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庾业延传

庾业延,代郡人,后皇帝赐名为岳。他的父亲和哥哥和辰世代掌管畜牧,稍后转任中部大人。昭成帝去世后,苻坚内侵,在危险之际,他们大肆收藏各种畜产品,富裕得可以和国君相比。刘显谋反叛乱,道武帝外逃,和辰侍奉献明皇后并送归道武帝,又得到他所送来的资财,道武帝任命和辰当内侍长。和辰把公家和私人过去积蓄的东西分开来,很不能领会道武帝的意图,道武帝因此而恼恨他。庾岳却格外谦恭谨慎自重,善于处理危险之时发生的事情,道武帝十分赞赏他。他和王建等都担任外朝大人,参预军国大事。跟从平定中原,被任命为安远将军。

  当道武帝的军队在柏肆受惊扰时,贺兰部主帅附力眷、纥突邻部主帅匿物尼、纥奚部主帅叱奴根等得知以后,在阴馆反叛。南安公元顺进行讨伐,不能得胜,诏令庾岳前往。庾岳打败了离石叛胡主帅呼延铁、西河叛胡主帅张崇等部,以功勋赐爵为西昌公,改任邺郡行台。庾岳当将领有谋略,士兵们都佩服他的智谋和勇武,名冠众将之上。当废除邺行台时,将原来统辖的六郡设置相州,并当即任命庾岳为刺史。他执法公正恰当,百姓们都颂扬他。邺郡有旧园池,当时水果初熟,丞吏们送来给他吃,庾岳不肯接受,并说:“果品还没有送给皇上,我怎么能够先食用!”他就这样严谨。改任司空。

  庾岳的哥哥的儿子庾路,犯了罪,他的父辈和兄弟都被杀,皇帝特别赦免庾岳父子。纠察官员上告说庾岳衣服穿得很华丽,举止风度都模拟国君礼仪。这时正遇道武帝有病,特别喜欢猜疑和嫉妒别人,便杀了他。当时人觉得他冤枉并为之惋惜。庾岳被埋葬在代郡西面的善无境内,后来太武帝征伐赫连氏,路过他的墓地,心酸地改变了脸色,便下诏给他立庙,让这个地方的人四时加以祭祀。又找他的子孙能够担任将领的人,找到了他的儿子庾陵。庾陵跟随皇帝出征立功,便让他承袭父亲的封爵。

猜你喜欢
  卷三十四 韩彭英卢吴传第四·班固
  列传第六十五 宋翻 辛雄 羊深 杨机 高崇·魏收
  卷一·本纪第一·太祖·宋濂
  卷二百六十七 列传五十四·赵尔巽
  卷上·李肇
  卷三十六考文·何良俊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十六·佚名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六十五·佚名
  卷之八·佚名
  序·缪荃孙
  卷七十一·佚名
  一○六二 两广总督舒常奏覆本年抽改《通鉴纲目续编》六部折·佚名
  世家卷第二十六 高丽史二十六·郑麟趾
  窦瑾传·李延寿
  ●卷之六·吕坤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一齣~第三十二齣·佚名

    第二十一齣 奸谋出使【粉蝶儿】〔淨冠带衆随上〕飮恨难消。鎭日萦吾怀抱。下官平章军国事衞三台的便是。前日淮阳刺史傅子虚。爲那奚奴上了辨本。我把他赴京听调。他如今已到京师。我意欲将他从重处置。人情甚是汹汹

  • 三集 一卷·钱德苍

    缀白裘三集序唐人多以绝句为乐府,往往甫经脱稿,卽已被之管弦。观旗亭画壁,而黄河远上,遂为千秋佳话。迄乎元代,倚声按谱,而乐府乃有专家矣。钱君沛思,先有缀白裘一二集之辑,以公同好;今复拾翠采芳,汇为三集:艳而不荡,婉而多风,衣冠

  • 河东赋译文·扬雄

    汉成帝元延二年农历三月,皇上准备祭地神,于是率领群臣渡过黄河,奔赴汾阴县。祭祀完毕后,一路上游历了介山,绕过安邑县,瞻望龙门山,游览了盐池,登上了历山。当登上了历山,就可以看到八方荒远之地,寻觅到殷、周的遗址,自然就追思昔

  • 卷三·杨载

    钦定四库全书杨仲弘集卷三      元 杨载 撰寄题罗氏别业【二首】溪行如百里为地已幽深石转黄金坞山抽碧玉簪盃觞酬日月弦诵起云林乐事无终极谁能得此心又门前临白迳长日少人行野树重重暗溪流脉脉清山光元不

  • 通志卷一百八十六·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载记第一前凉张轨 寔 茂 骏 重华 耀灵 祚 元靓天锡前赵刘渊 和 聪 粲 曜 刘宣 陈元达序晋史曰古者帝王乃生竒类淳维伯禹之苖裔岂异类哉反首衣皮飱羶饮湩而震惊中

  • 读春秋偶笔·佚名

    读春秋偶笔春秋一书一以存纲纪一以纪世变如吴楚本僭称王春秋止书曰子又如吴楚之君不书葬此圣人之不因鲁史特削以示义所谓存纲纪也又有世变所趋不得不存之以纪其实如楚始书荆人继书楚人后书楚子此因其势渐盛交通于中国

  • ●六 往安肃军·佚名

    初三日早,有中使坐元帅府堂上,引帝及太上太后至庭中,传宣曰:「昏德公赵佶父子,可往安肃军听候指挥,来日便行,令元帅府发遣。」 初四日早,府吏呼帝曰:「奉旨令汝往安肃军居住,今日便行。」帝曰:「我母病未已,略候晚行何如?」吏怒曰:

  • 一三二、春申君乃顷襄王弟不以游士致显辨·钱穆

    《史记?春申君列传》有说秦昭王书,其文见《秦策》四,鲍氏本仅作“说秦王曰,物而返”云云,无起首一节,并不以为春申语。高《注》:“秦王名正,庄王楚之子”,则亦不以为昭王。其下文云:“先帝文王、庄王

  • 卷十一·马文升

    钦定四库全书端肃奏议卷十一明 马文升 撰恤民困以固邦本事切惟自古圣帝明王英君谊辟莫不以仁民为首务盖以生民之休戚国家之安危系焉成周以农事开国以仁爱养民故传世三十虽有五伯之强而犹知尊周炎汉去古未远以仁厚育

  • 明鉴易知录卷十五·吴楚材

    明纪怀宗端皇帝编 甲申,十七年,春正月,是岁为我大清世祖章皇帝顺治元年。编 大风霾。纪 占曰:“风从乾起,主暴兵、城破。”编 凤阳地震。编 张献忠入夔州。编 李自成称王于西安,僭国号曰顺,改元永昌。纪 贼

  • 卷第二十四·朱熹

    伊川先生语十邹德久本「天下雷行,物与无妄」,先天后天皆合于天理者也,人欲则伪矣。修身,当学大学之序。大学,圣人之完书也,其闲先后失序者,已正之矣。诗言后妃之德,非指人而言,或谓太姒,大失之矣。周公作乐章,欲一作歌之。以感化

  • 卷七十一·陈祥道

    宋 陳祥道 撰禘禮祫禮士虞禮曰哀薦祫事【始虞謂之祫事者主欲其祫先祖】喪服曰都邑之士則知尊禰大夫及學士則知尊祖諸侯及其太祖天子及其始祖之所自出【始祖之所自出謂祭天也】周禮大宗伯以肆獻祼享先王以饋食享先王

  • 卷第二·道宣

      归正篇第一之二   元魏书释老志齐著作魏收高齐书述佛志隋著作王邵魏书释老志齐著作魏收大人有作司牧生民。结绳以往书契所纪。羲轩已还至于三代。坟典之迹为秦所焚。汉采遗籍复若山丘。固使六家七略班马区异。

  • 越分欲得为堕落魔外之本·印光

    汝欲光令汝圆觉妙心,廓然开悟(此心乃佛所证之心)。寂光真境,常得现前(此境乃佛所居之境)。《莲池愿文》虽有此语,切不可发痴欲其即得。若欲即得,必定著魔发狂,佛也不能救矣。譬如小儿,扶墙而走,尚难不跌倒。而欲飞行长空,遍观四海

  • 六门陀罗尼经论广释·佚名

        尊者智威造  敬礼圆满六度乘  及以善巧六处者  并能具足六神通  然后广开六门义   经曰。如是我闻一时者。此即是其集经者辞。为欲显示如来所说诸余经等相连故也。若不如是不相连故。即便轻贱不生

  • 东方快车谋杀案·阿加莎·克里斯蒂

    英国女小说家阿加莎·克里斯蒂于1934年写的一部侦探推理小说。小说写比利时侦探波洛在乘坐从伊斯坦布尔到法国加莱横跨欧洲的东方快车时,遇到 一起谋杀案。他经过细致的调查和出色的分析推理,弄清了案情。原来5年前在美

  • 史讳举例·陈垣

    陈垣著。“避讳”是我国早已存在的现象。《春秋》讳言尊者、亲者、贤者所做的某些有违所谓“礼义道德”的事,这是“春秋笔法”,不算避讳。所谓避讳,则是在语言文字上避称尊者、亲者、贤者的名、字,而用其它方法来代替。史

  • 王心斋语录·王艮

    此《王心斋语录》选自日本永嘉元年和刻本《王心斋全集》,分上、下,分别为《全集》卷二、卷三。王艮(1483年7月20日-1541年1月2日),原名王银,字汝止,号心斋,明朝泰州安丰场(今江苏东台安丰)人。思想家王阳明弟子,泰州学派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