军衮泰条奏。各省驻防协领以下官员向例、俱系本旗人员补授承办事件。不无瞻顾掣肘等弊。嗣后请照京城例。设立副员。于本翼内。拣选佐领、调旗委署副协领。拣选防御骁骑校、调旗委署副佐领。此委署人员。仍照原品食俸。俟有协领佐领缺出。即将委署之员、送部引见补授。再于领催前锋内。预行保举记名。调旗委署副骁骑校。如记名人员不足。即将未经保举之人、拣选委署。均给与八品顶带。仍食本身钱粮。遇有骁骑校缺出。将已经保举之领催前锋奏请补授。其未经保举之领催前锋、送部转交该旗带领引见。至出兵人员补授之缺。仍照例委员署理。并委副员协办。应如所请。从之

  ○甲辰。改四川潘州协左右两营守备、为部司佥书。增设达建寺营千总一员。从四川总督黄廷桂请也

  ○乙巳。孝慈高皇后忌辰。遣官祭福陵

  ○丙午。上回宫

  ○吏部题。原任郎中舒绅、坐台阵亡。请照例授拖沙喇哈番。准伊子承袭。从之

  ○丁未。孝敬皇后忌辰。遣官致祭

  ○广东左翼总兵官李万仓、缘事革职。以广东香山协副将黄锡申、署广东左翼总兵官

  ○戊申。喀尔喀泽卜尊丹巴胡土克图、遣使进九白年贡。宴赉如例

猜你喜欢
  卷五 鲁语下·左丘明
  补遗卷第三·徐鼒
  名山藏卷之三十四·何乔远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八·佚名
  首卷二·佚名
  卷之二百十八·佚名
  双槐岁钞卷第九·黄瑜
  卷九十七·佚名
  五二七 湖广总督三宝等奏楚省查办违碍书籍缘由折·佚名
  绎史卷一百五十八·马骕
  陆质传·刘昫
  方国珍传·张廷玉
  卷一百三·阿桂
  卷二十八 运历下·龙文彬
  纲鉴易知录卷八十·吴楚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李好古·唐圭璋

      好古,自署乡贡免解进士。有碎锦词。  按宋时姓李名好古或字好古者,约有四五人之多,不知此李好古为何许人。清吟阁本阳春白雪云,李好古字仲敏,下邽人。  八声甘州  扬州  壮东南、飞观切云高,峻堞缭波长。望蔽空

  • 附录二:宋前神算预言·钱德苍

    《乾坤萬年歌》周?呂望太極未判昏已過。風后女媧石上坐。三皇五帝己派相。承宗流源應不錯。而今天下一統周。禮樂文章八百秋。串去中直傳天下。卻是春禾換日頭。天下由來不固久。二十年間不能守。卯坐金頭帶直刀。削

  • 月夜听琴·徐志摩

    是谁家的歌声,和悲缓的琴音,星茫下,松影间,有我独步静听。音波,颤震的音波,穿破昏夜的凄清,幽冥,草尖的鲜露,动荡了我的灵府。我听,我听,我听出了琴情,歌者的深心,枝头的宿鸟休惊,我们已心心相印。休道她的芳心忍,她为你也曾吞声,休道

  • 卷一百十 志八十五·赵尔巽

      ◎选举五   △封荫推选   封赠之制,文职隶吏部,八旗、绿营武职隶兵部。顺治间,覃恩及三年考满,均给封赠。康熙初,废文、武职考满封赠。   文职封赠之阶,初正一品、特进、光禄大夫,寻改光禄大夫。从一品光禄大夫,后

  • 卷七十二·元·蒋一葵

    【李孟】 〔字道复。仁宗藩邸旧臣。〕 仁宗皇庆癸丑冬,诏以皇庆三年八月,天下郡县兴其贤者、能者充赋有司,明年二月会试。时李道复为知贡举官,纪以诗曰:“百年场屋事初行,一夕文章聚帝京。豹管敢窥天

  • 卷之四百二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江上遗闻·沈涛

    乙酉夏五月,我兵南下破金陵,宏光走;江阴县令林之骥、参将张宿解印绶,海防程、县丞吴相继望风遁。御史刘光斗迎降,有安抚常州之命。主簿莫士英缴印策,献善马于刘;遂命摄县事。六月二十日,新令方亨到任,严饬薙发令;民情恟恟。闰六

  • 卷七·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七 唐 张守节 撰 项羽本纪第七        史记七 项籍者下相人也【括地志云相故城在泗州宣预县西北七十里秦县项胡讲反籍秦昔反】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燕乌

  • 卷十五 大学二·黎靖德

      ◎经下   器远问:"致知者,推致事物之理。还当就甚么样事推致其理?"曰:"眼前凡所应接底都是物。事事都有个极至之理,便要知得到。若知不到,便都没分明;若知得到,便著定恁地做,更无第二著、第三著。止缘人见道理不破,便恁地

  • 卷八·叶梦得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考卷八宋 叶梦得 撰桓公祭仲足杜氏谓名仲字仲足此说应考郑不当有以字见之大夫不得已谓尝入而为王卿士者以理推之也要不得为定据按後言祭封人仲足有宠于庄公庄公使为卿封人非食采于国外之大夫也如言

  • (十)先进篇·钱穆

    从我于陈蔡者章。或问:四科之目,朱子曰:“德行者,潜心体道,默契于中,笃志力行,不言而信者也。言语,善为辞令。政事,达于为国治民之事。文学,学于诗书礼乐之文,而能言其意。夫子教人各因其长,以入于道。然其序则必以德行为先,

  • 卷十·佚名

    (五五)复次若人赞佛得大果报。为诸众人之所恭敬。是故应当勤心赞敬。我昔曾闻。迦叶佛时有一法师为众说法。於大众中赞迦叶佛。以是缘故命终生天。於人天中常受快乐。於释迦文佛般涅槃後百年。阿输伽王时。为大法师得罗

  • 第六十九卷·佚名

    身念处品之六复次修行者。随顺观外身。十大山中。复有何等河池流水华果鸟兽。彼以闻慧。或以天眼。见僧迦赊山。僧迦赊树六时之华。其树昼夜光明不断。如阎浮提燃大炬火。其香普熏。满一由旬。如阎浮提所有林树少分相

  • 大威德陀罗尼经 第八卷·佚名

    大威德陀罗尼经 第八卷隋北印度三藏阇那崛多译阿难。何者一猛健。从凡夫地来。一切众生中。若能回向发菩提心。彼名为猛健。为一切众生所归依处。为一切众生于中当观菩萨之行于中应观。菩萨之智于中应观。以何

  • 金轮王佛顶要略念诵法·佚名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诸供养仪轨。如余经中广说。今但晨暮修行。或四时三时常习不间故。略去重叠简其要略。行者欲作诸佛顶念诵。先结三

  • 介庵进禅师语录卷六·介庵悟进

    住秀州三塔景德禅寺嗣法门人圆法编机缘师举临济大师云。有一无位真人常在汝等面门出入。未证据者。看看众无对。师顾远。门禅师云。如何是无位真人。远一喝。师云。毕竟是何面目。远以袖掩师口。师云。别道。远云。鼻

  • 中国历史研究法·梁启超

    梁启超撰。该书共分为《史之意义及其范围》、《过去之中国史学界》、《史之改造》、《说史料》、《史料之搜集与鉴别》、《史迹之论次》等6章。主要总结清末以来对传统史学的批判和改造,论述史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主

  • 太上洞玄灵宝十号功德因缘妙经·佚名

    不署撰者。太上大道君向普济真人述元始天尊十号功德,并述道经十二部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