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越绝卷第十一

  越绝外传记宝剑第十三

  昔者,越王句践有宝剑五,闻于天下。客有能相剑者,名薛烛。王召而问之,曰:“吾有宝剑五,请以示之。”薛烛对曰:“愚理不足以言,大王请,不得已。 ”乃召掌者,王使取毫曹。薛烛对曰:“毫曹,非宝剑也。夫宝剑,五色并见,莫能相胜。毫曹已擅名矣,非宝剑也。”王曰:“取巨阙。”薛烛曰:“非宝剑也。宝剑者,金锡和铜而不离。今巨阙已离矣,非宝剑也。”王曰:“然巨阙初成之时,吾坐于露坛之上,宫人有四驾白鹿而过者,车奔鹿惊,吾引剑而指之,四驾上飞扬,不知其绝也。穿铜釜,绝铁□,胥中决如粢米,故曰巨阙。”王取纯钧,薛烛闻之,忽如败。有顷,惧如悟。下阶而深惟,简衣而坐望之。手振拂扬,其华捽如芙蓉始出。观其釽,烂如列星之行;观其光,浑浑如水之溢于塘;观其断,岩岩如琐石;观其才,焕焕如冰释。“此所谓纯钧耶?”王曰:“是也。客有直之者,有市之乡二,骏马千疋,千户之都二,可乎?”薛烛对曰:“不可。当造此剑之时,赤堇之山,破而出锡;若耶之溪,涸而出铜;雨师扫洒,雷公击橐;蛟龙捧鑪,天帝装炭;太一下观,天精下之。欧冶乃因天之精神,悉其伎巧,造为大刑三、小刑二:一曰湛卢,二曰纯钧,三曰胜邪,四曰鱼肠,五曰巨阙。吴王阖庐之时,得其胜邪、鱼肠、湛卢。阖庐无道,子女死,杀生以送之。湛卢之剑,去之如水,行秦过楚,楚王卧而寤,得吴王湛卢之剑,将首魁漂而存焉。秦王闻而求之,不得,兴师击楚,曰:‘与我湛卢之剑,还师去汝。’楚王不与。时阖庐又以鱼肠之剑刺吴王僚,使披肠夷之甲三事。阖庐使专诸为奏炙鱼者,引剑而刺之,遂弑王僚。此其小试于敌邦,未见其大用于天下也。今赤堇之山已合,若耶溪深而不测。群神不下,欧冶子即死。虽复倾城量金,珠玉竭河,犹不能得此一物,有市之乡二、骏马千疋、千户之都二,何足言哉!”

  楚王召风胡子而问之曰:“寡人闻吴有干将,越有欧冶子,此二人甲世而生,天下未尝有。精诚上通天,下为烈士。寡人愿齎邦之重宝,皆以奉子,因吴王请此二人作铁剑,可乎?”风胡子曰:“善。”于是乃令风胡子之吴,见欧冶子、干将,使之作铁剑。欧冶子、干将凿茨山,泄其溪,取铁英,作为铁剑三枚:一曰龙渊,二曰泰阿,三曰工布。毕成,风胡子奏之楚王。楚王见此三剑之精神,大悦风胡子,问之曰:“此三剑何物所象?其名为何?”风胡子对曰:“一曰龙渊,二曰泰阿,三曰工布。”楚王曰:“何谓龙渊、泰阿、工布?”风胡子对曰:“欲知龙渊,观其状,如登高山,临深渊;欲知泰阿,观其釽,巍巍翼翼,如流水之波;欲知工布,釽从文起,至脊而止,如珠不可衽,文若流水不绝。”

  晋郑王闻而求之,不得,兴师围楚之城,三年不解。仓谷粟索,库无兵革。左右群臣、贤士,莫能禁止。于是楚王闻之,引泰阿之剑,登城而麾之。三军破败,士卒迷惑,流血千里,猛兽欧瞻,江水折扬,晋郑之头毕白。楚王于是大悦,曰:“此剑威耶?寡人力耶? ”风胡子对曰:“剑之威也,因大王之神。”楚王曰: “夫剑,铁耳,固能有精神若此乎?”风胡子对曰:“ 时各有使然。轩辕、神农、赫胥之时,以石为兵,断树木为宫室,死而龙臧。夫神圣主使然。至黄帝之时,以玉为兵,以伐树木为宫室,凿地。夫玉,亦神物也,又遇圣主使然,死而龙臧。禹穴之时,以铜为兵,以凿伊阙,通龙门,决江导河,东注于东海。天下通平,治为宫室,岂非圣主之力哉?当此之时,作铁兵,威服三军。天下闻之,莫敢不服。此亦铁兵之神,大王有圣德。 ”楚王曰:“寡人闻命矣。”

猜你喜欢
  卷五·应劭
  杜周杜许孟来尹李谯郤传第十二·陈寿
  卷八十五·毕沅
  卷三百八十六 元祐元年(丙寅,1086)·李焘
  宋季三朝政要卷四·佚名
  卷八十·杨士奇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九·佚名
  卷之一千四百六十三·佚名
  卷之五百六十四·佚名
  第一章 古代史官概述·金毓黻
  吴太伯世家第一·司马迁
  哀帝本纪·欧阳修
  罗衣轻传·脱脱
  卷二百四十九·杨士奇
  卷一百八十三·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古今诗话 十·李颀

      四一六、谢涛读史诗   谢涛谏议临捐馆舍前一月,梦作《读史》一绝云:"百年奇特几张纸,千古英雄一窖尘。唯有炳然周孔教,至今仁义浸生民。"召其孙晏初录焉。(《总龟》前三十三)   案:《总龟》此则不注出处,然其前后皆《

  • 在那山道旁·徐志摩

    在那山道旁,一天雾蒙蒙的朝上,初生的小蓝花在草丛里窥觑,我送别她归去,与她在此分离,在青草里飘拂,她的洁白的裙衣。我不曾开言,她亦不曾告辞,驻足在山道旁,我暗暗的寻思;“吐露你的秘密,这不是最好时机?”—&mdas

  • 碧云集序·李中

    朝议郎守尚书水部郎中武骑尉赐紫金鱼袋孟賔于昔者仲尼删三百篇梁太子选十九首厥后㳂朝垂名者不少苦志者弥多入室升堂有其数矣然六义之旨二南之风后来未甚穷日沉沦者怨刺伤多取事者雅颂一贯乱后江南郑都官王贞白用情创

  • 列传第一百七·刘昫

    ○王翃 兄翊 郗士美 李鄘 子柱 柱子磎辛秘 马扌?韦弘景王彦威 王翃,太原晋阳人也。兄翊,乾元中累官至京兆少尹。性谦柔,淡于声利。自商州刺史迁襄州刺史、山南东道节度观察等使。入朝,充北蕃宣慰使,称职。代宗素重之,

  • 卷二百二十·杨士奇

    永乐十八年春正月庚子朔 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辛丑○改四川布政司右参政房安于交阯布政司○癸卯○赐八答黑商等处使臣满剌马黑麻等宴△交阯贼艮师鲁范公木郑等聚众作乱总兵官李彬追至石室县与战

  • 卷之三百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之二百七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第一章 绪论·邹容

    扫除数千年种种之专制政体,脱去数千年种种之奴隶性质,诛绝五百万有奇被毛戴角之满洲种,洗尽二百六十年残惨虐酷之大耻辱,使中国大陆成干净土,黄帝子孙皆华盛顿,则有起死回生,还命反魄,出十八层地狱,升三十三天堂,郁郁勃勃,莽莽苍

  • 尉景传·李百药

    尉景,字士真,善无人氏。秦、汉设置尉侯官,他的祖先有任此职者,因此以尉为姓氏。景性格温和,却颇有豪侠之气。魏孝昌中,北镇人反叛,景与神武投奔杜洛周,又一块归附尔朱荣。以军功封博野县伯。后随从神武在信都举兵。韩陵之战,只

  • 魏大中传·张廷玉

    魏大中,字孔中,浙江嘉善人。自学成为生员,读书磨练品行,后来跟着高攀龙学习。家境赤贫,心胸却十分开阔。乡试中举,家里人为他购置新衣服、新帽子,他气愤地把它烧了。考中万历四十四年(1616)进士,授官行人。多次奉命出使,丝毫也

  • 卷六 六之四·孔颖达

    《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焉。秦处周之旧土,其人被周之德教日久矣。今襄公新为诸侯,未习周之礼法,故国人未服焉。○兼葭,上古恬反,下音加。被,皮寄反。[疏]“《蒹葭》三章,章八句”至“国焉”。○正义曰:作《

  • 第十章 竞美·梁启超

    一、为公众进化计,大同之世,室屋、园囿、农场、工厂、商业、铁路、电线、汽船皆出于公,既无竞争,何肯以良,何肯进上?必将坐听其弊,其害又甚大,此不可无以鼓舞之也。其道令各度小政府主持一切,若养人十院如何加益,公屋之如何而

  • 凡例·杨于庭

    春秋质疑凡例一今代表章胡氏余读之而当于心者不述述余疑者一凡左公谷之说胡氏采之而当于余与夫驳之而当于余两不述余述夫采之驳之而疑者一义不系褒贬而其事可以证古今触议论者述一四传语殊虽义不系褒贬而其纰而可摘者

  • 卷十四·鄂尔泰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钦定仪礼义疏钦定四库全书钦定仪礼义疏卷十四大射仪第七之二司马师命负侯者执旌以负侯正义郑氏康成曰司马师正之佐也负侯获者也天子服不氏下士一人徒四人掌以旌居乏待获 敖氏继公曰负侯获者皆士

  • 卷三十·严粲

    钦定四库全书 诗缉卷三十 宋 严粲 撰 云汉仍叔美宣王也【笺曰仍叔周大夫也春秋桓公五年天王使仍叔之子来聘】宣王承厉王之烈【朱氏曰烈暴虐也】内有拨乱之志【疏曰何休注公羊云拨犹治也】遇烖而惧侧身修行【去声○

  • 观察品第六之二·佚名

    又诸如来。色无漏故受亦无漏。乃至行识亦无漏。又诸如来戒亦无漏。所有三昧智慧亦无漏。乃至解脱解脱知见亦无漏。如是乃至诸如来。诸如来所有言说。已说今说当说。及一切法斯皆无漏也。贤护。诸如是等一切佛法。智人

  • 佛说护国尊者所问经卷第二·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 诏译尔时世尊。告尊者护国言。有四种法。于诸菩萨而为缚法。何等四法。一者轻慢他人。二者于世间事方便趣求。三者散乱用心如行险难。四者于其眷属一心贪著。如是四法

  • 皇明异典述·王世贞

    《皇明异典述》明·王世贞撰。共八卷,记录了明朝政治的奇闻异事。夫国之有典也,则号令庆罚皆在焉。其曰典者何?志常也。曰异典者何?志非常也。诸创国者皆不为常者也。其业可大而法可久,习之则为常,是故曰典也。自古有天下之