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安同传

安同,辽东胡人。他的先祖安世高,汉朝时以安息王侍子身份入洛阳。从魏至晋,避乱而到辽东,因而以这里为家。父亲安屈,在慕容日韦那里当官。慕容日韦被苻坚灭后,安屈的朋友公孙眷的妹妹被送进苻坚宫中,后又出赐给刘库仁当妻子,刘库仁对她很宠爱。安同跟公孙眷一起经商,见道武帝有兼济天下的才能,便留下来侍奉他。安同性情严正明察,喜欢听年长有见识的人说的话。登国初年,道武帝到慕容垂那里求兵,安同多次出使都很合皇帝的意愿,被任命为外朝大人,跟和跋等进出宫中,接连主持处理日常事务。

  安同跟随皇帝到柴壁征伐姚平,姚兴带领所有人马救援姚平。安同向皇帝建议说:“汾州东面有个蒙阝亢,东西长三百多里,无路可通。姚兴兵来,必然从汾西方向,居高临下,直到柴壁,这样敌人内外合兵了。应当把汾河上的南北浮桥截断,在西岸上修筑城围。西面的城围坚固,敌人来后就没有办法施展智谋和兵力了。”道武帝听从了。姚兴果然眼睁睁地看着姚平被歼灭而无法救援。由于安同献计有功,被赐爵为北新侯。

  明元帝即位,命令安同和南平公长孙嵩共同听理诉讼。又令安同和肥如侯贺护持节视察并州、定州和各山居的杂种胡人、丁零人等。他们宣读皇帝诏书,慰问民间疾苦,纠察检举守令们的不法行为,郡国秩序井然。安同又东出井陉,到达巨鹿,征发民众准备修大岭山,通往天门关。又在宋子筑城,以安定郡县。贺护嫉妒安同很得民心,派人上告说安同聚众筑城,准备叛变朝廷。皇帝知道是诬告,不追查。

  太武帝监国,临朝听政,任命安同为左丞相。即位后,又晋封爵位为高阳公,任冀、青两州刺史。安同的长子安屈,在明元帝时,掌管太仓,偷盗官仓粳米几石,准备奉养父母亲。安同大怒,请求朝廷杀掉安屈,并上表自述不能教训好儿子的罪责。皇帝赞扬安同的行为而宽恕了他的儿子,并因此而下诏让长期供给安同粳米。安同为官明察秋毫,擅长检查督促,治家严整,被当时人所称赞。当他到冀州以后,年纪大了,颇注重积蓄财物,大肆兴修寺院佛塔,百姓们感到劳苦。死后,赠高阳王,谥号为“恭惠”。

猜你喜欢
  卷四百四十 列传二百二十七·赵尔巽
  卷一百六十 志一百三十五·赵尔巽
  论礼第二十七·王肃
  卷三十二·黄以周
  越绝卷第十一·袁康
  卷第二百六十八·胡三省
  ◎旧新年之厂甸热·李定夷
  稽古録卷八·司马光
  通志卷二十九·郑樵
  一一五七 贵州巡抚李庆棻奏查无《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佚名
  读例存疑卷十一·薛允升
  东女传·欧阳修
  第十三章 孙、陈失和与自治军成立的经过·李宗仁
  卷七十五 孟尝君列传第十五·司马迁
  卽位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道诗精华录·佚名

    丘处机:《蟠溪集》 《先天吟》:大哉无极玄元道,何者不蒙灵应药?点化三光转碧空,滋荣万物开花萼。腾今跨古未尝坏,历险冲艰殊不弱。浩浩洪流自激扬,纷纷大化谁斟酌?混元一气首兴变,元上至尊唯独恶。踏碎虚空出杳冥,擘开混沌生挥

  • 山谷外集诗注卷十一·黄庭坚

    <集部,别集类,北宋建隆至靖康,山谷外集诗注> 钦定四库全书 山谷外集诗注卷十一 宋 黄庭坚 撰 史 容 注 已未过太湖僧寺得宗汝为书寄山蓣白酒长韵诗寄答 从学晚闻道【庄子曰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闻道】谋官无见功

  • 列传第五十七 玄宗诸子·刘昫

    ○靖德太子琮 庶人瑛 棣王琰 庶人瑶 靖恭太子琬 庶 人琚夏悼王一仪王璲 颍王璬 怀哀王敏 永王璘 寿 王瑁延王玢 盛王琦 济王环信王瑝 义王玭 陈王珪 丰王珙 恆王瑱 凉王璿 汴哀王璥 玄宗三十子:元

  • 第三○五印领光绪十一年四月日一二一○二--三·佚名

    新竹县儒学同右银项之印领帮办新竹捐输、署新竹县儒学、兼明志书院监院,今于与印领事。依奉领得光绪十一年夏季分文庙香灯银陆钱三分,俸银拾两,斋夫一名半工食银贰两三钱贰分五厘,门斗一名半工食银贰

  • 第十四卷 仕绩 五·缪荃孙

    苏 州 府 二 宋谢涛 谢炎谢涛,字济之,其先富阳人。父崇礼,尝为中吴军节度推官,故又为苏人。涛幼奇敏,讲学阳山澄照寺,吴令罗处约、长洲令王禹偁皆与定交。处约谓禹偁曰:济之扬摧天人,吾曹敌也。淳化三年,擢进士第,为梓

  • 八○一 谕明泰着加一级纪录二次·佚名

    八○一 谕明泰着加一级纪录二次乾隆四十六年八月初六日吏部等衙门奏办理《清文舰》书成之纂校各员议叙一疏,奉谕旨:明泰着加一级,纪录二次。余依议。(起居注册)

  • 钱德洪传·张廷玉

    钱德洪,名宽,字德洪,后改字洪甫,号绪山,余姚人。王守仁自辞尚书职归还故里,德洪同数十人去拜门下求学。其后,四方学子相继而至。嘉靖五年(1526)赴京会试,但未参加廷试便回家了。七年冬,同王畿赴京参加廷试,闻守仁逝世,便奔丧至贵

  • 卷二百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十九经籍考【九】史【臣】等谨按马端临通考史类自正史以下合编年起居注凡三门杂史以下合传记伪史霸史史评史钞凡四门故事以下合职官刑法地理时令谱牒目録凡七门共十有四门盖以隋史艺文

  • 皇言定声录卷三·毛奇龄

    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七调二变声第三【七调者合二变以押五声四清而为调者也故七调第三】夫既有五声又有四清合之为九声则曲调已尽于是器调亦尽于是矣无如此五声者其上下相接无不宛转谐顺而独于宫商之间隔一戾声征羽之间

  • 卷四·张自超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宗朱辨义卷四高淳张自超撰闵公元年春王正月【先君卒逾年而即位礼也庄僖继故不忍修即位之礼是已桓宣继故而修即位之礼者翚遂以即位掩覆其弑逆之迹也庆父弑般亦似宜修礼以掩覆之而不奉闵公即位者何也庆

  •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二十五·念常

      (壬子) 改景福。  (甲寅) 改乾宁。  (丁巳) ○吴行密(字化源。姓杨氏。庐州合肥人。家世微贱。有膂力能举千斤。日行三百里。为本州步健破巢功大。昭宗封淮南王。进封楚王。梁祖封吴王卒。是年始封。至梁

  • 瑜伽师地论卷第八十二·玄奘

    瑜伽师地论卷第八十二摄释分之下听者。谓如是说法者说正法时。应安处他令住恭敬无倒听闻。云何安处。谓或由一因或乃至十一因者。谓恭敬听法。现前能证利益安乐故。此中或有利益非安乐等四句。如菩萨

  • 卷六十一·佚名

    释随喜品第三十九【经】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语慧命须菩提:&ldquo;有菩萨摩诃萨随喜福德,与一切众生共之,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所得故。若声闻、辟支佛福德,若一切众生福德,若布施、若持戒、若修定、若随喜,是菩

  • 妙法莲华经忧波提舍卷下·佚名

        大乘论师婆薮槃豆释    后魏北天竺三藏菩提留支共沙门昙林等译  方便品之余  如是已说妙法功德具足。次说如来法师功德成就应知。如经何以故舍利弗诸佛如来自在说因成就故。如来成就四种功德故能度众

  • 大般涅槃经义记 第七卷·慧远

    大般涅槃经义记 第七卷隋净影寺沙门释慧远述上来难破闻不闻义。自下第二辩实异相明不可闻。然今且就涅槃一法明不可闻。余类可知。于中有二。一明涅槃不同色声故不可闻。二明涅槃非三世摄故不可闻。前中两句。

  • 儿误杀父缘品第六十二·佚名

    【古文】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有一老公。早失其妇。独与儿居。困无财宝。觉世非常。念欲出家。即往佛所。求索入道。时佛怜愍。即听出家。于时其父。便作比丘。时儿年小。即为

  • 卷第八十·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卷第八十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临济宗南岳下三十五世随录天寿谧融元禅师初在博山。参狗子话。有省入处。後谒林皐豫于夹山。一见便曰。久向和尚。

  • 漆园指通后序·净挺

    庄子之书为晋儒所称引至唐天宝而名其书为经可谓尊之至矣然自郭向而外或注或论或讲疏率各出其所见以上窥乎庄子著书之指而于寓言洸洋自恣之意亦少失矣夫庄子之论道也自然而然而卒莫知其所以然故得庄之深者不求甚解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